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535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大单元】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PPT+教学设计+课时练习
【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大单元】整体感知—人口与城乡形态 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共45页。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研读资料,绘制大单元整体结构的思维导图,明确单元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为构建你心中的理想家园提供设计标准。通过研究我国部分地区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历程,归纳出城镇化各阶段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提合理化建议。通过巴西利亚和安徽宏村建设等案例的分析,绘制理想家园布局图,形成完整的城乡形态建设理念。以“人口、聚落与空间、资源的关系”为核心重构单元体系,结合理想家园的设计理念,分析兰斯塔德城市格局,为目前我国城市扩张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第壹部分整体感知理想家园的设想1.研读文本,归纳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影响因素,并描述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2.绘制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说明单元关键词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理想家园的初步构想提供依据。3.举出3个实例,阐释人口、乡村、城镇与自然环境的内在关系,设计构建理想家园的思路。有的人想要在海边建一处海景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听听海的声音,可以看看太阳从海平面慢慢升起......有的人想卸甲归田后,在老家农村建个四合院,种两畦菜,呼吸新鲜空气,一家人其乐融融......有的人想选择归隐山林,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生活......作为地理人,我们研究人口、研究城市,都是为了创设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利用知识,运用智慧,致敬生活,创建理想家园!情境任务人口的空间分布——建设理想家园的基础条件 学习活动一人口分布,主要是指人口数量在不同尺度区域的分布状况。世界人口的分布面貌,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无时无刻不受自然和人文诸因素的制约。什么是人口分布?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课本P3 图1.2)和中国人口分布图(课本P7 图1.9)。【问题】1.总结世界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问题】1.总结世界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世界人口分布是均匀的吗?找出图中典型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并分析原因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世界人口稠密区东南亚自然条件优越;古老的文明中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工商业贸易繁荣。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1)世界人口分布是均匀的吗?找出图中典型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并分析原因(1)世界人口分布是均匀的吗?找出图中典型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并分析原因高纬度、高海拔的寒冷地区,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 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稀疏区Sparsely populated areas of the world80%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海拔较低地区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并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人口分布——趋向性(2)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趋向于哪些区域?小组合作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问题】1.总结世界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参考答案】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呈现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并不断趋向于城镇地区。世界人口为什么这样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3)通过以下案例,总结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提示:自然/人文)高原和山地①地处热带的高原和山区,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②海拔超过了疟蚊的分布线,可免受疟疾等疾病的困扰。1、热带宜居地在哪?气候思考Reflection(3)通过以下案例,总结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提示:自然/人文)2、分析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分布区位。思考Reflection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的绿洲分布区,水源相对较充足的地区。水源 稳定的淡水水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件。 江河湖泊沿岸地区,人口一般比较密集; 干旱区,水源影响更大,人们往往逐水而居,人口集聚区多依水源地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3)通过以下案例,总结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提示:自然/人文)3、读图说明东北人口密度与黑土分布的关系?试分析原因。黑土分布区与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大致吻合。原因: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极大促进了人口集聚。土壤思考Reflection(3)通过以下案例,总结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提示:自然/人文)自然资源条件(矿产、森林、耕地等)【问题】1.总结世界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参考答案】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自然资源条件(矿产、森林、耕地等)…… ②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社会历史……基本因素最显著因素【问题】1.总结世界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参考答案】1.(4)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总体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经济发达地区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少。【问题】1.总结世界人口、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参考答案】1.(5)中国东部人口分布稠密的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矿产、森林、耕地等)。 ②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政策优惠、交通通信发达、文化教育水平高、社会历史悠久。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人口的空间分布——建设理想家园的基础条件 学习活动一【问题】2.找出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列举关键词并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案例:复活节岛的兴衰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28°S和108°W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km²,曾是一个美丽小岛。 气候特征:气候温湿,年平均气温22℃,全年下雨,年降水量1300毫米。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物产丰富的土地。于是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大约在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8千到2万人。 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如果是1000多人则可以在岛上高质量生活。 为养活增长的人口,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森林消失,所有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 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产量越来越低,因森林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 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历经饥荒、混乱,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1877年,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人口的空间分布——建设理想家园的基础条件 学习活动一【问题】2.找出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列举关键词并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案例:复活节岛的兴衰 原本复活节岛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如种植甘薯、养鸡和沿海捕鱼为主,自给自足,对外开放程度低。 但该岛隶属智利后,采取多种方式改善生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生态方面,已成功地推行重新造林计划,在瓦伊特阿(Vaitea)有桉树种植园,在阿纳克纳湾有小椰树林。 经济方面,引进企业,转向以旅游业为基础的现金经济。建设机场,在乡村地区建造一些小旅馆,许多岛民和来自智利大陆的移民也在自己家里为游客提供食宿;组织完善的智利国家公园系统提供导游旅游,并保护特色考古纪念物,近年来,观光游客人数持续增加。 即使如此,当地食物供给仍有欠缺,于是智利本土则通过空投食物及其他物资的方式,补充不足。 现在,复活节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到提升,人口合理容量也较之前有所改善。每年可以承载5000游客;当地人口也得到了恢复,现在人口6000人左右。人口的空间分布——建设理想家园的基础条件 学习活动一【问题】2.找出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列举关键词并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参考答案】2.(1)影响因素: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木桶效应1、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耕地可供17亿人淡水可供19亿人能源可供21亿人矿产可供18亿人那么中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6亿粮食可供16亿人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发现新的资源促使交通运输快速发展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3、人均消费水平正相关正相关区域环境承载力小负相关人口的空间分布——建设理想家园的基础条件 学习活动一【问题】2.找出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列举关键词并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2)关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某一区域,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载的适宜人口数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我们追求的是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