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6526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共3页。
《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教学内容:书P7例5,练一练,练习二5~10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课前准备:投影仪,教学光盘,一个长方体火柴盒。教学预设: 一、先学探究1 .计算下面各图的表面积。 2.例5中,制作这样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就是求( ), 需要计算( )个面的面积的和。 3.观察练习二中的的底6题,在它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需要计算( )个面的面积的和。 4.通过例5和这一题的思考,我觉得在实际生活中,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要注意( )。二、交流共享(一)学情预判1. 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涉及到具体的题目,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可能有点晕。尤其是没有直观图的,要帮助学生仔细审题。2. 计算仍然是个问题,要提醒学生认真、仔细。(二)后教预设交流一:金鱼缸的表面积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1.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2.问: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可以怎样计算?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交流二: 一圈商标纸的面积。指名汇报求了哪几个面的面积,是怎样确定计算需要的数据的?集体纠正计算结果。指出这样的四个面的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2. 通过例5和这一题的思考,你觉得在实际生活中,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要注意( )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要求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注意长方体的在应用中的特殊面没有的情况. 根据各自特点灵活计算。三、反馈完善1.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并进行比较. 2.做练习二第5题。让学生根据表中列出的各组数据对每一个物体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人表中。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时各要注意什么? 3.练习二第7、8题 学生读题后,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这个问题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再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及时反馈。 4.练习二第9题 学生读题后,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教室,明确:教室的地面(也就是长方体的下面)不需要粉刷;门、窗及黑板也不需要粉刷。 5.练习二第10题 先让学生想一想: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同时要提示学生以厘米为单位测量有关数据。测量结果可保留一位小数,允许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6.思考题:借助实物图或直观图帮助理解。四、课堂总结: 刚才我们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几个实际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我们碰上六个面不是全部需要的有哪些情况?金鱼缸:五个面,缺上面影集盒:五个面,缺侧面。火柴盒的内盒:五个面,缺上面.外盒:四个面,不要左右面.粉刷家中的一个房间:地面不要粉刷,门窗除外.通风道:左右面不要的.五、作业布置:《补充练习》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