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四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页
    第四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四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5页。
    第四单元检测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2)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4)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5)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6)“以典入诗,别有意趣”,古诗中用典可以使诗歌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中的“ , ”,借用典故,表达了守边将士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王绩《野望》中的“ , ”,引用典故,追怀古代隐士,表现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2)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xǐ dí(),把它再补好。(3)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 dàng rú dǐ() ……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4)湖的周围是lián mián bù duàn()的山峰。湖水碧绿,清澈见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这项工程已濒临完工了,但我们决不能松懈。B.母亲的絮叨像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引导你踏实稳健地穿越人生的旷野。C.“池塘生春草”是谢灵运妙手偶得之句,可谓清新自然,妙绝古今。D.面对道道难关、重重困难,中国航天人依然不折不挠地探索宇宙的奥秘。【解析】“濒临”,意为紧接,临近。一般用于坏的遭遇,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合适。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乡愁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命题之一。①其实在古代,有机会抒发乡愁、记录乡愁的,是社会中极少部分的精英人士,绝大多数普通人还是生于兹、长于兹,履行安土重迁的文化使命。②到了近代,乡愁就真正平民化。③晒行李箱摄影作品的朋友圈,当然是大众表现乡愁的新媒介。④也可以这么认为,尽管乡愁不再是文人墨客的专属,不再是那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了,但是乡愁并没有变淡,反倒有了更多元、更直观的表达形式。A.第①句将“抒发乡愁”与“记录乡愁”互换位置。B.第②句在句首加上“只是”。C.第③句把“表现”改为“表达”。D.第④句删去“、下里巴人”。【解析】第②句关联词有误,应把“就”改为“才”。5.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学校开展以“激发科学兴趣,享受科学乐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活动一:践行多样的科教活动】(1)学校组织了多种多样的科教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同学们喜欢参与的活动。(2分)活动一:举行“科技发明知多少”知识竞赛活动二:活动三:【活动二:了解身边的有趣知识】(2)雯雯是校园广播站播音员,她选取了以下材料作为本期“新闻速递”栏目的素材,请帮她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答案是植物体内有生长素。如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一样,生长素负责给细胞传达信息,指挥植物的生长发育。近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教授团队在植物生长机理研究上的重大进展。中科大的这项研究揭示了植物生长素运转机制,对人们认识“葵花向日倾”等奇妙的植物界现象的原理提供了重要帮助,也有助于设计出更安全的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农业生产。(选自《光明日报》)【活动三:阅读经典的科普作品】(3)《昆虫记》和《海底两万里》,一本是科普名著,一本是科幻巨作,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鲜明的艺术特色。请按要求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2分)(4)请从以下三个专题中任选一个,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的学习收获。(100字左右)(4分)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岂不诚大丈夫哉() (2)戒之曰() (3)以顺为正者()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②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③其糟而啜其醨④?何故怀瑾握瑜⑤,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⑥,受物之汶汶⑦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⑧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⑨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⑩以死。(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三闾大夫:官名。②不凝滞于物: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③(bū):吃。④醨(lí):薄酒。⑤瑾、瑜:都是美玉。⑥察察:形容洁净的样子。⑦汶汶(mén mén):污染。⑧皓皓:皎洁的样子。⑨温蠖(huò):尘垢。⑩汨(mì)罗:江名,在今湖南省湘阴县。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吾闻之()     (2)于是怀石()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屈 原 至 于 江 滨/被 发 行 吟 泽 畔/颜 色 憔 悴/形 容 枯 槁10.请你结合孟子在【甲】文中阐述的“大丈夫”形象,说说【乙】文中的屈原为什么称得上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核心舱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Ⅰ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Ⅰ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Ⅰ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首先完成了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安装,搭建起一座三舱间舱外行走的“天桥”,航天员蔡旭哲通过“天桥”实现了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此外,还完成了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A抬升和小机械臂助力手柄安装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 (节选自《在空间站架起“天桥”》《人民日报》,2022年11月18日 )材料三  12日上午,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火箭点火起飞后约2个小时,顺利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快速的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中国航天员也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货运飞船来访。不断刷新的纪录,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刻印下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坚实步伐。 (节选自《让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人民日报》,2022年11月13日)材料四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在“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空间站里合影留念。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任务。 (节选自《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日)1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是由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的。B.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出舱,第二步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C.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并顺利实现与天宫空间站对接。D.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在天宫空间站一起工作生活了约5天。【解析】“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出舱,第二步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于文无据。12.中国空间站整体呈什么构型,它有什么特点?(3分)13.在“天宫”中,航天员工作生活的是哪个“舱”?它还有什么功能?(4分)(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曾照彩云归吴梦莉  ①高三那年,母亲陪我一起将课桌搬到了山坡上的教学楼。傍晚时分,天空红得仿佛燃起了一场大火,而天边的彩云则像落在我们身上滚烫的尘屑。  ②“没事的时候,你多往窗外看看,对眼睛好。”临走时,母亲如此叮嘱。而我一声不吭,只将拳头攥得死紧,以此表达心底的不满:这是最为艰苦的高三,我怎么会有“没事”的时候呢?6点钟起床,做早操,读语文,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吞下一个包子,把前一天不会做的题全部标红,赶在老师进教室前去办公室问清楚……  ③我当时很喜欢一句话:“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而母亲对我经历的苦难一无所知。彼时,她正在一家生鲜店里当采购,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进货,留给我的,只有门和锁重合的“咔嗒”声,短促而轻微。等我下晚自习回家时,她早已睡着,长长短短的鼾声与笔尖在试卷上的摩擦声相互应和,蚕食了浓厚、黏稠的夜。  ④我们有那样深刻的血缘关系,可我们仍然是孤独的,只能在各自的人生中沉默。  ⑤高三一模,我只考了400多分,与理想的大学相距十万八千里。卷子发下来的时候,窗外的晚霞很美,彩云仿若翻涌的春潮。但彩云易散,而人仍要继续前行,哪怕一片漆黑,哪怕不知方向。  ⑥学校食堂的饭菜实在难以下咽,因此,一模后,我每天中午都回家吃午饭并且午睡。仔细算来,那应该是一天中我与母亲唯一清醒相对的时刻,然而,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温情脉脉,相反一片狼藉。那时,我正因焦虑而频繁失眠,夜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只能睁着干涩的眼睛发呆。久而久之,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我无法容忍一丝噪音的存在,连筷子碰撞瓷碗碗口的声音都被我视作挑衅,继而与母亲爆发激烈的争吵。后来,母亲把家里所有的餐具都换成了塑料的,并且在我午睡时,沉默地在沙发上枯坐半小时,仿佛在完成一场艰苦卓绝的修为。  ⑦可是这无法安抚我,高考这把利剑使我的灵魂不得安宁。我常常一个人跑到天台上看晚霞,直到火从天上烧到心里,才下楼将卷子翻到另一面,像是翻过了一座险峰。就这样,高三上学期便在我反复的自我怀疑中结束了。  ⑧教学楼前已经拉起大红色的百日誓师横幅,校长在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在台下热情高涨,唯独我,看着浮云掠过的天空,心想,不要勉强自己了,要不算了吧。  ⑨直到那天中午,我照例回家午睡。迷糊间醒来,看到母亲举着竿子,在粘窗外树上的蝉。夏天的树郁郁葱葱,像一捧碧色的玉。而她赤着脚,身体微微前倾,手上握着纤长的竹竿,像一个一往无前的战士,在挥舞手上的军旗。  ⑩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荒谬,我总以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战役,其实不是的,我经历的那些挣扎与痛苦,都在母亲那里翻了倍,成了她的劫难。而她沉默地忍耐着,任凭汗水自额头滴落,落在地上,蒸腾上升,变成笼罩在我头顶的一朵云,一朵彩色的云。  ⑪可是,母亲不是易散的彩云,她是当空的明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⑫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母亲仍在店里工作。我飞奔进去,告诉她我的分数足以上一所重点大学,她随口应了一声,然后抬起手,用袖子挡住了眼睛。(有删改)14.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3分)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4分)卷子发下来的时候,窗外的晚霞很美,彩云仿若翻涌的春潮。16.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4分)17.文章第⑩段中作者说到自己的“荒谬”,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荒谬”?在家人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请说说你的体会。(4分)三、作文(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怀念背影缘起于望父买橘,永不养猫缘起于良心不安,礼赞白杨缘起于力求上进的精神……  请以《缘起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题 号一二三总 分得 分名著《昆虫记》《海底两万里》主题 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是一曲生命的赞歌追求自由与理想,充满对自然和对生命的热爱艺术特色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示例作者常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以人性观照虫性,使笔下的昆虫具有了与人类相似的独特灵性。如作者以“可怜天下父母心”去歌颂①的母爱。作品以超凡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和奇妙惊险的海底之旅。书中的深海潜艇、②等幻想,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科学预见,现在都已成为现实。事件“我”的情感上高三,母亲叮嘱“我”多往窗外看①下晚自习回家,母亲早已睡着孤独一模后,“我”中午回家吃饭、午睡②③理解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