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质量评估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展开第3章质量评估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达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黏膜在一定刺激下产生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项正确;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项正确;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输送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该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D
2.(2021·广州)沃泰默切断狗的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则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 ( )
A.小肠上的微小神经没有剔除干净
B.盐酸注入小肠肠腔中,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
D.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只是神经调节的过程
解析:这个结果不是由于小肠上的微小神经没有剔除干净,A项错误;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说明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B项正确;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说明盐酸不会刺激胰腺分泌胰液,C项错误;分泌胰液的原因是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胰腺分泌胰液,而不是神经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
答案:B
3.下列结构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 )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胰腺、肝
解析:唾液腺和肠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由导管输送到消化道,而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项错误;肾上腺、甲状腺、胰岛都是内分泌腺,其分泌物直接排放到内环境,B项正确;汗腺、皮脂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由导管输送到体外,C项错误;肝和胰腺的外分泌部都属于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由导管输送到消化道,D项错误。
答案:B
4.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
B.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C.下丘脑、垂体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D.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
解析: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机体起调节作用,A项正确;激素的化学本质可能为多肽、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或类固醇等,所以有些激素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B项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C项正确;下丘脑中有多种神经中枢,同时又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激素,D项正确。
答案:B
5.下列关于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能存在于内环境中
B.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作用的靶细胞都相同
D.都是信息分子,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解析: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的组织液中,激素需经过体液运输,二者都能存在于内环境中,A项正确;神经递质是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酰胆碱,激素的化学本质不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B项错误;神经递质的靶细胞是与之接触的神经细胞等,激素的靶细胞范围较广,C项错误;神经递质和激素都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项错误。
答案:A
6.(2022·深圳)研究发现,当切除某动物的大部分胰腺,动物血糖浓度可保持正常,但在一段时间内给予过量葡萄糖,则可使动物出现高血糖,并伴随胰岛B细胞的损伤。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
A.保留的小部分胰腺仍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摄入过量葡萄糖可能会导致该动物出现尿糖现象
C.注射适量胰岛素可降低该动物胰岛B细胞的损伤
D.胰岛B细胞的损伤对动物血糖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解析:保留的小部分胰腺仍然有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仍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A项正确;摄入过量葡萄糖会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血糖的重吸收能力,所以该动物会出现尿糖现象,B项正确;该动物胰岛B细胞受损是由于过量的葡萄糖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担,如果注射适量胰岛素可降低该动物胰岛B细胞的损伤,C项正确;胰岛B细胞的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则血糖含量进一步升高,会加重胰岛B细胞的损伤,因此这是正反馈调节,D项错误。
答案:D
7.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糖受神经—体液调节
B.血糖的含量升高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
C.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D.尿液中只要检测出葡萄糖,就是患有糖尿病
解析:血糖是在神经系统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共同调节下维持平衡的,A项正确;血糖的含量升高可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项错误;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C项错误;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不一定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D项错误。
答案:A
8.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
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
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解析:垂体可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A项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起作用,既能作用于下丘脑又能作用于垂体,C项错误;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项正确。
答案:D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B.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不会影响神经调节
解析: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影响的。
答案:D
10.夏季,正常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会引起 ( )
A.汗腺分泌活动增强
B.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D.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
解析:正常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汗腺分泌活动减弱,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A、B两项错误;正常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下丘脑作为体温调节中枢,会产生兴奋,C项正确;垂体不分泌甲状腺激素,而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项错误。
答案:C
11.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们会产生渴的感觉。与渴感产生有关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 )
A.下丘脑和下丘脑
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解析: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其产生的兴奋就会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
答案:C
12.当人饮水不足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
A.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产生渴感
D.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解析:当人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其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同时还会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升高,从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答案:A
13.(2022·广州)为验证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实验,他们选择若干健康且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并均分为Ⅰ~Ⅴ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X是生理盐水,注射X后Ⅴ组家兔无明显变化
B.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Ⅳ组家兔缓解低血糖状态滞后
C.第二次注射后,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下降等现象
D.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Ⅴ组家兔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低
解析:首次注射时,Ⅰ组不做特殊处理,属于对照组,所以X是生理盐水,注射X后V组家兔无明显变化,A项正确;低血糖时快速升高血糖的方法是注射葡萄糖溶液,所以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Ⅳ组家兔缓解低血糖状态滞后,B项正确;第二次注射前已经出现低血糖症状,第二次注射后,Ⅲ组家兔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所以此时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体温下降等现象,C项正确;Ⅴ组家兔注射的是生理盐水,血糖浓度变化不大,Ⅱ组家兔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升高,因此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Ⅴ组家兔血浆中血糖浓度较低,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高,D项错误。
答案:D
14.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图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④⑤表示反馈调节
C.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TRH、TSH分泌将增加
D.当体内TSH受体被破坏时,将引起甲状腺功能亢奋
解析:寒冷时,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项正确;据图分析,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④⑤表示反馈调节,B项正确;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则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会通过反馈调节使TRH、TSH分泌增加,C项正确;当体内TSH受体被破坏时,TSH不能和受体正常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减少,将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D项错误。
答案:D
15.科研小组准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用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B.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之一
C.将实验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D.两组体重出现差异是生长激素导致的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可用正在进行生长发育的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切除法切除垂体进行实验;以体重变化或发育状况作为检测指标;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随机将实验鼠分成两组,且对照组需要手术,但不切除垂体,以排除手术伤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垂体分泌的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两组出现的生长差异不能简单地判断为是生长激素导致的。
答案:D
16.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
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D.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的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不同
解析: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相对稳定,当人运动时,运动初期BC段血糖消耗量大于产生量,血糖浓度降低,A项正确;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B项正确;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表明其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但含有的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C项错误;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两人空腹时的尿样,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浅蓝色、砖红色,D项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5分)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消化酶用来消化食物。下图甲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的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 ,经 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该途径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该途径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此时,胰腺表现出其 (填“内”或“外”)分泌功能。
(3)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图乙表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腺中的 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据此分析,因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速度会 (填“加快” “减慢”或“不变”)。
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盐酸刺激小肠(或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经体液(或血液)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该途径表明机体通过体液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2)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该途径表明机体还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表现出胰腺的外分泌功能。(3)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与组织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因糖代谢发生障碍,所以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速度会加快。
答案:(1)小肠(或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体液(或血液) 体液调节 (2)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 神经调节 外 (3)胰岛B细胞 加快
18.(8分)(2022·浙江6月选考)为研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适龄、血糖正常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只,药物S(用生理盐水配制),物质X(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等。
(要求与说明: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作具体要求。小鼠血糖值>11.1 mmol/L,定为高血糖模型小鼠。饲养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适应性饲养:选取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丙3组。正常饲养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
②药物S处理: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
丙组: 。
连续处理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直至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
③物质X处理:
甲组: 。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
丙组: 。
连续处理若干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
(2)预测实验结果:
设计一张表格,并将实验各阶段的预期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3)分析与讨论:
已知药物S的给药途径有腹腔注射和灌胃等,药物S的浓度和给药途径都会影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建模。若要研究使用药物S快速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则可通过 ,以确定快速建模所需药物S的适宜浓度和给药途径的组合。
解析:(1)适应性饲养可以让小鼠适应实验环境,正常条件饲养小鼠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甲、乙、丙三组小鼠的血糖值均正常。药物S处理时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由此可知甲组为对照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自变量为是否加入物质X,故需要用药物处理乙组和丙组引起小鼠出现高血糖症状,药物S处理时乙组和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物质X处理时乙组为对照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甲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丙组为实验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质X。(2)本次实验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在三个不同条件下(适应性饲养、药物S处理、物质X处理)进行实验,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正常条件饲养小鼠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甲、乙、丙三组小鼠的血糖值均正常。甲组为空白对照组,均是注射或灌胃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因此甲组在三个不同条件下所测得的血糖值均正常;药物S处理阶段,乙组和丙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两组的血糖均不断升高到大于11.1 mmol/L;物质X处理阶段,乙组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高血糖症状没有得到缓解,血糖值依然大于11.1 mmol/L;若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则物质X处理阶段,丙组小鼠在灌胃一定量物质X后,血糖值不断下降,但高于正常水平。根据上述内容绘制实验三个不同条件下的小鼠血糖值变化表。(3)研究使用药物S快速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实验的自变量为药物S的浓度和给药途径,因变量为高血糖模型小鼠的建模所需的时间,即可通过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S,每个浓度进行不同的给药途径,比较不同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以确定快速建模所需药物S的适宜浓度和给药途径的组合。
答案:(1)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 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 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质X
(2)
组别 | 实验阶段 | ||
适应性饲养 | 药物S处理 | 物质X处理 | |
甲组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乙组 | 正常 | 不断升高到大 于11.1 mmol/L | 大于11.1 mmol/L |
丙组 | 正常 | 不断升高到大 于11.1 mmol/L | 不断下降,但 高于正常水平 |
(3)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S,每个浓度进行不同的给药途径,比较不同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
19.(15分)下图所示为人的激素分泌调节的3种类型,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激素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 ,若激素甲为甲状腺激素,则下丘脑产生的激素为 。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会 。
(2)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 合成和分泌的 增多。该激素的生理作用为 ,其分泌调节的方式对应图中的 (填“类型1”“类型2”或“类型3”)。
(3)激素调节的特点为 (答出一个即可)。
解析:(1)据题图分析可知,激素甲的分泌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若激素甲为甲状腺激素,则下丘脑分泌的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通过激素的反馈调节,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会升高。(2)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其分泌调节的方式对应图中的类型2。(3)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升高 (2)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类型2 (3)微量和高效(或通过体液进行运输或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或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20.(14分)(2021·汕头)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2)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的重吸收,从而使血钠含量维持平衡。因此,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3)下丘脑除了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
(至少填2个)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4)某人多饮多尿,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你认为此人多饮多尿的原因是。
解析:(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2)当人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的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含量增加,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进而调节血液中水和盐的含量,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3)下丘脑是水盐平衡、体温平衡、血糖平衡等的调节中枢。(4)根据题意,垂体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这时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答案:(1)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2)醛固酮 钠离子 体液调节 (3)体温、血糖平衡 (4)垂体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这时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21.(8分)(2022·全国乙卷)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 (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 是 。
解析:(1)实验一中,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家兔甲状腺细胞会吸收并利用放射性碘合成甲状腺激素,因此甲状腺中可以检测到碘的放射性。(2)根据上述分析,实验二中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会促进甲状腺的活动,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家兔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而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因而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
答案:(1)甲状腺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 (2)大于 不相同 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