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暑期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暑期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暑期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暑期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暑期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暑期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年这篇文章审稿的编辑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足  球
    史铁生
    那支法国足球队来这儿比赛的时候,正是八月里最热的一天。离七点半还有两个多小时,山子和小刚就动身了,一人一辆手摇车,在太阳底下拼命地摇。体育场离他们住的地方太远,不这么早动身不行。
    单从上半身看,两个小伙子长得都很健壮,胳膊都很粗。山子的车上挂了两支拐杖。小刚连拄拐也拄不了。两辆车一前一后,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一两辆自行车。有些骑车的人惊讶地望望他们,望望他们那萎缩得变了形的腿。
    直到走了差不多一半路,小刚看了看表,两辆车的车速才慢了下来。
    小刚用两个手指撑开上衣兜,看看那张票。
    山子的目光立刻跟过去,说:“统共就一张票,你别再忘了带。”
    小刚没回答,脸上的笑容慢慢变得僵硬,心想:什么叫“统共”?反正一张票不能你我都进去。不过又想:出来的时候说好了。山子不至于说话不算话。
    “带着没有?”山子又问,很着急的样子。
    小刚还是不回答,把票掏出来,托在手里看,心里有点后悔:这事真不该到处去瞎显摆,二华送来了票,自己就应该悄悄地走……小刚觉得这是个机会,得说句话了:“你真不如趁早上你姨家去呢,别把转播也耽误了。”
    山子不言语了,山子的心情立刻有些沮丧。他本来就有点动摇,万一是自己记错了呢?体育场门前没有台阶,小刚坐在车上可以进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没关系,问题是把电视转播也误了。问题是法国队!他这几天总想起十二届世界杯赛的场面;想起普拉蒂尼罚直接任意球时的样子;想起佐夫鱼跃扑球时的样子;还有鲁梅尼格,那小子真是浑身都长得漂亮,人要是长得漂亮也真是福气;马拉多纳不漂亮,可那小子跑起来真好看,摔倒了又蹿起来,永远也摔不坏似的,真长得结实,人要是长得结实也行,也漂亮……
    见山子不言语,小刚又紧叮一句:“是你自己非要跑一趟不可的。咱们可有话在先,我要是进得去,你可就得乖乖滚回来。”他尽量使语气显得像是开玩笑。
    “噢噢,那当然。”山子的灵魂这才从巴塞罗那的绿草坪上飞回来。“我是说,要是你的车进不去,这么难弄到的票别糟蹋了。”
    山子又使劲回忆起来。他明明记得体育场门前有很高的台阶,至少有十几层。二华那小子整天迷迷糊糊的,没记清楚过什么事,不过,也许是自己记错了?他还是八年前腿没坏的时候去过。那时候他才二十岁,跟小刚现在一般大。他还记得自己跑上那些台阶时的情景:台阶不仅高,而且陡,他一步三级往上跑,那台阶大概并不止十几层,什么地方还种着一些冬青树……每次回忆都是到这儿就断了。也许那不是在体育场?也许是电影院?剧场?美术馆?每次回忆都是以清晰开始,以模糊告终。
    小刚叹了口气:“要是再有一张票就好了。”
    小刚又叹了一口气说:“我好像还从来没到这边儿来过呢。”
    山子心里忽悠一下子,忽然觉得自己心眼真够呛——小刚还从来没到体育场里看过足球呢!小刚的腿从小就坏了。
    “什么时候能在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啊?那还差不多!”山子忽然转过脸来说,带些笑容,在这之前他一直木然地望着很远的地方。
    “净想好事儿!”小刚说。虽然这么说,却也觉得心里舒服了一点。
    “那咱们拼了命也得买上票。”
    “拼了命你也未必买得上。”
    “提前一个星期我就上售票处窗口底下坐着去!支个帐篷。”
    小刚脸上也现出笑容:“亲眼看一回世界杯赛,这辈子也值了。”
    “我老是梦见体育场。”小刚说。“梦?”“嗯。我老是梦见到了体育场,也看见了里面有人在踢球,可就是找不到门,进不去……”
    山子心里“轰”的一下子,想起来了:那些台阶是在梦里见过,很高很陡,数不清有多少层,像一座山。自己往上跑,跑,一步三级,跑得好累呀,突然眼前豁然开朗,看见了一片绿色的草坪。不,不对,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他自己正在那儿踢足球。踢得可真不错,盘带,过人,连着过了几个后卫,又过了守门员,直接把球带进了大门。他笑着在草原上奔跑。他看见自己腿上结实的肌肉,心想这下子行了,不用再去摇那辆手摆车了。远处是冬青树,不对,是大森林,他向森林跑去,挥着拳头,林涛声像是欢呼……
    车流、人流越来越稠密了,都朝那个方向涌去。望得见体育场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小说从小刚和山子宽阔的生活之流中截取看球这一个点。细微地开掘出了这一对残疾青年复杂的内心波澜。
    B.小刚和山子一人一辆手摇车,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自行车,可见其对待生活有不服输的劲头。
    C.小刚和山子虽有一张门票,但对自己能不能进场看球赛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当时抱有一种赌一把的心理。
    D.小说的结尾两人是否如愿看到了球赛不得而知。开放性的结局留下悬念,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7.关于文中两人梦到体育场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小刚的梦境里透露出他的渴望,而找不到门则折射出他现实中遭遇了困境。
    B.梦境中山子在草原上快乐地踢球,这一梦境是由他内心极度的渴望催生而成的。
    C.山子梦境中的台阶来自他对体育场的记忆,这记忆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模糊。
    D.山子梦境中的自己腿上的肌肉结实,这和现实中的情形截然不同,令人心痛。
    8.前往体育场的路途中,山子的思绪不断在发生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当年这篇文章审稿的编辑认为:“此稿有史铁生的味儿,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但基调还是明朗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讲师之声
    张放
    分配来指导我进修的教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讲师,姓周,据系主任介绍擅长鲁迅研究。
    周讲师身材高痩硬朗但微显佝偻,从贴了块胶布的眼镜框里射出来的目光,温和而又迂执地盯着我,盯得我真有点尴尬。我向默视着我的讲师说“周老师,今后请您多指教,我水平很差,人也还幼稚……”
    说完话我精神上做好了接受周讲师温言细语的准备,不料他一开口,却几乎吓了我一跳,因为他用来和我作对面交谈的声音足足可以在几百人的集会上做讲演用:“哪里,哪里,互相学习!嘿嘿……水平差和幼稚都是不要紧的!鲁迅先生说过,只要成长起来就好!嘿嘿!”
    周讲师的异常宏亮的声音和爽朗的态度,给了我一个好印象,我不由得和他多谈了一会儿。分手后我刚走了一节路,又猛听到他宏亮的声音在背后响。我以为他在叫我,忙转身,却见他在和另一个人打招呼,用的是同样大的音量:“你好!昨天下绵雨!我关节一直痛!……”他说话声音极大却很少用力比手势,相反,全身挺立,两手垂放腿边,活像一个仪仗队的军官在向外国元首报告。我心中不禁好笑,觉得摆闲话大可不必用那么大的音量,莫非他耳朵有点背?但这个想法立刻就被否定了,因为刚才我拘谨的小声说话,他都能听见,分明是耳聪目慧的嘛。
    这以后不久,一天,我打了两瓶开水正走在林荫道上,背后突然传来一声断喝:“xx!”我猛吃一惊,差点将左右手中两只水瓶顷刻报销。我扭过头去,见是周讲师,贴胶布的眼镜闪着光,虽是仲秋,两个耳朵上都已各戴着一个防冻的黑色耳套。他走近来,十分高兴地说:“好!好!你的论文我看过了!进步很大!把鲁迅前期后期思想作对比!的确看得出是从进化论到唯物论的飞跃!你把《野草》看作徘徊期很合适!但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还不够大胆!……”
    他的教诲本是很真诚很中肯的,但由于他声音出奇地大,旁人都惊诧地望着我们。女学生们的眼光中还似乎带着怜悯的成分。这使我十分尴尬,好像我不是做了篇有关鲁迅的论文,而是偷了件鲁迅的什么东西似的。我慌忙仰起头对他说:“周老师,老师,您这会儿忙,我待会儿到教研室找您请教。”说罢便逃窜似地走开去。
    以后再打开水,我总要尽量绕开这条和周讲师住宅靠近的林荫道,以免再给人留下他当众训斥我的错误印象。从那以后,我就只远远地听见他在宿舍门口喊他独生儿子,“周——航远——”,那声音刚健嘹远,分外响亮,我一听见就觉得好笑。
    但我不久就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
    一天晚饭后,我应约到他家去讨论论文。他的家安在一幢教堂式的老房子中,这幢楼,目前教职工、学生混合使用。周讲师家占着楼底潮湿的大约十四五平方。他用仪仗队的姿式和宏亮的声音热情迎我进屋,坐到一张堆满书本的木桌边,便开始讨论论文。我立即便感到此地说话、听话都很费劲,因为讲师家对门的邻居,正用四喇叭落地式收录机的最大音量播放电影,而楼上声音像是一群年轻人在比赛弹跳,使楼板随时都好像有塌下来的趋势。
    周讲师见我环顾周围,便笑着努力用压倒所有杂音的高声解释说:“这儿闹是不是?嘿嘿!习惯了就无所谓了!”说到这儿,他用手摸模黑耳套,我方才明白他不到冬天就戴耳套的原委,顿时感到欲笑不能。他说:“对门住的电工一家,他业余承包修理收录机,随时都响。楼上是学生娱乐室,白天晚上都热闹得很!嘿嘿!”
    话音刚落,突然一双利爪闪电一般从周讲师身后猛扑上来,吊住了他痩长的脖子。周一个趔趄,差点没连人带凳一同滚翻在地。我定睛看时,见是讲师那约六岁的宝贝儿子,抱着一只大猫,从远方一个虎跳而来。这儿子模样除了没有一副眼镜外,完完全全是周讲师的缩影,只是多一层淘气神情。据说周讲师致力学业,耽误了青春,七八年前才由组织帮助解决了个人问题,膝下只有这一个宝贝。在周讲师并不真正动怒和他爱人真正动怒的联合喝斥下,宝贝儿子被母亲拖走了。但没一会儿就听见门外喧嚷之声大作,原来是讲师儿子出去后和对门电工儿子打醉拳打痛了,双方都用最大哭声表示委屈。于是在两家大人的齐声劝慰中,好不容易才使冲突暂得解决。我们松口气,才又继续谈论文。
    然而,突然之间,刚镇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的我,又被窗外一阵如同迎面驰来的列车的汽笛声吓了一跳,禁不住一个虎跳站了起来。周讲师忙安慰我:“不怕得!不怕得!窗外是学校煤气锅炉房!白天晚上都要放气!”我松了口气,不禁开口询问周讲师咋不另搬个安静住处,便于工作。他叫我放大点声音重复了一遍问话,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低眼说道:“没得眼子!没得眼子!嘿嘿,学校规定,娃儿得有十五岁才能分讲师级的正规住宅,我没资格,暂时就在这儿住着,等以后我航远满十五岁了,再搬也不迟!嘿嘿嘿!”
    没等锅炉放第二道气和讲师儿子第二次袭击,我便告辞出来,手里捏着周讲师赠送的一本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心中默想着这个写书教书的鲁迅的同姓家门在“围攻”的喧嚣声中的境遇,真是笑意和敬意同时升起。
    不料回到学生新楼寝室里,我一开口说话,竟将同室的进修生小吴吓了一跳,站起来疑惧地望着我,说:“你……今晚喉咙安了扩音器怎么的?这么大声武气。”
    我一愣,立刻就明白过来,拍着后脑笑道:“哎呀,简直不觉得,刚才在周讲师家就是这么大的声音说话!哦,怪不得讲师他……”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对周讲师的外貌描写用笔简洁,形神兼备,“贴了胶布的眼镜框”这一细节体现出他朴素、节俭的品格。
    B.“嘿嘿”的笑是周讲师说话时的突出特征,小说运用反复手法进行强调,充分表现了周讲师活泼爱笑的性格特点。
    C.小说在写完“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后,以邻居喧闹、孩子吵嚷、锅炉放气等情节,慢慢揭示缘由。
    D.小说语言富有特色,既有融入方言和口语的活泼淳朴,又有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7.关于文中“我”去周讲师家所见所闻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讲师对学生的热情迎接和满桌的书,与他居处狭窄潮湿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令人敬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B.摸摸黑耳套的动作让“我”恍然大悟,这个细节遥相呼应上文对他仲秋时节便戴黑耳套的描写,情节严谨。
    C.对周请师的儿子种种淘气言行的细致描写,烘托出周讲师家庭环境的嘈杂,也从侧面体现出周讲师对儿子的宠爱。
    D.面对“我”为什么不搬家的询问,周讲师“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通过神态描写传达出微妙的心理变化。
    8.小说安排周讲师赠送“我”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这个情节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9.小说在设置悬念方面别出心裁,进行了层层渲染,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科技城校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暑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杈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媭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媭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床前。其时小媭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快些拿来我穿。”
    小媭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汨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笥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她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马不饮不食、焦躁不安甚至两眼含泪的表现,既折射出它与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着屈原的一场悲剧即将到来。
    B.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示了他刚强背后也有一片柔情。
    C.文中用“接”“抖”“戴”“挂”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装扮过程,仪式感很强,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
    D.在屈原投江的刹那,“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山崩地裂”,作者极尽浪漫的笔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义。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对石锁在乱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说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B.屈原对女儿编织了自己已受友人之邀去远方做主祭的谎言,实属无奈之举。
    C.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对当权者的警示,也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8.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4分)
    9.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测试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核桃树下金银花
    弋 舟
    迄今为止,我没跟谁说过我曾在十七岁时干过一个下午的快递员。
    那年我十七岁出头,差不多算是从张桓(初中毕业后就去送快递的同学)那小子手里抢了一匹铁马,一路风驰电掣而去。本来也没什么目标,非要说有的话,我心里最初的方向纯然只是“透口气儿”之类的情绪而已。临近高考,你能明白我干嘛会想这么干。
    结果是电动三轮车上载着的包裹驱策我将纯然的心理地标换成了玉林街。没错,那儿正是这件包裹需要派送的地址。我想,这并不难找。
    然而,我迷失在四月的时光里了。玉林街就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迷宫啊。不过我才不在乎呢,不在乎被绕晕,不在乎妇女、闲汉、剃头匠次第在我眼前打转,不在乎骑着赤兔马却走了麦城。作为一个失败的胖子,我从来不在乎铩羽而归。
    几圈之后,我看到一家杂货店门口蹲着个跟我一样胖的女孩,她穿了件阔大的老头衫,却长发披肩。
    “我找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嗯,职工宿舍。”
    “找去呗。”
    她一出声,我就知道我遇见了一个同伙。她的那种腔调,冷漠、无理,有点儿幸灾乐祸和缺心眼儿,诚然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腔调。“胖子,这里压根就不可能有飞机场。全是楼,全是楼啊。”
    她盯着我身后的三轮车。我善意地错开一点儿,以便让她看得分明。我常常自诩为是一堵墙。你要知道,仗着一副庞然的身板儿,我可没少跟世界作对。怎么说呢,嗯,金风玉露,对她我却有股惺惺相惜的爱惜。
    我示意她过来,瞅瞅车顶上的那只包裹。她倒是大方,凑过来看。
    “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嗯,职工宿舍。”
    “玉林街。”她重复一遍,“你完了,胖子。”
    “难道这儿不是玉林街吗?”
    我错开一步,看她身后的门牌号。没错啊,玉林十巷七号。旋即,我便知道我是真的完了。以“玉林”之名,至少有十巷之多,而这个包裹的单子上只大而化之地写着“玉林街”。
    她当然是笑起来了。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人冲着我笑,甚至我自己对着镜子冲自己笑,我都是不惮以恶意来揣测的,但此刻我不觉得她带有讥讽。
    果不其然,她拍打着我的肩膀,说道:“没事儿,就一起找找呗。”
    推着电动三轮车走了大约十分钟后,她指着排污沟边浓荫蔽日的树木说:“核桃树开花了嗦。”
    顺着她的胖指头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了一种树。这树,大约有二十多米高,树皮灰白,纵向排列着浅纹,花苞完全颠覆我对花朵固有的认知,只在顶部有那么一点儿花的意思。
    “我家地里种了好多核桃树。”她说。
    我不觉得她这是在卖弄,因为很久以来,人们卖弄着的,早已经是种摇钱树之类的把戏了。可我还是感到了羡慕,除了种核桃树这事,还有她大大方方说出此事的从容和磊落。我想我是做不到的,我也是个只配跟人吹嘘栽种了摇钱树的家伙。
    “真不错。”我赞叹道。
    她话头一转说:“还有金银花,我妈在核桃树下还种满了金银花。”
    我一时有些转不过弯儿,仰着的脑壳不由自主地埋下来,好像生怕一不小心践踏了那核桃树下的金银花。没错,我出现幻觉了,感觉不是行进在玉林街的某一巷里,而是徜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
    “知道啥是金银花不?”
    “不知道,”我说,“——噢不,我知道,冲凉茶的咯。”
    我不想在她面前暴露我的无知,不是好强,竟只是温柔地不再与世界拧巴的心情。她和我对视了一眼,我们的眼神胖胖地对撞了一下。
    “它还叫忍冬花。”她说,“因为开出来的花先是银白色的,再变成金黄色,才被叫成了金银花。”
    她停了话头,发出一声缥缈的叹息,“马上五月了,田里的金银花就要采摘了。”说完这话,她便离我而去,仿佛直接去往田野里摘金银花去了。
    只要想象一下当你从某个动人的、关键还是与某个人共享着的蓝图里突然被遗弃,你就会明白我当时的滋味。我当然是回不过神儿,何况我还推着辆电动三轮车,于是只能傻在那儿不动。这个胖子方才还因为有了另一个胖子的加盟而变得怀有了温情和善意,变得不再觉得自己纯然就是一个失败的胖子,变得鄙视自己的摇钱树思想,变得对植物学发生了轻微的兴趣,变得萌生了一丝去见识田园风光那种自己经验之外景致的愿望——变得就像他自己的一身肥肉那样柔软。
    当年,在四月的玉林街上,你可曾看到过一个被雷懵的、茫然无措的失败的胖子?那天我骑着一辆抢来的电动三轮车,拼命地找,拼命地找。我找的既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也不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
    我找到了,它在玉林六巷一号。我完全相信,今天你若是按图索骥,依然会在此看到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今天看一定显得寒酸,因为当年此地就不是什么堂皇的所在,然而最初入住的扎根者,肯定也壮志凌云,对未来抱有无端的信心与可被理解的妄想。
    那天黄昏,我将上帝的三无包裹准确地投放在了它应当抵达的终点。那是迄今为止我所做过的唯一一件有头有脸的事儿。
    知道吗?我看到了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我看到了一望无尽的金银花。
    (节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10期,有删改)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十七岁的“我”,在一次送快递的过程中,邂逅了一位从农村来城市的女孩,令“我”对自己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B. “我”觉得胖是自己失败的表现,却又常常以此为傲,仗着“庞然的身板”“跟世界作对”,体现出一种矛盾的自我认知。
    C. 女孩与萍水相逢的“我”谈论核桃树和金银花时,生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这与她后来突然“离我而去”不无关系。
    D. 听了女孩对金银花的描述,“我”的脑海中出现“徜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的幻觉,表现了“我”对自然和自由的渴望。
    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在玉林街迷路时,反复强调自己“不在乎”,不以为意和淡定背后,是掩藏不住的深深的挫败感。
    B. 小说的叙述语言活泼俏皮,又不失抒情意味,体现了一位十七岁少年对现状不满、又天真单纯的个性。
    C. 核桃树和金银花带给“我”一种超越性的精神领悟,《百合花》《哦,香雪》中也有贯穿全文起类似作用的物象。
    D.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口吻,讲述过程中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有时相互交叠,使作品的意蕴更加丰富。
    7. 小说在“我”找到职工宿舍后,以大段的内心独白结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8. 对“我”而言,核桃树和金银花有着怎样的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假期检测(一)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原本客户安排车子到地铁站接,我 执意自己前往。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放眼空荡荡的山间公路,数百 米之内无人无车,只有刺眼的阳光洒在路面上。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 提示,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我原地小跳了一阵让身子暖起来,趁热赶路。
    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 哪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 我一下,喳喳叫两声。②“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 ”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 的歌谣,我不知是在心里想着还是已经念出了声儿,喜鹊跳得更欢了。有这样一个可爱的 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③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 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似乎并不 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 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 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喳,喳喳,喳,喳喳喳…… ”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 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 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 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 一个地方。
    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几乎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 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鹊, 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 交织一片。
    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 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 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 仍不肯松 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 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 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 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
    “看鸟。 ”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戴针织厚帽子的老人,从更深的树 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得知,他是这片山里的防火员。
    老人很和善,也健谈。他大概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 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 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为啥? ”“ 留给鸟儿们过冬。 ”
    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跨进黑色铁栅栏门,院角有一 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 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 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 自得其所的方式。
    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鹊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 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心下对这次出差的任务也充满了信心。
    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 “姑娘,尝尝? ”
    我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④“ 尝一个。不然您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
    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 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 2022 年 2 月 26 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腊月出差北京,走在去壁纸厂的路上,看着这“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 ”,感到 十分单调,情绪低落。
    B.我一下车就得到喜鹊的陪伴和热情,是喜鹊对人类善意的回报,也给我这次出差完 成任务带来了信心。
    C.作者回忆以前在上海康平路一栋老房子主人不采摘成熟的枇杷果,与老人介绍有人 打公路旁的柿子也要留一部分,都体现了人类的善意。
    D.这片大山到处都是柿子树,长满野柿子,几乎无人采摘,成为鸟雀的天堂。这也是 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句子①作为开头,具有悬念意味,引导读者思考“野果 ”与“鸟的世界 ”的联系。 B.句子②引用儿歌,表现了喜鹊带来了美好温馨的记忆,暗示了本文的情感倾向。
    C.句子③写出了喜鹊的分寸感,表现了喜鹊对我的戒备心理。
    D.句子④老人希望我通过吃柿子来体验鸟儿的心情,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好。
    8.“喜鹊在枝头 ”这一标题十分精彩,富有表现力。请加以梳理概括。(4 分)
    9.学习小组认为画波浪线的段落写得饶有趣味,准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写出你的短 评思路。(6 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足  球
    史铁生
    那支法国足球队来这儿比赛的时候,正是八月里最热的一天。离七点半还有两个多小时,山子和小刚就动身了,一人一辆手摇车,在太阳底下拼命地摇。体育场离他们住的地方太远,不这么早动身不行。
    单从上半身看,两个小伙子长得都很健壮,胳膊都很粗。山子的车上挂了两支拐杖。小刚连拄拐也拄不了。两辆车一前一后,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一两辆自行车。有些骑车的人惊讶地望望他们,望望他们那萎缩得变了形的腿。
    直到走了差不多一半路,小刚看了看表,两辆车的车速才慢了下来。
    小刚用两个手指撑开上衣兜,看看那张票。
    山子的目光立刻跟过去,说:“统共就一张票,你别再忘了带。”
    小刚没回答,脸上的笑容慢慢变得僵硬,心想:什么叫“统共”?反正一张票不能你我都进去。不过又想:出来的时候说好了。山子不至于说话不算话。
    “带着没有?”山子又问,很着急的样子。
    小刚还是不回答,把票掏出来,托在手里看,心里有点后悔:这事真不该到处去瞎显摆,二华送来了票,自己就应该悄悄地走……小刚觉得这是个机会,得说句话了:“你真不如趁早上你姨家去呢,别把转播也耽误了。”
    山子不言语了,山子的心情立刻有些沮丧。他本来就有点动摇,万一是自己记错了呢?体育场门前没有台阶,小刚坐在车上可以进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没关系,问题是把电视转播也误了。问题是法国队!他这几天总想起十二届世界杯赛的场面;想起普拉蒂尼罚直接任意球时的样子;想起佐夫鱼跃扑球时的样子;还有鲁梅尼格,那小子真是浑身都长得漂亮,人要是长得漂亮也真是福气;马拉多纳不漂亮,可那小子跑起来真好看,摔倒了又蹿起来,永远也摔不坏似的,真长得结实,人要是长得结实也行,也漂亮……
    见山子不言语,小刚又紧叮一句:“是你自己非要跑一趟不可的。咱们可有话在先,我要是进得去,你可就得乖乖滚回来。”他尽量使语气显得像是开玩笑。
    “噢噢,那当然。”山子的灵魂这才从巴塞罗那的绿草坪上飞回来。“我是说,要是你的车进不去,这么难弄到的票别糟蹋了。”
    山子又使劲回忆起来。他明明记得体育场门前有很高的台阶,至少有十几层。二华那小子整天迷迷糊糊的,没记清楚过什么事,不过,也许是自己记错了?他还是八年前腿没坏的时候去过。那时候他才二十岁,跟小刚现在一般大。他还记得自己跑上那些台阶时的情景:台阶不仅高,而且陡,他一步三级往上跑,那台阶大概并不止十几层,什么地方还种着一些冬青树……每次回忆都是到这儿就断了。也许那不是在体育场?也许是电影院?剧场?美术馆?每次回忆都是以清晰开始,以模糊告终。
    小刚叹了口气:“要是再有一张票就好了。”
    小刚又叹了一口气说:“我好像还从来没到这边儿来过呢。”
    山子心里忽悠一下子,忽然觉得自己心眼真够呛——小刚还从来没到体育场里看过足球呢!小刚的腿从小就坏了。
    “什么时候能在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啊?那还差不多!”山子忽然转过脸来说,带些笑容,在这之前他一直木然地望着很远的地方。
    “净想好事儿!”小刚说。虽然这么说,却也觉得心里舒服了一点。
    “那咱们拼了命也得买上票。”
    “拼了命你也未必买得上。”
    “提前一个星期我就上售票处窗口底下坐着去!支个帐篷。”
    小刚脸上也现出笑容:“亲眼看一回世界杯赛,这辈子也值了。”
    “我老是梦见体育场。”小刚说。“梦?”“嗯。我老是梦见到了体育场,也看见了里面有人在踢球,可就是找不到门,进不去……”
    山子心里“轰”的一下子,想起来了:那些台阶是在梦里见过,很高很陡,数不清有多少层,像一座山。自己往上跑,跑,一步三级,跑得好累呀,突然眼前豁然开朗,看见了一片绿色的草坪。不,不对,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他自己正在那儿踢足球。踢得可真不错,盘带,过人,连着过了几个后卫,又过了守门员,直接把球带进了大门。他笑着在草原上奔跑。他看见自己腿上结实的肌肉,心想这下子行了,不用再去摇那辆手摆车了。远处是冬青树,不对,是大森林,他向森林跑去,挥着拳头,林涛声像是欢呼……
    车流、人流越来越稠密了,都朝那个方向涌去。望得见体育场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小说从小刚和山子宽阔的生活之流中截取看球这一个点。细微地开掘出了这一对残疾青年复杂的内心波澜。
    B.小刚和山子一人一辆手摇车,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自行车,可见其对待生活有不服输的劲头。
    C.小刚和山子虽有一张门票,但对自己能不能进场看球赛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当时抱有一种赌一把的心理。
    D.小说的结尾两人是否如愿看到了球赛不得而知。开放性的结局留下悬念,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7.关于文中两人梦到体育场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小刚的梦境里透露出他的渴望,而找不到门则折射出他现实中遭遇了困境。
    B.梦境中山子在草原上快乐地踢球,这一梦境是由他内心极度的渴望催生而成的。
    C.山子梦境中的台阶来自他对体育场的记忆,这记忆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模糊。
    D.山子梦境中的自己腿上的肌肉结实,这和现实中的情形截然不同,令人心痛。
    8.前往体育场的路途中,山子的思绪不断在发生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当年这篇文章审稿的编辑认为:“此稿有史铁生的味儿,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但基调还是明朗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
    6.B 7.C 8.①对不知道小刚是否带票的担心;
    ②对小刚坐车可以进体育场而自己将看不到比赛的沮丧;
    ③对体育场是否有台阶的恍惚;
    ④对小刚从小残疾,没有来过体育场的心疼;
    ⑤对想要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的期待;
    ⑥对自己能够在绿茵场上踢足球的幻想。 9.①史铁生年轻时因病瘫痪,从此与轮椅相伴。但这种生活磨难没有打垮他,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
    ②小说中,小刚和山子双腿萎缩变形,生活受限,更无法享受踢足球的快乐,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
    ③但两人虽双腿残疾,却依然保有对足球的热爱,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可见其对待生活有不服输的劲头”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体育场离他们住的地方太远,不这么早动身不行”,可见此处是两人为准点到达体育场而快速前进。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C.“山子梦境中的台阶来自他对体育场的记忆”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山子心里‘轰’的一下子,想起来了:那些台阶是在梦里见过”,可见山子对体育场的记忆来自他的梦境。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从“统共就一张票,你别再忘了带”可知,开始山子对不知道小刚是否带票时的担心。
    从“山子不言语了,山子的心情立刻有些沮丧。他本来就有点动摇:万一是自己记错了呢?体育场门前没有台阶,小刚坐在车上可以进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没美系,问题是把电视转播也误了”可知,山子对小刚坐车可以进体育场而自己将看不到比赛的沮丧。
    从“山子又使劲回忆起来。他明明记得体育场门前有很高的台阶……也许是电影院?剧场?美术馆?每次回忆都是以清晰开始,以模糊告终”可知,山子对体育场是否有台阶的恍惚。
    从“山子心里忽悠一下子,忽然觉得自己心眼真够呛——小刚还从来没到体育场里看过足球呢!小刚的腿从小就坏了”可知,山子对小刚从小残疾,没有来过体育场的心疼。
    从“什么时候能在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啊?那还差不多!”可知,山子对想要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杯赛的期待。
    从“想起来了:那些台阶是在梦里见过,很高很陡……他自己正在那儿踢足球。踢得可真不错,盘带,过人,连着过了几个后卫,又过了中门员,直接把球带进了大门。他笑着在草原上奔跑”可知,山子对自己能够在绿茵场上踢足球的幻想。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关于“此稿有史铁生的味儿”,史铁生在年轻时期双腿瘫痪但这种生活磨难没有打垮他,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创作的小说主要取材于残疾人生活,但其题旨、意境又总是超出了这个题材本身。虽然身陷现实困境,却拥有强大的灵魂,没有被不幸击中而一蹶不振。史铁生用文字,将自己的命运与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积极而又激荡的思想,他自身体验的是生命的苦难,描写出来的却是欢快与光明,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照亮了一方新的天地,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偶像。
    关于“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从小说中“山子和小刚就动身了,一人一辆手摇车,在太阳底下拼命地摇”“体育场门前没有台阶,小刚坐在车上可以进去呢?自己白跑一趟倒没美系,问题是把电视转播也误了”“小刚还从来没到体育场里看过足球呢!小刚的腿从小就坏了”“我老是梦见体育场”“嗯。我老是梦见到了体育场,也看见了里面有人在踢球,可就是找不到门,进不去……”,两位腿部残疾人足球爱好者,因为身体残疾去体育馆看一场球赛都异常艰难,尽情踢球只能在梦里实现了,所以,小刚和山子双腿萎缩变形,生活受限,更无法享受踢足球的快乐,有些残疾人的凄凉感。
    关于“但基调还是明朗的”,从“两辆车一前一后。跑得相当快,有时甚至能超过一两辆自行车。有些骑车的人惊讶地望望他们”“山子的灵魂这才从巴塞罗那的绿草坪上飞回来”“他还记得自己跑上那些台阶时的情景;台阶不仅高,而且陡,他一步三级往上跑,那台阶大概并不止十几层”“那咱们拼了命也得买上票”“他看见自己腿上结实的肌肉,心想这下子行了,不用再去摇那辆手摇车了。远处是冬青树,不对,是大森林,他向森林跑去,挥着拳头,林涛声像是欢呼……”,尽管残疾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困境,但他们并未走向沉沦,对所热爱的事物依旧极度渴望。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讲师之声
    张放
    分配来指导我进修的教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讲师,姓周,据系主任介绍擅长鲁迅研究。
    周讲师身材高痩硬朗但微显佝偻,从贴了块胶布的眼镜框里射出来的目光,温和而又迂执地盯着我,盯得我真有点尴尬。我向默视着我的讲师说“周老师,今后请您多指教,我水平很差,人也还幼稚……”
    说完话我精神上做好了接受周讲师温言细语的准备,不料他一开口,却几乎吓了我一跳,因为他用来和我作对面交谈的声音足足可以在几百人的集会上做讲演用:“哪里,哪里,互相学习!嘿嘿……水平差和幼稚都是不要紧的!鲁迅先生说过,只要成长起来就好!嘿嘿!”
    周讲师的异常宏亮的声音和爽朗的态度,给了我一个好印象,我不由得和他多谈了一会儿。分手后我刚走了一节路,又猛听到他宏亮的声音在背后响。我以为他在叫我,忙转身,却见他在和另一个人打招呼,用的是同样大的音量:“你好!昨天下绵雨!我关节一直痛!……”他说话声音极大却很少用力比手势,相反,全身挺立,两手垂放腿边,活像一个仪仗队的军官在向外国元首报告。我心中不禁好笑,觉得摆闲话大可不必用那么大的音量,莫非他耳朵有点背?但这个想法立刻就被否定了,因为刚才我拘谨的小声说话,他都能听见,分明是耳聪目慧的嘛。
    这以后不久,一天,我打了两瓶开水正走在林荫道上,背后突然传来一声断喝:“xx!”我猛吃一惊,差点将左右手中两只水瓶顷刻报销。我扭过头去,见是周讲师,贴胶布的眼镜闪着光,虽是仲秋,两个耳朵上都已各戴着一个防冻的黑色耳套。他走近来,十分高兴地说:“好!好!你的论文我看过了!进步很大!把鲁迅前期后期思想作对比!的确看得出是从进化论到唯物论的飞跃!你把《野草》看作徘徊期很合适!但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还不够大胆!……”
    他的教诲本是很真诚很中肯的,但由于他声音出奇地大,旁人都惊诧地望着我们。女学生们的眼光中还似乎带着怜悯的成分。这使我十分尴尬,好像我不是做了篇有关鲁迅的论文,而是偷了件鲁迅的什么东西似的。我慌忙仰起头对他说:“周老师,老师,您这会儿忙,我待会儿到教研室找您请教。”说罢便逃窜似地走开去。
    以后再打开水,我总要尽量绕开这条和周讲师住宅靠近的林荫道,以免再给人留下他当众训斥我的错误印象。从那以后,我就只远远地听见他在宿舍门口喊他独生儿子,“周——航远——”,那声音刚健嘹远,分外响亮,我一听见就觉得好笑。
    但我不久就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
    一天晚饭后,我应约到他家去讨论论文。他的家安在一幢教堂式的老房子中,这幢楼,目前教职工、学生混合使用。周讲师家占着楼底潮湿的大约十四五平方。他用仪仗队的姿式和宏亮的声音热情迎我进屋,坐到一张堆满书本的木桌边,便开始讨论论文。我立即便感到此地说话、听话都很费劲,因为讲师家对门的邻居,正用四喇叭落地式收录机的最大音量播放电影,而楼上声音像是一群年轻人在比赛弹跳,使楼板随时都好像有塌下来的趋势。
    周讲师见我环顾周围,便笑着努力用压倒所有杂音的高声解释说:“这儿闹是不是?嘿嘿!习惯了就无所谓了!”说到这儿,他用手摸模黑耳套,我方才明白他不到冬天就戴耳套的原委,顿时感到欲笑不能。他说:“对门住的电工一家,他业余承包修理收录机,随时都响。楼上是学生娱乐室,白天晚上都热闹得很!嘿嘿!”
    话音刚落,突然一双利爪闪电一般从周讲师身后猛扑上来,吊住了他痩长的脖子。周一个趔趄,差点没连人带凳一同滚翻在地。我定睛看时,见是讲师那约六岁的宝贝儿子,抱着一只大猫,从远方一个虎跳而来。这儿子模样除了没有一副眼镜外,完完全全是周讲师的缩影,只是多一层淘气神情。据说周讲师致力学业,耽误了青春,七八年前才由组织帮助解决了个人问题,膝下只有这一个宝贝。在周讲师并不真正动怒和他爱人真正动怒的联合喝斥下,宝贝儿子被母亲拖走了。但没一会儿就听见门外喧嚷之声大作,原来是讲师儿子出去后和对门电工儿子打醉拳打痛了,双方都用最大哭声表示委屈。于是在两家大人的齐声劝慰中,好不容易才使冲突暂得解决。我们松口气,才又继续谈论文。
    然而,突然之间,刚镇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的我,又被窗外一阵如同迎面驰来的列车的汽笛声吓了一跳,禁不住一个虎跳站了起来。周讲师忙安慰我:“不怕得!不怕得!窗外是学校煤气锅炉房!白天晚上都要放气!”我松了口气,不禁开口询问周讲师咋不另搬个安静住处,便于工作。他叫我放大点声音重复了一遍问话,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低眼说道:“没得眼子!没得眼子!嘿嘿,学校规定,娃儿得有十五岁才能分讲师级的正规住宅,我没资格,暂时就在这儿住着,等以后我航远满十五岁了,再搬也不迟!嘿嘿嘿!”
    没等锅炉放第二道气和讲师儿子第二次袭击,我便告辞出来,手里捏着周讲师赠送的一本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心中默想着这个写书教书的鲁迅的同姓家门在“围攻”的喧嚣声中的境遇,真是笑意和敬意同时升起。
    不料回到学生新楼寝室里,我一开口说话,竟将同室的进修生小吴吓了一跳,站起来疑惧地望着我,说:“你……今晚喉咙安了扩音器怎么的?这么大声武气。”
    我一愣,立刻就明白过来,拍着后脑笑道:“哎呀,简直不觉得,刚才在周讲师家就是这么大的声音说话!哦,怪不得讲师他……”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对周讲师的外貌描写用笔简洁,形神兼备,“贴了胶布的眼镜框”这一细节体现出他朴素、节俭的品格。
    B.“嘿嘿”的笑是周讲师说话时的突出特征,小说运用反复手法进行强调,充分表现了周讲师活泼爱笑的性格特点。
    C.小说在写完“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后,以邻居喧闹、孩子吵嚷、锅炉放气等情节,慢慢揭示缘由。
    D.小说语言富有特色,既有融入方言和口语的活泼淳朴,又有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7.关于文中“我”去周讲师家所见所闻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讲师对学生的热情迎接和满桌的书,与他居处狭窄潮湿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令人敬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B.摸摸黑耳套的动作让“我”恍然大悟,这个细节遥相呼应上文对他仲秋时节便戴黑耳套的描写,情节严谨。
    C.对周请师的儿子种种淘气言行的细致描写,烘托出周讲师家庭环境的嘈杂,也从侧面体现出周讲师对儿子的宠爱。
    D.面对“我”为什么不搬家的询问,周讲师“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通过神态描写传达出微妙的心理变化。
    8.小说安排周讲师赠送“我”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这个情节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9.小说在设置悬念方面别出心裁,进行了层层渲染,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B .B.“充分表现了周讲师活泼爱笑的性格特点”错,“嘿嘿”在文中反复出现主要是表现周讲师的乐观、憨厚、爽朗等性格特点。
    7.A A.“形成鲜明对比”不当。周讲师对学生的热情迎接和满桌的书,与他居处狭窄潮湿的环境属于不同的表现人物角度,不能够形成对比。
    8.①通过书名巧妙关联,体现周讲师在喧嚣的环境中潜心治学的学者风范。②照应上文,周讲师擅长鲁迅研究,也肯定了“我”对鲁迅的研究。③凸显主题,表达对周讲师如鲁迅一般乐观面对艰苦环境、专心学术研究的敬佩和赞扬。
    9.①运用反差(对比)设置悬念,“我”预想周讲师说话会温言细语,但他一开口却嗓门特大。②以“我”的心理活动、误会等层层渲染悬念,如“我”内心对周讲师是否耳背的疑问,周讲师的大嗓门让人误会他当众训斥“我”等。③层层渲染悬念,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关注,持续激发阅读兴趣。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科技城校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暑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杈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媭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媭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床前。其时小媭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快些拿来我穿。”
    小媭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汨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笥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她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马不饮不食、焦躁不安甚至两眼含泪的表现,既折射出它与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着屈原的一场悲剧即将到来。
    B.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示了他刚强背后也有一片柔情。
    C.文中用“接”“抖”“戴”“挂”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装扮过程,仪式感很强,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
    D.在屈原投江的刹那,“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山崩地裂”,作者极尽浪漫的笔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义。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对石锁在乱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说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B.屈原对女儿编织了自己已受友人之邀去远方做主祭的谎言,实属无奈之举。
    C.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对当权者的警示,也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8.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4分)
    9.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6.C【解析】“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错误。屈原整理装束是要以有尊严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统治者。
    7.D【解析】“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错误。屈原只是在无力挽救国运的情况下,无奈做出投江的选择,并非是对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8.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礼,对国都与故土,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每点2分)【解析】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透过屈原的想象之景和他的动作行为,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屈原的身份地位以及他的理想抱负去思考。
    9.①从“渔翁”“老渔父”的角度看,他们的问询关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状况和百姓的前途命运,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屈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②从屈原的角度看,面对“渔翁”“老渔父”的问询,他无力倾诉,只是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每点3分)【解析】首先要比较出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点,然后针对两种表现,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其作用和效果的侧重点。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测试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核桃树下金银花
    弋 舟
    迄今为止,我没跟谁说过我曾在十七岁时干过一个下午的快递员。
    那年我十七岁出头,差不多算是从张桓(初中毕业后就去送快递的同学)那小子手里抢了一匹铁马,一路风驰电掣而去。本来也没什么目标,非要说有的话,我心里最初的方向纯然只是“透口气儿”之类的情绪而已。临近高考,你能明白我干嘛会想这么干。
    结果是电动三轮车上载着的包裹驱策我将纯然的心理地标换成了玉林街。没错,那儿正是这件包裹需要派送的地址。我想,这并不难找。
    然而,我迷失在四月的时光里了。玉林街就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迷宫啊。不过我才不在乎呢,不在乎被绕晕,不在乎妇女、闲汉、剃头匠次第在我眼前打转,不在乎骑着赤兔马却走了麦城。作为一个失败的胖子,我从来不在乎铩羽而归。
    几圈之后,我看到一家杂货店门口蹲着个跟我一样胖的女孩,她穿了件阔大的老头衫,却长发披肩。
    “我找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嗯,职工宿舍。”
    “找去呗。”
    她一出声,我就知道我遇见了一个同伙。她的那种腔调,冷漠、无理,有点儿幸灾乐祸和缺心眼儿,诚然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腔调。“胖子,这里压根就不可能有飞机场。全是楼,全是楼啊。”
    她盯着我身后的三轮车。我善意地错开一点儿,以便让她看得分明。我常常自诩为是一堵墙。你要知道,仗着一副庞然的身板儿,我可没少跟世界作对。怎么说呢,嗯,金风玉露,对她我却有股惺惺相惜的爱惜。
    我示意她过来,瞅瞅车顶上的那只包裹。她倒是大方,凑过来看。
    “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嗯,职工宿舍。”
    “玉林街。”她重复一遍,“你完了,胖子。”
    “难道这儿不是玉林街吗?”
    我错开一步,看她身后的门牌号。没错啊,玉林十巷七号。旋即,我便知道我是真的完了。以“玉林”之名,至少有十巷之多,而这个包裹的单子上只大而化之地写着“玉林街”。
    她当然是笑起来了。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人冲着我笑,甚至我自己对着镜子冲自己笑,我都是不惮以恶意来揣测的,但此刻我不觉得她带有讥讽。
    果不其然,她拍打着我的肩膀,说道:“没事儿,就一起找找呗。”
    推着电动三轮车走了大约十分钟后,她指着排污沟边浓荫蔽日的树木说:“核桃树开花了嗦。”
    顺着她的胖指头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了一种树。这树,大约有二十多米高,树皮灰白,纵向排列着浅纹,花苞完全颠覆我对花朵固有的认知,只在顶部有那么一点儿花的意思。
    “我家地里种了好多核桃树。”她说。
    我不觉得她这是在卖弄,因为很久以来,人们卖弄着的,早已经是种摇钱树之类的把戏了。可我还是感到了羡慕,除了种核桃树这事,还有她大大方方说出此事的从容和磊落。我想我是做不到的,我也是个只配跟人吹嘘栽种了摇钱树的家伙。
    “真不错。”我赞叹道。
    她话头一转说:“还有金银花,我妈在核桃树下还种满了金银花。”
    我一时有些转不过弯儿,仰着的脑壳不由自主地埋下来,好像生怕一不小心践踏了那核桃树下的金银花。没错,我出现幻觉了,感觉不是行进在玉林街的某一巷里,而是徜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
    “知道啥是金银花不?”
    “不知道,”我说,“——噢不,我知道,冲凉茶的咯。”
    我不想在她面前暴露我的无知,不是好强,竟只是温柔地不再与世界拧巴的心情。她和我对视了一眼,我们的眼神胖胖地对撞了一下。
    “它还叫忍冬花。”她说,“因为开出来的花先是银白色的,再变成金黄色,才被叫成了金银花。”
    她停了话头,发出一声缥缈的叹息,“马上五月了,田里的金银花就要采摘了。”说完这话,她便离我而去,仿佛直接去往田野里摘金银花去了。
    只要想象一下当你从某个动人的、关键还是与某个人共享着的蓝图里突然被遗弃,你就会明白我当时的滋味。我当然是回不过神儿,何况我还推着辆电动三轮车,于是只能傻在那儿不动。这个胖子方才还因为有了另一个胖子的加盟而变得怀有了温情和善意,变得不再觉得自己纯然就是一个失败的胖子,变得鄙视自己的摇钱树思想,变得对植物学发生了轻微的兴趣,变得萌生了一丝去见识田园风光那种自己经验之外景致的愿望——变得就像他自己的一身肥肉那样柔软。
    当年,在四月的玉林街上,你可曾看到过一个被雷懵的、茫然无措的失败的胖子?那天我骑着一辆抢来的电动三轮车,拼命地找,拼命地找。我找的既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也不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
    我找到了,它在玉林六巷一号。我完全相信,今天你若是按图索骥,依然会在此看到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今天看一定显得寒酸,因为当年此地就不是什么堂皇的所在,然而最初入住的扎根者,肯定也壮志凌云,对未来抱有无端的信心与可被理解的妄想。
    那天黄昏,我将上帝的三无包裹准确地投放在了它应当抵达的终点。那是迄今为止我所做过的唯一一件有头有脸的事儿。
    知道吗?我看到了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我看到了一望无尽的金银花。
    (节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10期,有删改)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十七岁的“我”,在一次送快递的过程中,邂逅了一位从农村来城市的女孩,令“我”对自己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B. “我”觉得胖是自己失败的表现,却又常常以此为傲,仗着“庞然的身板”“跟世界作对”,体现出一种矛盾的自我认知。
    C. 女孩与萍水相逢的“我”谈论核桃树和金银花时,生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这与她后来突然“离我而去”不无关系。
    D. 听了女孩对金银花的描述,“我”的脑海中出现“徜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的幻觉,表现了“我”对自然和自由的渴望。
    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在玉林街迷路时,反复强调自己“不在乎”,不以为意和淡定背后,是掩藏不住的深深的挫败感。
    B. 小说的叙述语言活泼俏皮,又不失抒情意味,体现了一位十七岁少年对现状不满、又天真单纯的个性。
    C. 核桃树和金银花带给“我”一种超越性的精神领悟,《百合花》《哦,香雪》中也有贯穿全文起类似作用的物象。
    D.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口吻,讲述过程中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有时相互交叠,使作品的意蕴更加丰富。
    7. 小说在“我”找到职工宿舍后,以大段的内心独白结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8. 对“我”而言,核桃树和金银花有着怎样的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5. D 。“表现了‘我’对自然和自由渴望”错,“没错,我出现幻觉了,感觉不是行进在玉林街的某一巷里,而是徜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是“我”被她的描述所感染,有些忘情。
    6. C 。“贯穿全文”错,本文中的核桃树和金银花不是线索事物,没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7. ①职工宿舍的普通寒酸,与最初入驻者的壮志凌云形成对照,表达对积极进取的开拓者的欣赏;②表达了在经历更多人生后,我对生活的领悟,变得更加平静,更加理性;③打通了十七岁的“我”与现在的“我”两重叙述时空,营造出与读者交流的场景,丰富了小说内涵。 (每点2分)
    结合“今天看一定显得寒酸,因为当年此地就不是什么堂皇的所在,然而最初入住的扎根者,肯定也壮志凌云,对未来抱有无端的信心与可被理解的妄想”可知,职工宿舍的普通寒酸,与最初入驻者的壮志凌云形成对照,表达作者对积极进取的开拓者的欣赏;
    结合“我找的既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也不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可知,“我”对自己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领悟,表达了在经历更多人生后,“我”对平静理性的人生态度的领悟;
    结合“那天黄昏,我将上帝的三无包裹准确地投放在了它应当抵达的终点。那是迄今为止我所做过的唯一一件有头有脸的事儿”可知,打通了十七岁的“我”与现在的“我”两重叙述时空,讲述过程中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相互交叠,“知道吗?我看到了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我看到了一望无尽的金银花”营造出与读者交流的场景,丰富了小说内涵。
    8. ①核桃树和金银花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存在,使“我”反思、鄙弃自己庸俗的金钱观,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生活状态;②核桃树和金银花让“我”重新找到与外界的有情连接,走出自我孤立的世界,以温柔善意的态度面对世界;③核桃树和金银花也意味着对平时被忽视的事物的真切关注,认识到“失败的胖子”这一标签所遮蔽的真实的自我,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每点2分)
    结合“我不觉得她这是在卖弄,因为很久以来,人们卖弄着的,早已经是种摇钱树之类的把戏了。可我还是感到了羡慕,除了种核桃树这事,还有她大大方方说出此事的从容和磊落。我想我是做不到的,我也是个只配跟人吹嘘栽种了摇钱树的家伙”“我出现幻觉了,感觉不是行进在玉林街的某一巷里,而是徜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可知,核桃树和金银花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存在,使“我”反思、鄙弃自己庸俗的金钱观,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生活状态;
    结合“我不想在她面前暴露我的无知,不是好强,竟只是温柔地不再与世界拧巴的心情。她和我对视了一眼,我们的眼神胖胖地对撞了一下”可知,核桃树和金银花让“我”重新找到与外界的有情连接,走出自我孤立的世界,以温柔善意的态度面对世界;
    结合“我将上帝的三无包裹准确地投放在了它应当抵达的终点。那是迄今为止我所做过的唯一一件有头有脸的事儿”“知道吗?我看到了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我看到了一望无尽的金银花”可知,核桃树和金银花也意味着对平时被忽视的事物的真切关注,象征着“我”认识到“失败的胖子”这一标签所遮蔽的真实的自我。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假期检测(一)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原本客户安排车子到地铁站接,我 执意自己前往。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放眼空荡荡的山间公路,数百 米之内无人无车,只有刺眼的阳光洒在路面上。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 提示,还有约两公里的路程,我原地小跳了一阵让身子暖起来,趁热赶路。
    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 哪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 我一下,喳喳叫两声。②“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 ”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 的歌谣,我不知是在心里想着还是已经念出了声儿,喜鹊跳得更欢了。有这样一个可爱的 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③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 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似乎并不 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 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 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喳,喳喳,喳,喳喳喳…… ”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 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 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 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 一个地方。
    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几乎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 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鹊, 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 交织一片。
    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 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 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 仍不肯松 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 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 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 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
    “看鸟。 ”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戴针织厚帽子的老人,从更深的树 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得知,他是这片山里的防火员。
    老人很和善,也健谈。他大概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 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 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为啥? ”“ 留给鸟儿们过冬。 ”
    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跨进黑色铁栅栏门,院角有一 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 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 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 自得其所的方式。
    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鹊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 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心下对这次出差的任务也充满了信心。
    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 “姑娘,尝尝? ”
    我迟疑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④“ 尝一个。不然您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
    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 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 2022 年 2 月 26 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腊月出差北京,走在去壁纸厂的路上,看着这“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 ”,感到 十分单调,情绪低落。
    B.我一下车就得到喜鹊的陪伴和热情,是喜鹊对人类善意的回报,也给我这次出差完 成任务带来了信心。
    C.作者回忆以前在上海康平路一栋老房子主人不采摘成熟的枇杷果,与老人介绍有人 打公路旁的柿子也要留一部分,都体现了人类的善意。
    D.这片大山到处都是柿子树,长满野柿子,几乎无人采摘,成为鸟雀的天堂。这也是 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句子①作为开头,具有悬念意味,引导读者思考“野果 ”与“鸟的世界 ”的联系。 B.句子②引用儿歌,表现了喜鹊带来了美好温馨的记忆,暗示了本文的情感倾向。
    C.句子③写出了喜鹊的分寸感,表现了喜鹊对我的戒备心理。
    D.句子④老人希望我通过吃柿子来体验鸟儿的心情,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好。
    8.“喜鹊在枝头 ”这一标题十分精彩,富有表现力。请加以梳理概括。(4 分)
    9.学习小组认为画波浪线的段落写得饶有趣味,准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写出你的短 评思路。(6 分)
    6.D 【解析】D.“这片大山到处都是柿子树,长满野柿子”错误。文中说:“这片山上有
    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并没有说到处是
    柿子树。故选 B。
    7.C 【解析】C.“表现了喜鹊对我的戒备心理”错误。“戒备心理”无中生有,其目的在
    于表达“鸟儿也通人意”。故选 C。
    8.(4 分)①富有形象性。“喜鹊在枝头”富有画面感,明快热闹,给人无限遐想。
    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表现喜鹊在枝头的活动细节,展示了喜鹊的活力与聪明。
    ③富有情感,暗示主题。喜鹊给单调的出差生活带来了自信,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每点 2 分,任选两点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6 分)示例一:可从宏观角度[形式:语言、艺术手法(细节描写等);内容:形象(意
    象)、情感、主题等;情趣、理趣、知趣/智趣、志趣、旨趣等]作答。如:①这段文字
    富有趣味。(1 分)②语言灵动活泼,富有趣味。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喜鹊人格特征,如“不慌不忙”表现其“从容”,“有些忘我”表现其“专注”,“酣畅”表现其“满
    足”等。③细节描写富有趣味。通过对喜鹊一系列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喜鹊吃柿
    子的忘我和聪明。④富有情趣。作者细腻描绘喜鹊吃柿子,让作者忘记了路途中的单调
    和低落的情绪,体现出了生活的情趣。(除第一点总述观点给 1 分外,每写出一点给2分,直至满分为止。开放题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示例二:可从微观角度,就某一方面作答。(如语言的趣味、形象的趣味、细节描写的
    趣味等)如:语言:①语言清新灵动,饶有趣味。(1 分)②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
    喜鹊吃柿子专注、从容、忘我,充满活力。③善于使用动词,通过选用“观察”“挑”
    “啄”“吸食”“跳”等,写出了喜鹊的轻盈、优美。④使用散句、短句,条理分明,
    形式变化灵活,活泼明快。(除第一点总述观点给 1 分外,每写出一点给 2 分,直至满
    分为止。开放题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相关试卷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5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4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