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8页。
    章末综合检测卷(二)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1·辽宁)下图为某市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该市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建成区基础上将重点规划建设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据此完成1~2题。

    1.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旅游 C.河流 D.交通
    2.与规划建设的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对应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④ D.④③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建成区附近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其出入口、火车站、高铁站、城市道路等,所以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交通。第2题,滨水居住区应布局在河湖旁边,即②处。仓储物流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处,即③处。旅游服务区应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所以应布局在靠近国家湿地公园的①处。
    答案:1.D 2.B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Ⅰ Ⅱ
    3.图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城镇化表现为(  )
    A.人口总数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道路增加 D.城市人口比例增加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附近最适宜建文教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第3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因而图中能直接反映出的城镇化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4题,①地位于河流上游,距工业区较远,环境质量好,且靠近居住区,因而附近最适宜建文教区。
    答案:3.B 4.A
    (2022·广东高考)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5~6题。

    5.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6.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排名前两名的城市,从1990年到2018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迅速,且建成区的面积远远超过其他13个城市,故该城市群为典型的双核发展模式。第6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居住的需求增多,居住区的面积增大,导致城市扩张;产业发展会导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带来城市建成区的扩展;建城历史与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影响不大。
    答案:5.B 6.A
    读下表,完成7~8题。
    国家
    城镇化水平
    产业结构
    化石能源消耗比例
    甲国
    86.04%
    14∶65∶21
    51.30%
    日本
    66.64%
    1∶27∶72
    81.01%
    德国
    73.72%
    1∶28∶71
    79.49%
    7.甲国最可能是(  )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英国
    8.甲国城镇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
    A.滞后城镇化 B.虚假城镇化
    C.逆城镇化 D.城镇中心衰落
    解析:第7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甲国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中农业和工业所占比例较大,不可能为发达国家;该国城镇化水平高于中国,由此可推断出该国为巴西。第8题,结合巴西的产业结构可知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但是其城镇化水平却高于日本和德国,由此可判断出其虚假城镇化现象严重。
    答案:7.C 8.B
    浙江省某市调查了当地市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如下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
    A.外围区域早高峰    
    B.外围区域晚高峰
    C.中心区域早高峰    
    D.中心区域晚高峰
    10.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大力拓宽城市道路
    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    
    D.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
    解析:第9题,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大,人流、车流量大,所以中心区一定是比外围区域交通更拥堵;根据车速判断,车速最慢的就是最拥堵的时间。根据前面分析和图示内容,可判断出中心区域的晚高峰交通最拥堵。第10题,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好是减少私家车数量,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规划完成后,很难再大力拓宽城市道路。
    答案:9.D 10.A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行政中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据此完成11~12题。
    11.城市出租车中心调度系统,为了准确了解每辆出租车的状况,更好地服务城市居民,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2.对1992年与2022年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解析:第11题,出租车中心调度系统,主要应用的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分析每辆出租车的状况,规划出行线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定位每辆出租车的位置。第12题,对1992年与2022年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可以了解道路分布状况,但不能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不能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答案:11.D 12.C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完成13~14题。
    13.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少数民族居多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解析:第13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当地山货较多,另外根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多。第14题,安徽省南部以汉族为主。秦腔流行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答案:13.D 14.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16.古都北京无法借鉴特克斯县城设计八卦布局的原因是北京(  )
    A.深受皇家文化影响
    B.气候湿润,城区被河流分隔
    C.缺乏易经文化传播
    D.市区多山地,地势起伏较大
    解析:第15题,由材料可知,特克斯县城地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城;虽沿河分布,但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水运并不便利;森林茂密与风景优美并不是建城的突出优势。第16题,北京是著名古都,深受皇家文化影响,市中心方格布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因素影响显著。
    答案:15.B 16.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甲、乙、丙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指出图例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
    (2)说出该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合理性。
    (3)图中①②③地中适宜修建高级居住区的是    ,请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且面积较小,应为商业区;乙功能区位于商业区的四周且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甲功能区位于城市外围,盛行风的下风向,应为工业区。第(2)题,可从土地价格、交通条件和仓储量等方面进行考虑。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城市外缘,靠近公路、绿地和文教区,同时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因而适合修建高级居住区。
    答案:(1)甲:工业区;乙:居住区;丙:商业区。
    (2)位于城区的边缘,地价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方便;邻近工业区,仓储量大。
    (3)①地 ①地位于城市外缘,靠近绿地,环境质量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靠近公路,交通方便;邻近文教区,文化氛围好。
    18.中国现阶段已进入到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比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镇化进程图(含预测),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与美国、英国相比,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特点。
    (2)英国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中国为应对城镇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曲线可知,与美国、英国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低,在2000年前,发展速度慢;2000年后,发展速度加快。第(2)题,英国城镇化后期阶段,城市规模大,城市中心区出现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环境质量恶化等城镇化问题,因而一部分人口向环境质量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农村和小城镇转移。第(3)题,可从控制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合理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城镇化水平低;在2000年前,发展速度慢;2000年后,发展速度加快。
    (2)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房价上涨;环境质量恶化。郊区环境质量好;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19.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材料二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广州西关大屋大门 广州西关大屋平面图 北京四合院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2)仔细观察图片,列表说明南北方民居的建筑结构反映了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
    答案:(1)内向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
    地域
    民居结构特点
    民居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
    北方
    低矮,门、窗户均较小,严实
    冬季寒冷,多风沙天气
    南方
    高敞,门、窗户宽大,通透性好
    潮湿多雨的天气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