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文体特色考法——综合分析,评价观点(精品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文体特色考法——综合分析,评价观点(精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一图尽知建体系,一表概览明考向,一一突破强技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活动一 综合分析,评判观点
评判观点题为客观题型,即依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观点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典题示例】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原文见金学案18“活动一”例1),完成后面问题。题目: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B.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这与霍译本的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
C.材料三认为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自主尝试:________
【满分解构】1.细分选项。A项侧重对材料一观点内容分析,B项侧重对材料二细节内容分析,C项侧重对材料三观点内容判断,D项侧重对三则材料整体结构的梳理归纳。2.反观原文。三则材料都以《红楼梦》的翻译为例,从翻译思想、翻译技巧等角度讨论中华典籍的翻译问题,提出“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3.比对分析。A项材料一只是指出“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并没有展开分析。C项“只有……才……”是表示必要条件。材料三“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重构《石头记》”和“转换生成”是因果关系。D项三则材料不是呈现出总分的结构,而是三个各自独立的篇章。答案: B
【类题指津】仔细比对原文,精准对接选项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本内的某些内容常常作出分析判断,得出自我结论。需要考生在正确全面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逐项对照原文,审核选项,分析判断是否正确。可通过“三步骤”分析选项与文本的对应关系:
如“例1”,搜索原文对应信息“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可知,B 项“绝对忠实”是符合原文表述的。
(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网络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
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信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从而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
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解析:[本文的论点可以从文章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得出。A.是从立法和惩治的角度谈网络文明规范,不是本文内容;B.讲的是网络基准意识中的两点,不全面;C.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文明观念,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
活动二 综合理解,分析观点
分析观点题为主观题型,即依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观点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自己的分析,核心任务是“说理由”。既要有对每则材料的具体观照,也要有自己对全篇的加工和综合思考。
【典题示例】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原文见本板块“板块领航·整体认知”),完成后面问题。题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满分解构】1.把握核心内涵。首先回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话的内涵,即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硬推给他人,也就是以对待自身的态度对待他人。文中结合这句话强调中华文明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强调文化的民族性,解决好了中国的问题,也就有能力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中国经验。2.分条分析评价。依据以上解读,结合文本,分条作答。
答案: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类题指津】强化共性意识,做好个性分析信息类阅读综合理解题主要有以下类型:①条件原因类;②建议措施类;③意义影响类;④比较分析类;⑤探究启示类。具体策略如下:1.准确判断:对文本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获取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的基础,我们要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
2.个性评价:参照自己平时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判,同时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人生经历进行分析,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评价。 3.尊重事实:以尊重人类的共同情感和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在对文本本身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不可纯粹从自身的认知和爱好出发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价。
4.追求深度:把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形成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虑,从而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还可以把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与当前的社会现实或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进而做出评判,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深度。
(2022·襄阳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材料一:近年来,“网红+直播”成为引发普遍关注的网络文化现象。随着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红直播中低俗、造谣等失范越轨现象也时常发生。当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已成为题中之义时,我们不仅需要阐明网红的一般特征,还应系统揭示现象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影响。当前,网红的复杂特质增加了直播乱象的发生几率。
首先,网红由引发文化现象的个体逐步转化为从事特殊经济活动的社会群体。这虽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职业,但这一新职业的重要特质在于“注意力控制”。当大量人群争夺“注意力控制”这一稀缺资源时,就可能导致群际间的排他性竞争,若不加约束,则可能使得一些人为了抢占注意力而越界失序。
其次,网红的社会角色交叠在真实与虚拟间,服务过程则模糊了内容与本体的界限。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国内直播平台的直播活跃时间已扩展到24小时。网红作为提供网络服务的群体,他们利用虚拟技术和虚拟空间进行全天候直播,其多重身份实际上已交叠在现实与虚拟间,且网络直播者更是这一社会群体的身份标签。这种打破了线上与线下、模糊了服务内容与服务本体的情形,可能造成网红对自身社会角色规范和期望的认识不清和认知冲突,导致要么难以平衡线上与线下的职业关系,要么完全混淆了本体与内容,而使得直播滑向物欲化甚至恶俗化。
最后,粉丝、直播平台、运营团队、资本方等多方力量的叠加成就了网红,也使走红变得更具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网红本身的特质、能力和服务内容虽然重要,但能否签约直播平台、背后有无专业化团队运作、是否获得资本方的投资、粉丝量等因素,都可能决定网红的成长空间和可持续性。当“走红”受到多方追逐功利和追求刺激的工具理性的驱使,难免催生网络乱象。从表面上看,网红直播乱象产生于新职业群体和新社会角色产生后的规范不足、角色不清及主客体的价值理性的共同缺失。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其背后还有着技术发展、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深层影响因素。
网络技术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移动互联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社会的发展,普通网民都能利用平台集成的便捷性、直播成本的低廉性、传播效果的可视性来轻松搞定直播,这从客观上大大降低了网红准入门槛。同时,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融合技术的提速发展、开放和易学,使得草根自媒体与新闻媒体间的制作差距大大缩小。这为网红大量涌现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因准入标准的降低而极易带来把关弱化和监督风险。
网红直播乱象的出现也来自多重社会心理的推动。对网红来说,网络直播满足了自我表达、自我赋权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对粉丝来说,观看直播,则让许多人获得了寂寞闲暇的填充感。因此,一些网红依靠对粉丝反应的预判进行“印象管理”,内容、风格、话语、手势等管理自不必说,连拍摄角度、美妆、整容、打“擦边球”乃至秀“下限”,都成为某些人获得所谓“突出印象”的手段。推动网络直播兴起与扩张的,还来自网红与粉丝互动所激发的存在感。当这种相互激发变得无度和无界时,就成为从众、极化等网络集体行为的重要刺激源。
青年亚文化亦成为助推器。由于网红直播主体主要是年轻人,因此青年亚文化带来的种种影响不可低估。其中,“宅文化”和“网络娱乐文化”就是典型。上述种种,无疑对通过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来营造积极向上、启迪思想、陶冶心灵、激励人生的网络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对网红直播乱象,德法结合依然是关键。一方面,在网络社会中倡导以善恶美丑为评价标准的社会集体行为规范与道德监督,将有助于人们把集体的道德约束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自律行为。另一方面,法律始终是最权威、最有效的外在社会控制手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无疑为促进互联网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供了准则。(摘编自毕宏音《网红直播乱象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网络直播越来越火,部分网络主播则越来越“过火”。“萝莉变大妈”“直播剁手指”“吃活蜈蚣”等一系列“操作猛如虎”的网络直播内容,令人咋舌。近些年,一些“博眼球”的网络直播让舆论非议不断。跟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直播有众多传播优势:生产成本低、技术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变现能力快、社交能力强。对广大网民而言,网络直播不仅让他们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还能激发个体创造力。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
另据某娱乐城披露,网络直播前景的确十分可观,然而直播平台上的内容却良莠不齐,五花八门的“噱头”让人不忍直视,某些主播不是今天“剁手指”就是明天“烧钱币”。有人直言,这些大尺度、低俗化的内容和出格、出轨的言行,已成为悬在网络直播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摘编自庞晟《网络直播不能没有门槛》)
如何有效治理网络直播乱象?请你从直播平台、监管部门和网民三个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答案: ①对直播平台而言,加强对主播专业知识、思想道德、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准入门槛;引导主播认清角色定位。②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查处力度。③就网民而言,提升审美品味,摒弃“审丑”风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美国学者理查德·利罕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认为,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并不是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除了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城市。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
文学中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诸如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具体而微的成都杜甫草堂。
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只有斑驳的百姓家,只有来去匆匆的燕子,还不够,还必须把“旧时王谢”的历史记忆带进来,这个画面才完整,才有意义,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那些诸多解读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却可能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有删改)
材料二: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在这个意义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读城市可以看作是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我们所理解的“北京”应该是混合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学的想象。B.要揭示城市发展规律性的东西,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并不重要,研究重心应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C.文学中对城市的论述,必须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下展开,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D.城市文学研究必须借助“记忆”与“想象”,用文字、图像、文化记忆来阐释城市的前世今生,延续其内在的灵魂。
解析: [“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并不重要”错,原文“并不是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说明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也很重要,但不仅此一个方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杜甫寓居草堂时期创作的诗歌,就可以丰富我们对成都前世今生的认知。B.城市文学研究受制于内在规则、缺乏对等经验,由此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C.当代青年作家把自身的城市经验融入作品中,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D.相关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城市经验形态,是城市学研究和评论不应该忽略的。
解析: [A项“可以丰富我们对成都前世今生的认知”错,研究杜甫寓居草堂时期创作的诗歌,可以丰富我们对唐时成都的认知,“前世今生”有夸大之嫌。B项“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错,根据材料二“我的看法是……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并非“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而是“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C项“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错,根据材料二“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可知是年轻一代作家没有生活经验不能本能地去创作,不是反叛。]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通过公园的数量和面积变化来研究深圳城市发展的规律。B.利用长沙黄金周旅游的消费数据来研究城市与人的关系。C.综合旧上海历史与《子夜》中的文学叙述进行城市研究。D.研究《边城》时融入沈从文的小说中的相关文学描述与想象。
解析: [材料一总结为“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的观点。A项属于对城市地理、经济方面的研究,不属于材料一主要表达的观点。B项属于对城市的经济方面的研究,不属于材料一主要表达的观点。D项《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不属于城市,可知其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
4.材料二中作者对城市文学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做出了论断,请简析其论证思路。答案: ①提出问题:提出城市文学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②分析问题:因受内部规则的制约及缺乏对等经验,难以归入文学学科。③得出结论:阐释把城市文学研究归入城市学的原因或依据,得出将其列入城市学的子题这一结论。
5.有人认为城市与文学是彼此割裂独立的,请结合材料提供的理由来反驳这一观点。答案: ①文学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②文学为城市研究与阐释提供了独特的角度与方法,使得城市真正“活起来”。③城市为文学提供了有别于乡土文明传统的独特的城市经验。因此城市与文学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共生关系,而非割裂独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辞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默的风格。要看出各相邻民族鉴赏趣味的差别,你必须考虑到他们不同的风格。
在好的文学译作中,也能看出作家的风格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点。尽管一个民族的语言转换合成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原作的民族特点,这是因为民族风格不仅见诸作品的语言,而且体现在一切方面,如题材、主题、气质和韵味,以及作品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优秀作家的文学风格能典型表现其民族风格。普希金说:“气候、政体、信仰,赋予每一个民族以特别的面貌,这面貌多多少少反映在诗歌的镜子里。……这儿有着思想和感情的方式,有着只属于某一民族所有的无数风俗、迷信和习惯。”普希金本人就是俄罗斯文学的民族风格的代表,“在他身上,俄国大自然、俄国精神、俄国语言、俄国性格反映得这样明朗,这样净美,正像风景反映在光学玻璃的凸面上一样”。“他一开始就是民族的,因为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
衫,而在于表现民族精神本身。诗人甚至描写完全生疏的世界,只要他是用含有自己的民族要素的眼睛来看它,用整个民族的眼睛来看它,只有诗人这样感受和说话,使他的同胞们看来,似乎就是他们自己在感受和说话,他在这时候也可能是民族的。如果必须讲到构成普希金属性,以别与其他诗人的优点,那么,那就是在于描写的无限敏捷和以少数特征勾画整个对象的不平凡的艺术。”
坚持文学的民族性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鲁迅认为,要注意摆脱两重桎梏,一重是“古国的青年的迟暮之感”,“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旧的桎梏里”,另一重是对外国的顶礼膜拜:“然而现在外面的许多艺术界众人,已经对自然反叛,将自然割裂,改造了。而文艺史界众人,则舍了用惯的向来以为是‘永久’的旧尺,另以各时代各民族的固有的尺,来量各时代各民族的艺术,于是向埃及坟中的绘画赞叹,对黑人刀柄上的雕刻点头,这往往使我们误解,以为要再回到旧日的桎梏里。”他认为陶元庆的辉煌是“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灵魂——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
其实,正如茅盾所说:“鲁迅的作品即使是形式上最和外国小说接近的,也依然有它对自己的民族形式。这就是他的文学语言。也就是这个民族形式构成了鲁迅作品的个人风格。”鲁迅本人就是新文学以来最具有民族性,同时又最具有世界性的伟大作家。鲁迅是把民族和世界、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最好的作家,是最懂得“国民性”的弱点,并在予以鞭挞的同时,高扬民族精神的作家。无论是文学内容还是在文学形式上,优秀的作家都有伟大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个性风格。(摘选自童庆炳《文学风格与民族》)
材料二: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诗经》中很多诗句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
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需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总能形成并升华为坚韧的民族意志。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也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中国文学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识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引导作用。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摘选自《人民日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的作品风格受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必然会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而表现出民族性。B.伏尔泰以类比的手法说明即使是相邻民族作家的作品风格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格。C.作家在文学民族风格问题上不能抱残守缺和顶礼膜拜,应像陶元庆一样一心求新求异。D.经过《诗经》等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高尚人格往往经得起挫折磨难和威逼利诱。
解析:[“应像陶元庆一样一心求新求异”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六段原文“他认为陶元庆的辉煌是‘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灵魂——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可知,陶元庆在标新立异的同时,坚持了原有的民族性,而非“一心求新求异”。]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被译成其他语言,但读者都能从译作中感受到原作的民族特点。B.普希金能够成为俄罗斯文学民族风格代表的原因在于他描写的敏捷和不平凡的勾画艺术。C.材料一引用茅盾的话意在强调鲁迅作品具有懂得“国民性”并区别于外国小说的个性风格。D.岳飞《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中表现出的个体精神,已经凝聚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意志。
解析: [A项“但读者都能从译作中感受到原作的民族特点”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原文为“在好的文学译作中,也能看出作家的风格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点”,范围扩大。B项“原因在于他描写的敏捷和不平凡的勾画艺术”说法错误,原因是他的作品表现出俄罗斯的民族精神。C项“意在强调……个性风格”说法错误。茅盾是强调“民族形式构成了鲁迅作品的个人风格”。]
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精神,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就写到了女娲补天神话。B.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将地方特色根植于中国农村风土人情,描写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C.老舍的《茶馆》不仅语言上具有个性化的京味风格,还借鉴西方的艺术形式,在话剧基础上融入了戏曲艺术的一些特点。D.曹禺的《雷雨》在刻画人物时避免了脸谱化和扁平化,用多个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取得巨大成功。
解析: [材料一论证的是“文学风格”与“民族”的关系。A项神话故事中蕴含民族精神,对文学风格产生影响。B项题材有着反封建的传统和作家高扬民族追求自由精神的思想。C项在艺术形式上借鉴并创新。D项强调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没体现出“文学风格”与“民族”的关系。]
9.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 首先提出“作家的风格能表现民族性”的观点,并引用伏尔泰的话和列举“好的译作”的事例加以论证;然后引用普希金的话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论证了优秀作家的文学风格能典型表现其民族风格;最后引用鲁迅的话,指出坚持文学的民族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10.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谈道:“民族精神的表现与发扬,端赖于文学的熏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 ①文学作品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因而总能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②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当时社会理想的人格,能够涵养人的精神,进而构建起民族精神。③新时期文学创作应当彰显文学的民族性,并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闻访谈文体特色考法——整合内容,析其精要(精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一图尽知建体系,一表概览明考向,一一突破强技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科普文体特色考法——把握特征,分析内容(精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一图尽知建体系,一表概览明考向,一一突破强技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第4讲观点分析推断课件 121 916,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4讲观点分析推断,解题锦囊,对点例证,对点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