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福建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展开2023年福建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宁德·统考二模)史载,宋代帝王“日阅三卷”,以至乡童“朝诵暮弦”,时人甚至说:“人生至乐无如读书”。由此可见,宋代( )
A.崇文风气成为社会时尚 B.儒家思想开始受到推崇
C.地方治理重在文化教育 D.国家教育体制十分完备
2.(2023·福建三明·统考一模)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3.(2023·福建南平·统考二模)下表所示内容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
政权 | 建立时间(年) | 民族 | 灭亡时间(年) |
辽 | 907 | 契丹族 | 1125 |
北宋 | 960 | 汉族 | 1127 |
西夏 | 1038 | 党项族 | 1227 |
A.政权并立 B.交往交融 C.和战相间 D.共同繁荣
4.(2023·福建南平·统考一模)北宋与辽、西夏虽发生对峙战争,但也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如在榷场(边境市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表明( )
A.宋朝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B.宋夏只能处于长期对峙
C.民族交融成为历史主流 D.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5.(2023·福建三明·统考三模)如图是小李同学绘制的某一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思维导图。这一时期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2023·福建宁德·统考二模)结合所学知识,对图所示内容进行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整体变化不大 B.自然条件催生人口迁移
C.北方经济重心地位稳固 D.人口增长助力南方发展
7.(2023·福建泉州·统考二模)下表是唐宋发行铜币数目的统计表。表中信息体现了( )
朝代 | 时间 | 铜币数目/万贯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其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
唐 | 804年 | 13.5 | |
北宋 | 1000年 | 135 | |
1007年 | 185 | ||
1073年 | 600 |
A.金属货币交易量迅速增长 B.唐宋商业活动不受时空限制
C.唐宋外贸收入占重要地位 D.宋代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唐朝
8.(2023·福建三明·统考二模)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
A.社会风气开放 B.都市商业繁荣 C.海外贸易频繁 D.科技成就突出
9.(2023·福建宁德·统考二模)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大都”“澎湖巡检司”“关汉卿”,这些关键词所对应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0.(2023·福建三明·统考二模)下图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交融发展 D.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
11.(2023·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某一朝代疆域(局部),据此判断该朝代为(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12.(2023·福建南平·统考一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奠定了重要基础,其贡献为
A.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创立科举,选拔官吏 D.管理西藏,巡检台湾
13.(2023·福建莆田·统考二模)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了两宋交替这一社会变革,她的词也从主要描写闲适生活到流离不定生活的变化。据此,可以反映出文学创作( )
A.需要重文轻武政策的支持 B.依赖于社会地位
C.深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D.来源于社会生活
14.(2023·福建漳州·统考一模)阅李明同学写出几个关键词:开封、庙会、夜市、瓦子。据此可知,他学习的是( )
A.隋朝城市的规划布局 B.唐朝建筑的艺术风格
C.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 D.元朝乡村习俗的特点
15.(2023·福建泉州·统考二模)某传统节日在宋代被称为“元旦”,有祭祀祖先、迎神供佛、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的习俗。与这些习俗相符的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6.(2023·福建南平·统考一模)《东京梦华录》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结合下图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榷场促进贸易增长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都市生活繁华多彩
17.(2023·福建漳州·统考一模)下列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元朝交通路线图
A.海外贸易路线直达欧洲 B.泉州港是对外贸易的大商港
C.开辟了到达美洲的航线 D.政府派遣船队出使西洋诸国
二、综合题
18.(2023·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重心的南移,可以表现为农业、工商业、城镇与航运业等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北方自然环境由优变劣、南方自然环境由劣变优的现象,造就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自然环境基础。因此,可以说地理环境因素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终极因素。
——摘编自韩平《历史背景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据此指出图中所示史料的类型。
(2)小历同学认为,“地理环境因素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终极因素”。你是否同意其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详解】由材料“史载,宋代帝王‘日阅三卷’,以至乡童‘朝诵暮弦’,时人甚至说:‘生至乐无如读书’。”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A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开始于汉朝,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地方治理重在文化教育,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国家教育体制十分完备,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依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
3.A
【详解】观察题干表格可知,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汉族建立的北宋政权、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相互并立,A项正确;题干表格不能看出政权之间的交往交融,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出政权之间和战相间,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出各政权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从“北宋与辽、西夏虽发生对峙战争,但也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如在榷场(边境市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宋朝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宋朝商品经济发达,政府鼓励商业发展,北宋与辽、西夏虽发生对峙战争,但也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北宋和辽、西夏议和之后,开展边境贸易,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巨大。A项正确;北宋与西夏前期处于战争之中,但北宋与西夏最终议和,双方开展边境贸易,因此,宋夏并不是处于长期对峙之中,排除B项;题干中只表明北宋与辽、西夏进行商业往来,但并没有相关内容能表明这一时期民族交融成为历史主流,排除C项;北宋与辽议和之后,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北宋与西夏议和,西夏向北宋称臣,辽与西夏并没有征服北宋,因此,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综上所述,题干思维导图是宋朝的商业发展,C项正确;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排除AB项;纸币开始出现并使用是宋朝,元朝是宋朝之后的朝代,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由“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可知,从西汉至南宋期间,北方户数有所下降,南方户数大量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人口增长助力南方发展,D项正确;图表中南方人口大量增加,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自然条件催生人口迁移,且人口迁移因素是多种的,排除B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观察并分析唐宋发行铜币数目的统计表可知宋朝的铜币数量是唐朝的10倍以上,而且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其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表明宋代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唐朝,D项正确;纸币的使用,金属货币交易量下降,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宋代商业比唐朝发达,没有唐宋商业活动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排除B项;表格没有唐宋外贸收入占重要地位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可知,反映的是宋朝都市商业繁荣,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风气开放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开封、杭州的商业状况,与海外贸易没有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没有体现出科技成就突出,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都是元朝都城,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关汉卿是元曲的杰出代表,C项正确;唐朝都城是长安,宋朝都城是东京,明朝都城是北京,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题干图示可知,辽宋夏金时期的各民族政权并立,元朝时完成了统一,体现出历史发展趋势是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B项;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图示中政权并立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片,从图片中的“宣政院辖地”可知,这是元朝设立来管辖西藏的机构,所以该图是元朝的疆域图局部,C项正确;秦朝和隋朝时,西藏地区暂时还未纳入中央管辖,排除AB两项;清朝时,为了管辖西藏,设立了驻藏大臣,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宣政院,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澎湖巡检司,D项正确;秦朝时期修筑长城,开凿灵渠,排除A项;汉武帝在位时,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排除B项;隋朝时期 创立科举,选拔官吏,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了两宋交替这一社会变革,她的词也从主要描写闲适生活到流离不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经历了社会战乱与变革之后,李清照的词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反映出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D项正确;李清照的词风转变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A项;文学创作并不依赖于社会地位,排除B项;李清照的词风转变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在北宋的开封最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宋代商业繁荣,经商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无关,排除AB项;题干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繁荣与乡村习俗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某传统节日在宋代被称为“元旦”,有祭祀祖先、迎神供佛、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的习俗。”结合所学可知,祭祀祖先、挂年画、燃放鞭炮、相互拜年等形式是迎接元旦的重要形式,A项正确;元宵节的重要形式是挂彩灯、划旱船等,排除B项;端午节的重要形式是吃粽子、赛龙舟等,排除C项;中秋节的重要形式是吃月饼、赏月等,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宋代商品交易的频繁与商品种类的扩大,而且涉及到了生活必需品和娱乐消费的多样化,体现了市民生活丰富多彩,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排除 A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商品交易的频繁与商品种类的扩大,不能体现贸易增长,排除 B项;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
17.B
【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可知,泉州港是对外贸易的大商港。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泉州逐渐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大商港,不但东与日本、高丽交通便利,还与东南亚、南亚及其以西地区有频繁的商贸往来,海外交通条件优于其他港口。B项正确;海外贸易路线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排除A项;开辟了到达美洲航线的是哥伦布,排除C项;政府派遣船队出使西洋诸国是在明朝,排除D项。故选B项。
18.(1)第一手史料。
(2)【答案一】判断:同意。理由:经济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北方由于过度开发,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自然环境较为优越,这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二】:判断:不同意。理由:自然环境的优越与否只是经济的发展条件之一,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环境安定与否的影响,还取决于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高低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所以要坚持全面的、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详解】(1)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中图片可知,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是宋代建造的海船遗物,属于当时建造的文物,因此属于第一手史料。
(2)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认同小历同学的观点。根据材料中的“产业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唐宋时期北方自然环境由优变劣、南方自然环境由劣变优的现象,造就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自然环境基础”可知,经济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因为唐宋时期北方由于过度开发导致了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自然环境较为优越,这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也可以不认同小历同学的观点,根据所学可知,江南开发前的自然条件也很优越,但没有北人南迁带来的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工具,江南依然很难得到开发。由此可知,自然环境的优越与否只是经济的发展条件之一,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环境安定与否的影响,还取决于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高低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所以要坚持全面的、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2023年湖北省历史中考模拟题分类选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历史中考模拟题分类选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改错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