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精品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结合具体材料,分析不同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点、范围及其意义。
2.综合思维:通过具体案例,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特点,说明区域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以及给当地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4.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说出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对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现状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方式
难点: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预习交流】
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概述: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2.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
(1)最初的开发利用主要为 和近海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2) 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 、旅游等多种服务。
(3)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3.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认识
(1)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2)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缓解 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 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随着技术的发展,海洋空间的开发与 已成为全球的热点。
二、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围海造地、 、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 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2.海岸、 或 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可以改善 与陆地的通达性。
3.海洋空间是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海洋资源赋存的场所,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4.海底可为 、有毒、有 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
三、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海洋国土的概念: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 ,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 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2.海洋国土的权益
3.中国海洋国土组成
4.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宣示海洋 、体现和行使 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提高国家对 的管控能力。
(3)保障国家领土和 、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 。
5.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方式
(1)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 ,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
(2)如何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互动探究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材料一 图甲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图乙为某海洋牧场模式图。
材料二 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以投放人工鱼礁,开展浅海立体养殖,增殖放流(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等人为生产活动来制造适宜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养海牧渔的可持续渔业发展方式;一般选在基岩海岸,海水清而不浊、透明度高,且深度适中海域。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加重等原因,渔业资源衰退明显。
(1) 推测江苏省黄海海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较少的原因。
(2)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简述其对国家安全的意义。
(3) 针对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分析我国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可采取的措施。
【对点训练1】
下图示意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铁路与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设计避免干扰飞向哥本哈根国际机场的飞机航线,并为国际航运留出通行水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不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
A.该跨海工程采用了公路和铁路合用的设计
B.东侧的海底隧道比西侧的跨海大桥短
C.该工程由海底隧道、人工岛和跨海大桥组成
D.该工程连接重要海港丹麦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默
2.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利于海空交通
C.避免破坏景观 D.保护海洋生物
3.萨尔特岛是丹麦的自然保护区,植被以草为主,野生鸟类在岛上筑巢。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该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A.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提高通行速度
曲斗香是福建省安溪县生产的海底窖藏白酒,是中国第一种采用海底窖藏工艺生产的高端白酒,海底窖藏的发明改变了中国白酒单一的陆地窖藏方式,创造了中国白酒窖藏的新纪元。下图为福建省曲斗香海底窖藏白酒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曲斗香海底窖藏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是( )
A.海底矿产资源 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化学资源
5.近年来,福建省安溪县曲斗香酒业公司将白酒窖藏在海底有利于( )
A.扩大沿海地区土地面积 B.降低沿海地区投资风险
C.提高曲斗香白酒年产量 D.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
【互动探究二】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与国家海洋权益
P51活动 讨论永兴岛开发对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的意义
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珊瑚岛。四周为沙堤所包围,中间较低,是潟湖干涸后形成的洼地。面积3.1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米,距海南岛413公里。永兴岛,又名“林岛”,因岛上林木深密得名,岛上鸟类众多。右图为永兴岛的位置示意图。
1.永兴岛的陆地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2.保障岛上居民生活所需的引水、食物、电力等正常供应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3.新建机场和港口对维护国家海洋领土安全有什么重要意义?
【对点训练2】
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国珠江口,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下表为伶仃洋海岸线类型及长度(单位:千米)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基岩海岸
沙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红树林海岸
人工海岸
1978年
94.38
152.81
80.75
84.88
278.21
1984年
92.82
128.87
79.39
63.98
328.83
2000年
88.34
87.54
19.05
15.15
571.12
2006年
80.61
102.85
8.94
18.40
578.34
2014年
77.43
102.85
5.94
27.26
586.13
1.1978—2014年,伶仃洋水域( )
A.总岸线增长,水域面积缩小 B.人工岸线增长,自然岸线增长
C.总岸线缩短,水域面积扩大 D.人工岸线缩短,自然岸线缩短
2.导致当地淤泥质海岸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侵蚀 B.泥沙堆积
C.滩涂养殖 D.填海造地
3.自2003年至今,伶仃洋红树林海岸变化趋势说明当地( )
A. 陆地面积减小 B. 生物生长加速
C. 环保意识增强 D. 海面持续下降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影响“海洋牧场选址条件”结构图和我国东海海域四地的选址条件对比表(数值为某一条件的影响系数,数值越大表明该条件越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A
B
C
P1
0.08
0.14
0.07
P2
0.04
0.11
0.05
P3
0.06
0.14
0.07
P4
0.06
0.11
0.05
4.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 )
A.有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 B.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 D.减少工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5.综合考虑上述条件,东海建设“海洋牧场”最优的海区是( )
A.P1 B.P2 C.P3 D.P4
2020年10月12日,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在其官网发布一则《关于受理海口市葫芦岛项目重点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海口湾填海人工岛项目——葫芦岛,予以全部拆除。由于葫芦岛、美丽沙外扩填海、南海明珠人工岛等一系列填海造地项目的建成,海口湾海岸线逐渐发生了变化。下图示意海口湾2003-2009年海岸线变迁。
6.指出图中海口湾海岸线的变化,并说明填海造地对海口湾海洋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知识整合】
1.海洋空间利用领域和利用方式
利用领域
利用方式
海域上空
航空航线
海面及水体
跨海大桥、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交通运输、海港建设、填海造陆
海底
海底城市、海底隧道、海底光缆、储藏空间
海岸带
滩涂养殖、港口建设、海洋旅游
2.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
特点
内容
影响
优点
海洋空间广阔,便于开展水面—水体—海底立体利用
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地价便宜;不与农争地,无需移民搬迁
海底隐蔽性好
温度、压力比较稳定,适合仓储
缺点
海上具有多变的海洋气象和海水运动
海洋开发与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深海具有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及意义
类型
用途
优点
缺点
开发利用的意义
生产
空间
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
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以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少
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大,风险大
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在以下方面有重要价值:
①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
②开发海洋资源;
③扩展人类生存空间
储藏
空间
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
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
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大,风险大
交通
空间
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
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的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产资源等
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
生活
空间
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
风景秀丽、海底世界奇妙等
容易造成海洋污染
军事
空间
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安全性高、隐蔽性好、节约土地等
建设难度大、资金投入大
通信
空间
海底电缆等
隐蔽性好、安全性高
海水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
4.有关海洋国土的几个概念
我国海洋空间开发面临严峻形势
严峻形势
内容
围填海规模过大
沿海地区在受土地制约的情况下,围填海规模逐渐扩大。大规模围填海导致自然岸线大幅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断逼近红线;工程建设导致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栖息环境因掩埋而丧失或被破坏,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严重威胁;围填海工程实施后,减弱海湾水体交换能力,降低海水水质
海洋开发不平衡
不同用海方式之间冲突和资源退化问题愈演愈烈,近岸和近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负荷过高,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在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薄弱的地区,部分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
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粗放
海洋产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结构低质化、布局趋同化问题突出,造成海洋资源浪费
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严重
近岸部分海域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一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部分特殊生物环境难以维系
▲5.[特别提醒]填海造陆的不利影响
A.导致滨海湿地(包括滩涂、河口、浅海、红树林等)消失;
B.自然岸线减少;
C.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
D.改变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物、鸟类的栖息、繁殖和迁徙,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对国家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E.总之,填海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
6.滩涂盐场形成条件分析
(1)海盐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盐量之间的关系:海盐生产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及海水的盐度等是影响产盐量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2)盐场区位分析
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盐晒制。
②气候: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③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当堂达标】
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1955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与此同时,厦门开始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左图示意厦门岛位置,右图示意温州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工业转型 B.增加城市功能
C.增加城市用地 D.促进旅游业发展
2.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 )
A.滩涂淤积增强 B.盐度明显下降
C.深水泊位增加 D.海水污染减轻
3.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
A.改善交通安全 B.降低维护成本
C.促进海洋运输 D.修复海洋生态
我国“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海域超2000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取得这一深度的可燃冰样品,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牛Ⅱ号”的研发和应用,利于我国( )
A.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增加土地资源供给
B.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经济
C.提高海洋资源勘采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5.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保护海洋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②禁止水产养殖,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③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④加强入海污染源控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国际上通常将超过1000m水深的海域定为深海区域。海洋资源依据其贮藏地点,可分为海岸带资源、近海资源和深海大洋资源。深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和深海水等资源。图为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6.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的原因是( )
A.近海发展海洋农业 B.深海开采技术进步
C.深海资源开采容易 D.近海资源种类单一
7.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有效途径是( )
A.利用核电能源,提供开发动力支持 B.加强生态管理,进行污水深海排放
C.优化生产环节,加强海域环境监测 D.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深海开采力度
(2021·国家卷甲)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3题。
8.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9.图2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10.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
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1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1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永暑礁位于南沙群岛,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吹沙填海形成约3平方千米的岛后,当地发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地下淡水资源。永暑岛出现地下淡水资源的主要原因是“淡水透镜体”的作用,即因咸、淡水的密度差异导致地下淡水漂浮在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下图为“淡水透镜体”的原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资源的积极作用包括( )
①陆地面积扩大增加了当地降水量 ②提供了足够大的集水面积
③砂石的集中堆砌减弱了海水渗入 ④砂石可过滤海水中的盐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虽然有“淡水透镜体”的作用,但当地淡水资源仍然非常缺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面积小,储存淡水条件较差
C.植被茂密,蒸腾强 D.重化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在距日照海岸线130海里的黄海深处,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网箱首次实施规模化收鱼,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冷水鱼类(最适生存温度为12~18℃)取得成功。如图为多年夏季平均温度(℃)在水面以下5米、10米、25米层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绘图表示甲处夏季水温垂直变化,据图说出夏季安置网箱的深度范围。
(2)运用海洋权益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此海域建立海洋牧场的合理性和意义。
(3)说明离岸养殖相较于近岸养殖的优势。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岛礁海藻场是一种典型的近海栖息地,可为多种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提供栖息空间,并提供摄食、产卵及避敌场所,是海洋中最具有生产力的生境之一。渔山列岛东南面岩礁林立,地形复杂,西北部较为平担。列岛附近海城鱼类、贝类、藻类资源丰富。与快速增长的经济相比,渔山列岛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经济增长乏力现象凸显。对此,有人提出开发海洋波浪能资源以带动岛屿发展。下图示意渔山列岛之北渔山岛四个方位海藻平均密度分布。
(1)分析渔山列岛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描述北渔山岛海藻水平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渔山列岛开发海洋波浪能的意义。
(4)针对渔山列岛的渔业资源和渔业经济现状,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几点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除开发波浪能外)。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是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有人提出,从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到渤海的莱州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下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
(1)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试分析胶莱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
(3)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的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位于领空之外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的空域,用于及时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预警时间,保卫空防安全。下面左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图,图为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成因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描述钓鱼岛的形成过程。
(2)钓鱼岛以西以北海域是我国海雾的高发区,海雾每年始于3月,终于7月中旬,雾期达4~5个月。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该海域海雾多发的原因。
(3)据图可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分布在____(海底地形)地区,大致面积为____平方公里。分析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主要意义____。
【质疑反思】
参考答案
【预习交流】
第二空间 海岸 滩涂 水产养殖 技术难度 沿海 扩展 利用
填海造陆 生活 海上 海底 岛屿 海水化学资源 易燃 放射性
底土 专属经济区
国土主权 海洋权益 海洋国土 主权完整 海洋权益 冲突和摩擦
【互动探究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江苏省黄海海区沿海多淤泥质海岸;水质条件不太理想(或水污染严重);海水比较浅。
(2)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增加渔业产值,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减轻我国耕地资源压力。
(3)通过立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达标排放,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合理规划管理;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控制捕捞强度。
【对点训练1】
1.B 2.B 3.A [ 第1题,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东侧的跨海大桥比西侧的海底隧道长。第2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利于哥本哈根机场航班安全,且为国际航运留出通行水道。第3题,由材料“野生鸟类在岛上筑巢”可知,新建人工岛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4.B 5.D 4题考查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按照自然属性,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再生能源等。其中,海洋空间资源主要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三大空间。福建省安溪县曲斗香海底窖藏白酒是将在陆地上生产的白酒放置在几十米深的海底,可以降低水解反应速度,使酒体更加稳定,酒质更加绵软醇香,口感回味悠长,所以,曲斗香海底窖藏实际上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B正确,白酒窖藏在海底并未开发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ACD错误。故选B。5题考查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同时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由此可见,福建省安溪县生产的曲斗香白酒利用海底空间窖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充分利用当地的海洋空间资源,D正确,沿海地区土地面积是固定的,A错误;白酒窖藏在海底与沿海地区投资关系不大,B错误;海底仅提供空间资源,产量不受其影响,C错误。故选D。
【互动探究二】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与国家海洋权益
1.岛屿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淡水资源少;地下水的盐度较高不能饮用;地表水受到鸟粪的污染。
2.修建雨水收集设施、建海水淡化厂、修建污水处理厂等保障饮用水供应;通过水培、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蔬菜;修建、扩建柴油发电、太阳能发电装置,保障电力供应;修建海港、机场加强生活物资的输入。
3.加强永兴岛与陆地的联系,有利于物资的运送和人员的往来,进一步促进当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民用建设推进军事发展,不但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掌控能力,而且能保障我国南海安全。
【对点训练2】
1.A 2.D 3.C 【解析】第1题,计算表格中的数据,1978年至2014年,伶仃洋自然岸线(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1978年为412.82,2014年为213.48,自然岸线缩短;人工岸线1978年为278.21,2014年为586.13,人工岸线增长;1978年的海岸总长为691.03km,2014年为799.61km,故总岸线增长;自然岸线的减少、人工岸线的增加,反映出围海造陆迅速增加,这会导致水域面积缩小。所以A正确。第2题,淤泥质海岸水浅坡缓,围海造陆工程量小,淤泥质海岸的不断减少,人工海岸的不断增加,可能是填海造地的结果,选D。若是海水侵蚀造成的岸线退缩,则应该是淤泥质和砂砾质等海岸同样不断减少,A错误。泥沙堆积会导致淤泥质海岸岸线增长,B错误。滩涂养殖适宜在淤泥质海岸,不会导致其岸线不断退缩,C错误。所以D正确。第3题,读材料可知,1978年至2003年伶仃洋红树林海岸线不断缩,人为原因破坏红树林。红树林岸线从缩短后2003年再次增长,反映出红树林面积扩展,说明是近几年环保意识增强的结果,所以选C。
4.B 5.A [第4题,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它没有拓展海洋运输空间,更不会加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力度,海洋牧场与工业的污染无关;它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即“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5题,海洋牧场的选择需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四个海域的各项指标看:社会经济条件最好的是P1,海洋物理环境最好的是P1和P3,海洋生物条件最好的是P1和P3,综合起来看应该是P1最好。]
6.【答案】变化:海岸线变得较平直(或曲折度降低);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
不利影响:海湾变得狭小,水体交换能力减弱,导致水质变差(或易产生赤潮);占用海湾空间,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岸带湿地景观,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海岸线的变化可从弯曲度、移动方向去描述;读图可知,对比图中2003年海岸线与2009年海岸线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海岸线逐步向海洋方向推进,变得较为平直。填海造地对海口湾海洋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从海水水质,海洋生物、海岸带破坏等方面分析。海口湾属于弱流区,填海建设使得其周边的海水流动循环更加不畅,区域内淤积程度逐渐加强,长期受到周边防洪泄洪沟渠排放污水的影响,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海岸带湿地景观;破坏了原海湾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当堂达标】
1.C 2.A 3.D【分析】1.结合材料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因此温州半岛工程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港口的建设用地,扩大港口的规模,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将会减缓流水的速度,增加滩涂淤积的速度,A正确;内外海水交换的频率下降,盐度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明显下降,B错误;由于淤积增加,则深水泊位会减少,C错误;水体的交换减弱,流动性减少,海水污染增加,D错误,故选A. 3.考察拆提建桥的目的和意义,将原来填涂的堤坝拆除,主要是为了恢复海洋原来的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其目的是为了修复海洋生态环境,D正确,改善交通安全和促进海洋运输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拆除以后会增加维护成本,B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C 5.A【解析】4.“海牛Ⅱ号”是海底可燃冰资源勘探和开采的设备,是用来开发海洋矿产资源,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C正确;“海牛Ⅱ号”主要是利于海洋矿产资源,不是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AB错误;海洋矿产资源的开采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C。 5.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入海污染源控制都可以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但是禁止水产养殖过于绝对,不利于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进行发展,①③④正确、②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B 7.C【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洋及相关科学知识的增长,海洋资源开采走向深海,B正确;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与近海发展海洋农业无关,A错误;深海地区资源更加丰富,但不易开采,C错误;近海是海洋水产资源、矿产资源、盐业资源、交通资源、海洋能源、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效益最大的区域,D错误。故选B。 7.分析图形信息可知: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是太阳能和海洋可再生能源,A错误;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可能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深海原始自然的生态系统;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易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易造成深海物种多样性破坏。因此,应优化生产环节,加强海域环境监测,污水排放前最净化处理,加大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冶炼加工(金属综合回收)而不是进行污水深海排放和加大深海开采力度。C正确,BD错误。故选C。
8.C 9.A 10.C【精讲精析】8.分析珊瑚礁的发育阶段。【1】在自然状态下,珊瑚礁逐渐生长,面积扩大增多;【2】图②表示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此时没有珊瑚礁生长;图④表示珊瑚逐渐开始生长,此后随着地壳的升降(下降),珊瑚礁逐渐增多(图①),最后岛屿完全沉入海底,珊瑚礁仍然继续生长,厚度变厚(图③);【3】因此珊瑚礁的发育过程为②④①③,选项C正确。 9.分析海平面的变化。【1】正常珊瑚礁则生长在距海面25m以内的区域,②图④所示的珊瑚礁有两个特点:最低处较低,最高处凸出海面较高,因此与海平面的升降有关;【2】珊瑚礁不会在海面上方继续生长,因此目前海面的珊瑚礁应该是位于海底,由于海平面下降而露出海面,因此最近发生的应该是“海平面下降”;【3】海底深处也有珊瑚礁,但实际上珊瑚礁只生活在距海面25m,因此深处的珊瑚礁之前应该位于浅海,由于海平面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深,因此此前应该发生过“海平面上升”;【4】因此图④所示的珊瑚礁,此前经历了海平面上升,最近经历了海平面下降,即“先升后降”,选项A正确。 10.分析中纬度地区珊瑚礁分布的原因。【1】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需要充足的热量;【2】而太平洋西部的35°N地区,由于沿岸为日本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增加了海水的热量,为珊瑚礁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选项C正确。
11.D 12.C 13.A 【解析】11.根据图中的图例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依次为10~50、50~100、100~150、500~1000、1000~5000,说明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递增,D符合题意。 12.由图可知,图中海域位于长江口附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携带泥沙多,河流入海后越靠近岸边水体含沙量越大,水体越浑浊,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光照时间短,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呈正相关,因此越接近岸边,浮游植物密度越小,这种分布规律与洋流流向、水体营养盐和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关系不大。C符合题意。 13.根据材料, 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冬季比夏季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冬季长江流域降水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泥沙输送减少,近岸水体透明度提高,光照较强,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符合题意。
14.C 15.B [14.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大规模吹沙填海扩大了陆地面积,增加了集水区域,使大气降水下渗增多,从而引发“淡水透镜体”的作用,②正确。陆地面积扩大并不能直接增加当地降水量,①错误。集中堆砌的砂石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海水侵入程度,但是无法过滤海水中的盐分,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15.解析:永暑岛位于南沙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A错误。近年来经大规模吹沙填海后,永暑岛的面积也仅仅约3平方千米,缺乏足够的淡水储存空间,B正确。永暑岛为人工岛且面积狭小,植被稀疏,没有重工业,所以C、D不符合当地客观实际。]
16.【答案】
(1)网箱应设置为10﹣25米的范围内。
(2)合理性:距海岸线130海里,处于我国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内(其所在区域处于我国大陆架)。
意义:建立海洋牧场,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资源类型,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3)养殖空间更大;海区生态环境更优,水产品质较高;相比近岸养殖污染小。
【分析】(1)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同一海域:夏季>冬季。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不同纬度:低纬>高纬。洋流的性质,同一纬度:暖流区>寒流区;垂直水温分布规律;1000m以内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1000m以下变化很小,经常保持低温。
(2)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3)离岸养殖的优点主要从对海洋污染、鱼类品质和养殖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处夏季水温在深度5米处,水温在21﹣23°C之间;在深度10米处,水温在17﹣19°C之间;在深度25米处,水温为12°C,由此可画出甲处夏季水温垂直变化(注意:需要绘制横、纵坐标轴及坐标轴名称、水温变化用曲线表示);根据材料可知冷水鱼类最适生存温度为12~18°C,因此可知网箱深度应该放置在水温12~18°C的深度范围内,大致在10﹣25米之间。(2)合理性:该区域距日照海岸线130海里,属于我国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所享有的权力包括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因此所处位置合理。 意义: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可以保证国家渔业资源安全;其次,体现了我国对于海洋权益的行使,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3)离岸养殖与近岸养殖相比,距离陆地较远,同时也距离人类活动较远,因此海域污染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生态环境更加优越,养殖的鱼类品质更好,此外离岸养殖海域面积更加广阔,养殖空间大等。
17.【答案】(1)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交汇,水流搅动,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周围岛屿众多,海藻场广布,为海洋生物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特点:东南两个方向海藻密度较少,南边没有海藻;西北方向的海藻密度较大,北部最大。原因:北渔山岛东南两个方向的岛礁地形复杂,面向外海,风急浪大,并且处于台风北上路径,在高风浪作用下,海藻不易附着和生长,海藻分布密度小,甚至没有海藻;西部和北部海岸地势平坦,风浪平稳,海藻密度比较大。
(3)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岛屿及大陆能源不足,促进海岛开发,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海水养殖业;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渔民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渔业文化创立渔业品牌效应;加强海洋经济综合管理,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1)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浙江近海,距陆地相对较近,因此其主要位于东海大陆架,而大陆架由于水深较浅,光合作用相对较强,藻类营养物质较多。此外,地受台湾暖流及沿岸寒流交汇影响,海水搅动导致营养物质上翻,更易吸引鱼类,因此该地鱼类众多,渔业资源丰富。 (2)S1至S4分别位于北渔山岛东南西北侧,而据其密度可发现,北侧海藻面积大,东南西侧海藻相对较少,其中南侧无海藻分布。北渔山岛东南两个方向的岛礁地形复杂,面向外海,风急浪大,并且处于台风北上路径,在高风浪作用下,海藻不易附着和生长,海藻分布密度小,甚至没有海藻;通过图示位置可知,北侧地处夏季风及台风背风坡,风浪相对较少。且该地地势相对较为平坦,海藻易附和生长。 (3)渔山列岛开发海洋能,而波浪能是其中主要开发的类型。波浪能清洁无污染,通过在岛上开发海洋波浪能可以将渔山列岛丰富的波浪能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同时还可以促进就业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针对岛屿与大陆之间常规能源不足的状况,开发波浪能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 (4)可持续发展可从经济角度和生态角度共同考虑,经济角度如发展海水养殖业、创立渔业文化品牌效应、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等,总之能够促进当代经济收入提升。而生态角度则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渔民意识、加强海洋管理、注重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作答,总之要保证渔业资源永续发展。
18.(1)海洋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科技水平高;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政策支持。
(2)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现状。
(3)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升级海洋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详解】(1)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海岸线长,是中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产业基础好;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海洋科技水平高;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国家战略规划,具有国家政策支持。
(2)渤海海域相对封闭,由材料可知,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可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现状。
(3)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阐述。避免盲目,合理规划,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提高综合竞争力。
19.(1)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亚欧板块的边缘被抬升,出露水面,形成岛屿。
(2)春夏季东南风盛行,东南气流远远不断的将海洋上空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近海及纬度偏高海域水温较低;暖湿气流遇冷海水面时降温,水汽凝结成海雾。
(3) 大陆架 35-50万平方公里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详解】(2)本题主要考查海雾形成的原因,海雾形成的原因: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根据材料可知海雾每年始于3月,终于7月中旬,雾期达4~5个月,此时为我国春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大量水汽;此时,近海及纬度偏高地区,水温较低,暖湿气流到达较冷水面时,空气中的水汽则凝结形成海雾。 (3)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主要覆盖我国东海大部海域,东至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结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成因示意图可知,防空识别区覆盖海域以浅海海域为主,因此主要地形区为大陆架;由图可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南北跨越大约9°,即南北相距约990千米左右;东西跨越约跨4-5°经度之间,东西相距约4×110× cos30°≈400千米(东海防空识别区在30°N左右),故东海防空识别区大致面积约为30-50万平方公里;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基于空防的需要,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维护渔民的合法权利以及树立公民的海洋国土观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导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学案及答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