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共13页。
    溶液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
    C.蔗糖、面粉都能在水中形成溶液
    D.可用水区分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3.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生理盐水 C.医用酒精 D.蔗糖水
    4.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
    5.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恒温蒸发水 D.升高温度
    6.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7.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8.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蒸发水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为
    A.90g B.150g C.100g D.80g
    9.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 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 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10.配制500 g 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蒸发皿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S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在 ℃时SA=SB>SC;
    (2)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是 .
    (3)要将B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或蒸发)
    (4)t3℃时,9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 g.
    12.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 ;
    ②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③60℃时,将6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④60℃的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最简分数);
    ⑤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
    13.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0 22 60 温度/℃




    /g

    A
    KNO3

    36.2
    110
    NaCl

    (1)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一个交点A,点A的含义是 。
    (2)在60℃时,往盛有60g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
    (3)在60℃,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钾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硝酸钾的方法是 (填写“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4.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 。
    15.(2013•内江模拟)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⑥,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g/mL).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6.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与水相关。请回答:
    ①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 。
    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2)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3) 。
    ④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溶解
    蒸发结晶
    操作a

    I. 操作a的名称是 (4) ;
    II. 三个步骤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 。
    ⑤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60
    0
    20
    t1
    t2
    温度/℃
    S(g/100g水)

    I.在 (6)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II.t1℃时,将50g固体甲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 g。
    III.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甲采用的方法是 (8) 。
    IV.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变大
    ⑥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丙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蒸发10g水
    蒸发10g水
    蒸发10g水
    20℃一定质量的丙的溶液
    析出1g丙
    共析出5g丙
    共析出mg丙
    ……

    I.蒸发前原溶液是 (10)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m的数值是 (11) 。
    II.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12) (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17.水是生命之源,扬州是运河之城,也是南水北调的起点。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水溶液的问题。
    (一)将10克NaOH固体完全溶解在40毫升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某同学在配制过程中,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其所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位同学称取NaOH时,由于操作不熟练,花了较长时间,那么,他所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
    (二)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8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三、计算题
    18.(2015秋•滨州校级月考)某品牌碳酸钠试剂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试剂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3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54.4g水充分溶解,再逐滴滴入7.3%的盐酸溶液,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某同学对若干块矿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 克?
    (2)如表中m的数值应为 ?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的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20克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见图.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克
    1.5克
    第二次加入5克

    第三次加入5克
    0.5克
    第四次加入5克
    0.3克

    计算:
    (1)分析上述图与表,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 克;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D 6.AD 7.C 8.C 9.C 10.D
    11.(1)t2(2)C(3)蒸发
    (4)40
    12.①60℃时,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10g;
    ②加硝酸钾或降低温度或恒温蒸发部分溶剂
    ③105;④;
    ⑤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3.(1)22℃时,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6.2g
    (2)105g (3)D (4)蒸发结晶
    14. (1) 甲 ;(2) 相等(或甲=乙); (3)30℃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5.(1)②⑤①④③;(2)药匙;
    (3)18.2g;(4)163.8mL;(5)小于
    16.(1)CO2+H2O==H2CO3 (2)吸附作用 (3)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4) 过滤 (5)玻璃棒(6)20 (7)80 (8)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9)B (10)不饱和 (11)9 (12)C
    17.(一)20% 偏小 偏小(二)(1)65g (2)加入甲物质(或蒸发少量水) (3)adcb (4)不变(5)甲溶解时放热,溶液度增大
    18.(1)4.4g(2)81.5%
    19.(1)1.2;
    (2)3;
    (3)18.25%.
    20.(1)1.0 (2)85% (3)7.3%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