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
专题05 植物-备战2024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植物-备战2024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共6页。
专题05 植物
导读:
自然是博爱的,它予张潮四时之声,它予川端康成海棠花未眠,它予简姨满天月与星尘,它予史铁生花开花落。
放慢脚步,去眺望远方。渚清沙白天地间,任你俯身倾耳,或畅游云海,或放眼海天。曾经的那些回忆何时怀念,寄一叶相思,过于执着。
【一】名家名作
(一)
在我心目中,树木始终像是具有说服力的传道人。当它们成群生长于森林中,或是数棵如家人般聚在一起时,固然也令人肃然起敬,但是我更钦佩那遗世独立的单株。它们就像孤绝之士——不是基于某种心态而遁世的隐者,而是卓然不群的伟人,就像贝多芬或尼采。
所有树木的枝梢哓响着世界,根干深入无穷的地底,未曾迷失其中,奋起一切力量,坚持着一个生命目标:按照各自与生俱来的律则去实践、呈现自己独特的体态,成就自我。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造物,比一棵美好强壮的大树更神圣,更足以作为典范。
——黑塞《树木的礼赞》(节选)
赏析:
写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集中写出喜欢它的理由、聚焦表达对它的认识。
植物,是我们生活与生命的重要点缀乃至亲密伙伴。亲近大自然之际,我们在草木的清香中尽情地畅快呼吸,在我们的校园里,那些花木也在茂盛与干枯的循环中,陪伴我们成长。
大概率,在百花、百草、百木园中,你有自己独爱的花木。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树木的礼赞》中写下的就是自己最喜爱的“树木”。这位大作家写树木,不止写它们的形态,更写它们所蕴含的力量与意志、信仰与使命。
《树木的礼赞》收录于黑塞的《园圃之乐》一书中。这是黑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退隐至瑞士山间写的文字。在那样动荡的乱世中,黑塞与花木相伴,在田园的耕作中获得心灵的宁静、构建精神的家园。
只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隐居之际,也必然会对自我的价值走向、人类的命运流向有深切的思考。他在《树木的礼赞》中赞扬的“独立的单株树木”就是一种默默的相告——于纷繁的世态中,保持自己独立的心灵与人格;于所有人的向上努力中,前行的方向定会再次清晰。
(二)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都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像听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阴谋诡计。
早晨,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静而恬然。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她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地躺在那里,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
——张爱玲《花开的声音》(节选)
赏析:
写你印象最深刻的“植物事件”,把你在那个当下最真切的感受写出来。
美丽如花朵,各自有各自的美丽花语。百合是“圣洁、高贵、庄严的友谊”、桔梗是“真诚不变的爱、无悔无望的爱”、鸢尾是“纯粹的爱与幸福”……然而,若想让自己的写作韵味独特,则应暂时抛开这些“先见”,写下你最真切、最直观的感受。
一双冷眼看透红尘纷扰的张爱玲,写作从不拘泥于俗套,好似她身上的才情都有自我的意志,非要肆意生长才肯罢休。在《花落的声音》中,她的敏感善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写玫瑰,却并不沿用“玫瑰”象征“爱情”的常规写法;她写自己在深夜,听到的玫瑰花“花落的声音”——那个夜晚,外在世界的声响,在张爱玲的心灵里留下了道道印痕。
写完惊心动魄的深夜,她还写了相安无事的白天。两相对比之间,玫瑰有了更丰富的蕴含——决绝而恬然,与世相争而遗世独立。于是听花,其实也是听自己;叹花,其实也是叹自己。
(三)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汪曾祺《夏天》(节选)
赏析:
兴之所至,就可以试着写写你窗台上的盆栽、窗户外的树木、院子里的花草。
相较于黑塞与张爱玲的精心书写,汪曾祺之作则显得有些“随意”,读他的作品,就像是身边有位很爱玩也很会玩的爷爷,在拉着你说些有的没的,又趣味盎然的话。
汪曾祺的散文里,没有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很少有宏大的题材,就写自己文人式的雅趣与爱好。《夏天》收录于《人间草木》一书中,书中不止写人间草木,还写美食瓜果、花鸟虫鱼,平实而随性,又处处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有感则发,无感则止”,汪曾祺写作时,向来如此。而就在所写下的这些生活的乐趣、情趣与意趣间,生活得以艺术化、艺术也得以生活化。
《夏天》中,那句令许多人觉得惊艳的栀子花之语,“大俗”亦“大雅”——试问有多少人,能活得如此理直气壮、坦然大气?我们也因此明白,汪老之作从不“随意”,或者说他作品中的,是“苦心经营的随意”。
【二】优秀云仿作
蒙山顶上树
这棵树,长在盛产茶叶的蒙顶山上。
那是一棵怎样的树呢?
我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品种的树。只能勉强看出,它似是很老了。如老人的手一般的树皮上盘曲着层层叠叠的分根,向上生长的枝干爬满了疏疏密密的老藤。再没有新芽抽枝,亦没有嫩叶生长,只是在静静地矗立着,似是遗世的智者。
古树上系满的鲜红色许愿带,是这静穆景致中唯一的鲜活。那些人们想要得到的、关于永远的、无法实现的永恒,被一笔一划地写下,挂在这苍老的树上,永远留在这里。
我不知这苍老的树到底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凉,或许早已陪伴了它无数个四季轮回。它这一条垂老的生命,或许是曾也捱过了冰雪霜冻,挺过了蚊虫啃噬,战胜了干旱洪灾,正是如此,它才有了那般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姿。
许愿带上的字早已在风吹雨打中看不清晰了。我想,那些在许愿条上用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写下对未来期许的人,是否在生活中也饱经风霜,受尽苦难?或许,许愿带上那些不切实际的美好,对于古树来说,本就是一个笑话。但尽管受尽苦难,古树却依旧带着树枝上系得满满的鲜红带子和上面所写的所有美好祝愿,坚定地存活于世间。
饱经世故沧桑,历经人世苦难,却依要旧带着对人生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期许生活下去,就如同那古树一样。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丧文化”盛行,不再去期待明天,亦不再考虑所谓未来。他们的眼中,只有当下的苦难,而期盼于适时的豁然,则少之又少。
只愿啊,人们在心寒时,可以对明天的此刻,多一些期盼;也希望我,无论会经历些什么,依然会是那个积极生长、乐观爱笑的少年。
赏析:
【三】写作素材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茅盾的《白杨礼赞》、陆蠡的《囚绿记》……提起这些名家名作,同学们都会觉得很熟悉。的确,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本,都散落着写“植物”的课文。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使之似乎不像其他学科那么“有迹可循”,或许不少人都会觉得,对于语文来说,“课堂所学”与“考试所考”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
但若干年后,当我们早已记不起来某个数理化公式,却可能在某个人生瞬间,突然想起某篇语文课文,对那些情感与道理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少年时代的语文课文,是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的。
并且,对于这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语文课文,是否有那么一种“打开”语文课文的方式,能让我们在当下,从这些最熟悉的晨读课文里,就习得“作文”的方法、知晓“写作”的秘密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事实上,我们的课文就是很好的研究作文、制胜考场的对象。
比方说,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何“植物”常常被“提名”在我们的课文中?大家应该都记得,上述课文并非只是写植物,同时更有情感思想、生活哲理流溢其间——写植物之际,也是在写人生、写时代、写自己。
【四】学生大写作
若想让自己的作文走向巅峰,那么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我们就必然要对主题进行升华。此时,不管是议论文尾部的升华段落,还是记叙文全文的构思铺展,若能以“植物”这个小可爱引入,进而表达对于生命、时代、自我等的独特思考,我们的作文,在阅卷老师眼中,就必定是个别出心裁的啦!
根据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
分值
学评
同评
师评
总分
1
主题明确:选取景物必须突出其特色。
10
2
语言运用:运用十个(或更多)精彩动词、形容词、描写景物
10
3
语言运用:运用两个(或以上)叠词描写景物
10
4
引用诗句:引用1到5句贴合主题的诗句
10
5
修辞要求:运用比喻、排比、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
10
6
描写手法:分别从触觉、嗅觉、听觉等三个角度描写景物
10
7
描写手法:选择两种不同的景物侧面描写景物
10
8
写作手法: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
10
9
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以动衬静、意象等手法描写景物
10
10
文章结构:运用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结构
10
评价说明:习作中使用了写作要求“√”,没有使用“×”
写作提示:单元写作综合训练,是在每日片段写作的基础上完成。因此,在写作中我们要有意识的穿插所练习的训练点,并用红笔勾画下来。方便同学打分
教师点评:
题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9 小城-备战2024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共6页。
这是一份专题08 星空-备战2024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共6页。
这是一份专题07 月色-备战2024年中考主题范文写作指导之景物描写,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