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农安县初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地切割着,雕凿着,
xièdài
缓慢而从不。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马丽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xièdài
2.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
A.风云变幻 B.接踵而至 C.历历在目 D.漫不经心
3.文中两处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2分)
A:? B,。 C:。 D,?
4.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是()。(2分)
A.搭配不当 B.句式杂糅 C.语序不合理 D.结构不完整
5.古诗文默写(7分)
(1)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虽有佳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女有归()
(2)盗窃乱贼而不作()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8.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⑥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徒。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选自《新序》)
【注释】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司城子罕止而觞之 止露尻尾(《狼》)
B.为鞔者也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C.荆适兴兵欲攻宋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孔子闻之曰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0.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11.士尹池根据哪两件事认为子罕“仁”?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7分)
①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②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③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
④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⑤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⑥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⑦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节选自《一滴水经过丽江》)
1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下表。(3分)
游踪
景象
感受
登上水车
古城全貌
依止自然,美丽自然
①
东巴文字
掺入砚池,蘸到笔尖
投身民居
②
恬淡怡然,安居乐业
穿城而出
古城夜晚,旷野田园
③
1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丽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4.说说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特点与作用。(2分)
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15分)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选文有删改)
1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一项是()。(2分)
A.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C.花香鸟语,雄鸡唱晓
D.萃天地之清气,极造化之大观
16.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3分)
17.第①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法矛盾吗?为什么?(3分)
(1)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
(2)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18.下面的语段应放在第______________段和第______________段之间,为什么?。(4分)
语段: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
杰出成就的。
19.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与《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文章的标题,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你的见解。(3分)
(五)名著阅读(8分)
20.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6分)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支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书名),本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2分)
(2)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疾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保尔于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他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后来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过自杀的念头,坚定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做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综合实践(10分)
22.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八年一班围绕“和”字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和”的涵义
①《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②《舜典》:律和声。
③《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④《书·尧典》:协和万邦。
【材料二】
关于“和”的名言数不胜数,例如:“礼之用,和为贵”“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等。
(1)请结合【材料一】,用自己的话说说“和”最早都有哪些涵义?(2分)
(2)写出两个与“和”有关的成语或名言警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要征集关于“和”的经典故事,下列故事符合该主题的一则是()。(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六尺巷”名字的来历
C.道旁苦李
(4)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和睦;同:苟同。和而不同指的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写作(50分)
23.作文: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命题作文:别样的青春风景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写道:“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做人就应该学习松树的坚定性、坚韧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心存定力、站稳脚跟,风吹不转向,浪打不迷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字和标点要抒写规范、整洁、美观;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农安县初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答案:懈怠
评分说明:共2分。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
2.答案:D
评分说明:2分。
3.答案:C
评分说明:2分。
4.答案:D
评分说明:2分。
5.答案:(1)禅房花木深(2)海内存知己(3)秋天漠漠向昏黑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评分说明:共7分,每句1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该句不得分。
6.答案:(1)女子出嫁。(2)作乱害人。
评分说明:2分。每个1分。
7.参考答案: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
8.参考答案:有相同的地方。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自由平等、安居乐业,这样理想的生活图景和大同社会非常相似。显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根据大同社会的理念构想出来的,展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评分说明:共3分。语言表述流畅,意思对即可。
9.答案:B
评分说明:2分。
10.答案: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评分说明:2分。每处1分。
11.参考答案:南家的墙遮蔽了子罕家的墙,但为不影响南家生计,子罕没让他们搬走;西家地势高,子罕允许西家积水流经自家。
评分说明:共4分。每答出一点得2分。
参考译文:士尹池为楚国出使到宋国,司城子罕留他在家里喝酒。司城子罕的南邻的院墙前伸到子罕的院子里,使子罕的南墙不直,子罕的西邻家的脏水从子罕的宅院穿过,子罕也不堵塞。士尹池问为什么任它这样,司城子罕说:“南面的一家是工匠,是做鞋的,我要把他家迁走,那家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糊口,已经三代了,现在搬走,那么宋国要买鞋的人,就不知道我的住址,我们就会没饭吃,希望相国体念我家无法糊口的苦哀,因此我没把他们迁走,西邻地势高,我的宅子地势低,脏水从我家流下去很方便,因此没有堵塞。”士尹池回国,楚国正好发兵要进攻宋国。士尹池规劝楚王,说:“宋国是攻不得的啊,他们的君主贤明,他们的相国仁厚。贤明的人能得民心,仁厚的人能使人为他卖命,攻打宋国,不会得手,会成为天下的笑柄。”楚国放过宋国转而攻郑国。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在朝廷上改善了国家政治,就使千里之外的敌人退兵,这说的就是司城子罕啊!”
12.参考答案:①经过小店②百姓寻常生活③五彩斑斓,宁静澄澈。
评分说明:共3分。每空1分。
13.参考答案:①丽江水多水美,水既是风景,也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非常符合丽江的特点。②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无论是时间线索还是空间线索,都因这一滴水的由来和流动变化而具有了合理性,因而也让描写的视角极为自由。③一滴水既是游览者,也是讲述者,第一人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使情感的表达更为真切深挚。④一滴水的拟人化写法,也使本文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说明:共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4.参考答案:对比手法。突出古城美丽夜景抚慰心灵与陶冶性情的无穷魅力。
评分说明:共2分。手法1分,作用1分。
15.答案:D
评分说明:2分。
16.参考答案:①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②“绿”是春天来临的指标。③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
评分说明: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参考答案:不矛盾。第(1)句说石头和花卉没有语言,是指它们不会说话;第(2)句说“鸟语花香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花香鸟语能通过暗示让人们知道大自然的一些规律。
评分说明:共3分。答出不矛盾得1分,说出理由得2分,意思对即可。
18.参考答案:②③。“月、露、风、云、花、鸟”紧承第②段黄宗羲说的话;引出第③段唐代诗人对物候的歌咏。
评分说明:共4分。放对位置2分,分析作用2分。
19.参考答案:示例1更欣赏《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因为《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能直接体现出文章的说明对象;而《大自然的语言》不能直接体现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示例2更欣赏《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语言欠生动。
评分说明:共3分。答出观点(1分);阐述理由(2分)。
20.(1)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动作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不给分。
(2)参考答案:保尔在砖瓦厂藏枪;中尉找枪
评分说明:共4分。每个情节2分。
21.参考答案:C
评分说明:2分。
22.(1)参考答案:《说文解字》-音韵和谐动听;《舜典》-音韵和谐动听;《广韵》-和谐;《书·尧典》-和谐中庸。
评分说明: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略
评分说明:共2分。每个1分。
(3)答案:B
评分说明:2分。
(4)参考答案: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想法,而不应该干涉甚至反对,同时自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如此才是“和”,否则就成为“同”。
评分说明:共4分。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
23.参考答案:略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实践,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实践,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