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一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展开复习任务群二 古代诗歌阅读
复习任务一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45分钟 43分)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
A.首联诗人从视听角度写了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咚咚地敲起。以“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
B.尾联照应诗题。近来乡梦撩人愁思,于是作者借酒浇愁,不料饮酒过量,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本句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C.诗歌前四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描绘了春天清晨繁华热闹、充满生机的画面。( )
D.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 )
E.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流畅、欢快,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
答案 A.√
B.×尾联应是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全诗并无思乡之情,表达的是对春天的喜爱。
C.×描绘出了春天清晨的生机盎然,并没有“繁华热闹”的场景。
D.√ E.√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②萧条戴鹖冠③。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此诗为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②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③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
A.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时隐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 )
B.首联中的“强饮”写出了诗人在过小寒食节时豪饮的情态,“戴鹖冠”则暗示了诗人过着怡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
C.“天上坐”“雾中看”写诗人舟中所见所感,非常切合年迈舟居观景的实际,也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复杂的心绪,笔触细腻含蓄。( )
D.颔联传神地写出舟中所见所感。诗人因年迈多病、老眼昏花而产生了“天上坐”“雾中看”的错觉,给人感觉十分真切。( )
E.颈联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运用叠词,韵律优美,且语含比兴,向尾联作了十分自然的过渡。( )
F.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着。( )
答案 A.× “舟中作”为实写,并无隐喻,也无“一语双关”。
B.× “强饮”是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并非“豪饮的情态”,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鹖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愁潦倒,身不在官场而依然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而不是“暗示了诗人过着怡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C.√
D.× 产生了“天上坐”错觉的原因并非“年迈多病、老眼昏花”,而是由于天空倒映在水中。
E.× 颈联写景,应为由近及远。
F.√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吴中书事
杨 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 ①杨乘:唐朝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中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
C.诗中运用典故,通过范蠡帮助勾践灭吴,而后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
D.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
E.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蕴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
F.尾联写诗人神游历史之后,最终由古人联系到今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如今每日无所事事、无人能理解自己的忧愁心情。( )
G.诗中将吴中当年的繁华热闹和眼前的荒凉衰败、凄清冷落进行对比,表现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
H.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
答案 A.√ B.√
C.× 错析内容情感。表达了诗人的羡慕之情以及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
D.× 词句解释错误。颈联描写的并非想象之景,而是实景,写出了吴中如今的荒凉破败。
E.× 错析内容情感。尾联“谁与同”与范仲淹的“吾谁与归”不同,诗人“尊前多暇”,无事可做,只能慨叹谁能陪他一起借酒消愁呢,表达了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的无奈和伤感。
F.× 错析技巧。“借景抒情”错误,应该是“直抒胸臆”。
G.√ H.√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示秬秸[注]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 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打“×”。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
C.“市楼”一句写人物活动,也是从正面表现主人公起得很早。( )
D.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
E.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
F.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
答案 A.√
B.× “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错。诗句的内容反映了民间疾苦,生存的艰难,语言风格平实朴素、明白如话,也不是诙谐风趣的特点,选项的解释不符合卖饼儿的心理。
C.× 错析技巧。应是从“侧面”表现主人公起得早。
D.√ E.√ F.√
题组二 综合练
5.(2022·山东菏泽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
解析 B项,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瑟。
答案 B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6分)
解析 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后,从远近、动静角度分析诗句即可。
答案 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关城一路远去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
6.(2022·湖南永州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有美堂暴雨①
苏 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②泻琼瑰③。
[注] ①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②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③琼瑰:玉石。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直接入题写暴风雨即将来临,闷雷起自脚下浓云堆积低空。造语新奇,旨在突出所处的地势很高,从而为下文写暴雨蓄势。
B.颈联具体写暴雨,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声急促激切又如羯鼓声。两个比喻写出了雨势猛、雨量足、雨声大。
C.尾联转入观感,磅礴的雨景令诗人生发奇想,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看看这大自然的壮丽雄伟之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D.全诗生动地展现了风声雷动、云涌雨飞、撼人心魄的壮观景象,境界宏阔,气势奔腾不羁,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东坡胸襟雄阔奔放的气概。
解析 A项,“旨在突出所处的地势很高,从而为下文写暴雨蓄势”错误。为写暴雨蓄势的不是地势高,而是闷雷和浓云。
答案 A
(2) 本诗颔联深受名家称道,请你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 ①精炼动词。上句的“吹”“立”和下句的“飞”“过”“来”几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了夏天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来势迅猛、呼啸而至的壮观景象。②突出视觉形象,强化写景效果。苏轼给风着色——黑风,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写出天地变色,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灰尘及乌云满天的情况。③虚实结合。“吹海立”是想象之词,表现雨势滂沱,如海潮汹涌;下句写黑风带着暴雨从浙东飞来,便是实指。同时,写风是虚,写雨是实。虚实结合,传神地写出了暴雨的迅猛。④用典。化用杜甫诗句“四海之水皆立”,形象地写出了暴雨引起的水急浪高、波涛汹涌的情形。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5):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5),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4):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3):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