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万州一中高二下七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拦河坝坝顶海拔834m。该地山谷风显著。图为“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景观及坝区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大坝坝体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229m B. 289m C. 339m D. 389m
    2. 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推测该地局地环流引起的风速变化及原因是( )
    A. 白天风速变大湖风与谷风叠加 B. 夜晚风速变大湖风与山风叠加
    C. 白天风速变小陆风与山风叠加 D. 夜晚风速变小陆风与谷风叠加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大坝处重叠三条等高线,坝底海拔范围为500到600之间,且由于坝顶已知为834m,故相对高度范围在234到334m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推测该地局地环流引起的风速变化及原因是白天风速变大,白天吹谷风,此时湖泊和山谷都是相对冷源、高压地,故湖风与谷风叠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海拔)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也包括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就是陡崖顶部和陡崖底部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有一个公式是:(n-1)d≤H<(n+1)d。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气候湿冷,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岛居民最担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应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服务是( )
    A. 淡水枯竭——供给服务 B. 全球变暖——调节服务
    C. 臭氧层破坏——支撑服务 D. 酸雨危害——调节服务
    4. 近十几年来,该岛生物种类快速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岛屿封闭,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较差
    B. 地形单调,不能发挥调节服务功能
    C. 人类活动破坏了该地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
    D. 降水增多导致供给服务减弱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该岛受纬度位置和海洋影响,气候湿冷,淡水资源丰富,A错误;该岛四周地势较低,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岛屿面积减小,人类居住环境受限,而气候变暖使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遭到破坏,B正确;臭氧层破坏对两极地区及青藏地区影响较大,对该岛影响较小,C错误;该岛地域狭小,且为纯牧业区,缺乏现代工业,受酸雨危害程度低,D错误。所以选B。
    【4题详解】
    岛屿封闭、地形条件与该岛的调节服务功能关系不大,A、B错误;降水增多一般会导致供给服务增强,D错误;该岛生物种类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人类破坏了生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这属于对自然环境支撑服务的破坏,C正确。所以选C。
    【点睛】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主要类型:1、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3、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4、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三个区域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
    A. 秋高春低,冬降夏升,北高南低 B. 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
    C. 夏高冬低,秋降春升,南高北低 D. 春高秋低,夏降冬升,南高北低
    6. 形成这种时空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冬季风强劲,污染物易扩散 B. 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
    C. 夏季气温高,污染物不易扩散 D. 南方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矿物能源消耗大
    【答案】5. B 6.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题详解】
    根据统计图,津京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最低的月份都出现在夏季,最高的月份都出现在冬季,春季不断下降,秋季不断升高,整体上呈冬高夏低,春降秋升的特征。同时,津京冀>长三角>珠三角,因此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B项正确,A、C、D项错误。
    【6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三个区域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分布特征为,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空气质量指数越高,污染越严重,也就是说,三个区域的空气污染特征为: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北方冬季风强劲,应该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低,但是实际上北方空气污染高,A项错误。北方气温低,冬季取暖需求大,燃煤取暖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B项正确。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利于污染物的沉降,C项错误;矿物能源消耗大会导致大气污染物增加,而南方空气质量指数低,污染校,D项错误。
    【点睛】津京冀大气污染严重原因:
    1、人为原因: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等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重污染的主要来源。排放强度大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主因,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等排放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重污染的主要来源。
    2、气象条件:气象条件不利是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诱因。秋冬季节,津京冀地区天气晴朗,降水少,不利于污染物沉降;且,该季节地面气温低,容易出现逆温天气,大气结构稳定,风力弱。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一气相互作用被沉积在海底不再进入碳循环,这一过程称之为生物泵。如果生物泵的摧毁,会影响海洋的碳循环。研究地质时期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生物泵的过程是( )
    A. 无机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物理沉降
    B 物理沉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碳
    C. 浮游植物—无机碳——浮游动物——物理沉降
    D. 无机碳——物理沉降——浮游动物——浮游植物
    8. 生物泵的作用体现在( )
    A. 减轻温室效应 B. 促进碳氧平衡 C. 促进煤炭形成 D. 减小臭氧空洞
    【答案】7. A 8. A
    【解析】
    【7题详解】
    生物泵的主要过程是无机碳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开始,沿食物链从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逐级向高营养级(浮游动物)传递有机碳,并产生 POC 沉降,进一步将一部分碳长期封存到海洋中。 因此生物泵的过程是无机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物理沉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生物泵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一气相互作用被沉积在海底不再进入碳循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A正确;生物泵只是将二氧化碳固定在了海底,并没有促进碳氧平衡和煤炭形成,BC错误;臭氧空洞主要与氟氯烃等化合物的排放有关,与二氧化碳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加剧气候变暖。
    海洋蓝碳(又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岸带蓝碳涵盖盐沼湿地、红树林、海草床、渔业碳汇和微生物碳汇等5类海岸带碳汇。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沿海各省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下列关于我国沿海省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固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树林的年固碳量比海草床少 B. 南方各省份均以红树林固碳为主
    C. 沿海省份以盐沼固碳方式为主 D. 盐沼湿地的固碳速率比红树林快
    10. 影响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因素有( )
    ①土地利用方式 ②海洋经济发展 ③全球气候变化 ④人类碳排放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各国由于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不同,在具体责任上应有所区别,这意味着( )
    A. 全球各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一样的
    B. 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
    C. 发达国家碳排放少,承担的责任小
    D. 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多,承担的责任大
    【答案】9. C 10. A 11. B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中数据可知,2019年广东、广西等、海南等沿海省份红树林固碳总量比海草床固碳量明显较多,A错误;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以盐沼固碳为主,B错误;从沿海省份生态固碳量来看,盐沼固碳方式占比最大,以盐沼固碳方式为主,C正确;图中只是固碳量的比较,并不能得出固碳速率的快慢,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所以全球变暖、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海洋经济的发展,如填海造陆、珊瑚白化、滩涂围垦等都会造成海岸带植被的变化,从而影响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①②③正确;人类碳排放量只会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但是不会影响海洋的固碳能力,④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责任,但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和现实责任,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生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仍是世界上最高的,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碳转移,这将进一步加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碳减排负担。因此,发达国家有义务在碳减排国际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由于:①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承担的共同的义务;②就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而言,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发达国家掌握的“技术和财力资源”也允许其在全球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方面承担更多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小题。

    12. 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
    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13. 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
    A. 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北侧为水库,说明地势较低,该地地势整体南高北低,在甲发育断层,容易受到流水侵蚀成为谷地,发育为河流,因其走向为西南-东北,且南方较高,故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3题详解】
    信息显示,b岩层覆盖了两条穿过c岩层的断层,且该地为向斜,b岩层位于c岩层中间,因此b比c新,③正确,①错误;b为石灰岩,c为砂页岩,b岩石颗粒物比以c岩石颗粒物小,材料信息表明沉积环境中水越深,沉积的颗粒物越细,表明先形成c岩层时,水较浅,后形成b岩层时,水较深,因此bc期间水深逐渐变深,海岸线向陆地前进,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某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且岩浆中含有氟离子。下图示意1965年以来该火山口湖相对水位的变化(以1971年的水位1152.2米为基准)。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时段湖水冬季结冰的时间大约为( )
    A 10年 B. 15年 C. 25年 D. 30年
    15. 从阶段I到阶段Ⅱ,变化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降水 B. 蒸发 C. 地表径流 D. 下渗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图示意1965年以来该火山口湖相对水位的变化(以1971年的水位1152.2m为基准),该湖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由图可知该湖泊水位在1980年到2005年期间相对水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这期间岩浆活动不活跃,该湖泊纬度高,冬季出现结冰现象,时间大概处于1980到2005年间,大概25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图中可以看出阶段I到阶段Ⅱ期间,该湖泊相对水位在升高,说明这个期间湖泊受岩浆活动影响较大,火山蒸汽补给量大,水循环蒸发环节变化大,B正确;降水主要受该地区气候影响,湖泊受岩浆活动影响,水位出现变化,与降水关系不大,A错误;地表径流与下渗、降水、冰雪融水等因素有关,与材料中岩浆活动导致的火山蒸汽关系不大,C错误;下渗主要受降水,坡度,土质和植被覆盖度等因素有关,火山蒸汽的变化对下渗量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水循环的环节有降水、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下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坡度,土质和植被覆盖度。
    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冶炼铜需水量大。智利是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气候环境十分复杂,是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智利地处安第斯成矿带,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种类多样,其中铜矿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区。2020年以来,智利国民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下图示意智利铜矿与部分港口分布。

    (1)结合智利矿产资源赋分析该国南北部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差异的原因。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智利铜矿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铜矿开采对智利国家安全带来的危害。
    【答案】(1)北部为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降水少,水量少,但铜矿储量大,铜矿冶炼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匮乏;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水量多,但铜矿分布少,水资源富余。
    (2)地处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发育;断裂带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强烈,富含铜元素的岩浆在冷却凝固中富集形成铜矿体。
    (3)铜矿开采造成生态破坏,危害国家生态安全;铜矿开采和冶炼造成水资源短缺和铜矿资源减少甚至枯竭,危害国家资源安全;铜矿冶炼导致污染物排放,危害国家环境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智利铜矿为材料,涉及水资源、板块运动以及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其中铜矿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区。”可知,智利的铜矿资源分布不均匀,北部地区铜矿资源分布较多,但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地表河流欠发育,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短缺;南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充足,但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部地区铜矿分布较少,水资源大量富裕。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利西部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为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多断裂发育;板块交界处多岩浆活动,断裂带处,岩浆沿着断裂带侵入,富含铜元素的岩浆在侵入过程中,逐渐冷却,铜元素富集,形成铜矿。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铜矿在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生态破坏,危害国家生态安全;铜矿开采和冶炼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中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铜矿开采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危害国家水资源安全;大规模开采铜矿,可能会导致铜矿资源枯竭,危害国家资源安全;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会污染环境,危害国家环境安全等。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 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 下图为江西省鄱阳湖示意图。

    (1)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
    (2)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3)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综合效益。
    【答案】(1)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保障鄱阳湖的湖区在枯水期用水;提升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做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等。
    (3)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粮食消耗。生态效益:增加秋冬季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耕地质量。社会效益:所需劳动力少,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促进人口流动,推进城市化进程。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西省地形图及鄱阳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意义、工程建设对水资源安全的作用、粮食安全与资源安全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珍稀物种提高生存环境;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自然环境维持稳定等。
    【小问2详解】
    据材料该工程为开放式全闸工程,“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可知,鄱阳湖建水闸可以提高鄱阳湖在枯水期的水量,保障湖区生产生活用水;可增加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和水生生物资源量;增加水环境承载力,不易造成水质恶化;汛期闸门全开,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可做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等。
    【小问3详解】
    藏粮于草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作物的收获,提高农民收入;可以保护草原,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粮食消耗,保障粮食安全;藏粮于草通过调节水分,对林地的土壤结构和功能改良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林地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和平衡;藏粮于草能够增加植被总量,减少土壤暴露,抵抗雨洪冲刷,减轻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的质量,增强土壤的肥力;藏粮于草可以改善农田的结构,促使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藏粮于草可以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利于促进人口流动,推进城市化进程。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27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和(田)若(羌)铁路全线实现贯通,标志着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下左图)。和若铁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大风天数多。该铁路是采用“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即外侧设置用尼龙网制成的1.5米高立式沙障阻沙(右图);在靠近铁路两侧设置草方格沙障,里面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与此同时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以桥代路,运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建设桥梁。

    (1)指出修建和若铁路遇到的困难。
    (2)简述高立式沙障对防沙治沙的作用。
    (3)说明草方格沙障内的灌木种植与养护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的原因。
    (4)分析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和若铁路的好处。
    【答案】(1)气候炎热干旱,水资源短缺;风季长,风沙大天气多;沙漠面积广;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生活设施。
    (2)发挥阻沙作用,使沙尘在铁路外围沉积,减少对铁路的掩埋;有利于固沙植被的生长。
    (3)沙漠中干旱缺水,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可根据植被用水需求进行智能化灌溉,提高灌木的成活率;道路线路长,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可节省管理维护费用和劳动力成本。
    (4)和若铁路工程量巨大,应用该技术可缩短工期;减少恶劣环境条件对现场施工的影响,保障工程质量;可减少对沿线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分析】本题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和(田)若(羌)铁路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交通线的区位,风沙的防治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和若铁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大风天数多。可知夏季气候炎热干旱,冬季寒冷,水资源短缺;由于多大风天气且风季长,风沙较为频繁;沙漠面积广;由于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生活设施。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该铁路是采用“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即外侧设置用尼龙网制成的1.5米高立式沙障阻沙。所以高立式沙障主要发挥阻沙作用,使沙尘在铁路外围沉积,减少对铁路的掩埋;有利于高立式沙障以内的固沙植被的生长。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漠中干旱缺水,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可根据智能系统计算出植被用水需求,再进行智能化灌溉,提高灌木的成活率;和(田)若(羌)铁路全长820余公里,道路线路长,灌溉费用和劳动力成本高,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可节省管理维护费用和劳动力成本。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东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东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