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河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页
    河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页
    河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页
    还剩6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共7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单选题
    1.(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某科研团队合作开发了活性位点催化剂,先“吸氢”再将硝基化合物转化为氨基化合物,反应历程和每步的活化能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该反应历程的中间产物
    B.提高Ⅲ→Ⅳ的反应速率,对快速提升总反应速率起决定性作用
    C.I→Ⅱ→Ⅲ→Ⅳ的转化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逐渐降低
    D.总反应为
    2.(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我国在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女足勇夺亚洲杯冠军,奖杯由纯银制成,其硬度大于银合金
    B.北京冬奥会多个场馆引入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的航天服保温层中含有聚酯薄膜,聚酯薄膜属于纯净物
    D.“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表面涂层含,属于金属材料
    3.(2022·河北沧州·统考二模)《天工开物·作咸》中记载了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属于温室气体
    B.海底可燃冰的成分为CH4·nH2O
    C.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
    D.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4.(2022·河北唐山·统考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反应,而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进行
    B.水银和生铁都属于纯金属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D.某硫酸铵肥料中只含一种杂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可能混有硝酸铵
    5.(2022·河北沧州·统考二模)环氧丙烷(C3H6O,P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对Cu2O催化剂表面催化空气氧化丙烯反应机理的DFT计算表明,可能有通过分子氧(甲图)和晶格氧(乙图)两种反应机理(TS代表中间态)。已知吸附能指在吸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

    A.C3H6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能低于C3H6与O2共吸附在表面的吸附能
    B.空气氧化丙烯生成环氧丙烷是放热反应
    C.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该反应更易按照甲图路径进行
    D.总反应方程式为2C3H6+O22C3H6O
    6.(2021·河北衡水·河北武邑中学二模)知某物质的标准生成焓(△f)的定义为用标准状态下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下1mol该物质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其中△f(单质)=0kJ/mor。N2O、CO、CO2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82.1kJ/mol、110.5kJ/mol、-393.5kJ/mol。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的催化下发生反应NO(g)+CO(g)=N2(g)+CO2(g),△H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36.1kJ/mol
    B.由过程I可得N2O的能量要高于N2的能量
    C.催化剂会改变反应途径和降低反应活化能,且反应速率由过程I决定
    D.在过程II中同时存在碳氧键的断裂和形成

    二、原理综合题
    7.(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一碘甲烷属于三类致癌物。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一碘甲烷具有重要意义,一碘甲烷热裂解时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I:
    反应Ⅱ:(丁烯)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413
    612
    348
    则反应Ⅱ的 ,若反应I正反应活化能为,则逆反应活化能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乙烯、碘化氢和丁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随着体系温度升高,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②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 ,若起始压强为,则反应Ⅱ的标准平衡常数 (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其中,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3)研究反应Ⅱ对提高反应I中的平衡转化率有重要意义。时,反应Ⅱ的正、逆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为,(是速率常数),正、逆反应速率方程分别对应图中曲线、曲线。

    ①时,向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此时 (填“>”“”“”或“”“=”或“<”),原因为 。
    (3)时,按投入某刚性密闭容器中,起始压强为。后容器内气体压强变为起始时的0.9倍,其中的分压为。
    ①时的体积分数为 。
    ②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4)研究某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的应用,涉及反应。将一定比例的和的混合气体,模仿汽车尾气流通速度,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

    ①已知:的燃烧热为,则 。
    ②当反应温度高于后,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17.(2022·河北沧州·统考二模)由于油价飙升、能源多样化和能源供应安全需求,以及全球环境问题,使天然气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能源,也使氢气被视为未来的能源媒介。国际上最为有效的制氢工艺是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CH4(g)+ H2O(g) CO(g) +3H2(g) △H1=+206 kJ·mol-1
    反应II:CH4(g)+ 2H2O(g) CO2(g)+4H2(g) △H2=+165 kJ·mol-1
    反应III:CO(g)+ H2O(g) CO2(g)+H2(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H3= 。已知(R、C为常数),反应I、II、III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表示反应II的是曲线 (填标号)。

    (2)不同压强下,将甲烷和水蒸气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比例投料,测得平衡状态下某物质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 (填“CH4转化率”或“CO2物质的量分数”),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比例投入甲烷和水蒸气,达到平衡时,甲烷和水蒸气的转化率分别是80%和40%,则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 ,反应II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 。 (可用分数表示)
    (4)一种高性能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使用特定催化剂只发生反应I,以熔融碳酸盐(MCO3)为电解质,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8.(2022·河北秦皇岛·统考三模)我国科学家利用Fe2Na3/红紫素催化剂实现CO2还原制备CO,利用可见光催化还原CO2,将CO2转化为增值化学原料(HCOOH、HCHO、CH3OH等) ,这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CO2资源化有效途径。
    (1)已知几种物质的燃烧热(ΔH)如表1所示:
    表1
    物质
    HCHO(g)
    H2(g)
    燃烧热(ΔH)/(kJ · mol-1)
    -570. 8
    -285. 8
    已知:H2O(g)=H2O(l) ΔH =-44 kJ ·mol-1。
    CO2(g)+2H2(g) HCHO(g)+H2O(g) ΔH = kJ·mol-1
    (2)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2(g)和3 mol H2(g)通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 HCOOH(g) ,测得不同时刻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φ(CO2)]如表2所示。
    表2
    t/min
    0
    10
    20
    30
    40
    50
    φ(CO2)
    0.250
    0.230
    0.215
    0.205
    0.200
    0.200
    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
    (3)将n(CO2) : n(H2)=1 :4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同时发生反应1和反应2。
    反应1:CO2(g)+H2(g) CO(g)+H2O(g) ΔH1= +41.2kJ·mol-1
    反应2:CO2(g) +3H2(g) CH3OH(g)+H2O(g) ΔH2”、“”、“”、“”、“=”或“C
    (2) 20 < ,可知此时的平衡常数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
    (3) 或22.2%
    (4) 催化剂在温度高于后,温度越高催化剂活性越低

    【详解】(1)由于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中轨道处于半满状态,所以、、三种元素对应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下,反应Ⅱ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量的浓度分别为、和,则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温度改变为时,若,可知此时的平衡常数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所以;
    (3)反应Ⅱ:
    反应Ⅰ:
    所以时各气体的分压分别为为、为、为、为;
    ①时的体积分数为;
    ②内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4)①反应的;
    ②当反应温度高于后,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温度高于后,温度越高催化剂活性越低。
    17.(1) -41 kJ/mol b
    (2) CH4转化率 p3>p2> p1
    (3) 50%
    (4)CO+H2-e- +2=3CO2+H2O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III=反应II-反应I,所以对应的热效应△H3=△H2-△H1=+165 kJ·mol-1-(+206 kJ·mol-1)=-41 kJ/mol;因为,结合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为,从图象变化趋势可看出,曲线a的斜率为正,则对应的为负,即代表反应III,曲线b和c的斜率为负,且c曲线更陡,则曲线b代表反应II,曲线c代表反应III,故答案为:-41 kJ/mol;b;
    (2)反应I、II为吸热反应,反应III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不一定增大,但反应I、II中的甲烷均为反应物,升高温度,反应I、II向正向移动,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则纵坐标可以表示CH4转化率;投料比一定、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增大压强,不利于反应I、II正向进行,所以平衡态的CH4转化率会降低,则可知图中压强关系为:p3>p2> p1,故答案为:CH4转化率;p3>p2> p1;
    (3)一定条件下,向恒容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比例投入甲烷和水蒸气,可设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发生上述三个反应,达到平衡时,甲烷和水蒸气的转化率分别是80%和40%,则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平衡时,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1-80%)=0.2mol,设得到的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x+y=1mol80%=0.8mol①;再根据氧元素守恒可知,x+2y=3mol-1.8mol=1.2mol②,联立反应①和②可知,x=0.4mol,y=0.4mol。另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平衡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1-40%)=1.8mol,则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8mol2=3.6mol,甲烷中含H的物质的量为0.2mol4=0.8mol,则得到的氢气中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4+3mol2-3.6mol-0.8mol=5.6mol,即得到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8mol。综上所述,可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H4)=0.2mol,n(CO)=0.4mol,n(CO2)=0.4mol,n(H2O)=1.8mol,n(H2)=2.8mol,所以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 =50%;同理可得,CO2的物质的量分数x(CO2)= ,CO的物质的量分数x(CO)= ,H2O的物质的量分数x(H2O)= ,反应II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故答案为:50%;;
    (4)高性能甲烷燃料电池中,CO和H2进入电极A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电极A为负极,以熔融碳酸盐(MCO3)为电解质反应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CO+H2-4e- +2=3CO2+H2O。
    18.(1)+43.2
    (2)25%
    (3)反应1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2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00 °C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反应1正向进行的程度增大,反应2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相同时间内反应1消耗CO2的量大于反应2生成CO2的量
    (4) 0.075
    (5)CO2 +4e- +4H+=HCHO+ H2O
    (6) 相对于单金属Bi催化剂,BiIn合金催化剂能够促进CO2的吸附,增强对*OCHO中间体的吸附 相对于单金属In催化剂,BiIn合金催化剂能够降低*OCHO脱附形成*HCOOH的活化能

    【详解】(1)根据燃烧热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i . HCHO(g)+O2(g)=CO2(g)+H2O(l) △H= -570.8 kJ/mol
    ii. H2(g)+ O2(g)=H2O(l) △H=-285.8 kJ/mol
    iii. H2O(g)=H2O(l) △H=-44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ii×2-i- iii得反应CO2(g)+2H2(g) ⇌HCHO(g)+H2O(g)的△H=(-285.8×2 +570.8+44) kJ/mol=+43.2 kJ/mol;答案为:+43.2。
    (2)由表2可知,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为0.200,设反应由起始到达平衡时CO2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mol,列三段式: ,则=0.200,解得x=0.25,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答案为:25%。
    (3)反应1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2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00 °C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反应1正向进行的程度增大,反应2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相同时间内反应1消耗CO2的量大于反应2生成CO2的量,故0.1 MPa时,CO2的转化率在600 °C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为:反应1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2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600 °C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反应1正向进行的程度增大,反应2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相同时间内反应1消耗CO2的量大于反应2生成CO2的量。
    (4)①设反应由起始到达平衡时CO2转化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c点列三段式

    恒温恒容下,气体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例,,解得y=0.5,v(H2)= =0.075 mol·L-1·min-1;答案为:0.075。
    ②温度相同,a、b、c点平衡常数相等,选c点数据计算平衡常数,c点平衡时CO2、H2、CH3OH、H2O物质的量依次为0.5mol、1.5mol、0.5mol、0.5mol,CH3OH的分压为pkPa,则p(CO2)= p(CH3OH)= p(H2O)=pkPa,p(H2)=pkPa× 3=3pkPa,则平衡常数Kp== (kPa)-2;答案为:。
    (5)以惰性材料为阳极,在酸性条件下电解还原CO2制备HCHO,CO2在阴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成HCHO,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 +4e-+4H+=HCHO+ H2O;答案为:CO2 +4e-+4H+=HCHO+ H2O。
    (6)根据图象,采用BiIn合金催化剂优于单金属Bi催化剂的原因:相对于单金属Bi催化剂,BiIn合金催化剂能够促进CO2的吸附,增强对*OCHO中间体的吸附;BiIn合金催化剂优于单金属In催化剂的原因:相对于单金属In催化剂,BiIn合金催化剂能够降低*OCHO脱附形成*HCOOH的活化能;答案为:相对于单金属Bi催化剂,BiIn合金催化剂能够促进CO2的吸附,增强对*OCHO中间体的吸附;相对于单金属In催化剂,BiIn合金催化剂能够降低*OCHO脱附形成*HCOOH的活化能。
    19.(1)—90.7kJ/mol
    (2) B CMR模式下,只发生反应a,双功能的分子筛膜能及时分离出水蒸气,时平衡右移,二氧化碳产率增大
    (3) < 通过计算得出D点平衡常数K小于F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越大
    (4)7CO2+6e—+5H2O=CH3OH+6

    【详解】(1)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a—b可得反应,则△H3=△H1—△H2=(—49.5kJ/mol)—(+41.2 kJ/mol)= —90.7kJ/mol,故答案为:—90.7kJ/mol;
    (2)①A.恒压条件下,气体压强始终不变,则气体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反应a是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反应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正确;
    C.的比值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相等,反应中始终不变,则不再变化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
    故选B;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模式下,只发生反应a,双功能的分子筛膜能及时分离出水蒸气,时平衡右移,二氧化碳产率增大,故答案为:CMR模式下,只发生反应a,双功能的分子筛膜能及时分离出水蒸气,时平衡右移,二氧化碳产率增大;
    (3)①由图可知,D点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1,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60%,设容器的体积为1L,起始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平衡时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4mol/L、0.6mol/L和0.6mol/L ,反应的平衡常数K1==2.25,F点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5:1,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50%,设容器的体积为1L,起始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5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平衡时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分别为0.75mol/L、0.25mol/L、0.75mol/L和0. 75mol/L ,反应的平衡常数K2==3,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由F点平衡常数大于D点可知,D点反应温度小于F点,故答案为:<;通过计算得出D点平衡常数K小于F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越大;
    ②由图可知,G点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5:1,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40%,设容器的体积为1L,起始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5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平衡时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分别为0.9mol/L、0.4mol/L、0.6mol/L和0. 6mol/L ,反应的平衡常数K3==1,反应达到平衡时由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得:=,== K3=1, 当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20%时,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分别为1.2mol/L、0.7mol/L、0.3mol/L和0. 3mol/L,则=1×=,故答案为:;
    (4)由题意可知,通入二氧化碳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在水分子作用下,二氧化碳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醇和碳酸氢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7CO2+6e—+5H2O=CH3OH+6,故答案为:7CO2+6e—+5H2O=CH3OH+6。
    20.(1)-93.7  △H=△H1+△H2
    (2)AC
    (3)60%
    (4) < 反应②活化能低,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多,有效碰撞几率大,速率快 K=
    (5) 减小 随着投料比 的增加,n(CO2)增大,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导致n(CO)增多,n(H2)减少,减少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2NH3(l)+CO2(l)⇌H2O(l)+NH2CONH2(l)△H=ΔH1+ΔH2=(-109.2+15.5)kJ/mol=-93.7kJ/mol,故答案为:-93.7;
    (2)A.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NH3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因为正反应是熵减的反应,即△S<0,根据△H-T△S<0可知,反应在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是不能自发进行的,故B错误;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即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在改变,也即个组分的量不在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He,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设充入CH4和CO2物质的量都为xmol,列三段式:,,解得x=2.5mol,CH4的转化率为;
    (4)①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反应②活化能低,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多,有效碰撞几率大,速率快,则反应速率:反应①<反应②;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到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K=;
    (5)可对比同一温度下,三条线的横坐标的大小,由图可知随着进料比的增加,的值减小,其原因是随着投料比 的增加,n(CO2)增大,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导致n(CO)增多,n(H2)减少,减少。
    21.(1) 高温
    (2)AB
    (3)低于600℃时反应速率减小,高于600℃时苯乙烯选择性下降
    (4) < 压强相同时,c点与a点相比,加大了H2O蒸气的比例,等效于反应体系的减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解析】(1)
    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得到反应(g) (g)+H2(g),则反应△H=(—4498kJ/mol)—(—4337kJ/mol)—(—571.6kJ/mol) ×=+124.8 kJ/mol,该反应是熵增的反应,高温时,反应△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124.8 kJ/mol;高温;
    (2)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确;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故正确;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数增大说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混合气体密度增大说明恒压条件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
    故选AB;
    (3)
    由图可知,600℃时,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当温度低于600℃时,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低,反应速率慢,当温度高于600℃时,苯乙烯的选择性低,所以反应控制温度为600℃,故答案为:低于600℃时反应速率减小,高于600℃时苯乙烯选择性下降;
    (4)
    ①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苯的转化率减小,由图可知,水蒸气的用量一定时,P2的乙苯的转化率大于100kPa,所以压强P2小于100kPa;c点与a点的压强相同,增大水蒸气的比例,相当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乙苯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 > 升高温度,反应ii、反应iii速率均加快,但反应iii的速率变化更大 适当降低温度并增大反应的压强(或降低温度并使用使用低温下活性更强的催化剂) 2CH3OH+CO-2e-=(CH3O)2CO+2H+ pb
    【详解】(1) 25℃,101kPa下:甲醇(l)的燃烧热为akJ·mol-1,则①CH3OH(l)+ O2(g)=CO2(g)+2H2O(l) △H=- akJ·mol-1
    CO(g)的燃烧热为bkJ·mol-1,则②CO(g)+O2(g)=CO2(g) △H = -b kJ·mol-1
    ③H2O(g)=H2O(l)   ΔH=+c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③,甲醇(l)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O2(g)=CO(g)+2H2O(g) △H=(- a+b-2c)kJ·mol-1;
    (2) CO(g)+2H2(g) CH3OH(g)正反应气体系数和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g)转化率增大,则P1>P2,M、N两点为平衡点,两点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 N点压强小于M点,M点的正反应速率>N点的逆反应速率。
    (3)升高温度,反应ii、反应iii速率均加快,但反应iii的速率变化更大,所以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不降低CO2生成CH3OH的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降低温度并增大反应的压强(或降低温度并使用使用低温下活性更强的催化剂)。
    (4)由于发生反应ii,容器体积减小,设参加反应ii的CO2的物质的量是xmol,

    X=0.75mol
    参加反应ii的H2的物质的量是2.25mol,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是0.75mol、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75mol;CO2的转化率为50%,则参加反应iii的CO2的物质的量是2×0.5-0.75=0.25mol,反应iii消耗0.25molH2、生成0.25molCO、生成水0.25mol;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g)的物质的量是1mol、H2的物质的量是4mol-2.25mol-0.25mol=1.5mol、甲醇的物质的量是0.75mol、水的物质的量是0.75mol+0.25mol=1mol,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是6mol×(1-25%)=4.5mol;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
    (5)根据图示,右侧电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B是负极,A是正极;
    ①甲醇、一氧化碳在阳极失电子生成碳酸二甲酯,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3OH+CO-2e-=(CH3O)2CO+2H+。
    ②铅蓄电池中,PbO2为正极、Pb为负极;B是阴极,B应与铅蓄电池的Pb相连。
    26. -1225.6 < I 0.0125 A c>d>a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2)反应达到平衡时,,即,由此可得;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减小,由此可得增大的倍数小于增大的倍数;
    (3)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由图中达到平衡的时间长短可知曲线Ⅰ代表220℃条件下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Ⅱ代表300℃条件下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段,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②A.反应体系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随着的消耗,比值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时,比值不再改变,A项正确;
    B.混合气体的密度等于总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恒容条件下,反应时混合气体的体积始终不变,因此不能通过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是否达到平衡,B项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C项错误;
    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快慢,不影响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
    答案选A;
    ③c点温度高,逆反应速率最快,a点未达到平衡,d点达到了平衡,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根据图中曲线Ⅱ,列出三段式:

    平衡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75mol,则 。
    27. A 氧气氧化脱氢为放热反应,耗能少 3CO2+C3H8→6CO+4H2 C3H8C3H6+H2 > m3<m2<m1 < C3H8 0.0125
    【详解】(1)丙烷直接裂解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吸热反应,高温低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3H8平衡转化率,故选A;
    (2)氧气氧化脱氢为放热反应,不受热力学的限制,反应温度较低,耗能少,氧气同时可以氧化碳单质,催化剂积碳程度较低;
    (3)①据图可知在500~800K之间,C3H6极少,主要产物为CO、H2主要发生的反应为3CO2+C3H8→6CO+4H2;据图可知823K以上C3H6的含量增多,而CO的含量基本不变,说明823K以上有利于直接裂解,主要发生的反应为C3H8C3H6+H2;
    ②相同投料比时温度升高C3H8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相同温度下,当C3H8的量不变时,增大CO2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3H8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m越大,C3H8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则m3<m2<m1;
    (4)丙烷直接裂解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3H8增多,所以p2<0.1;丙烷直接裂解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3H8减少,B、D为C3H8;设起始C3H8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

    a点时C3H8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则,;所以C3H8、C3H6、H2平衡分压分别为、、,则=0.0125MPa。
    28. -246.4 kJ∙mol-1 BD 适当提高反应气中H2的用量(浓度、体积分数、百分含量)、移去(分离出)反应体系中的CH3OH > 低于240℃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大;高于240℃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 温度较低时,各反应体系均未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速率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CO的转化率也越大;温度较高时,各反应体系均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限度影响,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
    【分析】注意题(4)等温-平衡转化率曲线,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达到平衡状态,其中a点在曲线p1以下,在p1曲线所代表的的压强下,a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若要达到平衡状态,需增大转化率,即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得:总反应的ΔH=2ΔH1+ΔH2+ΔH3=-246.4 kJ∙mol-1。答案为:-246.4 kJ∙mol-1;
    (2)A.反应Ⅰ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体,密度不发生变化,无法判断是否平衡状态,A项错误;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0.8kJ,B项正确;
    C.反应Ⅰ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应降低,与图不符。C项错误;
    D.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反应,平衡后,再充人2 mol H2和1 mol CO,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后,H2和CO的体积分数均减小,D项正确;
    答案为:BD;
    (3)在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能提高反应Ⅰ中CO转化率的方法为适当提高反应气中H2的用量(浓度、体积分数、百分含量)、及时移去(分离出)反应体系中的CH3OH。答案为:适当提高反应气中H2的用量(浓度、体积分数、百分含量)、移去(分离出)反应体系中的CH3OH;
    (4)①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目减少的放热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CO的转化率越高。则根据图可知,p1=54MPa,则600℃、54MPa时a点未达到反应平衡,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答案为:>;
    ②将组成为2∶1的H2和CO充入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600℃,36MPa时,设初始加入CO(g)xmol,根据三段式:

    各物质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平衡时各物质的压强分别为p(H2)=,p(CO)=,p(CH3OH)=,该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答案为:;
    (5)由图可知,CO转化率在低于240℃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大;高于240℃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原因是温度较低时,各反应体系均未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速率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CO的转化率也越大;温度较高时,各反应体系均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限度影响,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答案为:低于240℃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大;高于240℃时,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温度较低时,各反应体系均未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速率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CO的转化率也越大;温度较高时,各反应体系均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限度影响,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
    29. +249.1 > 高温 259.2 以Ni-CeO2为催化剂,测定转化率时,CO2甲烷化反应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2转化率下降;以Ni为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速率较慢,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相同时间时CO2转化率增加 Ni-CeO2 320℃ 2CO2+12H++12e-=C2H4+4H2O 6
    【详解】I. (1)根据摩尔生成焓的定义,推出①C(s)+O2(g)=CO2(g) =-395kJ·mol-1,②C(s)+2H2(g)=CH4(g) =-74.9kJ·mol-1,③C(s)+O2(g)=CO(g) =-110.4kJ·mol-1,根据目标反应方程式及盖斯定律可知,③×2-②-①得目标方程式,所以=[(-110.4)×2-(-74.9)-(-395)]kJ·mol-1=+249.1kJ·mol-1;故答案为+249.1;
    (2)根据第(1)问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活化能Ea(正)> Ea(逆);根据可知,要想自发进行,即满足<0,当>0时,高温有利于自发进行,故答案为:>;高温;
    (3)根据已知信息,设平衡时转化的二氧化碳的压强为p kPa,则

    由平衡的p总=(14+16)kPa=42 kPa可知,(14-p)+(16-p)+(14-p)+2p+2p=30+2p=42kPa,则p=6kPa。所以平衡时,p(CO2)=8 kPa,p(CH4)=10 kPa,p(CO)=12 kPa,p(H2)=12 kPa,则平衡常数Kp=;
    II. (4)高于320℃后,以Ni-CeO2为催化剂,其选择性有所下降,所以CO2转化率略有下降,且以Ni-CeO2为催化剂,测定转化率时,CO2甲烷化反应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2转化率下降;以Ni为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速率较慢,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相同时间时CO2转化率增加;
    (5)根据图象分析可知,温度适宜(320℃)时,以Ni-CeO2为催化剂明显比以Ni为催化剂时CO2转化率高,且催化剂选择性强,所以应选择Ni-CeO2为催化剂,最佳温度为320℃,故答案为:Ni-CeO2;320℃;
    III. (6) 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可将CO2转化为乙烯,根据装置图可分析,CO2在阴极得到电子转化为乙烯,所以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2H4+4H2O;铅酸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则根据电子转移数守恒可得到,C2H412e-6Pb12H2SO4,则每生成0.5mol乙烯,理论上需消耗铅蓄电池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12=6mol,故答案为:6。
    30. –55.6 0.5 AC 33.6 L
    【详解】(1)①
    ②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55.6;
    (2)①已知,起始时 为35.8 ,分解的反应速率。恒温恒容时, 测得体系中, , ,则此时的分解的反应速率 2×10-3×30.0= 。
    ②T温度时,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时完全分解,体系达平衡状态,根据PV=nRT,,气体压强是反应前的2倍,则反应平衡后物质的量为4mol,完全分解,设转化3xmol,,n总=n(NO2)+n(N2O4)+n(O2)=4-2x+x+1=4,x=1mol,c(NO2)= c(N2O4)=0.5mol,平衡常数K=。
    ③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加,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
    B.a点温度大于c点,则a点速率大于c点,故B错误 ;
    C.a点时,△c=0.5mol/L,v=,故C正确;
    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c(NO2)增大,对于该平衡正向移动,c(NO2)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AC。
    (3)①氯气和硝酸银在无水环境中可制得,同时得到一种气态单质A(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阳极制得和O2,其电极反应式为:,阴极:2H++2e-=H2↑每生成1,转移2mol电子,两极共产生气体氧气0.5mol,氢气1mol,共1.5mol,V=1.5mol×22.4mol/L=33.6L。

    相关试卷

    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

    这是一份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这是一份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这是一份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9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