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中山市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中山市开发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反馈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露西”化石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更粗壮,此化石证明了( )
A. 她能直立行走 B. 她能制造工具 C. 她会用火 D. 她产生了语言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故选A。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露西”化石的结构特点和价值是解题的关键。
2.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
A. 猴子 B. 黑猩猩 C. 森林古猿 D. 北京猿人
【答案】C
【解析】
【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据此答题。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点睛】明确一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我”指的是精子 B. “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C. “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D. “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答案】B
【解析】
【分析】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后,雌雄原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的场所是在输卵管,受精卵形成后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进行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
【详解】AB.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我”指的是精子,“我的搭档”是指卵巢产生的卵细胞,A正确;B错误。
C.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狭窄的管道”指的是输卵管,C正确。
D.受精卵从输卵管进入子宫过程中,就形成多细胞的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胚胎细胞在子宫内膜里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胎儿。因此“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D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 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
A. 胎盘 B. 子宫内膜 C. 脐带 D. 卵黄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详解】A.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A正确。
B.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后不断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B错误。
C.脐带是胎儿和胎盘之间的连系结构。形状如绳索,表面光滑透明,内含结缔组织和一支脐静脉,一对脐动脉。脐静脉沿着胎儿腹壁内面通过肝的血窦、脐动脉与胎儿主动脉相通连。这两种血管的另一端,形成许多相互联系的毛细血管网,分布于胎盘绒毛内,C错误。
D.卵黄为早期胚胎提供营养,D错误。
故选A。
5.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B. 胎儿形成的顺序:受精卵→胎儿→胚胎
C. 从受精卵到婴儿先后经过的场所:输卵管→阴道→子宫
D. 生殖过程的顺序:怀孕→受精→分娩
【答案】A
【解析】
【分析】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详解】A.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A正确。
B.胎儿形成的顺序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B错误。
CD.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发育成熟从阴道产出,叫分娩,可见从受精卵到胎儿先后经过的场所:输卵管→子宫→阴道,生殖过程的先后:受精→怀孕→分娩,BD错误.
故选A。
【点睛】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场所。
6.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身高突增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③男生一般比女生更早进入青春期 ④性意识开始萌动 ⑤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变化不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详解】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正确;
②进入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结果,正确。
③男孩往往比女孩晚2年进入青春期,错误。
④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正确;
⑤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错误。
【点睛】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地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7. 某研究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①
温度上升(℃)
3
2.2
1.4
A. 表中①应是30
B. 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
C. 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D. 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黄豆
【答案】B
【解析】
【分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详解】A.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不同的食物是该实验的变量。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是50,A错误。
B.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若食物燃烧灰烬凉透时,由于这一过程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数据偏低,B正确。
C.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部分热量,C错误。
D.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核桃仁释放的热量最多,因此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错误。
故选B。
【点睛】注意实验所得的数据和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有差异。
8. 2020年疫情期间,援助武汉的山东医疗队想吃家乡的大馒头,山东省火速安排了十万个馒头送往前线。下列对馒头主要成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B.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D.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详解】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
故选C。
9. 无机盐与维生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作用多种多样。下列物质与其缺乏症对应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 C—坏血病 B. 维生素 A—夜盲症 C. 铁—贫血 D. 钙—甲状腺肿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详解】A.人体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故A正确。B.如果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故B正确。
C.人体缺铁会患贫血症,故C正确。
D.儿童缺钙会患佝偻病,成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症,故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作用及缺乏症。
10.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小明在吃葡萄时将葡萄籽也吞进了肚子,葡萄籽在其体内经历的旅程是( )
A. 口腔胃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 口腔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B
【解析】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详解】结合分析,葡萄籽经过消化管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关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吸收
D. 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答案】B
【解析】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可以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消化。胆汁由肝脏分泌,不含消化酶。唾液、胰液、肠液参与淀粉的消化;胃液、胰液、肠液参与蛋白质的消化;胆汁、胰液、肠液参与脂肪的消化。在小肠中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脂肪酸。据此回答
【详解】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正确。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但胆汁可以乳化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错误。
C.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吸收,正确。
D.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是解题关键。
12. 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 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对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 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④是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B. ⑤是胃,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脂肪
C. ⑥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D. ⑧大肠,可以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唾液腺、②是口腔、③是食道、④是肝脏、⑤是胃、⑥是胰腺、⑦是小肠、⑧是大肠、⑨是肛门。
【详解】④是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中,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正确;⑤是胃,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⑥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可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C正确;⑧是大肠,可以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和消化腺及其功能。
14. 下列是有关小肠的相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B. 小肠长、面积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 小肠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小肠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毛细血管且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详解】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和胆汁,它们中的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C.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细长,约5~6米;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B正确。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毛细血管且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错误。
故选D。
15. 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
A. 过滤空气 B. 温暖冷空气
C. 将细菌、尘粒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 D. 协助吸气和吞咽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人体的空气做初步的处理。
【详解】A.鼻腔内的鼻毛和鼻黏膜、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腺细胞,它们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起清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鼻腔内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它们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起温暖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当黏膜上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细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C符合题意。
D.咽既是消化系统的器官,又是呼吸系统的器官,在咽喉部位具有会厌软骨,能够遮住喉的入口,控制吞咽和呼吸正常交替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人在溺水时,首先受到阻碍的是(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
【详解】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因此人体在溺水的时候,首先受到阻碍的生理活动是肺与外界的所体交换,A符合题意。
故选A。
17. 呼吸运动是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
A.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B. 肺泡的弹性 C. 气体的扩散 D. 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据此解答。
【详解】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故选A。
18. 下图中 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②与①相比,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A. 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C.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加 D.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外毛细血管内的气体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至。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就由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
【详解】根据图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动脉血管,血管②是静脉血管。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睛】肺循环的意义就是把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把空气中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变成动脉血。而这种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过程来完成的。
19.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AB段表示吸气过程,肋间肌收缩 B. 在BC段表示呼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C. 在AB段,外界大气压小于肺内气压 D. 在B点C点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详解】A.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A正确。
B.曲线图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B正确。
C.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频率,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C错误。
D.图示中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A、C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D正确。
故选C。
20. 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别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哈欠”现象。其原因是( )
A. 同学们想睡觉
B. 教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 “打哈欠”会传染
D. 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答案】B
【解析】
【分析】打哈欠是脑部缺氧的表现。
【详解】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由于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吸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打哈欠现象,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氧气增加,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B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打哈欠可以恢复大脑的缺氧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21. 下列选项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在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中出现分层现象后可观察到血液的组成,如图所示:
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 为帮助失踪儿童与亲人尽快相认,可以分别采集父母与儿童的血液样本,进行遗传信息比对。在这一技术中,从血液中提取的遗传物质主要是来自于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答案】B
【解析】
【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因此亲子鉴定从血液中提取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白细胞,因为只有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B符合题意。
故选B。
23. 2020 年5月,我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测定了珠峰的最新高度。为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山队员们事先进行高原训练,使血液运氧能力提高。训练后血液中增多的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主要作用是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而血浆运输养料。白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训练后血液中增多的成分是红细胞,增加运输氧气的能力。
故选A。
【点睛】知道血细胞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4. 小明发烧了,到医院检查身体,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医生会告诉他什么呢?( )
A. 你营养不足,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B. 你贫血了,多吃些含铁的食物
C. 你缺钙了,赶紧补钙
D. 你身体的某一部位发炎了,需要消炎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能够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详解】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发生变化,数量会增加,这是为了有更多的白细胞去吞噬病菌,此时应口服或输入一些抗生素等消炎药来治疗。小明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说明他体内发生了炎症,需要用消炎药治疗,D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了白细胞的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25. 观察血涂片是进行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方法,观察如图所示的血涂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无细胞核,含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少时容易与氧结合
B. ②是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C. ③是血小板,有规则的形状,吞噬病菌能力较强
D. ④为血浆,能运载血细胞和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详解】A.①红细胞无细胞核,含血红蛋,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A错误。
B.②是白细胞,能吞噬细菌,有防御和保护功能,B正确。
C.③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C错误。
D.④为血浆,能运载血细胞和养料,能运输废物,D错误。
故选B。
26. 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法得到充分利用。切脉时可在腕部触摸到动脉搏动,与腕静脉相比,腕动脉的特点是( )
A. 管壁较厚 B. 血流速度较慢
C. 管壁弹性小 D. 管腔压力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详解】腕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小,管腔压力较大,血流速度较快;腕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管腔压力较小,血流速度较慢。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7. 下列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示意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详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C。
28. 若下列四幅图横坐标代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血流途径,纵坐标代表血流速率,四幅图中能正确显示人体血流速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详解】动脉血管血流快,静脉血管血流慢,毛细血管血流最慢,因此从大动脉,到动脉,再到小动脉,最后到毛细血管,血流速率越来越小,毛细血管最小;从毛细血管,到小静脉,再到静脉,最后到大静脉,血流速率越来越大,但是静脉内的血流速率比同等动脉的小。所以“按照人体血液流向,大动脉→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静脉→大静脉”,C图正确显示了人体血流速率与血流途径的关系,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9. 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是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 图乙中血管①的弹性较大
C. 血液在图乙中血管内的流速大小依次是①>②>③
D. 做完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大自然或鱼缸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毛细血管。
【详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正确。
B.图中①的血流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动脉血管具有管壁较厚、弹性大的特点,B正确。
C.图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在图中三种血管内的速度依次是①>③>②,C错误。
D.做完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大自然或鱼缸,D正确。
故选C。
30. 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吴某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人受伤的血管是:(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三种皆存在可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首先明确破裂的是哪种血管。
【详解】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
老爷爷前臂受伤,血流不止,吴某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更不是毛细血管受伤;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表明是静脉出血。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请据图回答(说明:“[ ]”内填序号,“____”上填文字):
(1)图1为女性生殖系统模式图,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___,能产生卵细胞。
(2)人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由精子和卵细胞在[ ]_____结合形成,然后分裂形成多细胞的早期胚胎,并在植入______内膜后继续发育。
(3)胎儿通过脐带与[ ]____相连,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和营养物质。
如下图是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图,请分析回答:
(4)图中结构A的名称是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图中D表示______过程。
(5)有人说“试管婴儿就是在试管中诞生婴儿”,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的方法,让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受精并进行初期发育,形成早期胚胎后移植进母体的______中,直至发育为成熟的胎儿并分娩。
【答案】(1)卵巢 (2) ①. 受精卵 ②. ②输卵管 ③. 子宫
(3)⑥胎盘 (4) ①. 精子 ②. 受精卵 ③. 受精
(5) ①. 体外试管中
②. 子宫
【解析】
【分析】图1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图2:⑤子宫、⑥胎盘、⑦脐带。
【小问1详解】
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小问2详解】
人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②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
【小问3详解】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脐带与⑥胎盘相连,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和营养物质。
【小问4详解】
结构A是睾丸产生的精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C受精卵的过程叫D受精。
【小问5详解】
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的试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把胚胎移植进母体的子宫内,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中进行,直至发育成熟,分娩产出。
32.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题目: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_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在口腔中,淀粉变成了______,此物质能否被小肠吸收?______。
(4)水浴温度保持在37℃的原因是______。
(5)若“加入碘液”步骤放在“保温”前,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能是______,因为:______。
(6)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mL清水 ②. 对照
(2)1、3 (3) ①. 1 ②. 麦芽糖 ③. 不能
(4)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酶活性最强
(5) ①. 先变蓝然后蓝色逐渐褪去 ②. 开始淀粉遇碘液变蓝,随后淀粉被唾液分解为麦芽糖,逐渐褪色 (6)细嚼慢咽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对照原则: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本题探究过程中形成两组对照实验:①要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唾液就是唯一变量;②要形成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就是唯一变量。
【小问1详解】
要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以此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
【小问2详解】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则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就成了唯一变量,应保证形成的对照实验中除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应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小问3详解】
淀粉遇碘液变蓝色,麦芽糖遇碘液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原因是1号试管的是馒头碎屑,加入唾液充分搅拌,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麦芽糖是双糖不能被小肠吸收。
【小问4详解】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37℃接近人体的口腔温度,有利于发挥酶的最大活性,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的温水里。
【小问5详解】
如果保温前加入碘液,1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完全分解成麦芽糖,遇到碘液会变蓝,保温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然后蓝色褪去,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小问6详解】
通过探究活动,吃饭时应该做到细嚼慢咽。
33. 请根据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东同学参加了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实践活动,博物馆里有丰富的标本和模型,十分吸引人。同学们一起参观了《走进人体》主题展览,在“人体呼吸”的展区,小东看到了以下内容,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成分
A
B(%)
氮气
78
78
氧气
16
21
二氧化碳
4
0.03
水
1.1
0.07
其他气体
0.9
0.9
(1)人体吸入的气体到达肺泡,肺泡的数量非常多,且根据图2所示,肺泡壁很薄,由一层扁平的______构成,这样有利于进行______。
(2)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密切,图2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1中的③应处于______(选项:收缩/舒张)状态。
(3)当我们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______(选项:扩张/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升高,气体不易进入。
(4)上表是比较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数据,A组数据表示的是人体______(选项:吸入/呼出)的气体。
(5)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和______能力,但空气污染严重时,还需要戴口罩,说明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______的。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缺氧低氧状态、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该病毒感染损伤了与呼吸有关的主要器官——______所致,该器官位于人体______腔内,左右各一个。
(7)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20000多次,需要呼吸10~15立方米、约13.6公斤的新鲜空气,是一个人一天所需食物重量的10倍,原因是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刻都需要能量供应,这些能量是由人体的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的。
【答案】(1) ①. 上皮细胞 ②. 气体交换 (2)收缩 (3)扩张 (4)呼出
(5) ①. 清洁 ②. 有限
(6) ①. 肺 ②. 胸 (7)呼吸
【解析】
【分析】题图1中:①鼻、②气管,③膈肌;图2中:4肺动脉、5肺静脉、a二氧化碳、b氧气、c吸气、d呼气。
【小问1详解】
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小问2详解】
c吸气时,③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小问3详解】
当我们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是由于吸气过程受阻。胸廓无法顺利扩大,肺内气压不能减小,无法形成较大的内外气压差,导致气体不易进入。
【小问4详解】
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相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因此A组数据表示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
【小问5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小问6详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缺氧低氧状态、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该病毒感染损伤了与呼吸有关的主要器官——肺所致,该器官位于人体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小问7详解】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用。
34. 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2为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图三为营养物质消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2)图1中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③]_____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_______中。
(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图1中的______(填标号)。小磊最近刷牙时牙龈出血,应多食用图2中______(填序号)类食物。
(4)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图3中曲线______能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它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填名称)。
(5)我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小肠的结构时,同学们注意到小肠壁内表面有______和______状的结构,这些结构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消化腺 (2) ①. 肝脏 ②. 胆囊
(3) ①. ⑦ ②. 二
(4) ①. ② ②. 胃
(5) ①. 皱襞 ②. 绒毛 ③. 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
【解析】
【分析】图1中:①口腔,②食道,③肝脏,④胃,⑤胰腺,⑥大肠,⑦小肠,⑧肛门。图2中,“平衡膳食宝塔”的第一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第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第三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主要提供蛋白质;第四层为奶制品、豆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第五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图3中:①表示淀粉的消化,②表示蛋白质的消化,③表示脂肪的消化。
【小问1详解】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小问2详解】
③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小问3详解】
⑦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C,应多吃第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
【小问4详解】
蛋白质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图3中②表示蛋白质的消化。
【小问5详解】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
精品解析: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2022-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2022-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