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人教版5 观察物体(一)教课ppt课件
展开第1课时 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68例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
2. 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熊猫玩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个存钱罐,仔细观察,小兔子是朝哪边的,从小兔子的侧面看,你能看到什么?小兔子的另外一侧和这一侧一样吗?
预设:兔子的头朝向我的左手边,尾巴朝向我的右手边。从小兔子的侧面看,能看到小兔子的半边脸,一只耳朵,两只脚,短短的小尾巴等。另外一侧我们看不到,所以不能确定和这一侧是否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兔子”存钱罐,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探究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
1. 观察交流。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小组内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在小组内说说在不同位置看到了熊猫玩偶的哪些部位,对照课件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预设1:我站在小亮的位置看到的是熊猫玩偶的一条胳膊、一条腿和一只耳朵,而且它的耳朵上有一个蝴蝶结。
预设2:我站在小明的位置看到的是熊猫玩偶的两条胳膊、两条腿、两只眼睛和两只耳朵。
预设3:我站在小丽的位置看到的是熊猫玩偶的一条胳膊、一条腿和一只耳朵,它的耳朵上没有蝴蝶结。
预设4:我站在小红的位置看到的是熊猫玩偶的后背。
2. 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师:从他们各自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一样吗?说说你们的想法。(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不一样,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熊猫玩偶的。
师:如果要让每个人都能全面地观察熊猫玩偶,怎么办?
预设1:可以把熊猫玩偶转一转。
预设2:我们也可以围着熊猫玩偶转一转。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物体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物体保持水平。
核心点总结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图形可能是不一样的。只有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进行综合,才能形成这个物体清晰的表象。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当堂练习
1. 课件出示题目。
2. 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物体的图形,在学生的脑海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
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1. 视线要与所观察的物体保持水平。2. 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3.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
五、课后作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3题。与好朋友一起观察一个物体,互相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观察物体,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在探究新知环节,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在当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脑海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帮扶的部分较多,应放手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说课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一竖式计算,+28,+17,-25,-21,二小猴运桃子,-17-23=,口答还剩12个,-1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评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长方体,正方体,观察长方体,观察正方体,观察圆柱,观察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3《用推理解决简单问题》课件pptx、第5单元过关检测卷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