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中考化学二检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中考化学二检试卷
1. 分类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石墨
甲烷
煤
氯化铵
类别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盐
A. A B. B C. C D. D
2.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玛瑙雕琢 B. 烧制唐三彩 C. 玉带打孔 D. 虎符刻字
3.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舒适、安全、健康”理念的是( )
A. 焚烧秸秆,增肥增产 B. 随手关灯,低碳节能
C. 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D. 海鲜防腐,甲醛浸泡
4. 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点燃酒精灯
C. 溶解氯化钠 D. 加入固体
5. 下列化学用语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N2—两个氮原子 B. 3C—3个碳元素
C. 2Ca2+—2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2NH3—两个氨分子
6.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微粒观: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构成
B. 守恒观: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为20mL
C. 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 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7. 化学小组的同学以“磷的燃烧”为主题设计并整理了以下三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一整个过程中活塞移动情况为:先向右、后向左,最终停在刻度“1”处
B. 实验二通入O2后,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实验三若取用的白磷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 三个实验中将白磷改为红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
固体变红
该气体是氢气
9
向久置的苛性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苛性钠溶液没有变质
C
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水,拧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D
向某水样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产生较少
泡沫
该水样为硬水
A. A B. B C. C D. D
9.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
B. b至c段产生蓝色沉淀
C. c至d段,溶液pH不断增大
D. 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
10. 化学科学在食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稻米主要为人体提供的有机营养素是 ______ 。
(2)市场有“铁强化酱油”、“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食品,这里的“铁、钙、碘”指的是 ______ (填“元素”、“原子”或“离子”)。
(3)某些食品采用填充氮气的方式防止变质和挤压,食品保护气常用氮气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 ______ (填“活泼”或“不活泼”)。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个新时代青年都有一个中国梦。
(1)航母梦:钢铁是制造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主要材料,与纯铁相比,钢铁的硬度更 ______ (填“大”或“小”)。
(2)航天梦: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通过反应:4KO2+4CO2+2H2O=4KHCO3+3X除去,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3)强军梦:国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铝耐腐蚀,是因为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______ (填化学式)薄膜。
(4)小康梦: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CO(NH2)2
B.KNO3
C.Ca3(PO4)2
12. 经过我国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芯片技术研究最近捷报频传。
(1)2023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3nm光子芯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为主。铟(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In、P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n的值为 ______ 。
②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2023年2月3日,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在合肥正式建成投产。芯片的核心是硅,图2是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 ______ 。
②甲物质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13. 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______ 。
(2)将50℃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 ______ (填“>”、“=”或“<”)KNO3溶液。
(3)20℃时,按图示进行操作:
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g。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
14. 小柯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如图的两个实验。
(1)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
(2)图甲中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将乙实验反应后两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白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金属离子的组成可能有 ______ 种情况。
15. 2023年,我们前“兔”似锦。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物质代表的七巧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兔子形状,拼图的规则是相邻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分别是铁、氧化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物质,D、G是氧化物,A溶液为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若C与D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______ 。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拼成的“兔子”中,物质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______ 个。
1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收集完后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
(4)装置G为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通过实验可知铁生锈与 ______ 有关。
17. 牙膏是必备的生活用品,某自制牙膏由厨房中的小苏打、苏打、食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制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自制牙膏中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发生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该牙膏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牙膏中含有碳酸氢钠
②冷却后,向步骤①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加入足量稀硝酸
______ 。
牙膏中含有碳酸钠
③向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滴加几滴 ______ 。
______ 。
牙膏中含有氯化钠
【反思评价】
(1)实验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 ______ (填序号)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 。
18. 为测定一瓶标签受损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向含有酚酞的100g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总质量为150g。(酚酞质量不计)请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现象是 ______ 。
(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石墨只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正确;
B、甲烷是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煤是由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盐,氯化铵属于盐,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石墨只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B、根据甲烷是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C、根据煤是由碳等多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B
【解析】解:A、玛瑙雕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烧制唐三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玉带打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虎符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秸秆焚烧可以提高田间肥力,但大量秸秆在田间焚烧,不但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带来了极大的火灾隐患,故A错误;
B、低碳节能、随手关灯符合绿色照明、节约能源的理念,故B正确;
C、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电火花或加热等易爆炸,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故C错误;
D、甲醛具有毒性,海鲜防腐,不能用甲醛浸泡,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大量秸秆在田间焚烧,会造成严重污染分析解答;
B、根据绿色照明、节约能源分析解答;
C、根据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甲醛有毒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关爱生命,永葆健康,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答案】A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所以N2表示一个氮分子,故A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3C表示3个碳原子,故B错误;
C、2Ca2+表示2个钙离子,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错误;
D、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使用2NH3表示两个氨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答案】C
【解析】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实验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错;
B、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故B错;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D错。
故选:C。
A、根据电解水的结论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转化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电解水的结论,知道分子的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转化方法。
7.【答案】C
【解析】解:A.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使气体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活塞先向右移;待反应完毕装置完全冷却后,由于装置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活塞又向左移;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最终活塞左移15到达刻度“4”处,故A不正确;
B.通入氧气后,a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不正确;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无论白磷的量充足与否,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因此白磷的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正确;
D.将实验一、二中的白磷换成红磷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因为红磷的着火点为260℃,利用水的温度无法达到其着火点,红磷无法燃烧,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使气体膨胀,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进行分析。
B、根据通入氧气后,a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b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燃烧进行分析。
C、根据白磷的量充足与否,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红磷的着火点为260℃,利用水的温度无法达到其着火点,红磷无法燃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8.【答案】D
【解析】解:A、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故A错误。
B、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向久置的苛性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氢氧化钠反应完,还有稀盐酸,才能与碳酸钠反应,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不能说明苛性钠溶液没有变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导致塑料瓶内气压减小,使塑料瓶变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C错误。
D、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说明气体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A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a至c段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加,到c点处,硫酸钠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a至c段硫酸钠的质量是先增大后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b至c段,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在c点处,原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已经完全被反应,c点处开始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碱性不断增强,则c至d段,溶液的pH不断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a点处为起始原混合液,溶液中的溶质为稀硫酸和硫酸铜;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所以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a−b段:2NaOH+H2SO4=Na2SO4+2H2O,每加入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与98份质量的稀硫酸反应就会生成142份质量的硫酸钠和36份质量的水,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在b点处,稀硫酸被反应完全,开始与硫酸铜反应;b−c段:CuSO4+2NaOH=Cu(OH)2↓+Na2SO4,该阶段因为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每加入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与160份质量硫酸铜反应就会生成142份质量的硫酸钠和析出98份质量的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开始减少,但该阶段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仍比起始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从图像可知),在c点处,硫酸铜被完全反应;c−d段,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由此分析,回答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糖类 元素 不活泼
【解析】解:(1)稻米中主要含有淀粉,为人体提供的有机营养素是糖类;
(2)物质由元素组成,则食品中的“铁、钙、碘”指的是元素;
(3)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因此食品采用填充氮气的方式防止变质和挤压,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1)糖类;
(2)元素;
(3)不活泼。
(1)根据稻米中主要含有淀粉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1.【答案】大 O₂ Al2O3 B
【解析】解:(1)合金的强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硬度更大,抗腐蚀性能也更好;钢铁是铁碳合金,与纯铁相比,钢铁的硬度更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K原子4个,原子18个,C原子4个,H原子4个;反应后:K原子4个,O原子12个,C原子4个,H原子4个,则3X中含有6个O原子,X的化学式为O2;
(3)铝耐腐蚀,是因为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氧化;
(4)A.CO(NH2)2是只含有氮元素的肥料,属于氮肥,故A错误;
B.KNO3是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的肥料,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
C.Ca3(PO4)2是只含有磷元素的肥料,属于磷肥,故C错误。
故选:B。
(1)根据合金的强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硬度更大,抗腐蚀性能也更好;钢铁是铁碳合金,与纯铁相比,钢铁的硬度更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K原子4个,原子18个,C原子4个,H原子4个;反应后:K原子4个,O原子12个,C原子4个,H原子4个,则3X中含有6个O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铝耐腐蚀,是因为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氧化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复合肥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等相关知识。
12.【答案】8 得到 1:2 +4
【解析】解:(1)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m=49=2+n+18+18+3,n=8。
②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易得到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SiCl4,乙是H2,丙是Si,丁是HCl,该反应方程式为。
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
②甲是SiCl4,已知Cl的化合价为−1价,设Si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零则有x+(−1)×4=0,解得x=+4。
故答案为:(1)①8;
②得到;
(2)①1:2;
②+4。
(1)①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
②根据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2)①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来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硝酸钾 > 131.6 50%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硝酸钾。
(2)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该温度下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小于氯化钠溶液,降温至20℃时,均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都不变,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小氯化钠的溶解度,故剩余NaCl溶液的质量大于KNO3溶液。
(3)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每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故①中溶液的质量为100g+31.6g=131.6g。
②升温至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每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蒸发60g水后,剩余4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44g,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0g40g+40g×100%=50%。
故答案为:
(1)硝酸钾;
(2)>;
(3)①131.6;②50%。
(1)根据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
(3)①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结晶、溶解度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乙 Mg+H2SO4=MgSO4+H2↑ 2
【解析】解:(1)甲组实验中,镁能与硫酸反应,说明镁的活动性强于氢,铜、银不能与硫酸反应,说明铜、银的活动性弱于氢,该组实验能验证镁活动性强于铜、银,但不能判断银、铜的活动性强弱;乙组实验中,铜粉不能与硫酸镁反应,说明镁活动性强于铜,铜粉能硝酸银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从而说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铜,铜强于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乙;
(2)镁片与稀硫酸发生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
(3)铜粉能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不能与硫酸镁反应,将乙实验反应后两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白色固体明显增多,铜粉继续与硝酸银反应,说明混合前硝酸银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中溶质可能是硝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原溶液中)、硝酸银(过量)或硝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原溶液中),硝酸银已完全反应,滤液中金属离子的组成可能有两种情况。
故答案为:(1)乙;
(2)Mg+H2SO4=MgSO4+H2↑;
(3)2。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2)镁片与稀硫酸发生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反应后成分分析技巧,确定反应物的情况,以及反应后滤液中的物质情况。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答案】CO2 Fe3+ Ca(OH)2+Na2CO3=CaCO3↓+2NaOH 3
【解析】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G物质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若C与D恰好完全反应即为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铁,阳离子是Fe3+。
(3)E与F反应即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拼成的“兔子”中,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一共有3个。
故答案为:(1)CO2;
(2)Fe3+;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3。
A~G分别是铁、氧化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物质,D、G是氧化物,则D、G分别是氧化铁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A溶液为蓝色,则A为硫酸铜,B可以和硫酸铜反应,则B可能是铁,C可以和B、D、E反应,则C为硫酸,D为氧化铁,E为碳酸钠,F可以和碳酸钠反应,则F为氢氧化钙,G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6.【答案】长颈漏斗 B→F→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水
【解析】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采用的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因此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B→F→C。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收集完后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由图可知,左边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铁钉生锈;右边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铁钉不生锈,由此可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
(3)B→F→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水。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由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铁锈蚀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产生大量气泡 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AgNO3+NaCl=AgCl↓+NaNO3 ②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碳酸钠
【解析】解:【进行实验】②实验结论是牙膏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实验现象为:产生大量气泡。
③实验结论是牙膏中含有氯化钠,因为是步骤②反应后的溶液,所以应该检验是否有氯离子存在,则应该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存在氯离子,则牙膏中含有氯化钠,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1)实验步骤③中是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
(2)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同时有碳酸钠产生,所以实验步骤②的实验结论不合理,因为无法证明是碳酸氢钠受热产生的碳酸钠,还是牙膏内本身含有碳酸钠。
故答案为:【进行实验】②产生大量气泡;
③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1)AgNO3+NaCl=AgCl↓+NaNO3;
(2)②;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碳酸钠。
【进行实验】②根据碳酸钠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③根据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存在氯离子,进行分析。
【反思评价】(1)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同时有碳酸钠产生,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8.【答案】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解析】解:(1)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该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水,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100g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g×4%=4g,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总质量为150g,则所用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50g−100g=50g,
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4g 50gx
4036.5=4g50gx
x=7.3%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故答案为:
(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7.3%。
(1)根据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以及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来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卷):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