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填,我会作图简答,我会实验探究,我会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70min)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A.屋檐垂冰挂 B.大雾弥漫 C.积雪化洪流 D.水面冒白气
    1.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2.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3.对下列物态变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与冰冻的衣服晾干都是汽化现象
    B.水结成冰和冰箱冷冻室中形成的霜都是凝固现象
    C.戴着眼镜倒开水时眼镜片上出现的“水汽”和夏季早晨花草上形成的露珠都是液化现象
    D.湿衣服晒干和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发黑都是升华现象
    4.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Kg 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900m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05m3
    5.关于物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一定比固体密度小   B.纯水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相同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大小无关  D.物质的密度不会随物态变化而改变
    6.如图所示,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 : ρ乙为( )
    A.2 : 1
    B.1 : 2
    C.3 : 4
    D.4 : 3
    7.现代体育竞技场馆中,都要求采用塑胶跑道,这是因为塑胶( )
    A.弹性好,硬度高 B.密度小,硬度高
    C.弹性好,硬度低 D.密度大,硬度低
    8.如图为火箭点火后升空的图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以发射架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D.说卫星是运动的,可以以火箭为参照物

    甲车
    乙车
    t/秒
    s/米
    1
    2
    3
    5
    4
    6
    0
    5.0
    10.0
    9.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10.在学校组织的庆祝祖国60岁华诞晚会上,其中有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独奏,也有西洋乐器钢琴、萨克斯独奏,你能辨别它们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乐不同
    11.仔细观察下表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


    蝙蝠
    大象

    发声
    85-1100Hz
    10000-120000Hz
    最低12Hz
    450-1080Hz
    听觉
    20-20000Hz
    1000-120000Hz
    1-20000Hz
    15-50000Hz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1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A.光的色散 B.手影 C.倒影 D.小孔成像
    13.如下图所示的物理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14.小明同学利用量角器和激光笔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如图4所示,表格为他的实验记录,下面是小明由此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50°
    50°

    CO
    40°
    40°
    3
    EO
    20°






    A.表格中①位置的数据应该为20° B.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居于法线两侧
    C.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D.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必然远离法线
    15.在电视节目正式播出以前,荧光屏上有测试图像,用放大镜分别支观察白色、黄色、黑色和其它 颜色的色条,可以看到( )
    A、屏幕上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  
    B. 白色色条上红绿蓝三种颜色都有
    C. 黑色色条上红蓝绿三种颜色都有
    D. 蓝色色条是由红绿两种颜色组成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2分):
    1.如右图为小明同学在使用两种基本仪器测量到的数据,请将你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空格处: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温度计的示数

    2.如右图,为松花江畔冬季美丽的雾凇。雾凇的形成远离是:在气温很低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为小冰晶,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 。
    3.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其内部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在太空飞行时都有着严格的限制。我国太空第一人,身高168 、质量为65 的杨利伟,是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
    5.中国“大型飞机”专项目标是自主研制150座级干线客机,在飞机材料的选用上,要尽量选用密度较 ,硬度较 的合金材料。
    6.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将一袋牛奶倒入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24.4g,然后将其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量筒示数如图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右图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g,体积为 mL,牛奶的密度为 g/cm3。
    7.上课时,老师边走边给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以_ 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这个实例说明 。
    8.沪杭高铁从上海到杭州将实现最快38分钟到达,已知沪杭高铁全长160公里,则平均速度为 Km/h。已知全程中的最高时速可达350Km,如果按照此速度行驶,需用时 min。
    9.表格中所列数据记录了当今世界某优秀短跑运动员创造世界记录时跑步过程中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
    距离/m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时间/s
    0.00
    1.88
    2.96
    3.88
    4.77
    5.61
    6.45
    7.29
    8.13
    9.00
    9.86
    请问:在这100m运动过程中做的_________(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过节放鞭炮时,不少同学往往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夜间KTV声音不得过大,影响周围居民,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 中减弱噪声。
    1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时物体虽然振动,但以下情况中我们却听不到声音,在声源和人耳之间   (填“有”或“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源振动的频率高于    Hz或低于    Hz。
    12.手机的影音播放面板上有一些按钮,如“音量”旋钮,用来增加声音的 ;不少手机还具有魔音功能,在按下魔音键时,声音的 会发生改变。
    13.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经过杏林公铁两用大桥时,乘客觉得“隔壁”的公路桥飞快后退,是以 为参考物的;铁路桥为直线型,而公路桥呈“M”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这样动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而来的汽车造成眩光影响,这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
    14.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最近发布。领奖服以传统文化意境和汉字“中”为设计灵感,加入了小立领和一字扣等中式元素,清晰的红色线条中轴线寓意世界各地的伙伴相聚中国,彰显东道主携手世界友人“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望。我们看到衣服上耀眼的红色是由于衣服 (选填“反射”或“吸收”)了红光,上衣整体呈白色是由于其 (选填“反射”或“吸收”)了所有色光。
    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靠近自己”、“远离自己”或“不动”)。
    三、我会作图简答(1小题3分,2、3小题各2分,共7分):
    1.竖直向下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夏天,将啤酒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过一会儿,酒瓶的外壁逐渐形成一些小水珠,请问这些水珠是怎样形成的?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3.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不同速度滑过,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个声音的不同主要是什么的不同?你能解释梳子发出不同声音的原因吗?



    四、我会实验探究(1小题7分,2小题6分,3小题8分,共21分):
    1.有下列器材和物品:①天平(含砝码)、②弹簧测力计、③量筒、④刻度尺、⑤烧杯、⑥细线(质量、体积忽略不计)、⑦水(已知水的密度ρ水)、⑧长方体小矿石.
    岩岩同学测小矿石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是: A.用量筒测出小矿石的体积为5ml;B.将小矿石从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盘上,加减砝码和游码,测出小矿石的质量为12.5g.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依据岩岩的数据,小矿石密度ρ石=________g/cm3,请你评估:这一实验过程测算出的密度结果将___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上述部分器材设计出另一种测小矿石密度的方法.(写一种即可)
    A.选择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
    B.主要的实验步骤:




    C.小矿石密度的最终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4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声学知识后制作了一个小竹笛,他用此装置来探究笛子发出的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当他在竹笛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就发出美妙的笛声。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
    (2)当他推拉铁丝环⑥时,竹笛中的 发生改变,用相同大小的力从竹管开口处吹气时,发现竹笛发出的音调就可以改变,吹奏歌曲。通过查阅资料,小刚知道,在相同条件下,空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低。由此可知,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音调最低的位置是 。
    (3)他仔细思考和观察周围的生活中的乐器,发现 、 等乐器也是根据此原理发声的。
    3.小红同学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和同组同学一起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是她和同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前他们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填写完整:
    (1)要选取 (选填“完全相同”“完全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像与蜡烛的 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 (选填“夜晚”或 “白天”)进行。
    (3)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_(填“厚”或“薄”)越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一致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 。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
    (5)实验过程中她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只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第一次
    9.0
    9.0
    第二次
    13.5
    13.4
    第三次
    15.0
    15.0





    同组的小明同学认为第二次测量数据是错误的,你的看法是 ;据此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五、我会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小明将22g盐完全溶解在如图甲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1)甲图中水的质量为多少?
    (2)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多少?








    2.上海到南京的D543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

    上海
    苏州
    南京
    到站时间

    14:52
    16:24
    发车时间
    14:18
    14:54

    里程/km
    0
    84
    303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 计算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 动车组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比较快?











    参考答案:
    一、1.C 提示:积雪化洪流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为熔化吸热过程
    2.D 提示: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塑料袋液化而成的
    3.C 提示:戴着眼镜倒开水时眼镜片上出现的“水汽”和夏季早晨花草上形成的露珠都是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而发生的液化现象
    4.D 提示: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Kg;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m/s,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00m;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体温,约为40℃;人体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 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05m3
    5.C 提示: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
    6.A 提示:根据图示可知,一个甲球的质量等于两个乙球的质量
    7.C 提示:塑胶有良好的弹性和较软的硬度,便于运动员展现运动技能
    8.C 提示: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在远离火箭运动
    9.C 提示:仔细观察图像可知,甲车是静止的;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两车相遇;经过6s,两车相距2m
    10.C 提示:不同乐器声音的品质不同,即音色不同
    11.C 提示:发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12.C 提示: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对噪声的产生和传播都不会形成影响
    13.C 提示: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4.D 提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必然靠近法线
    15.B 提示: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余色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的不同组合混合而成的
    二、1.1.70;-6 提示:长度测量中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凝华;放热 提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小冰晶
    3.压缩体积;放出 提示: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液化过程要放热
    4.cm;Kg
    5.小;大
    6.66;60;1.1 提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8.4g;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60ml
    7.桌凳;老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8. 252.6;27.4
    9. 不是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 提示:比较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在相同时间内(10s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10.人耳;声源;传播过程
    11.没有;20000;20 提示: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发声体在振动;传播声音的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
    12.响度;音色 提示:魔音键可以改变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品质
    13.自己(或动车);光的直线传播 提示:公路桥呈“M”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对面的灯光不会产生眩光影响
    14.反射;反射 提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15.靠近自己 提示:当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由于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像也会转向自己
    三、1.




    2.这些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啤酒瓶液化而成的;该过程需要放热
    3. 主要是音调的不同。这是由于在以不同的速度划动梳齿时,梳齿振动的频率快慢会明显不同,从而导致了梳齿发出的音调明显不同
    四、1. (1)左; 2.5 ;偏大; 矿石粘水质量偏大
    (2)A.选择的实验器材是:①④
    B.主要的实验步骤:
    ①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m;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小矿石的三条棱的长度a、b和c。
    C.小矿石密度表达式:ρ石=m/abc
    或(2)A.选择的实验器材是:②④
    B.主要的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矿石的重量G;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小矿石的三条棱的长度a、b和c。
    C.小矿石密度表达式:ρ石=G/gabc
    2. (1)空气;(2)空气柱长度;a;c;
    提示:观察图片可知,当他推拉铁丝环⑥时,从木劈到布团的距离发生改变,它们之间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竹笛发生的音调。可以观察到,当布团⑤位于a处时,空气柱的长度最短;当布团⑤位于c位置时,空气柱的长度最长。根据已知条件,空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低,从而得出,当布团⑤位于a位置时,发声的音调最高,当布团⑤位于c处时,发声的音调最低。
    (3)箫、唢呐、笙等管乐器均可
    3.(1)完全相同 大小 (2)夜晚(3)薄 便于准确找到像的位置(4)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5)不能 虚 (6)不是错误,应该是实验测量误差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五、1.据图甲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0ml
    则量筒中水的质量为m=ρV=1g/cm3×50cm3=50g
    加入盐后盐水的总质量为:m总=m水+m盐=22g+50g=72g
    乙图中盐水的体积为60ml,则盐水的密度为:ρ=m总/V盐水=72g/60 cm3=1.2g/cm3
    2. (1)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上海到南京所用的时间是t=16:24-14:18=2:06=2.1h
    平均速度为:V=S/t=303Km/2.1h=144.3 Km/h
    (2)从上海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V=S/t=84 Km/34min=148.2Km/h
    从苏州到南京的平均速度为V=S/t=(303-84)Km/1h30min=146Km/h
    所以动车组从上海到苏州的平均速度最快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填,我会作图简答,我会实验探究,我会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