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展开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命题规律
考点
5年考情考察点
核心素养
命题趋势
考点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3福建卷、2023浙江卷、2023北京卷、2023全国甲卷、2023全国乙卷、2023全国新课标、2023湖北卷、2022重庆卷、2022福建卷、2022河北卷、2022天津卷、2022北京卷、2022湖北卷、2022辽宁卷、2022江苏卷、2022山东卷、2022浙江6月、2022全国甲卷、2022全国乙卷、2021海南卷、2021江苏卷、2021辽宁卷、2021北京卷、2021浙江6月、2021河北卷、2021广东卷、2020北京卷、2020江苏卷、2020山东卷、2020全国新课标Ⅲ、2020全国新课标Ⅰ、2020浙江卷1月、2019全国新课标Ⅲ、2019全国新课标Ⅱ、2019全国新课标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1.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2.综合思维:能够结合自然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区域认知: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掌握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
4.地理实践: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自然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整体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直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体现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的形成和过程的能力,新高考后考察比例依然较高。相比较之下土壤和生物是新教材新加入的知识,新高考地区考查较多,随着新高考的推进,考查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考点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23全国甲卷、2023浙江卷、2023湖北卷、2023北京卷、2023浙江1月、2022北京卷、2022海南卷、2022辽宁卷、2022江苏卷、2022山东卷、2022浙江6月、2022全国乙卷、2022浙江1月、2021海南卷、2021江苏卷、2021天津卷、2021北京卷、2021河北卷、2021山东卷、2021湖南卷、2021浙江6月、2021广东卷、2021全国乙卷、2021浙江1月、2020海南卷、2020北京卷、2020江苏卷、2020山东卷、2020浙江7月、2020全国新课标Ⅲ、2020全国新课标Ⅰ、2020全国新课标Ⅱ、2020浙江1月、2019江苏卷、2019全国新课标Ⅲ、2019全国新课标Ⅱ、2019北京卷: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布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雪线的影响因素;
考点3 土壤与生物
2023山东卷、2023浙江卷、2023全国甲卷、2023浙江1月、2022天津卷、2022北京卷、2022辽宁卷、2022山东卷、2022湖南卷、2022浙江6月、2022浙江1月、2021浙江6月、2021浙江1月、2020海南卷、2020浙江1月: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土壤的养护;
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2023全国甲卷、2023浙江1月、2022北京卷、2022湖南卷、2021浙江1月:植被的类型、影响生物的因素
考点分布
考点0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3·福建·高考)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向不同 B.热量差异 C.淤积状况不同 D.季风风向不同
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
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
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 B.上海工商业发展
C.吴淞江货运量大 D.上海港泊位不足
【答案】1.C 2.A 3.B
【解析】1.淞江沿岸以平原为主,没有形成明显的坡向,即没有明显的阴阳坡,热量无明显的差异,AB错误;吴淞江沿岸季风风向相同,D错误,吴淞江两岸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两岸淤积状况有明显的差异,C正确。故选C。
2.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BD错误;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说明当时太湖的补给水源主要位于江提的东侧,受江提的阻挡,江提东侧流水冲刷加剧,西侧由于水源减少,泥沙来源也随之减少,江提西侧淤积减弱,A正确C错误。故选A。
3.太湖萎缩,水量减少,吴淞江水量减少,吴淞江航运条件变差,A错误;上海工商业发展,农业用地少,粮食需求大,而太湖平原为该区域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因而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B正确;吴淞江货运量大与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无直接关系,C错误;吴淞江是太湖平原通往上海较短的路径,与上海港泊位不足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点睛】吴淞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长江入海口也被称作"吴淞口"。明代"黄浦夺淞"以后吴淞江成为黄浦的支流,但长江入海口仍被叫作吴淞口 。
(2023·浙江·高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5.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运动的作用 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
C.上游水库的冲淤 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
【答案】4.C 5.A
【解析】4.由材料可知,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说明东北河口在改道前,面积较小,随着1996年黄河河口改道,东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逐渐增加,而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受海水的侵蚀,陆地面积不断减少,由图可知,图②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最小,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最大,应是最早年份河口陆地的形态;图①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最大,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最小,形成的时间最晚;图③④相比,图③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较小,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由此判断,图③形成的时间早于图④,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5.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老河口泥沙沉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作用增强,使得老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减小,A正确;由上面分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改道造成的,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上游水库的冲淤、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关系不大,BC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黄河主要有4次大的改道。分别是:1934年8月,黄河于合龙处一号坝上决口,向东循毛丝坨、老神仙沟入海,此后又分流为三股,经神仙沟、甜水沟和宋春荣沟入海。其中,1937-1947年,黄河此流路不行水; 1953年7月,由于原黄河河道淤积严重,由人工开挖引河,引导黄河在小口子处入神仙沟,独流入海。原河道逐渐淤塞。到1960年,黄河在入海口处分汊,并最终由老神仙沟入海; 1964年1月,由于凌汛等问题阻塞河道,影响下游孤岛等地,人为在罗家屋子附近爆破堤坝,引黄河水入刁口河。黄河在其下游分汊入海。此河道行水十余年;1976年5月,在西河口处,人工截留黄河行清水沟入海。到1996年7月,为了便利石油生产,在清水沟下游清八断面开辟汊河,使黄河由东南向折向东北方向入海,直至目前。
(2023·山西·高考)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7.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6.D 7.A 8.C
【解析】6.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其来源不是基岩风化,A错误;冰川搬运不具备分选性,冰川沉积物的粒径大小为杂乱无章,C错误;流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而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错误;风力搬运范围广,不受地表起伏影响,所以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D正确。故答案选D。
7.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A。
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②正确,①错误;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
【点睛】草毡层是联结成片的毡状草皮层,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常见但不寻常的现象。这一厚度仅约20 cm的土层,是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对维系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及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023·浙江·高考)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完成下面9-10小题。
9.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
A.砂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
10.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
【答案】9.A 10.D
【解析】9.读图可知,景观地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排除CD;图中岩石有颗粒度较大的砾石夹杂在砂岩当中,属于砂砾岩,石灰岩没有粗大的砾石,A正确,B错误。所以选A。
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红色地层是发育于白垩纪,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受信风和副高控制下,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气候特征为暖干,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河流堆积地貌不仅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023·浙江·高考)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沉积搬运 B.搬运风化 C.风化侵蚀 D.侵蚀沉积
12.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气稀薄②风沙强劲③气候极度干旱④滑坡分布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C 12.B
【解析】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是位于新疆的雅丹地貌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烈,风力较大,风蚀作用显著,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侵蚀,C正确;沉积、搬运不是导致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ABD错误。所以选C。
12.该雅丹地貌位于新疆东部,海拔不是特别高,大气不是很稀薄,①错误;该地地表以沙质沉积物为主,风力较大,风沙强劲,②正确;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极度干旱,③正确;区域降水较少,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少,④错误。所以选B。
【点睛】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2022·重庆·高考)冰川是全球环境变化灵敏的响应器。下图示意阿拉斯加湾某濒海冰川同一区域1941年(左)和2004年(右)的不同景观。近几十年冰川消退后,当地出现幽深的峡湾地貌。据此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冰川消退后,在消退区可出现的景观变化是( )
A.野生动物减少 B.裸岩面积减少 C.植被覆盖增加 D.平原面积增加
14.峡湾形成后,冰川消退加快。峡湾对冰川消退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是( )
A.海浪顶托破冰 B.海水释热融冰 C.寒流加快运冰 D.海风强劲蚀冰
15.1941—2004年当地下垫面的变化可导致( )
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温度下降 C.地面辐射增强 D.水面蒸发减弱
【答案】13.C 14.B 15.C
【解析】13.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后,在消退区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增加,野生动物增多,A错误,C正确;冰川消融,裸岩面积增加,B错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形成峡湾,平原面积减少,D错误。故选C。
1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题干可知,峡湾形成后加快了冰川消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附近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海水释放出热量,促使冰川消融加快,B正确,C错误;由图片信息可知,峡湾地貌形成后,两侧山体较高,对风的摩擦力及阻挡作用较强,海风较弱,D错误;由于海风较弱,峡湾内海浪小,不足以顶托破冰,A错误。故选B。
15.下垫面的变化不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A错误;下垫面变化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变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大气温度升高,B错误,C正确;该地1941—2004年水面面积逐渐变大,水面蒸发增多,D错误。故选C。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对地貌、气候、生物等其他要素产生影响。
(2021·浙江·高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17.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
C.地形 D.光照
【答案】16.B 17.C
【分析】16.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产生崎岖不平的景观;黄土高原崎岖不平主要是受到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到冰川侵蚀影响不大,C错误。与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无关,AD错误。故选B。
17.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有序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而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2021·广东·高考)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18.A 19.D
【分析】18.读图分析,1973-2004年SD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湖岸线变曲折。水下地貌体出露会导致湖岸线更加曲折,SDI值会变大。①符合;湖岸土地沙化会导致湖岸线越来越曲折,②符合;湖盆区构造沉降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③不符合;人类活动强度减弱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读图分析,2010-2017年SD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读图分析,2010-2017年该湖泊水位上升,造成水域面积扩大,更多原来单一陆境生物环境区域变为水域和陆域交替环境,生境多样性增加。D正确;SD值上升说明湖岸线曲折,湖岸线长度变长,A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土地沙漠化减弱,B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球表面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形、生物和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二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是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023·福建·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生物化石、环境沉积对于研究地质变迁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沉积物中常含有古生物化石。距今约135万年前澳大利亚果累一达令盆地内形成巨大古湖古湖经由P处入海。后因气候变化,古湖萎缩,至现代形成墨累一达令河。该地气候一直呈现干湿交替的状况。甲乙两处分别有沉积层,其中黏士层一般在淡水环境中形成,石灰岩层一般在咸水环境中形成,风成砂岩形成时气候较于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自然条件(岩层特点)分析,推测古河干旱化,和古河干涸过程中甲处比乙处先露出海面的依据。
(2)由于p处海拔较高古湖曾无排泄口,后来古湖冲破p处排泄入海,请从内外力角度,分别分析对古湖南流入海的影响。
(3)研究表明p处北侧附近没有海洋入侵的痕迹,现作为野外科考队,欲寻找证据证明,请从2个方面分别论证说明。
【答案】(1)自下往上,由粘土层到石灰岩层的变化,说明湖水减少(变咸);再到风砂层,说明湖水变干(由湖相沉积变成风砂相沉积)。
甲地石灰岩层顶部海拔高于乙地,表明露出湖面时甲地海拨高于乙地。(或甲地石灰岩层厚度小于乙地,表明甲地先于乙地停止沉积。)
(2)流水侵蚀(流水下蚀,冲刷,外力侵蚀)
构造活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P地下游水位低于上游水位(p地以上河段地壳上升,p地以下河段地壳下降或者p处海拔比上游河流或者湖泊水位低)—要突出河段。
(3)化石:在p点北侧附近寻找海洋生物化石,均为陆地生物化石(没有海洋生物化石、遗迹或遗骸)
古海岸线:在p点南侧(北侧)寻找古海岸线(或替代海岸线的事物,如贝壳堤等),南侧海岸线海拔低于北侧(或北侧没有海岸线)
沉积特征:在p点北侧寻找海洋沉积剖面,没有海相沉积(沉积岩层没有海水作用的痕迹)
【分析】本题以海陆变迁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质变化过程的描述、内外力作用、地质历史演变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图无图名解析不一定正确。
【详解】(1)由图可知,自下往上,由粘土层到石灰岩层的变化,而黏士层一般在淡水环境中形成,石灰岩层一般在咸水环境中说明湖水减少,变咸;再到风砂层,而风成砂岩形成时气候较干早,说明湖水变干,由湖相沉积变成风砂相沉积。由图可知,甲地石灰岩层顶部海拔高于乙地,表明露出湖面时甲地海拨高于乙地,且由图可知甲地石灰岩层厚度小于乙地,表明甲地先于乙地停止咸水沉积。综合上面分析可推古河干涸过程中甲处比乙处先露出海面。
(2)P地下游水位低于上游水位,由于受内力作用的构造活动,如地壳运动,导致p地以上河段地壳上升,p地以下河段地壳下降,地势落差变大,流水侵蚀、冲刷,下切加剧,使p处河段变深,使得古湖外泄出海。
(3)从化石角度看:在p点北侧附近可以寻找化石,均为陆地生物化石,寻找不到海洋生物化石;从古海岸线角度看:在p点附近寻找古海岸线,寻找能够代表古海岸线的地理事物,如贝壳堤等,进一步对比P点南侧海岸线海拔与北侧湖相沉积层的海拔,南侧海岸线海拔低于北侧;湖相沉积层角度看:在p点北侧寻找沉积剖面,没有海相沉积物,沉积岩层没有海水作用的痕迹,就表明p处北侧附近没有海洋入侵。
21.(2023·福建·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中的枯落物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有浸泡法和拟降水法两种方式用于测定其中浸泡法适用于枯落物中受水长时间浸泡或含水量饱和的情况,模拟降水则是通过模拟当地实际降水情况来测定枯落物的吸水性。
某福建学习小组在当地、B两处分别进行采样实验,分别测定A、B两处林下枯落物的吸水性,小组讨论后决定使用拟降水法。
说明A处在冬季时不适用浸泡法测定枯落物的自然原因
【答案】①气候: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②地形:A地坡度大,雨水流失严重;️
③土壤:A地土壤为砂土,下渗快;
④植被:A地枯落层薄(少),保水量少;
⑤总结:A地的浸泡时间和含水量不满足浸泡法条件
【分析】本题以地理实验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从气候看,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从地形看,当地坡度陡,地表径发达,水土流失严重;从土壤来看,A地土壤为沙土,雨水易下渗;从植被看,坡度陡,植被覆盖率,枯枝落叶少,保水能力弱;由以上分析可知,A地的浸泡时间和含水量都不满足浸泡法浸泡条件。
22.(2023·山西·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答案】(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
(2)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进而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增强。
(3)秋季藻类物质生长条件弱于夏季,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秋季降水减少,光照条件优越,光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
(4)洪水期泄洪会造成大量含有污染物质(点源和面源形成的污染物通过径流汇入)的洪水大量进入湖泊,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增加。
(5)洪泽湖为地上湖,湖水水位较高,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它水体,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由此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
【分析】本题以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同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滞后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一般情况下,内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来自陆源输入,并且陆源输入会携带大量的大分子有机物质进入水体,丰水期类腐殖质是其溶解性有机物库的主要贡献者,由此可知推知,夏季外源类有机物占比高,由此得出结论: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
(2)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是因为气候有利于内源类有机物和外源类有机物达到峰值。就外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就内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
(3)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主要从秋季的气候特征和降解条件来解释。降解条件与水中氧气含量有关,秋季时,藻类物质生长条件弱于夏季,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从气候角度来说,秋季降水减少,光照条件增强,光照能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
(4)由前面题目分析可知,夏季该地区属于降水量丰富的时期,大量地面径流汇聚,会将陆地上的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携带进入流水中,泄洪后,这些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水流会进入湖泊,从而造成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增加。
(5)由材料“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可知,洪泽湖的特征(相比于其它湖泊)为地上湖,故其接受地表径流补给与其它湖泊不同,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它水体,洪泽湖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渠道的一部分,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由此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
23.(2022·福建·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某区域(上图),森林、村寨、鱼塘和梯田等构成了动人的美景,其中鱼塘兼具为梯田储水的功能。该区域甲地的传统村寨食物自给自足;海拔越高,水稻和鱼的产量越低;鱼可弥补粮食不足。甲地森林茂密,保护较好;乙地植被矮小稀疏。2019年发生极端干旱事件时,甲地的干旱程度低于乙地,然而地表温度上升幅度大于乙地。下图示意该极端干旱事件对地表环境要素的影响。
(1)甲地的村寨中,海拔最低的村寨鱼塘总面积最小,合理解释此现象。
(2)与甲地相比,分析2019年乙地地表温度上升幅度较小的原因。
(3)从甲地植被覆盖率的角度提出措施,并选择右图中任一与之关联的要素,说明该措施对缓解旱情的作用。
【答案】(1)甲地海拔最低的村寨汇水面积最大,且可以从高处梯田、鱼塘和森林获得补给水源,无需更多鱼塘为梯田储水;海拔最低的村寨水稻产量最高,粮食相对充足,无需更多的鱼塘产鱼。
(2)乙地地处背风坡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温干燥(干热河谷),植被稀疏且耐热耐旱;极端干旱事件时降水减少,植被所受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下降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幅较小,地表吸收热量增幅较小。
(3)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不乱砍滥伐)。“地表水体面积”: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增加,补给河湖水量增加,地表水体面积增加。“土壤水分”: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利于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增加。“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下降,土壤蒸发减弱,土壤水分增加(或地表蒸发减弱,地表水体面积增加)。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村寨为材料,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气温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甲地海拔最低的村寨由于汇水面积大,水资源丰富,且可以从高处梯田、鱼塘和森林获取充足的补给水源,水资源的补给较为便利,无需修建更多鱼塘为梯田储水;由于海拔越高,水稻和鱼的产量越低,鱼可弥补粮食不足,由此可知海拔最低的村寨水稻产量最高,粮食作物水稻相对充足,无需更多的鱼塘产鱼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居民的食物来源充足。
(2)乙地位于山地北坡,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干燥,焚风效应导致的干热河谷明显,植被稀疏且耐热耐旱,植被减少的较少,温度上升的程度小;极端干旱事件时,降水减少,乙地植被稀疏,降水减少对乙地植被的减少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下降较小,植被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增幅较小,地表吸收热量增幅也较小。
(3)由图表可知该地区地表温度增幅程度主要取决于植被覆盖率的高低。对于“地表水体面积”: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可以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利于地表水分下渗,地下水水量增加,地下水补给河湖的水量增加,使得地表水体面积增加,有利于缓解旱情。“土壤水分”: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分下渗,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缓解旱情。“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的荫蔽率提高,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且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下降,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土壤含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蒸发减弱,地表水体面积随之增加,能够有效缓解旱情。
24.(2022·全国·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答案】(1)海平面上升,陆面上升;若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若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2)甲站纬度高,位于北美冰盖消融区,冰盖消融后岩层形变缓慢恢复,陆面持续上升;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美洲板块一侧,板块挤压,陆面抬升。
(3)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开采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引起陆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水利设施拦截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河口泥沙淤积,(在海水运动侵蚀下)三角洲平原萎缩。这些影响方式共同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
(4)海岸线变化方向不同,甲站区域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变化,乙站区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甲站区域为基岩海岸,坡度大,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小,乙站区域为三角洲海岸(沉积海岸),坡度小,海岸线水平变化幅度大。
【分析】本大题以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和两个地区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岸线位置变化方向、幅度及原因、陆面变化等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盖消融,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由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随着海面和陆面的变化而变化,当冰盖消融快,大量冰川融水流入海洋,则海平面上升幅度快,超过陆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当冰盖消融完毕,冰川融水减少,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
(2)从海陆位置看,甲站位于基岩海岸,结合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从板块位置看,甲站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运动导致地壳抬升,使得甲站陆面抬升。
(3)由图可知,乙站所在区域海平面上升,从人类活动角度入手分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开采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使地层出现空洞,引起陆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乙站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流域内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植被恢复,拦截泥沙,导致河口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4)由材料可知,甲站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由图可知,甲地海平面下降,可推测甲地海岸线向南移动,基岩海岸较陡峭,故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小;乙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由图可知,乙地海平面上升,故海岸线向北移动,由于河口三角洲地势平缓,故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
25.(2021·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区系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同一生物区系的分布范围大体与具有某一特征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反映其发展进程与古地理或现代自然条件的关系,下图为世界海洋动物区系部分分区图。
比较甲乙两区域,指出海洋动物种类较多的区域并简述其种类较多的原因。
【答案】乙多,理由:依据板块构造理论,该海域更古老,有更古老的生物;海洋面积广阔;浅海面积大:岛屿多:珊瑚礁众多;生存环境多种多样。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读图可知,甲区域为大西洋,乙区域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由材料“生物区系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同一生物区系的分布范围大体与具有某一特征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反映其发展进程与古地理或现代自然条件的关系”可知,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乙海域为泛大洋,更古老,有更古老的生物;乙海域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海洋面积广阔,生物种类多;乙海域沿岸浅海面积大,生物丰富;太平洋上岛屿多,珊瑚礁众多,海洋动物栖息地丰富,生存环境多种多样。
26.(2021·辽宁·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图)。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沙丘编号
测量时间
长度/m
宽度/m
高度/m
①
3月
52.2
18.2
1.6
6月
53.8
18.5
1.8
9月
53.2
15.9
1.4
②
3月
80.0
14.7
2.3
6月
80.0
15.6
2.8
9月
53.2
13.4
1.5
③
3月
52.1
13.2
3.1
6月
54.3
14.0
3.5
9月
49.3
15.6
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1)长度先变长后变短,宽度基本是先变宽后变窄,高度先变高后变低。原因是夏秋降水多,沙潮湿,难以被风搬运。冬春多大风,风力搬运作用强。
(2)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原因树木减弱风力,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搬运作用减弱。
【分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查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详解】(1)长度先长后变短,宽度基本是先变宽后变窄,高度先变高后变低。3-6月,多西北风,风力作用强,使沙丘变长、变宽,变高。6-9月,多降水,沙丘潮湿,风力小,沙丘移动速度慢,长度和宽度及高度变小。
(2)在河流两岸种树,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原因树木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减弱,风力搬运作用减弱。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
27.(2020·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
【答案】(1)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2)内力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外力作用: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线破碎。
(3)地处西风带,西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集合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矿产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内外力作用对海岸地貌的影响及气候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破坏地表生态环境,开采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矿区开发会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矿渣与弃土堆放会引发泥石流或粉尘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废矿和有害金属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在干旱区开矿、冶炼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等。
(2)乙地位于40°S-50°S之间,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被侵蚀;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海面广阔,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临近安第斯山脉,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在这些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乙地海岸线破碎。
(3)丙地处西风带,西部紧靠安第斯山脉,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气流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因而气候十分干燥。
考点0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23·湖北·高考)藏色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体)中北部。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岗日不同朝向冰川数量和面积变化。完成下面28-30小题。
冰川朝向
2006年
2015年
数量(条)
面积(km2)
数量(条)
面积(km2)
西北
18
22.3
19
21.9
北
12
13.4
12
12.9
东北
13
89.6
13
87.9
东
12
64.5
13
63.6
东南
5
9.4
5
9.1
南
5
72.9
5
72.2
西南
6
8.0
6
8.2
西
11
22.0
11
21.8
28.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2006~2015年期间,该区( )
A.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大
B.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小
C.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小
D.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大
29.与其他朝向相比,西南朝向冰川面积增加,原因可能是( )
A.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小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 D.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0.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该区冰川整体上( )
A.保持稳定不变 B.处于退缩状态 C.正向山麓延伸 D.处于扩张状态
【答案】28.C 29.D 30.B
【解析】28.2006年北朝向冰川面积为13.4km2,南朝向冰川面积为72.9km2,2015年北朝向冰川面积为12.9km2,南朝向冰川面积为72.2km2,北朝向冰川较小,南朝向冰川较大,AB错误;从退缩率来看,北朝向退缩率为3.7%,南朝向退缩率为0.9%,北朝向退缩率更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29.西南朝向与其他朝向受全球变暖影响较为接近,A排除;此处位于羌塘高原,人类活动较少,且冰川增加与山地植被覆盖并无直接关联,BC错误;受西风影响,西南方向降水可能增多,冰川面积增加,D正确。故选D。
30.从各个朝向来看,除了西南朝向冰川增加外,其他朝向冰川面积均呈缩小趋势,说明冰川整体上呈现退缩态势,冰川向山上退缩,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点睛】羌塘高原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冈底斯山脉环抱之中(为青藏高原里的羌塘盆地),包括几乎整个那曲地区及阿里地区东北部。这片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新世以来气候旱化,湖泊退缩现象十分明显。湖盆周围湖成平原广布,山麓堆积发达。湖泊大多为咸水湖和盐湖,淡水湖极少。
(2022·浙江·高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31-32小题。
3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3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 D.地形大气环流
【答案】31.C 32.D
【解析】3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带是由于纬度差异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主导的地域分域规律,体现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选项正确,没有体现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ABD选项错误。所以选C。
3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为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根据图示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受西风带控制,由于该地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D选项正确;深入内陆的分布区距离海洋较远,受洋流影响较小,AB选项错误;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植被的类型,不会导致同一植被如落叶阔叶林深入内陆,C选项错误,所以选D。
【点睛】纬度地带性是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沿纬度方向变化和更替,具有沿纬线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的有规律变化。
(2022·浙江·高考)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33-34小题。
33.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4.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33.B 34.A
【分析】33.读图可知,①位于美国西部内陆高原山地地区,受西部高大山地阻挡降水,距离东部地区较远,东部大西洋的水汽到达也少,降水少,自然带以温带草原带为主;②地区位于美国东部五大湖附近,受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降水较丰富,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呈现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而引起的热量差异导致的分异。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干湿度地带分异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分异,主要体现在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受的是地方性因素如(地形、水源、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地带性自然带的改变、缺失、或分布受限等。D错误。故选A。
【点睛】地域分异的判断方法:地域分异的判断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是垂直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度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2021·江苏·高考)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35-36小题。
35.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
A.气温 B.水分 C.光照 D.风向
36.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
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 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
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 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
【答案】35.B 36.A
【解析】35.由材料可知,在大草原上形成了林地,一般草原上降水较少,在温度带一样的情况下形成林地的主导因素是水分,且该地林地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
36.曲流形成后,河水仍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此时牛轭湖周围水分条件好,故林木生长较好,形成林地,随着泥沙淤积,牛轭湖最终变小直至消亡,所以水分逐渐减少,变成草地。故河道的演化过程是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所以 A选项正确,BCD错误。
【点睛】牛轭湖的形成过程: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3、河曲愈来愈弯。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2021·河北·高考)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37-38小题。
37.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
A.I-II-III B.I-II-IV C.II-IV-V D.IV-V-VI
38.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7.A 38.C
【解析】3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纬度地带性一致的垂直带谱,应该是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BCD不符合题意;而图中I-II-III,海拔较低的区域先出现了落叶林,即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A符合题意。故选A。
38.根据上题可知,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山地垂直带谱为I-II-III。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热带地区,属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多酸性红壤,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山地坡度大,土壤受雨水冲刷严重,土层浅薄,难以满足与纬度地带性一致的植被生长需求,②③正确;该地风速、蒸发对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小,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同纬度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当热量条件无法满足植物生长时,植物会通过落叶,来减少蒸腾作用,进而减少热量散失。因此,常绿落叶林分布的海拔应高于常绿林。
39.(2023·北京·高考)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完成该保护区( )
A.所处纬度大约是30°N B.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C.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 D.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山麓地带为常绿乔木,可推测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处纬度可能是30°N,年降水量应该大于800mm,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山麓起点海拔在230米以下,1100米等高线附近有落叶乔木分布,CD错误。故选A。
(2021·山东·高考)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40-41小题。
40.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41.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答案】40.C 41.B
【分析】40.从图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草原的水分条件最好,A、B错误。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由于草原Ⅱ处位置较低,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最差,C正确,D错误。故选C。
41.结合大兴安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上空常年受西风的影响,特别是冬春季节,山地西坡冷空气堆积,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台-察尔森)尤其严重。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尔森以上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台-察尔森便因为局部环流差异形成了草原Ⅱ。故选B。
【点睛】 本区基带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在寒冷而干燥的蒙古高压的控制下很少降水,只有在强烈的冷锋过境时,才产生降雪,但降水量不大,每年11月到翌年4月的降水量尚不足全年的10 %。积雪期达 5个月,林内雪深达 30--50cm。与此相反,在一年中的暖季,本区东南季风活跃,造成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可达到全年降水量的 80--90 %。降水多的季节,正好与温暖季节一致,这对与林木生长显然是有利的。因此东坡植被类型的变化与不同高度的气温、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地下水的分布对山麓地带的植被生长也有较大影响。
(2021·湖南·高考)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42-44小题。
42.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
A.落叶林火 B.针叶林火 C.草原火 D.荒漠草原火
43.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须率最高的是( )
A.东方省 B.中央省 C.南戈壁省 D.色楞格省
44.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
【答案】42.C 43.A 44.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内植被特点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42.根据题意,蒙古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为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的可燃物较多,容易发生野火,因此该地区主要的野火类型为草原火,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3.根据题意,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来看,东方省河流较多,纬度较高,蒸发较弱,表明当地水分条件较好,植物量更丰富,可燃物多,并且远离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野火发生频率最高,A正确。中央省和色楞格地区靠近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强,野火发生频率相对较低,B、D错误。而南戈壁省深居内陆,河流少,表明气候干旱,植被量较少,可燃物少,野火发生频率较低,C错误。故选A。
44.从前面分析可知,该地区发生野火频率与植被生物量有密切关系,该地区整体上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生物量不大,经过一次野火后,往往需要3~4年积累植被生物量,即可燃物,因此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植被生物量,C符合题意;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没有明显的3~4年的周期,游牧活动也没有明显年际周期,因此这些因素不可能导致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A、B、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对蒙古地区的区域认知能力,能够较为清晰的知道蒙古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45.(2021·北京·高考)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下图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读图,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据题干可知,该区域是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基带的森林植被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降低,且每增高1000米,气温下降6°C,所以可推断针叶林应该分布在1500米-----2000米左右,此区域④树种出现次数最多,应该是针叶林,故④正确。①②③位于的海拔都较低,应该是暖温带树种或部分是暖温带和亚寒带的过渡区树种,但针叶林树种出现次数一定较少,故ABC错。
【点睛】任何一个山地垂直自然带,总是在相应的水平自然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的山麓自然带,称为垂直自然带基带。一般说来,山地所处 地理纬度愈低、气候愈湿润、相对高度愈大,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
(2021·全国·高考)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46-48小题。
46.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47.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48.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答案】46.D 47.B 48.D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46.全球气温升高,苔原带南部植被会出现变化,亚欧大陆北部为海洋,苔原带无法向北延伸,苔原带面积缩小,D正确。
47.亚欧大陆北部,受海洋的影响大,且气温低,湿度东西向差异小,植被差异小,B正确。东西向所处纬度基本相同,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高,A错误。水分对植被生长影响大,C错误。亚欧大陆北部受高压控制,降水少,D错误。
48.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冰期基带温度高,针叶林带以上温度高,不满足基地特有物种的生长条件,D正确。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有冰雪存在,温度低,AB错误。针叶林所处海拔高,冰期气温低,C错误。
(2020·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从赤道到极地的典型植被景观类型。据此完成下面49-50小题。
49.一年中景观外貌四季变化鲜明的植被类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0.下列山地中有丁植被类型分布的是( )
A.巫山 B.五指山 C.富士山 D.大分水岭
【答案】49.B 50.C
【解析】49.温带地区的气温在一年中变化较大,植被的景观随气温而变化明显,因此变化较大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自然带(森林)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甲为热带雨林,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丙为针叶林,丁为苔原。故答案选B。
50.丁地的植被类型为苔原。五指山地处热带,巫山地处亚热带,海拔均相对较低,难以发育出苔原;大分水岭总体位于热带与亚热带,海拔也不高,发育不出苔原;富士山地处温带,且海拔由3700多米,能发育出苔原。故答案选C。
(2020·山东·高考)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51-53小题。
5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5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53.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答案】51.B 52.A 53.B
【解析】51.读图可知,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在低海拔地区没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区针叶林的垂直分布高差小,AC错误。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的总分布面积占比较小,B正确。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600-800米,而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2200-2400米,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高,D错误。故选B。
52.黔桂喀斯特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分、热量充足,较低海拔地区本应该为阔叶林,但是由于该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山体异常陡峭,导致水土流失快,土层薄,土壤较贫瘠,保持水土能力较弱,而针叶林较其他树种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所以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A符合题意;排除BC;热量充足会使得当地常绿阔叶林比重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3.读图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高,可以到达海拔2800米左右,而太行山区的农田分布上限较低,只能到达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依然较为充足,可以进行农田耕作,而太行山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海拔较高处水热条件较差,不能进行农田耕作,B正确。光照条件、耕作技术和耕种历史对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差异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读懂纵横坐标表示的含义,再根据图例,仔细分析各种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0·全国·高考)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54-56小题。
54.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55.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56.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答案】54.A 55.A 56.B
【解析】54.由题干可知当地气候冷湿,水分充足,限制林线因素为热量(最热月均温不低于10摄氏度),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更高;雪线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5.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林线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因此,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6.材料信息表明,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原先的山地冰川和山地森林都被破坏,火山喷发若干年内,山地冰川和山地森林将逐渐恢复,山地森林将逐渐向上恢复,森林上限升高;火山口附近的地温逐渐降低,永久性积雪冰川逐渐增加,向下发展,积雪冰川下限降低,两者发生显著变化,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影响雪线的因素:气温、降水、坡度、坡向、人类活动等。
(2020·全国·高考)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57-59小题。
57.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58.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59.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答案】57.A 58.C 59.D
【解析】57.根据材料提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说明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近年来新生长出来的树,所以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幼树。所以选A。
58.根据材料提示: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快速上升,所以选C。
59.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继续缓慢升高而降水稳定,则会导致长白山北坡林线继续上升,A错误;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不是影响林线变化的原因,B、C错误;岳桦结实线稳定,即岳桦林种子分布的海拔上限稳定,因而限定了岳桦林的种子传播范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线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过了种子传播范围,就会趋于稳定,因而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所以选D。
【点睛】该题难度大,属于新概念试题,需要对岳桦结实线和林线的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问题分析。
(2020·全国·高考)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60-62小题。
60.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1.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62.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答案】60.D 61.A 62.B
【解析】60.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确。故D①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61.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正确。与苔原带相比,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种数量较多,景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BCD错误。故选A。
62.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南部较干,B正确。沼泽分布少和河流向北流均不是造成南部较干的主要原因,AC错误。由题干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并不大,所以,南部较干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远离北冰洋,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
(2020·浙江·高考)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63-64小题。
63.甲自然带是( )
A.高山草甸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64.高山灌丛发育在寒冷、风大的高山环境,长白山高山灌丛( )
①根系浅而发达②生长快速
③植株密度稀疏④植株高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63.D 64.B
【解析】63.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基带位于东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位于北坡,海拔在600米以上,其上是山地针叶林带,则甲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的过渡地带,是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正确。高山草甸带海拔高度高于山地针叶林带,A错误。常绿硬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BC错误。故选D。
64.长白山高山环境山地土层薄,灌丛根系难以向下深扎根,因此根系浅;山顶风力大,灌丛根系发达可以固定植株,①正确。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高山灌丛生长慢,植株低矮,②④错误。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生长环境差,植株密度稀疏,③正确。B正确。故选B。
考点03 土壤与生物
(2023·山东·高考)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65-66小题。
65.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66.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答案】65.B 66.B
【解析】65.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综上所述,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6.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不高,D错误。故选B。
【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占世界针叶林的95%。
(2023·浙江·高考)盐土是排水不畅或蒸发强烈地区具有明显积盐过程的土壤。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盆地山前冲积平原断面图,沿坡分布多种盐土。完成下面67-68小题。
67.该区域盐土地域分布呈现(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 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68.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67.B 68.A
【分析】本题以内陆盐土空间分布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67.本题图中呈现的是坡面上不同空间的盐土分布差异,下方受地下水影响大,加上蒸发作用,形成沼泽盐土和草甸盐土,上方受地下水影响小,形成残积盐土,洪积盐土等,盐土空间分异较小,这种分异主要是由于小尺度空间地下水埋深的差异所致,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垂直地域分异指的是高大的山体随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形成的空间尺度较大的地域分异,不符合材料情景,A错误;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强调的是纬度差异影响的热量上的分异导致的自然带的分异,与材料不吻合,C错误;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强调的是东西方向上距海远近的差异导致的水分的差异形成的自然带的分异,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的分异,与材料不符,D错误。
68.材料图中呈现的是坡面上不同空间的盐土分布差异,下方受地下水影响大,加上蒸发作用,形成沼泽盐土和草甸盐土,上方受地下水影响小,形成残积盐土,洪积盐土等,甲地盐土位于高处,受地下水影响最小,它是在矿化地表径流所盐渍化的洪积物基础上形成,因此,洪积盐土的积盐特点是盐分由下而上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上下盐分差异大,A正确。D选项中盐分上下盐分差异不大,不符合,D错误;C选项盐分随深度加深越来越高,不符合,C错误;残积盐土是在过去形成的各种类型盐土的基础上,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基面下切等原因,改变了原有导致土壤积盐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已不再参与现代积盐过程,但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使过去积累下来的盐分大量残留于土壤中所致。残积盐土的现代积盐过程几乎停止,仅借助年内稀少的降水、泌盐植物和风力搬运方式,使可溶盐在表层有所增减和重新分配。其含盐量最高的聚积层一般不在表层,而在亚表层或心土层,表现出盐度随深度加深,盐度先增后减少,符合B选项,但不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所以B错误。
【点睛】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称之为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3·湖南·高考)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69-71小题。
69.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70.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71.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69.C 70.A 71.D
【解析】69.读图可知,在11:00至13:00(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冬季在地表活动的比例高于夏季,这是因为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在地表晒太阳时间多,C符合题意;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在地表活动比例与昼夜长短、天敌数量和食物数量关系不大,排除ABD。故选C。
70.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度为33`S,29°14`E,北京时间15: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9时。当地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太阳从东北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北,上午时间太阳均在东北方,9时时东北坡为向阳坡,因此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东北坡,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71.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则晒太阳时间增多,③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食物大多在雪下,非洲冰鼠为了获得食物,往往构筑雪下通道觅食,则地面觅食时间减少,④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非洲冰鼠不囤积食物,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求的食物并不会明显减少,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2023·全国·高考)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72-74小题。
72.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构造运动 D.风沙作用
73.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
74.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答案】72.C 73.D 74.B
【解析】72.该区域的基本地貌表现为地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故C正确;图中并没有显示冰川作用的痕迹,A错误;流水作用形成山谷中的沉积物,但不是地貌的主要方面,B错误;图中植被较为茂密,风沙作用比较微弱,D错误。故选C。
73.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坡地势较高,而山谷地势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沼泽化土壤,形成草甸植被,故D正确;山坡和山谷气温、土壤温度差异不是造成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山坡和山谷地区降水量差异较小,B错误。故选D。
74.由材料“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可知,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地区沉积物不断增厚,地势抬升,由上题分析可知,地下水水位将会不断下降,土壤水分减少,谷地植被与当地地带性植被差异将会不断缩小,非地带性植被草甸比例下降,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貌的基本格局,但是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2022·湖南·高考)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75-77小题。
离河岸距离(m)
群落属性
影响因子
群落结构
群落盖度(%)
海拔(m)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g/cm3)
土壤电导率(mS/cm)
50
乔—灌—草
30.33
916
5.73
1.41
0.36
200
乔—灌—草
34.00
917
5.04
1.50
0.59
350
乔—灌—草
40.33
914
4.42
1.50
0.37
500
乔—灌—草
46.67
914
18.51
1.41
2.56
650
乔—灌—草
74.33
913
19.27
1.37
0.40
800
乔—灌—草
68.67
913
15.23
1.38
1.02
950
乔—草
45.00
912
7.78
1.40
0.50
1100
乔—草
40.33
916
3.06
1.58
0.66
1250
乔—草
34.33
915
2.32
1.62
1.98
75.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6.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77.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答案】75.B 76.A 77.B
【解析】75.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高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76.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A符合题意,排除C;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
77.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水源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由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符合题意;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故选B。
【点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依靠植物本身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维持的。植物的生长依赖于环境条件,因此,环境条件影响着植物的分布,植物对于生长的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气候和土壤是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植物生长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光照和水分,这主要取决于气候状况;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取决于土壤。
(2022·山东·高考)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78-79小题。
78.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79.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78.C 79.C
【解析】78.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岩性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C。
7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丙地为塔头薹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土壤水分稳定,流动性差,缺失淋溶层,符合②土壤剖面,C正确;与丙处相比,甲处、乙处、丁处三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向下运移显著,有利于淋溶层的形成,不符合②土壤剖面图,所以ABD错误。故选C。
【点睛】塔头是苔草沼泽是三江平原典型的湿地类型之一,俗称“塔头墩子”,是一种高出水面几十厘米甚至一米的草墩,是由沼泽地里各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碳长年累月凝结而形成的。草原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达5—10%以上,厚度达50—100厘米。森林土壤厚度一般小于50厘米,腐殖质含量高者在5%以上。
(2021·浙江·高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80-81小题。
80.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
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81.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
【答案】80.C 81.A
【分析】80.由图及图例可知,甲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量小于丙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A错误。甲为沙漠地区,风力沉积作用强,B错误。甲地因降水少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C正确。甲地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误。故选C。
81.由材料“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可知,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形成,题目简单。
(2021·浙江·高考)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82-83小题。
82.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83.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82.B 83.A
【分析】82.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
83.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2020·浙江·高考)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84-85小题。
84.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
85.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答案】84.B 85.B
【解析】84.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B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ACD错误。故选B。
85.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故选B。
86.(2022·北京·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源园区的主要天然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
(2)判断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淡水湖的主要依据。
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5万(2021年),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3)分析核心保育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原因。
【答案】(1)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全年气温低,降水少,大风多。
(2)积雪冰川融水和径流等注入,黄河依次汇入扎陵湖和鄂陵湖,在扎陵湖乡流出。
(3)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基本无种植业和工业,核心区受严格保护等。
【分析】本题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黄河源园区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黄河源园区的植被类型 、气候特征、湖泊类型、人类活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黄河源园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全年气温低,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烈,风力较大。在高寒的气候条件下,孕育了高寒草原、高寒草地和低地草甸为主的植被类型。
(2)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处青藏高原的山间盆地,周围高山积雪冰川融水和径流汇入较多;黄河依次流经扎陵湖和鄂陵湖,湖水有河流流入和流出,故形成淡水湖。
(3)核心保育区地处青藏高原的玛多县,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不适宜人类活动;人口密度小,经济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对环境影响小;交通不便,到达人口少;受政策严格保护等。
87.(2022·湖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
(1)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提出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措施。
【答案】(1)差异: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小。原因:与山谷相比,山脊受台风影响更大,易使植被倾倒死亡、腐烂,树木更新快,增加土壤中有机碳输入。
(2)与长白山相比,该地水热条件更好,植被更茂密,热带森林光合作用更强,吸收二氧化碳更多,把碳大量固定在植物体内。
(3)积极恢复森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抚育和管理,注重林木的保护性间伐与更新,提升森林固碳能力等。
【分析】本题以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图判读、影响土壤有有机碳含量的因素、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的措施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首先在等高线图中读出哪里是山谷、哪里是山脊,然后观测山脊和山谷中点位的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密度,会发现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小。土壤有机质含量由有机质输入和分解两方面决定,图中显示,该样地内相对高差不大,山谷与山脊的气温相差不大,且均比较水分充足,因此山谷与山脊有机质的分解差异不大,而土壤中有机质主要通过枯枝落叶来输入,材料信息表明,当地常受台风影响,与山谷相比,山脊受台风影响更大,易使植被倾倒死亡、腐烂,增加土壤中有机碳输入,也因此树木更新快,有机碳的输入来源较多,从而使得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
(2)森林固碳能力包括土壤固碳能力和生物体固碳能力。由于长白山地区气候冷湿,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高于海南岛,因此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应表现在生物体固碳能力。与长白山相比,该地属于山地雨林地区,水热条件更好,植被生物条件更优,植被更茂密,热带森林光合作用更强,吸收二氧化碳更多,从而把碳大量固定在植物体内,因此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森林的固碳能力取决于森林的数量和质量,从数量来看,当地应积极恢复森林,扩大森林面积,从而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从质量来看,应加强森林抚育和管理,注重林木的保护性间伐与更新,使得森林生长更加旺盛,从而提升森林固碳能力。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2 交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2 交通,文件包含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2交通解析版docx、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2交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0 农业: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五年(2019-2023)专题10 农业,文件包含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0农业解析版docx、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五年2019-2023专题10农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文件包含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解析卷docx、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原版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