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页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2页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8页。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自16世纪以来,欧洲国家的藏书逐渐从修道院图书馆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阅读开始走向大众,各类经营性质的图书馆兴起并繁荣。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后,公共图书馆逐步消除了对读者阶层、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据此可知,近代欧洲图书馆(   )
    A.满足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B.推动了社会教育不断发展
    C.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D.服务公众的职能逐渐强化
    2.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的作用不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于公众的职能。19世纪下半叶以来图书馆的建设与推广(   )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
    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传播了先进的学校教育理念
    3.下图为《世界遗产名录》中阿尔及利亚的著名岩画《人与巨牛》,画面前是几位妇女,她们在做着舞蹈、嬉戏的动作,其身后静立着一头巨牛。该画作(   )

    A.说明原始农业起源于北部非洲地区 B.反映出牛耕技术在当地的普遍使用
    C.真实还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场景 D.体现了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的融合
    4.下表为1902年彭翼仲创办的儿童蒙学读物《启蒙画报》的栏目设置(部分)情况。据此可知,《启蒙画报》的基本主题是(   )
    伦理实说 掌故识略 本国历史 本国地舆 格致述古 算率 化理初阶
    初级物理 普通植物(也作普通植物学) 动物情状 卫生术 教育精神
    家庭教育 课蒙喻言 博物小品 时闻 各国新闻 海国轶事 西事起原

    A.民主与科学 B.洋务与救亡 C.爱国与维新 D.革命与西学
    5.在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印制了两万余部的《百科全书》(狄德罗主编)由此可知当时

    总数
    法国国内
    法国之外
    加放
    巴黎对开本
    4225
    2000(?)
    2050
    175
    日内瓦对开本
    2150
    1000(?)
    1000
    150
    卢卡对开本
    1500(+100)
    250(?)
    1250

    里窝那对开本
    1500(+100)
    0(?)
    1500

    日内瓦—纳沙泰尔四开本
    8525
    7257
    754
    514
    洛桑—伯尔尼八开本
    5500(+300)
    1000(?)
    4500

    合计
    23400(+500)
    11507
    12054
    839(+500)

    A.法国逐渐成为启蒙运动中心 B.巴黎的出版印刷业空前繁荣
    C.理性精神在西欧已经深入人心 D.商业出版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
    6.长期以来,人们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仅不断地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也不断地破坏和毁灭历史遗留的文化成果。因此《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原则是(   )
    A.要保护自然环境 B.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
    C.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D.重视商业开发
    7.学者陈长芬在《仰望长城》中说:“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该学者认为长城保护应该坚持(   )
    A.传承建筑艺术价值 B.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C.修旧与建新的统一 D.保护与开发同时并举
    8.子路问政,孔子答“必也正名乎!”孔子将“正名”放在为政首位,合理的解释是
    A.辩正礼制等级,规范社会秩序 B.迎合政治需要,提高儒学声誉
    C.推广学校教育,选拔政治人才 D.整理文化典籍,恢复文化传统
    9.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10.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南山有碑刻题记28件,部分碑文记载了公元13世纪中叶四川东部遭蒙古军攻掠后的社会政治历史的基本情况。由此可知,该文化遗产(   )
    A.蕴含史料价值 B.激扬家国情怀 C.观赏价值突出 D.碑刻类型丰富
    11.《汉书•循吏传>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该史料反映了(   )
    A.蜀地私学迅速发展 B.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学官主教儒家经典 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
    12.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15-16世纪,欧洲大学开始将一些新的学科,如希腊文、文学、艺术、天文学、数学、解剖学等正式纳入大学课程。这说明欧洲
    A.延续了古代希腊文明的进程 B.学校教育有薪火相传的特征
    C.科学的发展孕育了社会运动 D.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13.1874年,在普法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批准了《关于战争法律及惯例的国际宣言》,宜称;“文化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艺术财富一旦被毁就无法弥补,他们的文化价值对所有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不只属于他们所属的国家。”这一宣言(   )
    A.符合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化的要求 B.提高了民众对文物保护的自觉性
    C.避免了文化遗产遭受战争的破坏 D.确立了世界文物保护的基本规则
    14.1810年,德国人洪堡以“知识的总和”为理念,创办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合一”的精神,要求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这一做法(   )
    A.确立了近代国民教育的制度 B.有利于大学的商业化
    C.顺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 D.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
    15.继今年春节推出的《唐宫夜宴》(左如图)"出圈"后河南卫视在端午节推出一场名为《端午奇妙游》的主题晚会,其中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如图),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通过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炸场”。这些节目的“火出圈”

    A.说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要素
    B.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C.媒体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
    D.体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材料二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的。
    (2)结合材料评价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
    17.博物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是国家公共资源的展示,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3年,大英博物馆正式诞生,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全书》,规定由国家为大英博物馆提供财政上的支持。然而,上述规定在实际中多为一纸空文。19世纪开始,来自英国本土和世界各地的自然历史文物书籍收藏增长迅速。这一时期,英国议会对大英博物馆更加重视也更加慷慨,愿意花费公共资金来扩充藏品,管理和服务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在19世纪以前,严格的参观资格申请和参观时间、人数的限制,使绝大部分英国民众被排除在参观者之外。1808年,将近半个世纪没有变更的准入卡制度被废止,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英国民众与日俱增。
    ——摘编自洪霞,谢小琴《从精英掌控到大众文化空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大英博物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图强御侮“有用”的东西,譬如京师同文馆下属的教学辅助设施——科学博物馆。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博物馆被赋予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1905年,张謇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院,他认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迹,启发未来”。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藏品多来自清廷内府,以历史古物为主,参观人数众多。
    ——捕编自李飞《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个演进趋向》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原因。
    材料三  大公司控制美国经济生活始于二十世纪初,一些大型艺术博物馆也开始发挥出它们的魅力。先是由摩根家族赞助,而后又得到洛克菲勒家族支持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也是西半球最壮观的艺术殿堂。它多次举办规模宏大的国际展览,古埃及的图坦哈姆的墓葬、亚历山大的再发现、中国的青铜器、梵蒂冈收藏的艺术精品,美国观众都能一饱眼福。大公司则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出对社会情趣施加影响。
    ——摘编自冯承柏《略论西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博物馆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2.A3.D4.C5.D6.B7.A8.A9.D10.A11.B12.B13.A14.D15.B
    16.(1)目的: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
    (2)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效果)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改变中国的面貌,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17.(1)变化:国家管理从虚设到实质(或国家从不重视到重视);馆藏规模与种类增加;参观人员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或:受众由精英转向大众)。
    原因:英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实力,政府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殖民扩张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自然科学的进步;启蒙运动推动平等思想的传播。
    (2)趋势:从展示工业文明成果走向展示历史文物;走向独立和专业发展;公共性不断增强;民族性不断增强。
    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知识分子的推动;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3)影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或: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丰富民众的社会生活社会情趣(或: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知识);传达国家精神;具有社会教育功能(或: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或:文化传承和传播)。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