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评优课课件ppt
展开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与妻书》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林觉民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内容,把握书信注重交流,抒写自由的文体特质。
3.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体会语气词在具体语境中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深刻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尚情操。
三、预习检测
称心快意(chèn) 眷属(juàn) 卿卿(qīng)
几家能彀(gòu) 如晤(wù) 一恸(tòng)
心不能禁(jīn) 婉解(wǎn) 依旁(bàng)
双栖(qī) 肖我(xiào) 相和(hè)
四、作者介绍
林觉民(1887年-1911年5月),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13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5 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李准欲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五、写作背景
这封信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另一封就是给她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陈意映,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为了安慰她,也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用过继的办法,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过继给陈意映,取名叫林暖苏。林暖苏多少慰藉了陈意映悲伤的心,几个月后,“腹中之物”降生人间,取名仲新。但由于陈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再加上生活变得艰难,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陈意映去世后,林仲新由祖父抚养。大学毕业后,林仲新来到南京,跟随林觉民的旧交林森做事,林森对林仲新关照很多。随中国历史的变化,林仲新不断迁移居住地,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儿两女,一个在北京,两个在福州。林仲新于 1983 年病逝。
六、新知讲解
1、请大家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重点词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体会本文和《谏逐客书》同为“书”,却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写作目的。
《谏逐客书》“书”为奏疏,公文,随事谏诤、议论政务;《与妻书》传寄亲人、吐露心声。对象不同,目的各异。却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写作目的。
2、亲友间的书信,往往不事营构,自由抒写,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林觉民的《与妻书》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3、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8):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
4、一个“悲”字贯穿全文。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5、作者追忆夫妇生活中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分析作者追忆的目的。
①汝忆否:
三忆 ②回忆:
③又回忆:
①谁先死的谈论,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
②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
③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最后分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起将要失去丈夫之痛,未能将起义之事告知妻的原因。
作者感叹: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写法:寓情于事。
6、“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作者如此挚爱他妻子,为什么还要选择去死而不是选择和妻子厮守终身呢?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7、当时的天下如何?(论说国事)
①“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②“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③“离散不相见,”“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写法:接连使用了排比、设问、反问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用了“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的典故,但却融入通俗的语言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而又不觉艰深费解,寓理于情。融理性分析与感情抒发于一炉
7、朗读课文5-8段,作者在信中对妻子有哪些嘱托?又说出了哪些期望?表达了什么情感?
一嘱: 嘱咐后事
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二愿真有鬼;
三愿心电感应有道
感情:“汝不必以无侣悲”,再表达“吾至爱汝”之衷情。
七、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林觉民的“卒不忍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但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
2、有人说,这是千百年来最感人的情书,感人的原因在哪里?
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儿女情长,英雄志坚
•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八、课堂练习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
A.亦以天下人为念 B.汝可以模拟得之
C.汝不必以无侣悲 D.以今日事势观之
答案:C 。C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把;B项,介词,凭;D项,介词,拿。
九、拓展提高
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
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
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答案:A。① “令爱”或“令千金”都对;②“忝列”改为“名列”(“忝列”是一个谦词,评说别人则有贬抑的意味,与语境不合);③“承让”改为“手下留情”(“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词,意思是自己胜得侥幸,承蒙对方的谦让。不能请对方“承让”);④“忽悠”改为“欺骗”( “忽悠”属于方言口语,司法文书要使用正规的书面语)。
十、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全文以“忍悲为汝言吾衷”的“吾衷”为主线,结合叙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为悲”。
十一、板书设计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一等奖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简介,第一课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2* 与妻书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2* 与妻书优质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与妻书,林觉民,爱妻子,勇于就死,自己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爱国之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示范课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介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题目解说,林觉民写给父亲的书信,电视剧《林觉民》剧照,资料链接,读准字音,层次结构,文本探究,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