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1. 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新郑大枣享誉全国,新鲜大枣等果蔬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 B. 油脂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2. 近年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连续两天发生剧烈火山喷发,此次海底火山喷发的威力堪比1000颗广岛原子弹,给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灾难。下列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灰烟飘散 B. 树林焚烧 C. 水汽蒸发 D. 岩浆凝固
    3. 生活、生产中涉及丰富的化学反应。下列发生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作加热剂:生石灰+水→氢氧化钙
    B. 湿法炼铜: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C. 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镁+氯化氢→氯化镁+水
    D. 酒精作燃料: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4.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泊中的天然水经沉淀、过滤、消毒等过程后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B. 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C. 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D. 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5. 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    )
    A. 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和要点
    B. 实验时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C. 实验时细致观察,实事求是地做记录
    D. 实验后清洁仪器整理桌面,将剩余药品带离实验室
    6.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 B. X表示N2
    C.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g
    7. 已知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8. 实验室二氧化锰中可能含有炭粉,若直接与大量氯酸钾加热,炭粉在大量氧气中燃烧,引起爆炸,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A. 8KClO3+MnO2+12C−  △   8KCl+12CO2↑+MnO2
    B. 8KClO3+2C−  △   8KCl+2CO↑+11O2↑
    C. 8KClO3+C−  △   8KCl+CO2↑+11O2↑
    D. 8KClO3+15C−  △   8KCl+9CO↑+6O2↑
    9. 如图为CO还CuO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已知HCOOH− 浓H2SO4 H2O+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挤压甲中胶头摘管的同时点燃酒精灯
    C. 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丙中增加的质量 D. 乙中产物的质量比为16:11
    10.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实验所用面粉换成铁粉也可能产生上述现象
    B. 吹入空气的目的之一是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 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就会发生燃爆
    D. 蜡烛熄灭,可能是爆炸产生的气流隔绝了氧气



    11. 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
    B. 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 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 四个实险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12. 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 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 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 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5g
    13.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同时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
    A. NH4Cl B. KNO3 C. Ca(H2PO4)2 D. K2CO3
    14. 某过氢化氢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向38g该溶液中加入1g催化剂,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 1.6g B. 2g C. 8.4g D. 17g
    15.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包括: ______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等。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 ______ (填“轻”或“重”)。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______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中子数是50,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17. 某品牌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其化学式为C4H2FeO4。
    (1)富马酸亚铁由 ______种元素组成;
    (2)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
    (3)服用含富马酸亚铁0.85g的该补铁剂,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______g。


    18. 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如甲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 。
    (2)如乙图所示,制取气体的装置,A的名称为 ______ ,若制取H2该装置该如何调整 ______ 。
    19. 在新冠肺炎防疫中,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是NaClO)。次氯酸钠工业生产原料的来源是粗盐,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和泥沙等杂质,流程如图: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均为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操作2中加入的过量碳酸钠溶液,不仅除去了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杂质,还除去了 ______。
    (3)写出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0.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B的化学式为 ______;C的用途为 ______;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1.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 ______ 功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氨气(NH3)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已知该单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______ 。
    22. 向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0−a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
    (2)a−b段溶液的pH没有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 。


    23.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
    (1)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2)写出一个一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请分析滤渣的成分 ______ 。
    24.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若用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某同学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若改用C装置则可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原因是什么? ______ 。
    (3)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25. 为加快“轨道上的都市”建设,郑州将开通5条新地铁线路,这些地铁承担着巨大的作用,不仅能缓解市内交通压力,更能加强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也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Ⅰ.地铁站里氧气含量测定
    地铁站里氧气的含量要与地面保持一致。现有一瓶从地铁站里收集到的空气样品,小康同学利用如图1实验装置测定样品中氧气的含量。

    (1)请指出测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______ (至少2条)。
    Ⅱ.铁的冶炼
    地铁修建需要大量钢材,工业上是用高炉炼铁。小康同学用如图2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
    (2)请写出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为了提高CO的利用率,你将怎样改进此装置? ______
    Ⅲ.金属的活动性
    小康同学到工地了解了部分金属材料的防锈问题。技术人员告诉他,采用镀锌管做水管时,最好不要用铜质水龙头。为了探究铜、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康同学把等表面积的铁片和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3所示)。请回答:
    (4)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______
    (5)甲试管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6)上述实验不能够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 。
    Ⅳ.郑州地铁1号线每车次运送乘客约960人,走同样的路线。每辆CNG公交车能运送乘客30名。CNG公交车每车次消耗天然气akg(以甲烷计算),若乘CNG公交车的乘客均改乘地铁1号线,则地铁每运行一车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新鲜大枣等果蔬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故选:D。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灰烟飘散是物质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树林焚烧是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水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岩浆凝固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A 
    【解析】解:A、生石灰+水→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镁+氯化氢→氯化镁+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湖泊中的天然水经沉淀、过滤、消毒等过程后,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细菌等,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C、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CO2不是空气的污染空气,且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水的净化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C、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成材料的特征、甲醛有毒、水的净化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和要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时规范操作,确保安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时细致观察,实事求是地做记录,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后清洁仪器整理桌面,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后的注意事项、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化学实验规则与注意事项、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根据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而不是碳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X表示N,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图A中有两种单质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B中只有一种分子,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图C中只有一种单质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图D中有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C 
    【解析】解:实验室二氧化锰中可能含有炭粉,若直接与大量氯酸钾加热,炭粉在大量氧气中燃烧,氯酸钾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KClO3+C−  △   8KCl+CO2↑+11O2↑。
    故选:C。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9.【答案】D 
    【解析】解:A、由装置的特点可知,该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停止,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爆炸,挤压甲中胶头滴管,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乙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丙中增加的质量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者不相等,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乙中发生的反应是CuO+CO− 高温  Cu+CO2,生成的铜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64:44=16:11,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C、根据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计算。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装置的特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将实验所用面粉换成铁粉也可能产生上述现象,是因为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热,导致气体体积膨胀,该选项正确;
    B、吹入空气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该选项正确;
    C、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燃爆,需要达到爆炸极限,该选项不正确;
    D、蜡烛熄灭,可能是爆炸产生的气流隔绝了氧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C。
    A、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热,导致气体急剧膨胀;
    B、吹入空气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混合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D、蜡烛熄灭,可能是爆炸产生的气流隔绝了氧气。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与爆炸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11.【答案】A 
    【解析】解:A、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故错误;
    B、①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②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③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③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正确;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故正确。
    D、四个实验中,④中铁钉最易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故正确。
    故选:A。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无需进行蒸发,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D、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使农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需施用含氮元素的化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需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故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解: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Ca(H2PO4)2中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作用、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营养元素的作用、种类,然后再根据题意确定所施用的化肥。

    14.【答案】B 
    【解析】解:某H2O2溶液中H、O的质量比为2:17,则38g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38g×22+17=4g,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4g÷218=36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8g−36g=2g。
    故选:B。
    过氧化氢溶液有H2O和H2O2,根据氢氧元素质量比可以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然后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守恒就可以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有时候如果能正确的运用元素守恒的思想来解答相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答案】一氧化碳  重 
    【解析】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空气质量分级标准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重;故答案为:一氧化碳;重。
    根据空气污染物和空气质量分级标准分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了解空气污染物和空气质量分级标准即可正确解题。

    16.【答案】张青莲  38 
    【解析】解: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中子数是50,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质子数为88−50=38;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
    故填:张青莲;38。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7.【答案】四  170  0.1925 
    【解析】解:(1)1富马酸亚铁是由碳、氢、铁、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2)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2+56+16×4=170。
    (3)服用含富马酸亚铁0.85g的该补铁剂,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0.85g×56170×100%=0.1925g。
    故答案为:
    (1)四;
    (2)170;
    (3)0.1925。
    (1)根据富马酸亚铁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氢气  长颈漏斗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或集气瓶口向下) 
    【解析】解:(1)玻璃管a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
    (2)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制取H2该装置改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集气瓶口向下。
    故答案为:
    (1)氢气;
    (2)长颈漏斗;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或集气瓶口向下)。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据此解答。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答案】引流  过量的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钡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解析】解:(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均为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引流。
    (2)操作2中加入的过量碳酸钠溶液,不仅除去了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杂质,还除去了过量的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钡。
    故填:过量的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钡。
    (3)反应Ⅳ中,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故填: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3)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CO2  食品干燥剂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解: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E,E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C是氧化钙,E是氢氧化钙,B就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为CO2;C的用途为食品干燥剂;D和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CO2;食品干燥剂;Na2CO3+Ca(OH)2=CaCO3↓+2NaOH。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E,E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C是氧化钙,E是氢氧化钙,B就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乳化  4NH3+3O2=点燃6H2O+2N2 
    【解析】解:(1)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洗涤油污;
    (2)氨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氮气,所以方程式是:4NH3+3O2=点燃6H2O+2N2。
    故答案为:(1)乳化;
    (2)4NH3+3O2=点燃6H2O+2N2。
    (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22.【答案】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解析】解:(1)向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0−a段发生的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a−b段溶液的pH没有变化,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
    (1)Na2CO3+2HCl=2NaCl+H2O+CO2↑;
    (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向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减小  Mg+2AgNO3=Mg(NO3)2+2Ag或Mg+Cu(NO3)2=Mg(NO3)2+Cu  滤渣中一定含铁、银、铜,可能含有镁 
    【解析】解: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
    (1)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Mg+2AgNO3=Mg(NO3)2+2Ag,
    24                                      216
    Mg+Cu(NO3)2=Mg(NO3)2+Cu,
    24                                            6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故填:减小。
    (2)一定发生的反应: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AgNO3=Mg(NO3)2+2Ag或Mg+Cu(NO3)2=Mg(NO3)2+Cu。
    故填:Mg+2AgNO3=Mg(NO3)2+2Ag或Mg+Cu(NO3)2=Mg(NO3)2+Cu。
    (3)滤渣的成分:滤渣中一定含铁没有反应的、反应生成的银、铜,可能含有过量的镁。
    故填:滤渣中一定含铁、银、铜,可能含有镁。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4.【答案】2KClO3−MnO2△2KCl+3O2↑  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液体试剂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解析】解:(1)A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KClO3−MnO2△2KCl+3O2↑;
    (2)某同学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若改用C装置则可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原因是: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液体试剂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液体试剂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3)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应该短进长出,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
    (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应该短进长出。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5.【答案】装置气密性好、红磷要足量(或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读数)  3CO+Fe2O3=高温3CO2+2Fe  将尾气用导管通入酒精喷灯处点燃  观察锌片和铁片表面是否有紫红色固体析出  增大  Fe+CuSO4=FeSO4+Cu  把锌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 
    【解析】解:Ⅰ.(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①如果所用红磷的量不足,会造成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没有完全被消耗,所以会使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②如果装置漏气,会使外界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压强差变小,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变小,导致实验结果偏小;③由于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做实验时要等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Ⅱ.(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3CO2+2Fe;
    (3)尾气中含有CO,如果直接排放到外界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可用一导管放在酒精喷灯处把尾气点燃,转化成为二氧化碳,既防止污染空气,又增加反应所需的热量,提高CO的利用率;
    Ⅲ.(4)把等表面积的铁片和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由于铁和锌都排在铜的前面,都可以把铜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可以看金属表面是否有红色的铜出现;
    (5)甲试管中发生的是锌和硫酸铜的反应,反应后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假如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由于反应前后水的质量是不变的,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的改变取决于溶质的质量变化,反应前溶质CuSO4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反应后的溶质ZnSO4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乙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6)上述实验只能得出以下结论:Fe>Cu,不能得出铁的锌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需要补充比较铁的锌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可把把锌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得出:Zn>Fe,
    Ⅳ.设地铁每运行一车次可减排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2O2=点燃CO2+2H2O
      16                    44
    (960÷30)akg    x
    1644=(960÷30)akgx,x=88akg;
    答:地铁每运行一车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a千克。
    故答案为:
    Ⅰ.(1)装置气密性好、红磷要足量(或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读数);
    Ⅱ.(2)3CO+Fe2O3=高温3CO2+2Fe;
    (3)将尾气用导管通入酒精喷灯处点燃;
    Ⅲ.(4)观察锌片和铁片表面是否有紫红色固体析出;
    (5)增大;Fe+CuSO4=FeSO4+Cu;
    (6)把锌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
    Ⅳ.88akg。
    I.(1)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去分析解答;
    II.(2)从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及如何提高CO的利用率去分析解答;
    (3)从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由于铁和锌都排在铜的前面,都可以把铜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可以看金属表面是否有红色的铜出现去分析解答;
    Ⅲ.(4)(5)从由于反应前后水的质量是不变的,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的改变取决于溶质的质量变化、乙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去分析解答;
    (6)从上述实验只能得出以下结论:Fe>Cu,不能得出铁的锌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需要补充比较铁的锌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去分析解答;
    Ⅳ.从在城市内部运行的大客流量、主要以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用CNG公交车每车次消耗天然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计算去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性较强,能够体现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关试卷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光山县河棚乡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光山县河棚乡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走过花圃闻到花香,主要是因为,脱氧核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搬口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搬口乡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