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共6页。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细胞生活的环境[基础检查]1.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的是 (  )A.血浆 B.胃液C.组织液 D.淋巴液解析:人体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胃液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人体的细胞外液。答案:B2.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A.组织液 B.血浆、组织液C.淋巴液、组织液 D.血浆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答案:B3.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液、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液解析: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部分水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内的水分可以经过吸收而进入血浆中,因此,血浆中的部分水来自消化道;由于淋巴液可以回流到血浆中去,因此血浆中的部分水来自淋巴液。血浆中的水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液。答案:D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id:2147497370;FounderCESB.id:2147497377;FounderCESC.id:2147497384;FounderCESD.id:2147497391;FounderCES解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淋巴液只能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答案:A5.下列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A.毛细淋巴管阻塞B.减肥导致的营养不良C.血浆中蛋白质分子大量减少D.夏天大量饮水解析: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造成组织水肿;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大量饮水会通过调节即时排出,不会造成组织水肿。答案:D6.下列物质中,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C.CO2和O2 D.氨基酸解析: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细胞外液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CO2和O2,故葡萄糖、氨基酸、CO2和O2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答案:A7.(2021·汕头)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箭头①②③表示相应的内环境中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d:2147497398;FounderCES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三种细胞外液中,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C.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均是双向的D.图中箭头②③所代表的过程受阻均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解析:a为血浆,其中有水、葡萄糖、激素等,但不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A项错误;三种细胞外液中,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但渗透压与其他部位基本相同,B项错误;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中,只有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C项错误;图中箭头②③所代表的过程受阻均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D项正确。答案:D8.下列与血浆渗透压大小无关的是 (  )A.血浆蛋白的浓度 B.血浆中Cl-浓度C.血红蛋白的浓度 D.血浆中Na+浓度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血浆成分。答案:C9.(2021·东莞)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B.给患者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C.患者腹泻时,需及时补充清水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D.人体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项错误;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给患者注射生理盐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一般不改变,B项错误;患者腹泻时,需及时补充淡盐水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C项错误;人体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较高,组织液吸水引起组织水肿,D项正确。答案:D10.输液(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靶细胞B.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解析:静脉注射的药液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靶细胞。答案:C11.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id:2147497405;FounderCES(1)液为    ,液为    ,液为    ,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序号)。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和    系统。 (2)①④⑤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①⑤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     ,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___________物质。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 ]     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是淋巴液,是毛细淋巴管,是毛细血管,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①④⑤组成内环境。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进入血液,而后,循环系统把各种物质运输到机体的相应部位。结合图形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2)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和H2CO3等物质有关。(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相对降低,就会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答案:(1)淋巴液 血浆 组织液 内环境 ④⑤ 循环(2)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①⑤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7.35~7.45 缓冲(4) 组织液 [拓展应用]1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2/3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解析: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A项正确;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1/3,细胞内液约占2/3,B项错误;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C项正确;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项正确。答案:B1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是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CO2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解析:人体内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在消化道内完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在细胞内完成;丙酮酸氧化分解在线粒体内完成。答案:D14.下列关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肝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B.血浆中含有免疫球蛋白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被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D.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蛋白质、Na+和Cl-的含量有关解析:葡萄糖被合成肝糖原,肝糖原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所以血液流经肝后,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A项正确;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液中,所以血浆中含有免疫球蛋白,B项正确;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被肌细胞氧化分解,但是葡萄糖不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C项错误;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蛋白质、Na+和Cl-等成分的含量有关,D项正确。答案:C15.下图是内环境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id:2147497412;FounderCES(1)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媒介,同时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图中a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 (2)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患者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浆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浆pH维持在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  层生物膜。 解析:(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分析可知,a为呼吸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泌尿系统。(2)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产生于线粒体基质中,而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内CO2的浓度高于组织液中CO2的浓度。(3)患者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浆pH有所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4)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肺泡壁(单层细胞,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2层细胞膜)、红细胞膜,共5层细胞膜。答案:(1)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呼吸 泌尿(2)组织细胞内CO2的浓度高于组织液中CO2的浓度(3)降低 7.35~7.45 (4)5 

    相关试卷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