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时练习
展开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3节 群落演替
[基础检查]
1.下列群落演替的实例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重新长出绿草
B.弃耕的农田上生长出杂草和小灌木
C.火山岩的表面长出地衣和苔藓
D.过量砍伐的森林长成杂木林
解析: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弃耕的农田上、过量砍伐的森林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火山岩是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所以在其上面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C
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改变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答案:D
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C.沙漠地区易形成树林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
解析: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少雨,不易形成树林;若在环境条件极为恶劣且有人为破坏等情况下,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
答案:B
4.一块弃耕的农田上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由弃耕的农田演变为森林的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生态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物种丰富度、净光合量、总光合量和生物呼吸量基本保持不变,由此可知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B
5.下列关于在弃耕的农田上和裸岩上发生的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B.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
D.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
解析:在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二者的演替起点等不同。
答案:D
6.下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解析: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第N年时,甲、乙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的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
答案:C
7.某地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岩浆形成火山岩。预测若干年后,该火山岩上可着生草本植物。下列有关这一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该过程通常不出现地衣和苔藓
C.人类活动会影响该过程的方向和速度
D.该过程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解析:在火山岩上发生的初生演替可能会经过的阶段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因此该过程会出现地衣和苔藓。
答案:B
8.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处理方式 | 植被覆 盖率/% | 小型土壤动物 | 土壤有机质/(g·kg-1) | ||
物种 数/种 | 个体 数/只 | ||||
甲 | 种植植物 | 97 | 37 | 260 | 19.8 |
乙 | 不干预 | 8 | 9 | 28 | 11.9 |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使该群落结构变得简单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解析:移栽植物会使该群落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移栽植物能为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故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边坡甲上可能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而自然长出乔木;群落演替不会随时间延长而一直加剧。
答案:B
9.(2021·茂名)一片原始森林因大火而毁灭。一段时间后长出绿草,几年后出现一些灌木,再过不久会有树木落脚。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经过数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后,植被会重新恢复干扰之前的面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称为 。随着该过程的进行,群落植物对光能和空间的利用率 。为调查大火前后林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变化,宜采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这属于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
(2)据研究,演替过程中,取代先锋灌木优势地位的先锋乔木往往是一些速生树种,原因是 。
(3)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林窗”形成后,“林窗”区域的物种多样性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林冠封闭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原因是 。
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一般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增多,净光合产量增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1)原始森林因大火而毁灭,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此过程为次生演替。随着该过程的进行,群落的垂直结构比较明显,植物对光能和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为调查大火前后林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变化,宜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这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2)据研究,演替过程中,速生树种迅速拔高、拓宽树冠,能争夺到更多的阳光,故取得先锋灌木优势地位的先锋乔木往往是一些速生树种。(3)“林窗”形成后,优势个体死亡之后,为其他原来不占优势的生物提供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故“林窗”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大于林冠封闭区域的物种多样性。
答案:(1)次生演替 提高 取样器取样 群落 (2)速生树种迅速拔高、拓宽树冠,能争夺到更多的阳光 (3)大于 优势个体死亡之后,为其他原来不占优势的生物提供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拓展应用]
10.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植物更有优势
B.与草本植物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
C.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植物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
D.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
解析: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植物更有优势,A项正确;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因此与草本植物群落相比,灌木群落拥有更加复杂的垂直结构,B项正确;相比多年生亚灌木群落,多年生灌木群落里有草本植物、亚灌木和灌木,生物种类和空间结构更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项错误;多年生灌木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抗风能力和吸水能力,更加适合在沙地生存,所以随着演替的进行,其逐渐取代其他植物,成为该沙地的主要植被类型,D项正确。
答案:C
11.(2022·梅州)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为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解析:弃耕地中保留了土壤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或种子等繁殖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D两项正确;由“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为森林”可知,该演替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项正确;弃耕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B项错误。
答案:B
12.(2021·茂名)20世纪60年代,由于开沟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上气候变化的胁迫,某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局部湿地逐渐退化成草地或荒漠,呈现出“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漠化地→荒漠”的生态演替趋势。关于上述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C.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D.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甸生态系统
解析:初生演替是在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沼泽中存在一定的植被条件,故题干中的演替不是初生演替,A项错误;人类活动可使演替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B项正确;“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漠化地→荒漠”,该演替中群落结构呈现出由复杂到简单的趋势,C项错误;与草甸生态系统相比,荒漠生态系统物质组成成分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草甸生态系统,D项错误。
答案:B
13.请回答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 。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选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选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短。(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高中第3节 群落的演替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3节 群落的演替精练,共11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同步训练题,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