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2* 哦,香雪课后复习题
展开哦,香雪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踮起(diǎn) 娇嗔(chēn)
瞥见(piē) 怂恿(sǒng)
B.战栗(lì) 凛冽(lǐn)
蠕动(rǔ) 虔诚(qiān)
C.脊背(jī) 黝黑(yǒu)
嘟囔(dū) 惆怅(chóu)
D.倾轧(yà) 皱褶(zhě)
隧道(suí) 吸吮(shǔn)
答案:A
解析:B项,“蠕”应读“rú”,“虔”应读“qián”;C项,“脊”应读“jǐ”;D项,“隧”应读“suì”。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 。
(2)这时,车身忽然 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
(3)她推开门,黑暗的房间里好像有一个人,她忽然感到一丝 。
A.颤动 悸动 蠕动
B.蠕动 悸动 颤动
C.蠕动 颤动 悸动
D.悸动 蠕动 颤动
答案:C
解析:“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悸动”,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根据每句话的陈述对象,(1)句“黑点”对应“蠕动”,(2)句“车身”对应“颤动”,(3)句“她”对应“悸动”。
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姑娘们的美,也美在特有的天真。她们会凑上前去问来自北京的列车乘务员“你们老待在车上不头晕?”“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 。现代化器械,在她们看来是奇特、不可理解的,这群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姑娘,保留了大山深处最原始的纯美与洁净。
A.这些颇天真的问题,在衬托台儿沟闭塞落后的同时,也映照着她们的幼稚
B.这些颇幼稚的问题,在映照着她们的天真的同时,也衬托台儿沟的闭塞落后
C.这些颇天真的问题,在映照着她们的幼稚的同时,也衬托台儿沟的闭塞落后
D.这些颇幼稚的问题,在衬托台儿沟闭塞落后的同时,也映照着她们的天真
答案:D
解析:这段话陈述的重点是“姑娘们的天真”,只有D项符合要求。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
(2)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
(3)“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
(4)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 )
参考答案:(1)拟人 (2)比喻 (3)借代 (4)排比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准备着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
C.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姑娘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D.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定位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以火车为依托展开故事,突出中心人物,构思精巧。
答案:B
解析:B项,台儿沟的姑娘们仿照城里姑娘的样子武装自己,表现了她们对城市生活的艳羡;她们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希望得到火车上乘客的认可,是自卑而非谦卑好客。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表 妹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孩子,现在托给人家。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还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工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及“生命的欢喜”,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
B.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下文写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作了铺垫。
C.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处已有了更多体会。
D.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
答案:D
解析:D项,“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错误,主要是表现她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7.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
解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与相关的情节。小说中的表姐生活在城市里捧着铁饭碗,感觉比生活在农村的表妹有较大的优越感,她看到表妹的生活因改革开放愈加红火,看到美丽的农村风光,渴望能够通过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只要答出她现在的城市劳动者身份、优越感,以及羡慕农村的高收入生活,就符合答题的要求。
8.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赞扬了劳动之美;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赞美了农村蕴含的勃勃生机;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解析:解答这类试题,应该选择正确的角度,如表妹辛苦却能赚到比较丰厚的收入,从中可以看出劳动的重要性;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生活道路越走越宽,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环境的变化的赞美,以及对改革开放好政策的赞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进入到这一大片原始胡杨林里——哪怕是仅涉足于它的边缘,① 。它具有所有的原始事物共有的那种远避、拒绝的特性。它不想见谁,更不想被人探访和宣传。结果,这些特性反而增强了它的神秘感和诱惑力。
有经过长距离奔波的四辆汽车已经出现在它的一侧。那些汽车风尘仆仆,撒满了大戈壁的干燥的沙尘。车上的人已经看见了这一片胡杨林,而且感到很近。
终于,四辆汽车进入了胡杨林边缘。要想进入它的腹地似乎是不可能了,不过它的边缘已经足够让人领略。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各种形态,使无语的胡杨仿佛有形有灵,仿佛这些千年、百年的原始胡杨除了不能移动、不能开口说话之外,对一切都了然于心。
千年的修炼果然能使树木变成精怪吗?不然为什么分明在树身之外已然具有了别的生灵的样子?像龙蛇盘踞的,似鹰鹤独立的;还有的像狗熊的背影,有的像骏马的惊立,有的干脆就是一只恐龙、一只海龟、一只鳄鱼、一只巨蜥……当然,还像人,像僧侣入定,像剑客远行,像几个人在一处密谋。
它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给了我们相当广泛的猜测可能性,② ,只不过是“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胡杨。
9.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拟人 反问 反复 排比
B.比喻 反问 排比 反复
C.拟人 设问 比喻 排比
D.比喻 设问 反复 排比
答案:C
解析:“它不想见谁,更不想被人探访和宣传”“那些汽车风尘仆仆”是拟人;“千年的修炼果然能使树木变成精怪吗?不然为什么分明在树身之外已然具有了别的生灵的样子?”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前句问,后句答(以反问句作答),是设问;“有的像狗熊的背影,有的像骏马的惊立,有的干脆就是一只恐龙……”是排比、比喻。文中没有“反复”。
1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存在两处语病,请修改。
参考答案:①语序不当。应改为“已经有四辆经过长距离奔波的汽车出现在它的一侧”。②搭配不当。“撒满”改为“披满”或“落满”。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参考答案:①也是相当费力的一件事 ②实际上它仍然是胡杨
解析:第①处注意横线后的“不想见谁,更不想被人探访和宣传”,从胡杨林拒绝人进入的角度思考。第②处注意横线后的“只不过是……胡杨”这一提示。
12.下面是某客运站的进站流程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参考答案:乘客购票后,先通过预检口预检,再到验证口安检。人票证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人票证验证不符须至公安处置点再次接受验证,验证不符将被拒绝上车,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
解析:这是一幅流程图,可按顺序逐一串联事件。注意在“验证”后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和“公安处置点”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要分开说明。
1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什么是最真挚的友谊?是华美盛宴的觥筹交错,是形影不离的朝夕相守,是依依难舍的缠绵缱绻,还是困境中搀扶你一把的那双温暖的手?
材料:距离 风景 财富
无从探测的广袤宇宙 车载斗量的金钱 画家笔下的云霞 缥缈的海市蜃楼 美轮美奂的房屋 生与死的永远分别 珠光宝气的服饰 痛彻肺腑的咫尺天涯 雨后天晴的彩虹 心与心之间的隔膜 充实丰盈的知识 故乡那平淡的山水
答案示例:(1)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是无从探测的广袤宇宙,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是痛彻肺腑的咫尺天涯,还是心与心之间的隔膜?(2)什么是最宝贵的财富?是车载斗量的金钱,是美轮美奂的房屋,是珠光宝气的服饰,还是充实丰盈的知识?(3)什么是最美丽的风景?是画家笔下的云霞,是缥缈的海市蜃楼,是雨后天晴的彩虹,还是故乡那平淡的山水?
解析:所给的例句描述的对象是“友谊”,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所给材料分类重组,重组的句子应与示例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且合乎逻辑,最后一分句升华主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2* 哦,香雪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2* 哦,香雪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小阅读-课内,文学类阅读-双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上册3.2* 哦,香雪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3.2* 哦,香雪综合训练题,共6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3.2* 哦,香雪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3.2* 哦,香雪习题,文件包含第32课《哦香雪》同步检测原卷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第32课《哦香雪》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