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育才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育才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育才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蕴含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句中的珠字对应的化学物质是碳酸钙,属于强电解质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理石变为生石灰的过程是吸热反应
C.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所指高温时碳与水蒸气反应为放热反应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101kPa时,lmolS和2molS的燃烧热相等
B. 已知2C(s)+2O2(g)=2CO2(g) △H=akJ/mol,2C(s)+O2(g)=2CO(g)△H=bkJ/mol,则a>b
C.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少
D. 1molH2完全燃烧生成H2O(g)放出的热量叫H2的燃烧热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进行的化学过程
B. 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增大容器内压强,反应速率一定改变
D.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4. 在相同温度下,100mL0.01mol•L-1的氨水与10mL0.1mol•L-1的氨水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NH3•H2O的物质的量 B. OH-的物质的量浓度
C. 电离的程度 D. 中和时所需HCl的量
5. 如图所示是298K时,A2与B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故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g)+B2(g)=2AB(g)△H=+(a-b)kJ•mol-1
C 每生成2molAB吸收bkJ热量
D. 断裂1molA—A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
6. 已知2NO(g)+2CO(g)⇌2CO2(g)+N2(g)△H<0。在500℃时,向恒容密闭体系中通入1mol的NO和1mol的CO进行反应时,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的NO同时消耗nmol的N2
B. 体系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 体系中NO、CO的浓度相等
7. 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8. 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ΔH>0 B. m<n+p
C. 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 D. 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9. 在实验室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大小烧杯之间塞满碎泡沫,目的是减少热量损失
B. 测量终止温度时,应当记录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C. 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应当缓慢分次倒入溶液并搅拌
D. 可用塑料材质的环形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10.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盐酸,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
B. 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w增大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纯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1. 已知电离常数:,、。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KCN(aq)中通入少量的气体:
B.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
C.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强酸):
D. 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12. 某温度下,测得0.01mol•L-1NaOH溶液的pH为11。在该温度下,将pH=4的HCl溶液与pH=11的Ba(OH)2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欲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HCl与Ba(OH)2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A. 1:10 B. 10:1 C. 100:1 D. 1:100
13. 五氯化磷(PCl5)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氯化剂,可以由三氯化磷(PCl3)氯化得到:PCl3(g)+Cl2(g)⇌PCl5(g)△H=-93.0kJ/mol。某温度下,在2.0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3和0.5molCl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5)/mol
0
0.21
0.36
0.40
0.40
A. 0~150s内,PCl3的反应速率为0.0012mol(L•s)
B. 反应至250s,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7.2kJ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40/3
D. 在此温度下,该密闭容器中若初始充入1.0molPCl3、1molCl2、2.0molPCl5,则此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14.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1.0mol/L,c(HI)=5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数值为
A. 15 B. 25 C. 35 D. 49
第II卷
二、填空题(包括15~18四个小题,共58分)
15. 利用太阳能分解H2O获得H2,再通过CO2加氢制甲醇(CH3OH)等燃料,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和CO2资源化利用。
(1)已知2H2O(g)=2H2(g)+O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宏观来看,2molH2O(g)的总能量高于2molH2(g)+1molO2(g)的总能量
B. 从微观来看,2molH2O(g)中总键能高于2molH2(g)+1molO2(g)的总键能
C. 此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高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加入催化剂后改变反应途径,活化能降低,反应的△H减小
(2)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CH3OH+H2O(g)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一所示:
①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上述反应历程中有________(填“1“”、“2”或“3“)步基元反应,通常将其中的慢反应称为决速步,此步骤活化能较高,根据如图写出决速步的反应为________;
(3)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反应如下:
主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kJ•mol-1
副反应:CO2(g)+H2(g)=CO(g)+H2O(g)△H2=+41.2kJ•mol-1
写出CO、H2生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2021年9月,《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人类首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经过11步路径人工合成淀粉。前两步是先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醛(HCHO),过程如图二所示:
请写出前两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 磷能形成多种含氧酸,工业和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10mLH3PO2溶液中加入2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H2PO2-、OH-两种阴离子。
①写出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形成的正盐的化学式________;
②常温下,K(H3PO2)=5.9×10-2,0.1mol/L的H3PO2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H+) B. C. D.c(OH-)
(2)亚磷酸(H3PO3)是二元中强酸,25℃时亚磷酸电离常数为K1=5.0×10-2,K2=2.6×10-7。
①试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K1、K2数据的差异________。
②亚磷酸溶液中的H3PO3、H2PO、HPO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2-)=
图象中c点对应的c(H+)=________mol/L(只列出计算式)。
(3)25℃时,HF的电离常数为K=3.6×10-4;H3PO4的电离常数为K1=7.5×10-3,K2=6.2×10-8,K=4.4×10-13。足量NaF溶液和H3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①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上述三种磷(H3PO2、H3PO3、H3PO4)的含氧酸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酸的分子式表示)。
②已知:OH-(aq)+H+(aq)=H2O(1)△H=-57.3kJ•mol-1,则0.1mol/LH3PO4溶液与足量0.Imol/L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1)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填标号)。A.=57.3kJ B.<57.3kJ C.>57.3kJ D.无法确定
17. 室温下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
实验编号
所加试剂及用量/mL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1H2C2O4溶液的体积(mL)
H2O体积(mL)
0.01mol•L-1KMnO4溶液的体积(mL)
3mol•L-1稀H2SO4溶液体积(mL)
1
3.0
V1
3.0
2.0
4.0
2
2.0
3.0
3.0
2.0
5.2
3
1.0
4.0
3.0
2.0
6.4
分析实验设计方案和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问题:
(1)V1=__________mL,实验2中从开始到褪色完全,用KMnO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1•min-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上述反应中H2C2O4和KMn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反应物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实验1、2、3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中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一所示,
①t2后,n(Mn2+)在溶液中“突变“,推测Mn2+对反应有________作用。
②请于图二画出t2后生成CO2的速率图象(从a点开始作图) ________ ,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8. 含氮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工业尾气NO2与O3反应制备新型硝化剂N2O5,过程涉及以下反应:
Ⅰ.2O3(g)=3O2(g)△H1 平衡常数为K1
Ⅱ.4NO2(g)+O2(g)=2N2O5(g)△H2 平衡常数为K2
Ⅲ.2NO2(g)+O3(g)=N2O5(g)+O2(g)△H3 平衡常数为K3
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为、、,其中x、y、z为常数。
①K1=________(用含K2、K3的等式表示)。
②反应△H2________0 (填>或<),反应Ⅰ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③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和②中一致,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填序号)
A.<-2 B.-2~0 C.0~2 D.>2
(2)NH3与O2作用分别生成N2、NO和N2O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工业尾气中的NH3可通过催化氧化为N2除去,将一定比例的NH3和N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NH3的转化率、N2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其他条件不变,在175~300℃范围内升高温度,出口处氮氧化合物的含量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综合上述信息,需研发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N2选择性和催化效果更高的催化剂,能更有效除去尾气中的NH3。
(3)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可消除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为探究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初始体系中气体分压p(CO)=p(NO)且p(CO2)=2p(N2),测得反应体系中CO和N2的分压随时间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30
60
120
180
200℃
CO的分压/kPa
4
8.8
13
20
20
N2的分压/kPa
48
45.6
43.5
40
40
300℃
CO的分压/kPa
100
69.0
48
48
48
N2的分压/kPa
10
25.5
36
36
3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