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离骚节选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离骚节选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离骚节选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离骚节选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1.2 离骚(节选)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2 离骚(节选)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离骚(节选)一、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屈 原 庙梁辰鱼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梁辰鱼:戏曲作家,生活在君庸臣昏、宦官当政的明末时代。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作为祭品用。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中山神、仙灵的形象。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芳杜:香草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寒云来渲染凄清的氛围,人们祭献白蒿来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之情。B.颔联写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中山神、仙灵的形象日夜陪伴屈原,使屈原的灵魂得到慰藉,表达作者深深缅怀屈原之情。C.颈联写楚怀王巫山云雨之事和屈原投水而死的事件,表达作者对楚怀王的荒淫无道的辛辣讽刺,也暗含对屈原大业未竟的惋惜之情。D.尾联写屈原庙中的景色,斑竹泣芳杜,鹧鸪啼黄昏,渲染一种安谧宁静的气氛。2.本诗的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旅中送迁客吴 融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的遭遇。B.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色彩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略精当,感情深沉含蓄。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吾知其亦已兮A.肇锡余以嘉名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C.恐年岁之不吾与 D.高余冠之岌岌兮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竞周容为度    乘骐骥驰骋兮B.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九死其犹未悔C.夫孰异道相安 偭规矩改错D.哀民生多艰 惟草木零落兮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篇章。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国风,代指《诗经》,指《离骚》,代指楚辞。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              ? (2)在《离骚》(节选)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用香蕙作佩带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集白芷为饰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3)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讽刺那些违背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将苟同别人作为法度的句子是:          ,           (4)《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          ,           (5)《离骚》(节选)中用香草作比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          ,           9.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废墟》中写道,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曹雪芹、杜甫、孔尚任、鲁迅等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仿照下面的例句,从上面所举的人物中选取合适的对象写句子。例:曹雪芹不想大团圆,于是辛酸哀痛作《红楼梦》,以昭示封建家族的衰落。(1)                       (2)                       10.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将其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40字)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每年都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粽子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离骚(节选)1.D 解析 D项,渲染一种安谧宁静的气氛错误,应是渲染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2.诗歌的尾联用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的手法来表现诗境。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的景象,渲染了人们前来拜谒屈原庙的凄清氛围。这种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解析 首先答出尾联运用的手法,因为尾联是写景句,可以想到关系的术语;然后分析诗人写了什么景,最后分析其中蕴含了什么情。由注释,并结合屈原的身世,可知表达的是诗人缅怀、同情屈原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之情。3.C 解析 C项,两首诗格调不同。本诗主要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更有对朋友的劝勉。4.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写南方为蛮荒之地,落日青山路,写此去路途遥远,为朋友担心。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5.C 解析 A项,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嘉名锡余。B项,被动句。C项,和例句相同,均为宾语前置。D项,定语后置。6.D 解析 A项,介词,把;连词,相当于。B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D 解析 D项,屈原作品集错误。《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8.(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5)既替余以蕙纟襄兮 又申之以揽茝9.示例 (1)屈原不想大团圆,于是忧愁幽思作《离骚》,以表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杜甫不想大团圆,于是抑郁悲痛作三吏”“三别,感叹人民在战乱中的悲惨。解析 要从所给的人物中选取两个人物进行仿写,要联系所选人物的作品及作品的主要内容。10.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离骚(节选)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离骚(节选)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运用,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8 茶馆(节选)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8 茶馆(节选)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