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11页。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2分)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2.(2分)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A.只要有声源就可以
B.必须有声源和空气
C.声源和介质
D.只要有声源和介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
3.(2分)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2分)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5.(2分)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
6.(2分)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然后又以4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10m/s C.2.4m/s D.4.8m/s
7.(2分)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 B.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海波的熔点是48 ℃ 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8.(2分)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 D.向右移动游码.
9.(2分)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表面积.
10.(2分)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 g水,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
A.10 cm3; B.100 cm3; C.5 cm3; D.无法判断.
11.(2分)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12.(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良导体 B.木材是好的绝缘体
C.纯水是绝缘体 D.玻璃总是好的绝缘体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3.(2分)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 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同时伴随着放热.
14.(2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够传递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发出的。
15.(2分)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16.(2分)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
17.(2分)天体之间的距离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1AU=1.496×108k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___________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受到的太阳光是___________S前从太阳上发出的。(精确到0.1)
18.(3分)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___状态。
19.(3分)(2020江苏连云港)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20.(1分)某教室长7.65m,宽4.6m,高3.5m,这间教室可容空气___________kg.(ρ空气 =1.3 kg/m3 )
21.(1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据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14时30分50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与武汉的距离为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 m/s 。
22.(2分)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23.(4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C所成的像。
24.(7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5.(2分)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让开水冷却到手伸进去觉得不冷不热,此时水的温度大约是____℃。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应把温度计的____全部浸入水中。
26.(3分)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错误: 更正: ;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
ρ= 。
27.(3分)在平直双轨线铁道上,甲、乙两列车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匀速反向行驶.甲车鸣笛后5s,乙车上人听到,再过40s,两车恰好相遇而错车.求甲车鸣笛时两车间距离.
28.(3分)铅球实际上是在铁壳里灌以铅制成的。一只铅球的质量是3.62千克,体积是350cm3,问铅球里灌有多少铅?(ρ铁=7.9×103kg/m3,ρ铅=11.3×103kg/m3)
29.(4分)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2分)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答案:C
2.(2分)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A.只要有声源就可以
B.必须有声源和空气
C.声源和介质
D.只要有声源和介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
答案:C
3.(2分)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4.(2分)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答案:B
5.(2分)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
答案:A
6.5.(2分)(2020春•苏州校级月考)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然后又以4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10m/s C.2.4m/s D.4.8m/s
答案:D
答案: (2)蓝色。因为白纸反射的各种色光中,只有蓝色的光可以透过蓝色眼镜,其它颜色的光均被眼镜吸收了。(1)白纸和红字均反射红光,所以看不清。
7.(2分)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 B.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海波的熔点是48 ℃ 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答案:C
8.(2分)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 D.向右移动游码.
答案:D
9.(2分)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表面积.
答案:C
10.(2分)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 g水,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
A.10 cm3; B.100 cm3; C.5 cm3; D.无法判断.
答案:A
11.(2分)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答案:B
12.(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良导体 B.木材是好的绝缘体
C.纯水是绝缘体 D.玻璃总是好的绝缘体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13.(2分)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 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同时伴随着放热.
答案:吸 液化
14.(2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够传递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发出的。
答案:能量、无规则振动
15.(2分)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答案:20Hz到20000Hz 频率
16.(2分)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而形成的像。
答案:反,折
17.(2分)天体之间的距离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1AU=1.496×108k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___________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受到的太阳光是___________S前从太阳上发出的。(精确到0.1)
答案:直线 498.7
18.(3分)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答案:A 80 固液共存
19.(2020江苏连云港)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答案: (1)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不能
20.(1分)某教室长7.65m,宽4.6m,高3.5m,这间教室可容空气______kg.(ρ空气 =1.3 kg/m3 )
答案:160
21.(1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据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14时30分50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与武汉的距离为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 m/s 。
答案:5.6×103
22.(2分)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答案:地面;地面
23.(4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C所成的像。
答案:
24.(7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答案: (1)较黑暗 蜡烛B (2)重合
(3)B 相等 垂直 相等
25.(2分)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让开水冷却到手伸进去觉得不冷不热,此时水的温度大约是____℃。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应把温度计的____全部浸入水中。
答案:30℃~50℃都算正确. 玻璃泡
26.(3分)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错误: 更正: ;
(2)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
ρ=
答案:(1)烧杯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2) .
27.(3分)在平直双轨线铁道上,甲、乙两列车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匀速反向行驶.甲车鸣笛后5s,乙车上人听到,再过40s,两车恰好相遇而错车.求甲车鸣笛时两车间距离.
答案:1800
设火车的速度为v,
由v=s/t
可得,鸣笛时两车的距离:
s=v声t1+vt1=340m/s×5s+v×5s,
已知t=5s+40s=45s
s=s甲+s乙=vt+vt=2vt=2v×45s,
解得:v=20m/s,
甲车鸣笛时两车的距离为:
s=2v×45s=2×20m/s×45s=1800m.
29.(3分)铅球实际上是在铁壳里灌以铅制成的。一只铅球的质量是3.62千克,体积是350cm3,问铅球里灌有多少铅?(ρ铁=7.9×103kg/m3,ρ铅=11.3×103kg/m3)
答案:
设铅的质量是m,那么铅的体积是V铅=m/11.3则铁的质量是(3620-m)g,铁的体积是:V铁=(3620-m)/7.9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V铅+V铝=350m/11.3+(3620-m)/7.9=350解得:m=2841.62g
29.(4分)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由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因此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
这34m共用了t′=t−t1+t2=1.1s−0.25s+0.15s=1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汽车的速度是34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填,我会作图简答,我会实验探究,我会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