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页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2页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8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轩、巢、已也。由此可知,该学者(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强调将钟表应用于生产C.反对闭关自守政策 D.具有开放的文化观念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统治日益衰落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要作出服从世贸组织规划的承诺,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过高的要价筹码要作出一定的让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超国家的专门性国家经济组织A.使民族国家主权弱化 B.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C.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D.约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4.两宋时期,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们经常掠夺过往商旅的财物,或者强取货物,抽十分之一的上等品。这一现象(   A.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 B.导致了宋、夏之间战争频繁C.推动了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D.阻断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5.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明代汉族地区人民也颇为接受,记录百姓居家必用的类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专门记载了酥油茶的制作方法。这表明当时(    A.西藏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版图 B.北方茶文化影响到南方人民的生活C.少数民族习俗丰富汉族饮食生活 D.跨区域间长途贸易日益繁荣6.利窦的意大利姓名是玛泰奥·利奇(Matto Ricci)。为了让被中国人视作旁门左道的天主教真正植根于中国土地,有必要以学术为媒,借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为了带上中国姓名的韵味,他自称姓玛窦;在服饰方面,利玛窦改服儒士长衫,以优游于士大夫群中。利窦此举意在(   A.弘扬中国儒家文化 B.利用文化交流减少传教阻力C.传播西方先进科技 D.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7.唐宋以来,茶马古道成为西南边疆地区进行茶、马等物资交换的民间商贸通道,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茶马古道(   @@@b90cf190-2bf8-4107-8e3d-7ffcd22334a7  A.丰富了民族文化 B.改变了传统商贸形式C.助推了阶层流动 D.拓宽了文化创新路径8.中国古代曾开辟了经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澜沧江、怒江、高黎贡山、缅甸,到达印度、中亚和西亚的西南丝绸之路。这条商路(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 B.促进了丝绸和瓷器的大量出口C.推动了茶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 D.得益于全球贸易网络基本形成9.如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23b153a075cc4ea0899ad752cdd4c99d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10.草原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将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的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产品运输交换农耕地区的茶叶、丝绸等生活必需品。故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A皮毛路”“茶马路相互辉映 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经济交流C.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 D.农耕文明受到游牧文明剧烈冲击11.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C.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D.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12.日本索尼公司的一则广告主角是佛祖释迦牟尼,其闭目入定不久却凡心萌动,睁开双眼后随着音乐不停摇摆,此时出现字幕索尼,让佛祖心动。这则广告创意高明巧妙,但却招致泰国政府外交抗议。上述材料反映出(   A.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交流 B.广告文化蕴含着殖民主义C.宗教应当积极努力适应时代变化 D.文明具有稳定性和内涵性13.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B.隋朝常俊从南海郡出航到达约今马来半岛南部C.宋朝开辟了由泉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D.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14.康熙时期,中国官员樊守义随传教士出使欧洲,著有《身见录》,记载了欧洲政治、建筑、风俗等;乾隆年间,商人谢清高游欧后所著的《海录》,介绍了西方的风土人情。由此推知康乾时期(  )A.闭关自守阻碍对外交往 B.中西方存在一定的交流C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D.师夷长技思想逐渐兴起15.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这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B.高度繁荣多元一体C.官府主导朝贡贸易 D.对外开放互通有无 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从8世纪中叶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实施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倡导并赞助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译为阿拉伯语。在哈里发的资助和倡导下,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组成。智慧馆以重金延聘了各地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近百名著名学者和翻译家,集体从事译述、研究活动,将用重金从各地所搜集的一百多种各学科古籍进行了整理、校勋、译述。他们在对原著直译的基础上,作了大量校勘、注释、质疑、摘要、评论等,发挥了自己新的创见。至阿拔斯王朝前期结束时,古希腊典籍中重要著作都已译成了阿拉伯文,其中有柏拉图的《法律篇》《国家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以及医学、天文学、数学方面的译作。这些著作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迷人的智慧,不仅大大丰富和增长了见识、学问,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阿拉伯人由一神信仰阶段带入了层次更高的理性思辨阶段。——摘编自潘潇寒《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深感西方船炮利,提出必须“访夷情,译西书”,开近代翻译先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筹建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机构从事大规模翻译活动。徐寿1868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主持译书工作,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传教士傅雅兰口述,徐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前后译书17部约280万余字,所印书籍涉及经济、军事、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随着洋务运动的式微,翻译活动也逐步走向民间,形成了近代晚期新兴的翻译群体。著名的翻译家主要有马建忠、严复等。他们都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有海外留学或驻外经历,对西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在所译作品中都有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如翻译《天演论》中介绍过达尔文的《物种原始》、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翻译《论法的精神》中对旧思想批判尤为突出,倡导“(立宪之国)主人非他,民权是已”的主张。严复的翻译可以说不独是理论学说的介绍,而且是一种“批判的武器”。——摘编自史日丽《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年翻译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甲午战争前后翻译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翻译活动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基督教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播洒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摘编自[英]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对世界市场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参考答案:1D2C3D4C5C6B7A8A9A10B11B12D13C14B15D16(1)特点:官方组织主导:翻译内容来源广泛,涉及科学、哲学等多方面;翻译过程中注意融合创新。背景:帝国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重视文化发展;帝国经济繁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帝国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2)变化:翻译的内容由西方军事、自然科学为主转向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文化;翻译主体由官方的翻译机构到民间个体学者:翻译的水平提高,由文字转述到结合国情时代的翻译阐述,体现翻译者的学术思想主张。影响:有利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发展;促进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社会救亡变革运动的发展。(3)认识:翻译活动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有利于文明的互鉴发展;应该以开放平等的心态,积极推动文明的交流。 17(1)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特点: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地位。条件:欧美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等。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