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能有效预防儿童患佝偻病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2. 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 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C. 大肠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D.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3. 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回答错误的是( )
A. ①是鼻,鼻黏膜有丰富的血管,能分泌黏液
B. ②是喉,也是发声器官
C. ④是气管,其内表面有纤毛,能分泌黏液
D. ⑥是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 )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②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③肺的通气
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 下列血液与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细胞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B.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 血浆运载血细胞
D. 动脉内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6.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①②表示血管,A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为脑,则①中流静脉血
B. 若A为肝,则②中流动脉血
C. 若A为肺,则与①相比,②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D. 若A为小肠,则与①相比,②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7. 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以上三项
8. 人体尿液排出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
A.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B. 尿道→输尿管→膀胱→肾脏→体外
C.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D. 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体外
9. 正常情况下不能从肾小球过滤的有( )
A. 葡萄糖 B. 尿素 C. 大分子蛋白质 D. 无机盐
10. 眼和耳是人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 某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受到损伤
C. 鼓膜接收声波并把声波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D. 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11.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
B. 神经元包括[①]突起和[②]胞体两部分
C.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D. ③是神经末梢
12. 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所有的反射都要受到大脑的控制
13. 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表示“口若悬河”的反射弧,则c是大脑皮层
B. 若图表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则c是脊髓
C. 若图表示“谈虎色变”的反射弧,则a是耳蜗
D. 若图表示“入口生津”的反射弧,则c是脑干
14. 有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开始了,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期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下列关于此反射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
③永久的,固定的
④暂时的,可以消退
⑤需要强化
⑥不需要强化
⑦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A. ①③⑥⑦ B. ②③⑤⑧ C. ①④⑤⑦ D. ②④⑥⑧
15. 下列腺体中,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是()
A. 唾液腺、肠腺、垂体 B. 肝脏、甲状腺、肾上腺
C. 胰腺、胃腺、垂体 D. 甲状腺、胰岛、卵巢
16. 下列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B. 肢端肥大症——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C. 呆小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 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17. 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 )
A. 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 B. 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
C. 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 D.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8. 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与人体的免疫有关。下列关于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A. 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B. 免疫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的过程
C. 皮肤和黏膜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一定对人体有益,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19.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下列关于高血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安静时收缩压经常高于140mmHg B. 安静时舒张压经常高于90mmHg
C.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D. 高血压预示心脏收缩更有力
20. 污染已经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 )
A.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酸雨
C.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21. 2023年合肥体育中考男子1000米长跑于4月17日开始。如图甲是男生跑步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乙中A、B、C、D是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④代表不同血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跑步时,呼吸频率加快,外界气体被吸入肺部时,膈肌和肋间肌的状态都是 ______ (选填“收缩”或“舒张”)的。
(2)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 ______ 结合,它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肌的途径:肺→ ______ →骨骼肌(用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 ______ 。
(3)跑步时,学生们汗流浃背,喘着粗气,说明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除了肾脏,还可以通过 ______ 和肺排出。
(4)随着发令枪响,学生如箭一般冲出,这是 ______ 反射,调节这种反射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______ 。
(5)父母为孩子体育中考精心搭配饮食,他们摄入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 ______ 。
22. 如图是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觉的形成首先需要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能实现这项功能的是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看魔术表演时,小明看不清,戴上眼镜观看,小明的眼球的[ ______ ] ______ 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造成近视,佩戴的眼镜是 ______ 加以矫正。观看惊险的杂技,我们往往会非常紧张,血压升高,心跳和呼吸不由自主加快,这是神经调节和调节 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2)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______ 。如果[⑥] ______ 受到损伤,叩击相应的部位能发生膝跳反射吗?答: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有没有叩击的感觉呢? 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
(3)图中C部位的结构主要由 ______ 构成,具有传导功能。人醉酒后步履蹒跚、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 ______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流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甲型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含有该病毒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小明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流感。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小明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掩盖口鼻,然后把纸巾丢进垃圾桶。没有纸巾时,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口鼻,然后洗手;③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④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戴口罩;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接种流感疫苗。
材料二:抗生素能杀灭或抑制某些细菌,但不能杀死病毒。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少数耐药菌。使用抗生素时,普通细菌被杀死,耐药菌却存活下来。随着抗生素的持续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人体出现菌群失调、药物不良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1)从材料一可知,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称为 ______ ,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______ (填数字序号),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甲型流感疫苗属于 ______ (选填“抗体”或“抗原”),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 ______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根据材料二,耐药菌在有抗生素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______ (选填“适应”或“影响”)。抗生素不能杀死甲型流感病毒,滥用抗生素会危害健康,关于安全用药,请你写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4. 茶叶中富含一种叫茶多酚的物质。为了探究茶多酚对肥胖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员以口服茶多酚配合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体重进行分析探究。
实验步骤:
①从全县中学生中筛选出100名体重相近的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人
②研究人员为A、B两组制定了相同的有氧运动方案,其中实验组在运动的同时,每天按时服用1粒茶多酚胶囊;对照组正常饮食。在观察期间,两组青少年的正常饮食不受限制,不需要特殊的节食。
③12周后,研究者记录两组青少年学生的空腹净重,对每人的体重进行数据处理后绘制成表。
组别
空腹体重/kg
实验前
实验后
A
73.51
65.15
B
73.44
68.31
结合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记录两组青少年学生的空腹净重,上表数据是对每人的体重进行数据处理后绘制成的,该数据处理主要是对每组中各人的体重计算其 ______ 。
(2)研究人员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茶多酚对肥胖具有抑制作用,那么,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______ 组。小南同学是实验对象之一,他在实验中每天按时服用1粒茶多酚胶囊,则小南属于 ______ 组。(本小题两空均选填“A”或“B”)
(3)病人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就会明显消瘦,这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等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因此贮存在人体内是脂肪是重要的 ______ 能源物质。
(4)根据实验结论,你对青少年肥胖症患者提出的针对性建议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会皮肤粗糙、患夜盲症,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和视力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疏松,患佝偻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此题要掌握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答案】B
【解析】解:A、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位于消化道之外,A正确。
B、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多种营养物质有消化作用,B错误。
C、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C正确。
D、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D正确。
故选:B。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和消化腺及其功能。
3.【答案】B
【解析】解:A、①是鼻,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A正确;
B、②是咽、③是喉,喉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B错误;
C、④是气管,气管是气体的通道,内表面有纤毛,能分泌黏液,C正确;
D、⑥是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B。
观图可知:①是鼻腔、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据此解答.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呼吸的全过程。解答该题时宜联系相关示意图,掌握呼吸的全过程。
【解答】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
故选:B。
5.【答案】C
【解析】解:A、白细胞的作用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A错误。
B、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错误。
C、血浆组成是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正确。
D、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四肢较大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血液只能由静脉向近心端流动,动脉内没有瓣膜,D错误。
故选:C。
1.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及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
6.【答案】C
【解析】解:A、若A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流动脉血,A错误。
B、若A为肝,则②中流静脉血,B错误。
C、若A是肺,则①表示肺动脉,②表示肺静脉,②中流动脉血,其氧气含量增加,C正确。
D、若A是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饭后与①相比,②小肠静脉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多,D错误。
故选:C。
(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血液,血液肺泡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这样血液由含氧多少的动静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3)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①是动脉血管,A表示人体器官,②是静脉血管,据此解答。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7.【答案】A
【解析】解: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据此作答.
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8.【答案】A
【解析】解:肾脏是尿液形成的器官,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中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尿液后,会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液经过尿道排出体外。因此,尿液排出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选:A。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熟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排出过程是解题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知,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时,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去的血液成分是水、葡萄糖、尿素、无机盐,不能过滤到肾小囊中去的血浆成分是大分子的蛋白质。
故选:C。
根据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解答.
尿液的形成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同学们一定要牢固掌握.
10.【答案】C
【解析】解:A、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其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B、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因为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B正确。
C、鼓膜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并把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C错误。
D、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D正确。
故选:C。
(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掌握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即可解答。
11.【答案】B
【解析】解: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A正确。
B、①是树突,②是神经纤维,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错误。
C、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C正确。
D、③是神经末梢,D正确。
故选:B。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树突,②是神经纤维。
解答此题要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12.【答案】D
【解析】解:AC.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AC正确。
B.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B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可以不受大脑的控制,D错误。
故选:D。
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掌握反射的产生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所以,若图表示“口若悬河”的反射弧,则c代表大脑皮层,A正确。
B、排尿反射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故若图表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则a代表膀胱内壁,属于感受器,c 是脊髓,B正确。
C、若图表示“谈虎色变”的反射弧,人体对抽象的语言建立的条件反射,故a听觉感受器是耳蜗,C正确。
D、“入口生津”属于简单反射,若图表示“入口生津”的反射弧,则 c 是脊髓,D错误。
故选:D。
反射弧是生物体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解答此题要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
14.【答案】C
【解析】解: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期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这种反射的反射弧是暂时的、易消退的,所以要不断强化,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此题要掌握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15.【答案】D
【解析】解: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胃腺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D符合题意。
故选:D。
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区别。
16.【答案】B
【解析】解:A.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A正确。
B.肢端肥大症是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B错误。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分泌过多患甲亢,C正确。
D.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形成巨人症,D正确。
故选:B。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2、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答此题要掌握激素的作用。
17.【答案】D
【解析】解:人体能够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所以,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例如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
故选:D。
1、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2、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解答此题要掌握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
18.【答案】D
【解析】解:A、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A正确。
B、免疫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的过程。B正确。
C、皮肤和黏膜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功能过强也会使人患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D错误。
故选:D。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9.【答案】D
【解析】解:AB、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变动范围为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140 mmHg)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90 mmHg),则可能是高血压。AB正确;
CD、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会影响身体健康,不是预示心脏收缩更有力。C正确,D错误
故选:D。
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
血压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填空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20.【答案】D
【解析】解: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
2、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理解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21.【答案】收缩 血红蛋白 ③→B→D→④ 能量 皮肤 条件(复杂) 大脑皮层 氨基酸
【解析】解:(1)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2)图乙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①是下腔静脉,②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④是主动脉。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后,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到达骨骼肌的线粒体内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途径是肺→③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④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骨骼肌。
(3)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4)学生听到发令枪响就跑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5)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1)收缩;
(2)血红蛋白;③→B→D→④;能量;
(3)皮肤
(4)条件(复杂);大脑皮层;
(5)氨基酸。
题图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①下腔静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主动脉。
熟练掌握人体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是答题关键。
22.【答案】③ 视网膜 ① 晶状体 凹透镜 激素 ⑨→⑦→B→⑥→⑧ 传出神经 不能 有 神经纤维 小脑
【解析】解:(1)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如不注意用眼卫生,或是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就会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近视眼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其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看惊险的杂技表演时我们往往会非常紧张,血压升高,心跳和呼吸不由自主加快,是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是低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非条件反射,因此,图中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⑨感受器→⑦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脊髓灰质)→⑥传出神经→⑧效应器。如果⑥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膝跳反射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沿着④上行神经纤维传导到A大脑皮层,能产生感觉。
(3)图中C是白质,它由神经纤维构成,具有传导功能。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醉酒后步履蹒跚、动作不协调,受到麻痹的是小脑。
故答案为:
(1)③视网膜;①晶状体;凹透镜;激素
(2)⑨→⑦→B→⑥→⑧;传出神经;不能;有
(3)神经纤维;小脑
图中:A是脑,B是脊髓灰质,C是脊髓白质;①是晶状体,②是角膜,③是视网膜,④是上行神经纤维,⑤是下行神经纤维,⑥是传出神经,⑦是传入神经,⑧是效应器,⑨是感受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反射的相关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3.【答案】病原体 ②③④⑥ 抗原 特异性 适应 对症、按时、按量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即可)
【解析】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从材料一可知,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称为病原体,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②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掩盖口鼻,然后把纸巾丢进垃圾桶。没有纸巾时,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口鼻,然后洗手、③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④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和⑥戴口罩。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所以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甲型流感疫苗属于抗原,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根据材料二,耐药菌在有抗生素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抗生素不能杀死甲型流感病毒,滥用抗生素会危害健康,关于安全用药的一条合理建议是:对症、按时、按量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病原体;②③④⑥;抗原;特异性
(2)适应;对症、按时、按量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即可)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4.【答案】平均值 B A 备用 多参加有氧运动的同时常喝茶
【解析】解:(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因此,研究者记录两组青少年学生的空腹净重,上表数据是对每人的体重进行数据处理后绘制成的,该数据处理主要是对每组中各人的体重计算其平均值。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茶多酚对肥胖具有抑制作用,A组对实验变量进行了处理,属于实验组,B组,实验变量没有处理,属于对照组。因此,该实验的对照组是B组。小南同学是实验对象之一,他在实验中每天按时服用1粒茶多酚胶囊,则小南属于A组。
(3)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因此,病人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就会明显消瘦,这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等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因此贮存在人体内是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4)根据实验结论,针对青少年肥胖症患者提出的针对性建议是:多参加有氧运动的同时常喝茶。
故答案为:(1)平均值;
(2)B;A;
(3)备用;
(4)多参加有氧运动的同时常喝茶。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