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展开一、地震和地震波
1.地震
(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地震构造
(3)震级与烈度
①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②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
③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波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2)地壳(A)
①范围:地球表面以下、a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②厚度: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3)地幔(B)
①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b古登堡面之间。
②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③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地核(C)
①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②分层eq \b\lc\{\rc\ (\a\vs4\al\c1(C1外核: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2内核:一般认为呈固态))
判断
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 )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eq \b\lc\{\rc\ (\a\vs4\al\c1(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密度:随着高度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意义: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2.水圈eq \b\lc\{\rc\ (\a\vs4\al\c1(组成: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意义: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
3.生物圈
(1)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特点: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20千米。生物绝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的范围内,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
(3)意义: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探究点一 地震
材料一 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截至10月8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 229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失踪17 923人,直接经济损失1 500亿元……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答案 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汶川地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
答案 自然原因:地处地震带上,震级高,破坏力大;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之正值雨季,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灾害群发。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人口集中等。
1.震级和烈度的比较
2.地震的危害
(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
(3)心理健康: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3.地震灾害的防避
(2019·山东省济宁市期末)过去我国“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的现象经常发生,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据此完成1~2题。
1.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①余震次数较多 ②防震意识较差 ③建筑质量较差 ④人口较为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人口相对稀疏,但是防震意识较差,建筑物牢固度也较差,导致地震灾情较重。第2题,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如果在室内,要尽量躲在桌、柜等坚固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大树、高楼、高压线等物;逃生时千万不要选择乘坐电梯。
探究点二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中心点位于我们脚下6 000多千米深处,相比之下,人类迄今钻探的最深记录
12.3千米(俄罗斯的科拉钻井)显得微不足道。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波分为哪几类?其传播速度有何特点?
答案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界面的深度分别约是多少千米?在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有何变化?
答案 如下表:
3.地球内部可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形态?
答案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幔也可再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成外核和内核。地壳、地幔、内核为固态,外核是呈液态或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
4.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
答案 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个圈层。岩石圈则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的全部。
1.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
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据此回答3~4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4.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大陆部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震源深度16 km,位于地壳,故选D。第4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故当地居民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摇晃,故选D。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面
C.在深度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岩石圈是指( )
A.①的顶部 B.②的顶部
C.①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摆
答案 1.C 2.C 3.C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地下约2 900千米处时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下降;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2题,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的,即软流层以上的固体部分。第3题,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故地面上的人、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能感到纵波(上下颠簸)。
2019年1月21日凌晨,别济米扬内火山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开始爆炸性喷发,火山灰喷发到海拔1万米的高空。因该火山喷发,航空危险预警为最高“红色”级别。据此回答4~5题。
4.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5.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 4.D 5.A
解析 第4题,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第5题,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先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降下来,然后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
6.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
(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_______为共同球心的圈层。2017年9月8日,墨西哥瓦哈卡州沿岸近海海域地震发生在_______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发生在_______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_____圈传播。
答案 (1)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氮气 氧气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联系 渗透
(3)地心 岩石 水 生物
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一座新油田。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万桶。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
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D.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发生变化
2.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答案 1.D 2.A 3.A
解析 第1题,纵波与横波相比较,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二者相同的是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发生变化。第2题,地震波中的横波只在固态物质中传播,遇到液态物质会消失,石油是液态物质,利用这一特点判断①图符合。第3题,莫霍面以上是地壳,地壳厚薄不均,大陆地壳比海洋地壳厚,大陆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四地中喜马拉雅山地壳最厚,地震波传播时间最长。
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4~6题。
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 4.B 5.C 6.B
解析 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地球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________圈层之间的关系(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图中箭头指向,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第8题,“落红”(植物)属于生物圈(③),“春泥”(土壤)属于岩石圈(②)。
读 “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9.C 10.D
解析 第9题,岩石圈的范围为软流层之上,据图可知,③为岩石圈的范围。故选C。第10题,据图可知,①为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范围;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区域,为地幔范围;③为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选D。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时,全校2 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据此完成11~14题。
11.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是( )
A.灾前及时发布了地震预警
B.地震震级小,影响轻微
C.平时多次演练,震时有序疏散
D.灾后救援及时
12.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3.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
14.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科学的是 ( )
A.不停地大声呼救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
D.不停地祷告
答案 11.C 12.D 13.C 14.C
解析 第11题,此次地震虽然震级较大,但该校师生经过多次演练,疏散及时有序,无一伤亡,故选C。第12题,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座椅下;应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的地方。第13题,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不应躲在桥下;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第14题,不停大声呼救,会导致体力的大量消耗;睡觉可能错过营救机会。
读“我国大陆局部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15~17题。
15.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总体上(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16.图中M和N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1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0千米应位于(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答案 15.C 16.D 17.C
解析 第15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知,地壳厚度总体上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厚。第16题,读图可知,M、N处等值线闭合,结合等值线的数值变化与我国地形区分布规律,M处地壳厚度小于42千米,比周围地区薄,为四川盆地;N处地壳厚度大于38千米,比周围地区厚,为大别山区。第17题,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分别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壳为莫霍面以上的部分,所以地壳厚度的0千米应位于莫霍面。
18.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8.0级,则E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______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阴影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答案 (1)莫霍面 古登堡面 (2)8.0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
19.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_______环境。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厚,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薄。
(3)④是________面,大约在地下平均________km处(指大陆部分)。
(4)③是________,其物质状态是________态;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排序为________。
答案 (1)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自然
(2)陆地 海洋
(3)莫霍 39~41
(4)地幔 固 ①<②<③
解析 读图,根据提示圈层:①②两层构成地壳,所以④为莫霍面,③为地幔,密度由上到下依次增大。
微专题3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判读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依据是研究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2.纵波传播的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遇到液体和气体会消失,速度变为0。
3.地震波速度发生变化,意味着地下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此可知地下有两个明显的波速不连续界面:大陆地表以下平均37千米处的莫霍面和2 900千米处的古登堡面。
4.根据两个不连续界面可以把地球内部分成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内核与外核。
5.岩石圈范围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组成的。
6.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板块运动可能与软流层的运动有关。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千米。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
A.软流层 B.地壳
C.地核 D.地幔
2.岩石圈包括( )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6千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故选B。第2题,岩石圈包括全部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地核,故选C。
读“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局部)”,回答3~5题。
3.构造①最大厚度位于( )
A.青藏高原
B.大西洋
C.安第斯山
D.阿尔卑斯山
4.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的不连续面位于( )
A.构造①②之间
B.构造②与软流层之间
C.构造③④之间
D.构造③与软流层之间
5.岩石圈的范围是( )
A.构造①全部 B.构造①②和软流层
C.构造①和② D.构造①②③和软流层
答案 3.A 4.A 5.C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①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厚,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选项中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所以地壳最厚,故A正确。第4题,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地震波经过该界面时,横波和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故A正确。 第5题,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故C正确。
下列图中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图乙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层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层和②层
C.②为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7.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①层没有延伸到大洋地壳,说明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A对。地壳的范围包括①层和②层,B错。②为硅镁层,是地壳的下层部分,C错。岩石圈的范围是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D错。故选A。第7题,地震波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一直到古登堡面都在不断增加,当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所以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面上部附近,故选C。
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完成8~9题。
8.通常认为岩浆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9.甲圈层,随深度增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
A.横波减小,纵波增加 B.横波增加,纵波减小
C.横波增加,纵波增加 D.横波减小,纵波减小
答案 8.A 9.C
解析 第8题,通常认为岩浆来源于软流层,它存在于上地幔,A正确。第9题,读图可知,在图示甲圈层中横波和纵波速度都随深度增加而增加,C正确。
读 “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0~12题。
10.该地震波应是( )
A.无法判断 B.纵横波
C.纵波 D.横波
11.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17千米处 B.5千米处
C.2 900千米处 D. 39~41千米处
12.该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
A.海岸山脉 B.内陆高原
C.海洋 D.平原
答案 10.D 11.B 12.C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5 km/s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第11题,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第12题,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说明地壳很薄,可能位于海洋。
(2019·浙江高中联盟高一期中联考)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古登堡面位于( )
A.①的下方 B.②的下方
C.③的下方 D.④的上方
1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中的大气密度最大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小
C.③圈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D.④圈层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
1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答案 13.D 14.D 15.C
解析 第13题,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 900 km处,④的上方。第14题,④为外核,因横波不能通过,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第15题,③为软流层,一般为岩浆的发源地。
16.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地震波E表示__________波,F表示________波, 在界面B处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界面A是____________面,B是 __________面。
(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个__________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 (1)横 纵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迅速下降
(2)莫霍 古登堡
(3)地幔 软流
解析 (1)读图,地震波E在2 900千米处消失,E表示横波,F没有消失,F表示纵波, 经过界面B时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是横波消失,纵波速度迅速下降。(2)图中界面A是莫霍面,地震波通过时波速加快。B是古登堡面,横波在通过时消失,纵波速度减慢。(3)图中圈层C是地幔,其中有一个软流层,分布在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________,A+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地震波在向下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2)莫霍面 G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解析 (1)A和B厚度不均,是地壳的特征;A+B+C即软流层以上包含地壳的部分,属于岩石圈。D与岩石圈紧邻且位于上地幔,是软流层;C+D+E范围延伸至地下900千米处,是上地幔。(2)结合上题,F为地壳、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是古登堡面,图中显示是G。(3)F是莫霍面,地震波在向下经过F时速度发生变化,无论横波还是纵波,波速都明显增加。(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A是大陆地壳,拥有硅铝层、硅镁层,B是大洋地壳,拥有硅镁层,大多数区域硅铝层很薄或缺失,导致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课程标准
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地震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点及划分依据。3.运用示意图,了解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相互作用。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点
纵波(P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横波(S波)
较慢
固体
震级
烈度
定义
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单位
级
度
影响因素
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大小依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
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
位置
正确的避震方法
注意事项
室
内
避
震
室内门口
或平房的窗口附近
来得及
应尽快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能跑则跑,但要掌握时机,不能乱跑
来不及
最好的选择就是镇静地就地躲避,躲避要选择较安全的地方
室内
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
不能乱跑,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单元
楼房内
厕所和厨房的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家中
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能跑则跑,但要掌握时机,不能乱跑
车站、
商店等
公共场所
保持镇静,就地躲避
切忌拥向出口,以避免踩伤、挤伤
室外避震
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山区的居民还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界面
地下深度(千米)
波速变化
莫霍面
39~41(大陆部分)
该界面以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
2 900
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分层
名称
主要成分
密度
分布
上层
硅铝层
氧、硅、铝
小
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
下层
硅镁层
氧、硅、镁、铁
大
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都有分布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3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a>,共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层和化石,地球的演化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