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1 随机事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1 随机事件教案设计,共4页。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25.1 概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理解不同的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2.认识理解随机事件。数学思考采用实验分析、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讨论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经历实践,分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处理实验的过程来启发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随机事件,认识随机事件与数学的联系性和数学的实用意义。重点实验探索事件的发生情况,正确认识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难点事件发生的必然性、随机性、不可能性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小游戏 观察下列问题:1.下周五中午会下雨吗?2.放学路上会碰到你小学同学吗?3.你新买的笔芯书写很流利吗?…… 让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适时地再举出一些结果不可预见性的例子,启发学生去思考、归纳。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如不好回答、不确定、偶然性、可能性、不可预见性……等)。 通过提问引出讨论与研究的课题,为探究新知识作准备。 肯定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活动2]一起来试验回答下列问题:1.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可能小于0吗?3.可能大于7吗?4.可能为4吗?让学生动手试验,体会可能出现的结果。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3]归纳概念。问题:1.观察活动2的结论,思考刚才的两试验,其事件发生的结果有哪几种共性.2.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给它取一个漂亮的名字好吗?叫什么名字好?3.请你举出现实世界中的一个随机事件. 对照板书,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答案中寻找其共性,鼓励学生将其共性归纳出来。指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巩固概念。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取的名称,最后给出规范的定义。教师关注:(1)学生参与积极性.(2)学生取名的合理性和美感。教师先举例,再让学生去寻找实际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点拨学生:抓住随机事件的特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去寻找事例,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1)学生讨论、合作、互帮互学意识.(2)学生举例中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并作出必要的肯定和完善。 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数学模型的意识和运用已有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归纳,实际讨论分析得到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有一定的归纳知识的能力和认识概念的习惯。 “抛砖引玉”激发学生搜寻“随机事件”的热情,适时点拨使学生在找寻事例过程中有章而依。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活动4]小故事 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着重强调问题中的思考目标:“一定要设定好前提条件”。 2.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利用故事本身趣味性和悬念效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答案的正确性有着直观的认识和客观验证.为后面总结归纳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提供客观依据。给学生在具体的直接的思考方向,列举生活中现实事例或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5]练习出示PPT练习题思考:我们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都是正面向上,是什么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吗?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完成后回答。教师关注:(1)学生对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情况是否掌握.(2)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程度。(3)学生回答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类型,从而充分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通过不同侧面,不同情形的问题,对随机事件进行逐步探讨,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6]掷骰子试验问题1每组在同样条件下重复掷骰子30次,分别记录下掷出不同点数的次数,收集的数据汇总起来。问题2分析班级大数据,并猜想当试验次数为1000次,10000次时,每种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吗?1.用课前准备好的骰子和表格(按问题1的要求试验),学生分组加以验证,注意在同等条件下重复多次。2.让学生在取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条解决思考的问题,并规范的板书出来 让学生初次感受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着大小差异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试验进一步巩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和随机事件的概念,为下一节课作准备。[活动7]小结:1、谈谈这一节课我们讨论了哪些新的知识?2、怎样利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关注:(1)引导归纳本节新知。(2)强调学生理解新知。 通过小结,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够清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活动8]课外作业收集随机事件的例子。课内作业教科书139页“练习”。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关注:(1)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2)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程度.适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作业批改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为教师制定下一节教学计划提供参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概率初步的起始课,教案通过小游戏、小故事、日常生活实例,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分析某一事件发生的结果的可能性,让学生归纳出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且不同的随机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不相同,它是后面学习概率的基础。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围绕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偶然性、不可能性进行展开,突出随机事件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能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用具体试验来探求随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创设情境进一步分析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相同的;通过改变随机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使不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本节内容通过学生动手试验,分组讨论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与积极投入课堂思考的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数学的动态美和平衡美。教学中灵活运用类比迁移等教学手段,巧用欣赏、鼓励等教学艺术组织教学,使学生学习轻松高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发猜想,验证猜想,探索新知,点击生活,应用新知,回眸课堂,自我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前准备,探索与思考,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1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元一次方程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