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展开课时2 风沙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认识风沙地貌的主要类型。
2.了解沙丘地貌的特点与成因。
3.了解主要喀斯特地貌的特征与成因。
一、风沙地貌
1.成因:又称风成地貌,是因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地貌。
2.分类: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类型
成因
举例
风蚀地貌
风沙对地表吹蚀、磨蚀而形成的地貌
石窝、风蚀蘑菇、风蚀柱和雅丹地貌等
风积地貌
被风力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
新月形沙丘、长垄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
思考 新月形沙丘的平面形态和风向有什么关系?
答案 新月形沙丘的弧形突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坡陡而微凹。
二、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和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沉淀作用的总和。
2.喀斯特地貌
(1)概念:在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
(2)分类
①地表喀斯特地貌:
类型
成因
峰丛、峰林、孤峰、溶蚀谷地
山峰由碳酸盐岩石发育而成,在峰林中间的宽阔而平坦的谷地为溶蚀谷地
溶沟
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形成溶沟
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
是地表水集中漏入地下的地点
②地下喀斯特地貌:
a.种类:主要有溶洞和地下河。溶洞里的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b.形态特征
地貌类型
形态特征
石钟乳
多呈钟乳状、锥状
石笋
形如竹笋,具有同心圆的堆积结构
石柱
由向下延伸的石钟乳和向上生长的石笋互相对接形成的
判断
1.喀斯特地貌大多形成于石灰岩地区。( √ )
2.孤峰是从峰林发育而来。( √ )
3.溶沟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初期,地表平坦,便于通行。( × )
4.石钟乳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 )
三、地貌的开发利用
1.利用方式:地貌可作为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例如,平原可以开垦为耕地,喀斯特地貌区可以开发为旅游区。
2.开发原则: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趋利避害。
探究点一 风沙地貌
下面是四幅景观简图。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①长江三峡________ ②楼兰古城________
③“鱼米之乡”________ ④西北“魔鬼城”________
答案 ①—A ②——D ③——C ④——B
2.请用外营力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答案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3.图D所示景观多出现在干燥的内陆,属风积地貌,我们可以利用其判断风向,请在下图短线处用箭头标出正确的风向。
(1)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
答案 (1)
(2)
风沙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
主要类型
景观图
地貌特点
风蚀
地貌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吹蚀和磨蚀岩石而成
石窝
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
风蚀柱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的孤立石柱
风蚀蘑菇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雅丹地貌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石堆积
风积
地貌
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表,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
新月形
沙丘
平面形态如新月,其弧形突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坡陡而微凹
长垄状
沙丘
顺风向,呈互相平行的长条形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新疆
C.四川省 D.上海
2.该景观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答案 1.B 2.D
解析 由图可知,该景观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城堡,在我国最可能分布在新疆。
探究点二 喀斯特地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⑤__________。
答案 峰林 溶蚀谷地 地下河
2.图1所示地貌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形区分布广泛。
答案 云贵高原
3.图2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答案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4.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什么?
答案 不能。 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之一就是水分充足。
地表喀斯特地貌与地下喀斯特地貌
类型
形态
作用
地表喀斯特地貌
峰丛、峰林、孤峰
侵蚀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
侵蚀
落水洞
侵蚀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侵蚀
石钟乳、石笋、石柱
淀积
拓展提升 图解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
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地貌为( )
A.峰林 B.石柱
C.落水洞 D.溶蚀谷地
4.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
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
B.由流水溶蚀而成
C.由流水搬运而成
D.由地面塌陷而成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①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峰林。第4题,石钟乳、石笋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是由水中的碳酸钙淀积而成。
(2019·山东省济宁市期末)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的,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完成1~2题。
1.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山东 B.云南
C.新疆 D.广东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故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平行或大体一致,故选D。第2题,雅丹地貌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题中的四个选项中,新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着雅丹地貌。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答案 3.A 4.D 5.B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漓江风光、②象鼻山、③峰林都是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④溶洞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第4题,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第5题,石钟乳、石笋、石柱主要是在淀积作用下形成的。
6.(2019·北京四中期末)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面部分景观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描述图中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景观特点。
(2)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________(填外营力)有关,其中,雅丹地貌是该种外营力________的结果,沙丘地貌是该种外营力________的结果。
答案 (1)雅丹地貌:大片高出地表的土(山)丘、沿一定方向排列、形态各异、有层理结构。沙丘地貌:平面形态如新月,一面缓而呈凸形,一面陡而微凹。
(2)风力作用 侵蚀 堆积
解析 (1)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即可,从形态、结构等方面读取两种地貌的景观特征。(2)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都位于干旱地区,故都与风力作用有关,只不过由于风速的不同,导致外营力作用的具体表现不同。风力较大的地区表现为侵蚀作用,风力较小的地区表现为堆积作用。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题。
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四种地貌中,因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第2题,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淤积,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风力携带的沙尘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堆积下来形成沙丘。
读“地理景观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 B.冰川
C.海浪 D.风力
4.图示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的主导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图中景观图为流动性沙丘,它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4题,流动性沙丘的特点是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结合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当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5~6题。
5.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溶蚀 D.风化作用
6.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 5.C 6.A
解析 由图可知,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流水溶蚀,多见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7~8题。
7.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波浪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8.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答案 7.C 8.C
解析 第7题,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西北地区,外营力作用主要以风力作用为主,这种“蜂巢”地貌是石窝,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风力侵蚀,故C项正确。第8题,“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地貌;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峡谷为流水侵蚀地貌。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10.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主导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9.D 10.C
解析 第9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洪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故选D。第10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而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坡面较缓,背风坡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典型的雅丹地貌可见于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12.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
A.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
答案 11.B 12.B
解析 第11题,结合材料“湖底干缩龟裂”“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可知该地为干旱地区,因风力侵蚀作用是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故判断该地貌可能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结合选项只有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故B项正确。第1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风向为东北风,干涸的湖底在盛行风吹拂下,岩性较差的被侵蚀掉,而岩性强的保留下来,形成垄、槽,其伸展方向应与盛行风向一致,即为东北—西南方向,故B项正确。
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13~14题。
13.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 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 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3.C 14.B
解析 第13题,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也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第14题,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落水洞)部位。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而断面最下面的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若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则该地主要吹________风(填风向),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黄土堆积过程中,此处最可能曾是( )
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河流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营力作用是__________,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营力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 (1)西北 戈壁 沙漠 黄土 (2)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3)D (4)风力堆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貌类型名称为________地貌,在我国的______高原地区分布广泛。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2)下面两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理:
A:CaCO3+H2O+CO2―→Ca(HCO3)2
B:Ca(HCO3)2―→CaCO3↓+H2O+CO2↑
其中石钟乳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__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作用;溶洞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__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作用。
(3)试简单分析图中地下河的形成过程。
(4)图中溶洞两边边槽的位置分布说明了什么?
答案 (1)喀斯特(或岩溶) 云贵 广西桂林山水 云南路南石林
(2)B 淀积 A 溶蚀
(3)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流动,并进行着溶蚀作用。随着压力的增大(孔隙中水的增加)和水流量、流速的增加,孔隙迅速扩大与合并,形成管道式的流水即地下河。
(4)标志着地下河水面变动时的位置。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流水地貌,海岸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活动一,教学活动二,教学活动三,教学活动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