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742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以善写时文而名播天下。与莎士比亚同时代,都是剧坛泰斗。 代表作:“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 《紫钗记》 《牡丹亭》 《邯郸记》 《南柯记》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剧作通过杜丽娘因情而死、由情而生的过程,批判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与残酷,歌颂了杜丽娘和柳梦梅追求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剧作,与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游园惊梦》“皂罗袍”这段唱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情绪变化。 在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中,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聪慧好学,从小希望通过读圣贤书,走科举之路光宗耀祖。但在21岁中了举人后,先后四次赴京会试均未中进士,受挫十载。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才中了进士。万历二十六年(1598),长期屈沉下僚的汤显祖毅然辞官,归隐于临川玉茗堂中,于百感交集之中,创作了《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连同以前写的《紫钗记》在内,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并在剧作中完整展示了他的“至情”论。
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才华卓越,但因时运不济、兼得罪权贵而四次科考失利,使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权贵以势压人、恶意报复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人生之路上的磨难,未能改变汤显祖坚持自我、重视德行的做人准则,反而造就了他坚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风格。不久,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官场,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开始尝试以言情主题为核心开展戏曲创作。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感情体会,最终促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人们力图摆脱封建专制主义控制,对理想爱情、幸福生活和清平政治的追求。
人们对不正当的情欲,诸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贪恋。
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主要是歌颂真情。
写士人仕途生涯、宦海沉浮,主要是批判恶情。
汤显祖对人的看法,突出地表现为强调情的价值,这种情分为两种:
明朝为了巩固统治,定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家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理”关系上,把二者截然对立,把“理”说成“纯善”,而把“情”看成是“恶”,是人欲,要求以“理”制“情”,直至灭“情”,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到了明朝中期,出现了一股怀疑程朱理学的思潮,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之下,当时社会上出现了批判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汤显祖的《牡丹亭》诞生了。
明清传奇是明、清两代主要的戏曲剧本文学体制。继承了南戏体制,采用灵活处理舞台时空的分出形式。一般是长篇巨帙,少则二三十出,多则四五十出,甚至五六十出。可以容纳丰富的故事内容,组织复杂的戏剧冲突,从容细腻地刻画人物,使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都有所发挥,成为有头有尾、载歌载舞的一本大戏。其音乐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一出戏中不再限于一个宫调;曲牌的多少,也取决于剧情的需要;所有登场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传奇剧本,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桃花扇》、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该剧共五十五出,本文选自第十出《惊梦》的前半部分。《游园》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中,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
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 明清传奇与元杂剧的区别: (1)杂剧结构多为“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动作、唱词、宾白,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里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动作在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
(3)音乐上,杂剧每折一般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称为“末、旦”,而传奇的主角则称为“生、旦”。另外,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 杜宝是一个正统的封建官僚,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一套规范,并按照这种规范去严格地要求和塑造自己的女儿。在他眼中,诗书、女红是名门淑女的必修功课。囿于父亲文教,杜丽娘自小就能诵读男女《四书》,而杜宝为了更进一步地让女儿成为一个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在她16岁这年,还为她延请秀才陈最良为师。以杜宝之说:“我请陈斋长教书,要拘她身心”,即用一套封建教条去扼杀一个活泼的少女的青春与心灵,将其培养成一个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贤妇”。
陈最良是一个迂腐又顽固的老儒生,除了诗书教条,他别无所知,也别无所求,一丝活气也没有,更对婢女春香坦言:“你师父靠天也六十来岁,从不晓得个伤春,从不曾游个花园。”他用来在生活起居、行为举止等方面拘束杜丽娘身心的就是诸如“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以及“论娘行,出入人观望,步起须屏障”等教条。给丽娘伴读的丫头春香对此给予了一针见血的揭露:“昔氏贤文,把人禁杀!”
杜丽娘的母亲甄氏对女儿的管束也是极严的。她对丽娘、春香这些闺门女子的训诫是: “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戏游空冷无人之处。” “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拈花翦朵。问绣窗针指如何?逗工夫一线多。更昼长闲不过,琴书外自有好腾挪。” 作为一个女性长者,她对丽娘的观察和防范更加细微深入,甚至是丽娘裙杈上成双作对的花鸟,也会引起她的骇怪和警惕。
青春年少,本应天真活泼的杜丽娘被整日拘禁在绣房和书塾之中,不仅与社会隔绝,而且也与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隔绝,连一丝自由的气息也呼吸不到。更有甚者,连刺绣累了,白天在自己闺房里打一个盹儿,也被视为有背家教的非礼行为。仅此一点,即不难想象杜丽娘所处的世界是多么狭小、空虚和苦闷。娇贵而养尊处优的小姐生活,是杜丽娘精神的牢笼。 然而正是在其父母处处设防的禁地,杜丽娘却倔强地生长成一株带刺的玫瑰。 在她16岁这年的春天,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之下,踏出了她“叛逆”的第一步——她打开了家中后花园之门、也打开了自己的心灵之门,《游园》这首曲子,就是她最真挚的心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姹紫嫣红”的迷人春色与“断井颓垣”的荒废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杜丽娘从“姹紫嫣红”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而“断井颓垣”象征着那阴冷的生活环境。明媚的春光被辜负,自己美丽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闺中埋没!“原来”,“似这般”“都付与”几个词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带有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痛苦的心声。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是杜丽娘想象中更开阔的春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从狭小的园内扩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女主人公心所向往的广阔天地。这画面中,融进了追求,也融进了惆怅。
总评:杜丽娘出生于官宦家庭,从小受封建家长的管束和封建礼教的压抑。盛开的百花,绚烂的色彩,开启了她的心扉。这段曲词细腻生动地描摹了一个少女青春萌动时的微妙心理,情真意切。
1、音乐美:一韵到底,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美的享受。
2、画面美: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有诗情画意。
3、情感美:偷偷踏春,看到如此春光只能付与断井残垣的惋惜和感叹,还有久在深闺的寂寞以及青春萌动,情窦初开的美好感情。
4、语言美:近似对偶,整齐华美,语言典雅绮丽。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bian),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yuan)。良辰美景奈何天(tian),赏心乐事谁家院(yuan)!朝飞暮卷(juan),云霞翠轩(xuan);雨丝风片(pian),烟波画船(chuan)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jian )!押韵—— ian/uan 。一韵到底,宛如一泓清泉流动,鸣响着泠泠的韵调,给人以明快的美的享受。
3.这段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
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使杜丽娘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她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个性解放愿望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
曲词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夹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美丽的画船。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春景图啊!
谈谈杜丽娘的形象和意义
她是一个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形象。
杜丽娘形象的塑造,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批判了程朱理学的虚伪与反驳,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歌颂了他们为实现理想所做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示范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牡丹亭,故事背景,汤显祖,创作背景,明晚期,程朱理学,走火入魔,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故事介绍,背景介绍,初读文本,疏通文意,文本鉴赏,直抒胸臆,文本小结,艺术手法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游园([皂罗袍])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