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22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22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22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测试(25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第2课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卷三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2课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1课时测试题,共6页。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
【基础巩固】
云南省剑川县自古以来一直采用稻麦复种、水旱轮作的耕作方式,被誉为 3 000 年水旱轮作的“活化石”。当地农民每年 5—6 月栽种水稻,10—11 月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地播种大麦或小麦。据此完成 1~2题。
1.该县稻麦复种、水旱轮作方式主要利用的自然优势是( )
A.水热 B.光照 C.地形 D.土壤
2.该耕作方式提高了( )
A.机械化水平 B.稻麦的质量
C.土地利用率 D.土壤的肥力
解析:第1题,云南省剑川县所处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可进行稻麦复种;由于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可进行水旱轮作。第2题,稻麦复种、水旱轮作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1.A 2.C
(2022·湖北鄂州)覆膜种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效益,是改变农业生产力的一种“新动力”。下图是华北地区秋萝卜种植时的覆膜示意图,地膜只覆盖高垄。实验发现,覆膜比不覆膜的地块产量、品质都要好很多。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垄沟的主要作用是( )
A.雨季存水 B.旱季排涝
C.平整土地 D.积蓄水肥
4.该耕作方式可以增产的直接原因是( )
A.提高地温,保水保肥促生长
B.保水保墒,减少下渗防风蚀
C.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
D.阻挡太阳辐射,膜内地温高
5.秋萝卜多种在高垄,按穴距要求打孔点播,试分析高垄种萝卜的好处( )
A.高垄上散热慢,透气性好
B.受光面积减小,散热更快
C.土层疏松透气,根系更发达
D.排水好且气温年较差更大
解析:第3题,垄沟与高垄(垄台)加大了位差,利于雨季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沟加大了高差,不属于平整土地;垄沟有利于集中施肥,减少水肥流失。第4题,起垄栽培能增加光照面积,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土壤水肥条件较好,促进蔬菜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增产;起垄栽培增加了土壤透气性,使得下渗增加;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但这不是增产的直接原因;太阳短波辐射能透过白色地膜进入,白色地膜阻挡了膜内外的热量交换,使得膜内地温高。第5题,高垄上透气性好,散热快;高垄上增大了受光面积;高垄上土层疏松透气性好,更利于萝卜扎根,使得萝卜根系更发达;高垄加大了与垄沟的高差,有利于排水,但高垄种植与气温年较差无关,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也不是种植萝卜的优势。
答案:3.D 4.A 5.C
(2022·浙江6月高考)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 )
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
7.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 )
①土地产出率 ②产业集群化水平 ③农业收入比重 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6题,现代化建设意味着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耕地,机械化率提升之后会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第7题,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以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增加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地产出率;现代农业会提高收入,但不会提高比重;现代化农业并不会造成种植结构多元化。
答案:6.D 7.A
【拓展提高】
(2022·全国高考甲卷)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8~10题。
8.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量 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 D.作物熟制
9.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
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10.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
①作物轮作 ②土壤深翻 ③圈舍养殖 ④土地平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吉林省的秸秆产量小于河南省。吉林省大致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河南省在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交界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相较于吉林省,河南省作物年成熟次数多是其年秸秆产量多于吉林省的主要原因。吉林、河南两省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年降水量差异不明显;吉林、河南两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作物结构差异不大;吉林省有黑土分布,土壤肥沃、耕地质量更好,但其秸秆产量低于河南省。第9题,由材料可知,“粮改饲”是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说明“粮改饲”是为了增加喂养肉牛的饲料,调整农牧结构,并不是为了提高秸秆产量;“粮改饲”对增加秸秆种类和推动种植技术的进步作用不大。第10题,由材料可知,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进行作物轮作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体现了“粮改饲”的生态意义;土壤深翻和土地平整会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耕作层的保护;“粮改饲”可为圈舍养殖的肉牛等提供充足的饲料,减轻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
答案:8.D 9.C 10.A
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为甜菜和甘蔗,甜菜是喜温凉、耐盐碱的作物;甘蔗是喜高温、喜光的作物。下图为我国制糖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糖料作物种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B.气候特征 C.地形地势 D.种植经验
12.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相比,A区域大范围种植甘蔗的原因是( )
A.光照丰富 B.降水较多 C.市场广阔 D.热量充足
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甜菜喜温凉,甘蔗喜高温,我国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糖料作物种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气温是气候要素。第12题,图中A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能大面积种植甘蔗的原因是北侧山地阻挡了冬季的冷空气,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热量充足。
答案:11.B 12.D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火龙果是广西重点发展的水果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广西火龙果由零星种植不断向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远远超过粤、黔、闽等省之和。目前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百色、贵港等地区种植火龙果的面积呈扩大之势。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火龙果少有病虫害,几乎不使用农药就可以生长繁育。火龙果绿色、环保、营养价值高。下图示意火龙果种植面积呈扩大之势的城市分布。
(1)与种植火龙果的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分析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有利自然条件。
(2)概括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呈扩大之势的城市的分布特点。
(3)分析火龙果成为广西重点发展的水果品种之一的社会经济原因。
解析:第(1)题,与粤、闽相比,广西北部为云贵高原,地势高,受寒潮影响小;距台风的源地远,台风灾害较小。与黔相比,广西的纬度偏低,光、热、水条件好。第(2)题,结合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呈扩大之势的城市在图中的位置,可知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距海较近、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火龙果营养价值高,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火龙果是广西重点发展的水果品种之一,有政策的支持;火龙果的发展会增加广西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1)与粤、闽相比,少受寒潮与台风的影响;与黔相比,纬度偏低,光、热、水条件更为优越。
(2)集中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临海和距离海洋较近的地区。
(3)火龙果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重点发展火龙果会扩大种植面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政府支持力度大。(任答两点即可)
【挑战创新】
下图为我国陕西某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工作人员可以不在农业园区而通过手机就可以精确监控作物生长状况,且可以通过设置自动浇灌施肥,一个工作人员可以对三个大棚同时进行管理。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种模式下( )
①完全不依赖自然条件 ②需要更多的农业科技人员 ③生产成本低 ④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5.下列农业产业最适合在该模式下生产的是( )
A.热带水果业 B.小麦种植业
C.水产养殖业 D.蔬菜种植业
解析:第14题,农业生产离不开自然条件;结合图可以看出该种模式有风机、灌溉设备、补光灯等,说明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农业模式对科技依赖性强,需要的农业科技人员多,生产成本高。第15题,该模式投入大,生产成本高,适宜发展单位面积产值高的蔬菜种植业;该地区不适合发展热带水果业和水产养殖业。
答案:14.B 15.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产生图中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民勤地区在砂田种蜜瓜,主要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