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例9例10》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6526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例9例10》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6526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例9例10》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例9例10》教案,共4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教学内容:书P16~17例9、例10,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1~3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课前准备:投影仪,教学光盘,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30个左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学预设: 一、先学探究1.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长方体的体积与哪些数据有关?2. 画画,算算,想想。 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摆出哪些长方体?试着摆一摆,再填一填。 想一想: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什么?体积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根据你的想法,怎样求正方体的体积?二、交流共享(一)先学预判 学生通过操作应该不难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有关系,也应该不难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相对表面积的计算也不容易算错。练一练中的第1题,估计还会有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教师应组织比较,哪种简便。(二)后教预设交流一:引出对长方体体积计算的猜测.正方形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画一画。长方形的大小呢?长方体的体积与哪些数据有关?引出想法,准备验证。交流二:对例9的学习理解1.回顾操作。 (1) 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将摆出的长方体按编号顺序放在桌上。2.交流 (1)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2)这几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3.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格中每排的个数 排数 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交流二:对例10的学习理解1.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提问: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启发:看着图想一想,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上面的问题吗? 2.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小组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3.说一说: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追问:如果再给你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像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交流三:概括总结 1.根据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你能说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2.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得出: 3.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棱长×棱长4.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教材第26页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你打开课本看一看。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a³的含义,进一步明确a³的读、写方法。三、反馈完善1.做“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先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再说说分别是怎样列式的。2.做“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学生是怎样得到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的。如果有学生仍旧是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4.做练习四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读题,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车厢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四、总结回顾本节课,你有哪些学习收获?五、作业:《补充习题》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