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川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或学历案
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网络安全第1节 网络信息辨真伪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网络安全第1节 网络信息辨真伪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上2.1《网络信息辨真伪》第1课时
学历案
设计者:董燕青(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主题与课时】
主题:川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网络信息辨真伪》
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课标要求】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预备级要求:
1、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认识信息技术可能引发的一些潜在问题。
2、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能采用简单的策略和方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使用信息设备。
3、遵守基本的信息法律法规,按照社会公认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开展信息活动。
【学习目标】——我将学会
1.通过教材阅读和生生交流,能了解信息安全的概念,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2.通过小组讨论,能总结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加强信息安全意识。
3.通过案例分享,能利用这些方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且说出判断依据,发展信息辨别能力。
【评价任务】——这表明我已学会
1. 能写出信息安全的概念(检测目标1)
2. 能总结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检测目标2)
3. 能利用这些方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且说出判断依据(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课前早知道
1. 《网络信息辨真伪》第1课时是学习微信、QQ、邮箱、云盘的基本操作后,学习网络安全的知识。
2.本课时的学习路径为:信息安全的概念——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方法——案例分享。
3.本课时的重难点是:总结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能利用这些方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且说出判断依据。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自学教材+合学分享+操作练习+老师的适时点拨。
4.我能从3个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判断自己是否达成相应目标。
【学习过程】——学习旅程
今天要交“电脑创意制作比赛”的作品,但是欢欢忘记带U盘拷贝自己的作品了。如果使用云盘,不仅方便,不用携带存储设备,还可以防止数据意外丢失。今天欢欢就决定让自己的作品住进云家园——云盘。
任务一:信息安全的概念
1.阅读教材36页,说说我对信息安全概念的理解,并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检测目标1)
我对信息安全
概念的理解
2.和同学交流,谈谈个人的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并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或者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在表格里。(检测目标1)
个人的信息安全
任务二: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方法
1. 阅读教材37-39页,小组讨论怎样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并填写在下表 (指向目标2)
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法宝
2.分组展示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法宝(检测目标2)
任务三:案例分享
1.阅读教材40-46页的3个案例,小组讨论选择其中一个案例,利用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在下表中写出我的结论和判断依据。(指向目标3)
案例
结论和判断依据
案例1:骗子冒充老师嵌入班级群,以“疫情”为由咋骗学费。
案例2:朋友圈晒娃,导致孩子失踪。
案例3:电话手表真的安全吗?
2.分组展示并补充(检测目标3)
【作业与检测】
1.回家后,和家人分享我对本学期学到的知识。
【学后反思】——课堂回头看
1.今天我掌握哪些知识点(评一评)
项目内容
评价内容
自己
评一评
分值
信息安全的概念
能写出信息安全的概念
3分
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方法
能总结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
4分
案例分享
能利用这些方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且说出判断依据
3分
我的总分
满分10分
总分8-10分表示我完全掌握本节课的内容;8分以下表示我课后要积极解决有困惑的知识点。
四上2.1《网络信息辨真伪》第2课时
学历案
设计者:董燕青(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主题与课时】
主题:川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网络信息辨真伪》
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课标要求】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预备级要求:
1、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认识信息技术可能引发的一些潜在问题。
2、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能采用简单的策略和方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使用信息设备。
3、遵守基本的信息法律法规,按照社会公认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开展信息活动。
【学习目标】——我将学会
1.通过教材阅读,能分析QQ案例并得出应对方式,发展信息真伪辨别能力。
2.通过教师讲解,能分析微信案例并得出应对方式,加强信息真伪辨别能力。
3.通过操作练习,能知道生活中的网络行为背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应对方式,发展网络安全意识。
【评价任务】——这表明我已学会
1. 能分析QQ案例并得出应对方式(检测目标1)
2. 能分析微信案例并得出应对方式(检测目标2)
3. 能知道生活中的网络行为背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应对方式(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课前早知道
1. 《网络信息辨真伪》第2课时是进一步学习网络安全的知识。
2. 本课时的学习路径为:QQ案例分享——微信案例分享——信息安全整理表分享。
3. 本课时的重难点是:知道生活中的网络行为背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应对方式。
重难点的突破策略:自学教材+合学分享+操作练习+老师的适时点拨。
4. 我能从3个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判断自己是否达成相应目标。
【学习过程】——学习旅程
任务一:QQ案例分享
1. 阅读下表的QQ案例,和同学讨论,说一说应对方式,并填写晚上表格。(指向目标1)
2.全班分享我的应对方式(检测目标1)
任务二:微信案例分享
1.阅读下表的微信案例,和同学讨论,说一说应对方式,并填写晚上表格。(指向目标2)
2.全班分享我的应对方式(检测目标2)
任务三:信息安全整理表分享
1. 结合前面的案例和下图,通同学讨论下面两个问题,并将结果整理下表中。(指向目标3)
问题1: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容易造成个人信息、集体信息、甚至国家信息的泄露?
问题2: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泄露?
2.全班分享我的应对方式(检测目标3)
【作业与检测】
1.回家给家人宣传我学到的网络信息辨真伪的方法。
【学后反思】——课堂回头看
1.今天我掌握哪些scratch知识点(评一评)
项目内容
评价内容
自己
评一评
分值
信息安全的概念
能了解信息安全的概念
3分
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法宝
能总结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
5分
能利用这些方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且说出判断依据
能利用这些方法辨别信息的真假且说出判断依据
2分
我的总分
满分10分
总分8-10分表示我完全掌握本节课的内容;8分以下表示我课后要积极解决有困惑的知识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网络安全第3节 病毒知识及防护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2节 信息安全小卫士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川教版(2019)第1节 网络信息辨真伪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探索——谁是火眼金睛,分享我的故事,案例分析,学生搜索举证——课堂实践,知识积累,动手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