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7.2* 归园田居(其一)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365--427)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作品风格自然,语言清新,情感真实,对后世影响很大。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早年: “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
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山水田园诗大山大水游历是为山水,小溪小丘人家是为田园意象:分为自然和人文类1)自然类:大的——山川日月;小的——松竹溪石2)人文类:农业——桑麻、柴扉、渔歌、人家、鸡犬、浊酒、炊烟、田亩 非农——白云、五柳、山中、深巷、蓑翁、垂纶情感:大格局大情感,小格调小情感,大小景物都有闲适自然放达1)大山水:寄情山水,热爱自然,抒发志向/苦闷,偶尔还带一点人生哲理2)小田园:恬静淡泊,怡然自得;厌弃世俗(官场),向往田园/归隐;郁郁不得志,不满现实;农时颂歌
归园田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丘山:这里泛指山林。尘网:尘世的罗网。羁(jī)鸟:笼中鸟。羁:受束缚。 拙(zhuō):愚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归:回,返回,意思是田园才是自己真正的家。方:四方,周围。荫(yìn):遮盖。罗:排列,罗列。暧(ài)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村落。尘杂:指世俗杂事。虚室:空室。樊(fán)笼:喻为官场社会。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尘网:指世俗的种种束缚。
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2.照应“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照应“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深巷、桑树
特点:恬静幽雅朦胧和谐
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以动衬静白描融情于景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描写:“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样寥寥几笔,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作者描绘了一幅十分宁静祥和、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
住宅周围有十多亩田地,茅草小屋有八九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昏暗中可以看见远处的村庄,村落的炊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狗叫声从幽深的巷中传来,鸡鸣声在桑树的顶端响起。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田园风光?
※诗人的描写角度是否有变化?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融情于景、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尘网、樊笼比喻什么?尘世的罗网和牢笼,这里指仕途官场生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本性)。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思归)。守拙归园田。(本心)
守拙归园田。复得返自然。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背景图ppt课件,共30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外桃源,归园田居,陶渊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整体感知诗情,从何而归,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为何而归,归去如何,归园田居,深味思想之光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何许人也,知人论世,五柳先生,靖节先生,隐逸诗人之宗,不为五斗米折腰,田园诗派之鼻祖,早年生活,致仕生涯,隐居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