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贡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共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Na-23 S-32 Fe-56 Cu-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使用的氮化硅陶瓷发动机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 2022年北京冬奥会展示的智能服饰含有石墨烯,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化硅(Si3N4),只含有N元素和Si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氮化硅陶瓷发动机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B错误;
C.石墨烯与金刚石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
D.碳化硅为共价晶体,有非常高的熔沸点,是耐高温的好材料,D正确;
故选B。
2. 下列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16的S原子:
B. 互为同位素
C. 次氯酸的电子式:
D. 电离方程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A.质子数为16的S原子应表示为,A错误;
B.互为同位素,同位素指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B正确;
C.次氯酸分子中氧原子在中间,C错误;
D.NaHCO3为弱酸对应的酸式盐,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得到碳酸根,故电离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与图示相符的是
①氯化铵分解②镁条溶于盐酸
③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⑥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①氯化铵分解为吸热反应,符合题意;
②镁条溶于盐酸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③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为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为吸热反应,符合题意;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⑥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业用98.3%的浓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吸收完全
B. 葡萄酒中添加适量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C. 常温下,铁或铝不与浓硫酸反应,所以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D. 硫酸钡俗称“钡餐”,可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用水吸收会形成酸雾阻止进一步被吸收,工业用98.3%的浓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吸收完全,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较强还原性, 葡萄酒中添加适量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B正确;
C. 常温下,铁或铝在浓硫酸中钝化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所以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贮存浓硫酸,C不正确;
D.硫酸钡难溶于水、难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透过,可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因此硫酸钡俗称“钡餐”,D正确;
答案选C。
5. 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C. 如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能量变化如图II所示,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使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故A正确;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性能源,故B错误;
C.图Ⅰ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则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错误;
D.图Ⅱ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石墨能量更低,更稳定,故D错误;
故选A。
6. 下列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无法与水反应,A错误;
B.NO与水无法反应,需将NO氧化为NO2,NO2再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和NO,B错误;
C.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需先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水反应得到硫酸,C错误;
D.涉及反应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可以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Cl2,故A正确;
B.实验室可以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备O2,用浓硫酸干燥O2,O2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该长管进、短管出,故B错误;
C.加热氯化铵固体生产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很难分离,而且两种气体一冷却又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通过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备氨气,故C错误;
D.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应该用NaOH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8.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Cu2+、、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2+、与反应生成Cu(OH)2、NH3·H2O,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相互之间不反应,无沉淀、气体、水生成,故B符合题意;
C.、、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Cl-,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成MgCO3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 MgO和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则和NaOH溶液也不发生反应
B Fe加入溶液能置换出铜,则Na加入溶液也能置换出铜
C. 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 加热条件下Fe和S能化合生成FeS,则加热条件下Cu和S也能化合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MgO和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但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A错误;
B.Fe加入溶液能置换出铜,但Na加入溶液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错误;
C.因具有还原性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错误;
D.S是弱氧化剂,与金属化合时常生成较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加热条件下Fe和S能化合生成FeS,则加热条件下Cu和S也能化合生成,D正确。
故选D。
10.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单质硫在足量中充分燃烧,失去个电子
B. 常温下,5.6g铁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 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D. 含2mol的浓硫酸与64gCu共热,生成分子数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1mol单质硫在足量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失去个电子,A错误;
B.常温下,5.6g铁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发生钝化,转移电子数无法确定,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即1mol氨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C正确;
D.含2mol的浓硫酸与64gCu共热,反应过程中浓硫酸变稀,反应停止,硫酸未反应完全,生成分子数小于,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稀溶液中通入过量
B.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C. 和浓盐酸制取
D. 铜粉加入稀硝酸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和浓盐酸制取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铜粉加入稀硝酸溶液中生成NO,正确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铁粉加入稀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将Fe氧化为
B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溶液呈碱性
C
将充满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
试管内充满溶液
易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了反应
D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量铁粉加入稀充分反应后铁粉将Fe3+还原为Fe2+,故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变红色,A错误;
B.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因氨水显碱性而使石蕊溶液变蓝,B正确;
C.将充满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发生反应3NO2 +H2O=2HNO3 +N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后试管内有NO残余,故试管内不会充满溶液,C错误;
D.如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可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溶液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D错误。
故选B。
13. 某固体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有和,可能有、、
B. 一定有,和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
C. 一定有和,不含,可能有、
D. 一定有和,不含和,可能有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能共存,由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由于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盐酸;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了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通过上述实验不能确定硝酸钾是否存在,是可能存在的物质。由以上分析可知,原固体成分中一定有和,不含和,可能有。
【详解】A.由分析可知,原固体成分中一定没有和,可能有,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原固体成分中一定没有,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原固体成分中一定没有和,可能有,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原固体成分中一定有和,一定没有和,可能有,D正确;
答案选D。
14. 已知:A、C、D、E为无色气体,F为红棕色气体。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互换位置也满足该流程
B. 反应①中每生成转移电子
C. F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C为,D为,C可以在D中燃烧生成氮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F为红棕色气体,则F为二氧化氮,二氧化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硝酸和碳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A(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D(氧气),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E(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M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则M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详解】A.A为二氧化碳,B为水,A、B互换位置也满足该流程,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D(氧气),硝酸和碳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故A正确;
B.反应①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分析,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故B错误;
C.F与水即,二氧化氮中氮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有两个氮升高,有1个氮降低,因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正确;
D.C为,D为,C可以在D中燃烧生成氮气即,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注意事项:本卷包括四个大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15.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
⑨
⑩
(1)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填写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填写化学式)
(2)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工业上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元素⑤的单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在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其氧化物来制取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写出元素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 ①. K ②. HClO4
(2) ①. ②.
(3)
(4)
【解析】
【分析】以上十种元素分别为N、F、Mg、Al、Si、S、Cl、Ar、K、Br。
【小问1详解】
元素周期表中越往左下角的金属,金属性越强,越活泼,故金属性最强的为K。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
【小问2详解】
元素N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氨气的电子式为,工业上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SiO2来制取得到S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元素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其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过化学反应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1)可用于工业合成氨气,已知常温常压下拆开1molH-H键、1mol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形成1molN-H键会放出391kJ能量。
①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若消耗1mol和3mol,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热量为,则为_____kJ;
(2)用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锌片是负极
b.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d.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转移,生成的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均为2.24L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乙(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