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页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页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页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页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5页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6页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7页
    【精选公开课】13《渡荆门送别》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荆门山,梳理文意,辽远无际的原野,海市蜃楼,关于送别的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离别,除了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的送别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
    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出蜀至荆门时所作。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四川,开元十二年(724),心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清溪出发,下渝州,经三峡(《峨眉山月歌》)。之后渡荆门,轻舟东下,向楚地进发,此即《渡荆门送别》所述的情形。这两首诗,均明丽流畅,既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译文:(我乘船)远渡到荆门山之外,来到古老的楚地漫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文: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长江奔入辽阔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译文: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霞多变,形成了如海市蜃楼的景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还是爱怜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美读古诗,读出停顿,要求: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语音美2、借助语感、读清句读(dòu)——节奏美 3、注意缓急、声情并茂——情感美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从诗题上可以看出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题目交代了地点——荆门,事件——送别。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随”,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3、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采用正面描写,展现出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苍茫起伏的群山,随着船行不断消失,眼前出现了广阔无垠的平原。一泻千里的江水,流入辽阔无边的荒原,滚滚东流。这也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4、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
    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5、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分别是哪句?有什么作用?
    第五、六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云月辉映的迷人景象,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第七、八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这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更显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6、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
    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7、全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通过写途中所见的美好景观,流露出诗人初离蜀地的激动、欣喜的感情,并由此引发他离别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长江两岸壮丽多姿、雄浑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奋发向上的精神,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眷恋的真挚感情。
    1、构思巧妙,脉络清晰。
    本诗首联是总叙,看似平平,实则具有穿针引线、贯穿全诗的重要作用。领联、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象,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初见异乡景致的新鲜、兴奋之感。尾联两句紧扣诗题中的“送别”,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乡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2、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几句描写所见之景,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奇伟壮阔的画卷,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逼真传神,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行路难·缚虎手》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初读感受音韵美,再读理解内容美,思乡之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诗句分析,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山水图,思乡之情,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渡荆门送别,荆门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