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0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

    1.“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2016年8月12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来了超常规模的大爆发,每小时天顶流量达150—160颗,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可轻松观测到这一天文现象。英仙座距离地球约为2.5亿光年(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据此完成3~4题。
    3.英仙座属于(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英仙座流星雨源于(  )
    A.英仙座的恒星 B.英仙座的小行星
    C.太阳系的彗星 D.星际尘埃
    读下表,完成5~6题。
    行星名称
    与太阳距离/108 km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大气及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水星
    0.579
    87.9天
    58.6天
    极稀薄,氦、钠(气体)
    白天350,夜晚-170(固体表面)
    金星
    1.082
    224.7天
    243天
    浓密,CO2
    480(固体表面)
    地球
    1.496
    1年
    23小时56分4秒
    浓密,N2、O2
    22(固体表面)
    5.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水星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C.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D.金星固体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
    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存在“液态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完成7~8题。

    我国沿30°N太阳年辐射总量图
    7.①地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势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
    8.太阳年辐射总量③地小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③地(  )
    A.地势低,云量大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D.纬度低,昼长短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右图为汉代石刻“日中足乌”图。读图,完成9~10题。

    9.古代中国人“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10.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太古宙
    读1996—2009年月黑子平均数监测曲线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黑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主要出现在色球层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唯一标志
    D.黑子与耀斑同步起落
    12.下列年份可能是太阳活动高峰年的是(  )
    A.2016年 B.2018年
    C.2022年 D.2025年
    日食是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观测日冕的绝佳机会。据此完成13~14题。
    13.发生日全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平流层
    14.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增强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
    A.干扰长波通信 B.极光现象增多
    C.有线通信减弱 D.气温急剧升高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地表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地球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6.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的时期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  )
    A.蓝细菌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8.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
    A.CO2的含量一直下降
    B.O2的含量一直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都属于地壳
    20.在地球内部,横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附近
    D.内、外核之间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读太阳系模式图(图1)和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1)图1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    (填名称)。(4分)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相邻轨道上分别运行着    和    。(填名称)(2分)
    (3)指出图2中“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条件,并说明理由。(4分)
    22.(10分)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表,完成下列要求。
    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单位:K/cm2)表
    纬度
    90°N
    60°N
    40°N
    20°N

    20°S
    40°S
    60°S
    90°S
    春分
    0
    453
    696
    855
    910
    856
    698
    457
    0
    夏至
    1 093
    994
    1 001
    950
    802
    576
    304
    48
    0
    秋分
    0
    445
    685
    842
    897
    844
    690
    451
    0
    冬至
    0
    51
    325
    615
    856
    1 014
    1 074
    1 061
    1 166
    (1)据表分析,春分日太阳辐射日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2)我国30°N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简述其原因。(4分)



    (3)由下图可知,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4分)

    我国与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




    23.(10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生命起源于前寒武纪,前寒武纪包括    宙、    宙和    宙。(3分)
    (2)古生代,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        。(1分)
    (3)简述海洋动物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并说明进化的理由。(4分)




    (4)指出两个主要的成煤时期,简要说明当时的地球环境特征。(2分)



    24.(10分)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1分)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2分)
    (3)当A地发生地震时,B、C两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C两点所测到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平均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简述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5分)




    (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蓝月亮”围绕行星运转,应当属于行星的卫星,故选C项。第2题,行星不会发光,“蓝月亮”不属于太阳系,其上的光照来自恒星,故选D项。
    3.A 4.D
    解析:第3题,英仙座与地球的距离大于银河系的直径,所以英仙座属于河外星系。第4题,流星是星际物质和尘埃与大气摩擦产生的。
    5.C 6.D
    解析:第5题,八颗行星的轨道排序由内向外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行星具有同向性,水星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金星固体表面平均温度为480 ℃,比水星高。第6题,由于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7.B 8.A
    解析:第7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第8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③地位于四川盆地,②地位于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因多阴雨天气,一年中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小。
    9.A 10.C
    解析:第9题,由材料“乌在日中”可知,古人观察到的应该是太阳上存在的黑色斑点,太阳的光球层会产生黑子,由于其温度比周边区域低而显黑色。第10题,新生代为距今6 600万年至今;中生代为距今约2.52亿年至6 600万年;古生代为距今约5.41亿年至2.52亿年;太古宙为距今40亿年至25亿年。鸟类起源于1.5亿年前,属于中生代。
    11.D 12.C
    解析:第11题,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低,看起来暗一些;黑子和耀斑均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D项正确。第12题,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据图可知,2000—2001年太阳活动达到高峰,因此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2022年,故C项正确。
    13.A 14.B
    解析:第13题,太阳外部的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日全食时光球层被月球全部遮住,此时可以观察到亮度较弱的色球层和日冕层。第14题,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增强会向外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会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带电粒子与地球两极高层大气原子碰撞,形成极光;会影响地球气候,但不会使气温急剧升高。
    15.D 16.C
    解析:第15题,新生代地壳运动强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喜马拉雅山脉在该时期形成。第16题,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17.A 18.B
    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距今时间,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蓝细菌。第18题,由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后O2的含量上升;CO2的含量先上升后波动下降;CO2的含量不稳定;O2和CO2的含量变化没有相关性。
    19.D 20.C
    解析:第19题,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①②层都为地壳,①在海洋中常缺失;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波速增大,故横波在③层比②层传播速度快。第20题,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知,横波传播速度在古登堡界面附近变化最大。
    二、综合题
    21.(1)C 太阳
    (2)金星 火星
    (3)条件: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理由:“生命可居住带”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可知,图1中表示地球的是C,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太阳。第(2)题,地球轨道内、外两侧相邻轨道上分别运行着金星和火星。第(3)题,图2中“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条件是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判断理由是“生命可居住带”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22.(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
    (2)我国30°N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春分日太阳辐射日总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第(2)题,我国30°N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由于它海拔高、空气稀薄,获得的太阳辐射强,但由于大气保温作用弱而气温较低。第(3)题,从气候方面分析。
    23.(1)冥古 太古 元古
    (2)联合古陆
    (3)过程:海洋动物先进化为两栖动物,再进化为陆地爬行动物。
    理由:海洋面积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
    (4)古生代和中生代。地球处于温暖湿润时期。
    解析:第(1)题,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第(2)题,古生代时,大陆汇聚成联合古陆。第(3)题,受海陆面积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动物由海洋向陆地进化。第(4)题,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森林被埋藏于地下,逐渐演变成煤。
    24.(1)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C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C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4)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图:

    解析:按照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共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由于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C观测点测到的平均速度较快。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答案图所示。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