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同步测试(20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作业,共4页。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基础检查] 1.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因素对桃树而言,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解析: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因素为温度,温度属于物理信息。答案:A2.下列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蝇草“绝技”: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苍蝇前来,帮助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解析: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C3.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是 ( )A.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答案:A4.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 D.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解析:“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分别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属于染色体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答案:C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B.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鸟类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非生物环境解析: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A项错误;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B项正确;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项错误;物理信息既能来自生物,也能来自非生物环境,D项错误。答案:B6.在生产上,常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什么功能?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以上三项都不是解析: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其中,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答案:C7.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翼,给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雄鸟给孵卵的雌鸟发出的是物理信息B.上述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C.上述实例可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D.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毫无意义 解析:用力抖动两翼属于雄鸟发出的行为信息。由于该信息传递发生在同种鸟之间,因此不能证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从而保证本物种不会灭绝,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答案:C8.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蠹虫在发现榆、松等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拮抗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小蠹虫发出的聚集信息素、榆树分泌的化学物质及群居动物产生的群体气味均属于化学信息;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答案:C9.阅读资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 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资料2 当烟草植株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该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的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1)资料1中招潮蟹挥螯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其与招潮蟹体内分泌的 有直接关系。该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利用资料2中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属于 防治,其优点是 。 解析:(1)招潮蟹挥螯是通过动作传递信息,故属于行为信息。这种行为的目的是繁衍,即属于繁殖行为,其产生与体内分泌的性激素有直接关系。该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利用人工合成的类似烟草释放物的化学物质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属于生物防治,其优点是不污染环境。答案:(1)行为 性激素 繁衍 (2)生物 不污染环境[拓展应用]10.若下图表示的是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只能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取信息解析:由题图可知,物种a与物种b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实现这种动态制约关系依赖双方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答案:C11.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解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答案:A1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转换B.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C.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产生的热能不能被利用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单向性是由捕食关系决定的。答案:D13.某人在农场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栽培了多种果树,同时还饲养着优质的家禽、家畜等。他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农场中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以下是他采取的一系列增产措施:①根据植物的光周期特性和经济利用部分的不同,人工控制光周期使作物达到早熟、高产;②释放过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③家禽饲养,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④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等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⑤在稻田中放置人工扎成的稻草人,起到驱赶鸟类的作用。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增产措施中,涉及的信息种类依次为① ,② , ③ ,④ , ⑤ 。 (2)请根据以上措施,总结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解析:措施①②③④⑤分别涉及光、性引诱剂、光、声波、稻草人,依次属于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措施①③④体现出信息传递在提高农畜产品产量方面的应用,而②⑤体现出信息传递在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方面的应用。 答案:(1)①物理信息 ②化学信息 ③物理信息 ④物理信息 ⑤物理信息 (2)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精练,共9页。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作业,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