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学习目标]1.运用资源并结合实例,理解流域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结合实例,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协作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意义。3.结合实例,了解流域内协同解决水质等水环境问题的措施,说明流域内保护环境的意义。4.知道黄河泥沙的来源;能说出解决黄河沙患的措施以及黄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的措施;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具体流域内河流的水文特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协作开发的具体措施;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教材初探|水系和流域,以及流域内水资源协作开发概况。(1)水系和流域。①水系:河流的 和各级 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了水系。②流域:由 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2)流域内水资源的功能。流域内的水资源具有 、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 、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3)流域内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必要性。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 。
(4)如何在流域内进行水资源的协作开发?答案: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迁移应用|1.读我国某区域图,探究下列问题。
(1)试从含沙量、汛期、结冰期三个方面比较M河、N河水文特征的差异。答案:M河含沙量大,N河含沙量小;M河汛期短,N河汛期长;M河有结冰期,N河无结冰期。(2)河流含沙量是影响河流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河流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有哪些不利影响?答案:淤塞河道和湖泊(水库);引发洪涝灾害;降低河流通航能力;影响水质。
(3)水土流失对M河流域农业生产有何不利影响?答案: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地块变小,坡度变大;沟壑纵横,交通不便。(4)N河中上游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重要水源地,请你为保护其水质出谋划策。答案:防止各种有害水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农药残留等)汇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防止水污染;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加强立法监督和宣传教育。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答案:“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流的现象,分析其原因。答案: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过程评价| 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B.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D.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2.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 ( )①沿途缺少河流补给 ②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 ③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④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第1题,图中甲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丙处水文站径流量比乙处小的原因是沿途缺少河流补给;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沿途没有向其他流域调水。答案:1.B 2.C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4.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水电充足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水运便利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⑤D.③④⑤
5.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解析:第3题,图示河流为珠江,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第4题,珠江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优势有有色金属原料丰富、水电充足(有色金属冶炼需电解,耗能大)、水运便利。经济和科技并不发达。第5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并不少。答案:3.C 4.A 5.D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教材初探|黄河沙患的解决措施。(1)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①生物措施:主要有 、退耕还林还草等。②耕作措施:沿等高线耕作、 、免耕等。③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 、挖鱼鳞坑等。
(2)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①利用水库对黄河 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②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同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 ”,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
|过程评价|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B.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C.先以冲刷为主,后以淤积为主D.先以淤积为主,后以冲刷为主2.针对0—50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疏浚河道B.加固河堤C.植树造林D.修筑大坝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图示前50年,累计冲淤量逐年增加,以冲刷为主;后50年累计冲淤量逐年减少,说明有缓慢的淤积。第2题,0—50年累计冲淤量增加,说明河道以冲刷作用为主,说明流水对河道侵蚀作用强,应加固河堤。答案:1.C 2.B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教材初探|1.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必要性。(1)黄河径流量少,人水矛盾突出。黄河流域面积约是长江流域面积的40%,但年径流量约是长江的1/15。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 突出。
(2)缺水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迅速增加,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 ,而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黄河断流对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以及 产生严重影响。
2.黄河流域水资源是如何统一调配的。(1)在扣除输沙水量的前提下,根据节约用水、统筹安排的原则,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了黄河可供水量 ,作为实施黄河水量调度的基本依据。(2)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 和年度调整。
|过程评价|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于2021年6月19日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完成1~3题。1.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为防汛做准备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地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 ( )A.上游的青藏高原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D.所有的支流3.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华北和东北区域的正常雨季是在每年的7、8月,小浪底选择在6月中旬进行调水调沙,主要是为了在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为防汛工作做准备,A项正确。中游含沙量大以及下游泥沙淤积量大,不一定选择在该时间调沙调水,排除B、C两项。此时黄河流域处于汛期前期,尚未进入汛期,D项错误。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一带,B项正确。青藏高原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含沙量较小,上游支流的含沙量小,A、D两项错误。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较少,下游河段的泥沙也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C项错误。第3题,“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可以减少黄河
的泥沙含量,从而有利于减少下游河段的泥沙含量,①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而“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对于减少黄河下游流域的泥沙含量几乎没有什么作用,②错误;“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会使得下游地区的水量更少,③错误;“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利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可以缓解下游地区水量较少的问题,④正确。故选A项。答案:1.A 2.B 3.A
探究点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干流全长928千米,流经青、甘、内蒙古三省级行政区。下游至绿园进入额济纳绿洲,注入东、西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口增加,中上游大力修建水库(平原水库平均深度仅2米)、打机井,灌溉农业迅速发展,下游水量锐减。下图为黑河流域历代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额济纳绿洲河段几乎断流,植物死亡日益严重,1996年居延海干涸。
200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成立,统一管理流域用水量。平原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农业比重,特别是灌溉农业比重,继续发展工业,大力发展旅游、边贸等第三产业。下游水量逐年增加,额济纳绿洲和居延海重新焕发生机。(1)简述20世纪末居延海干涸的自然原因。(2)说明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对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影响。(3)简述成立黑河流域管理局对抢救和恢复额济纳绿洲的主要作用。
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1)黑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少;流域光照强、多大风,蒸发旺盛;流域多砂质沉积物,地表水易下渗;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2)过度发展灌溉农业,破坏地表植被,地表裸露,蒸发加剧;过度引水灌溉,下渗加剧;平原水库较浅,蒸发、下渗严重;打机井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快地表水下渗速度;不合理的灌溉会引起土壤盐碱化、水质恶化。(3)黑河流域面积大,跨青、甘、内蒙古三省级行政区;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加强生态环境的立法与监督;加强协调、分配各行政区和经济部门用水量,保证额济纳绿洲生态用水。
1.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分析总体思路(1)河流开发利用要考虑河流特点和流域整体性特征。(2)流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河流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3)流域开发以河流利用与治理为核心。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2.流域综合治理的答题用语
某河流位于浙江省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1962年该河下游某地两个时期的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甲时期河床最低,以侵蚀为主,应该为当地汛期;乙时期河床抬高,为枯水期,以淤积为主;由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结束进入到枯水期的过程。结合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省,浙江省河流的汛期在夏季,汛期结束开始进入枯水期,外力作用由侵蚀转为淤积。第2题,考查水库建成后的影响。水库建成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河水的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由于淤积加重,冲刷减弱,河床不易展宽。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流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冲淤作用;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可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答案:1.D 2.B 3.A
4.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流域区位示意图和1990年、2009年该流域的常住人口、GDP变化表。
材料二 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1)1990—2009年,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 类型明显减少, 类型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 过程。 (2)该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该流域河流水文主要发生的变化是 。 (3)1990—2009年全流域人口约增长了180.40%,其原因是 。 (4)在流域开发过程中,从流域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水资源的水质环境。
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可知1990—2009年全流域农林用地明显减少,城镇用地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城镇化过程。第(2)题,从材料一河流流向可知该流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降低。人口增加,林业用地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质变坏,水位涨落剧烈。第(3)题,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有关。第(4)题,从植树造林、加强工业合理布局、加强污水处理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农林用地 城镇用地 城镇化(2)由东北向西南降低 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水位变动幅度剧烈(3)经济发展快;收入高,就业岗位多,吸引大量移民;国家政策鼓励移民进入(4)上游保护森林,保护河源环境;全流域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中下游布局污水处理厂,减少城镇、工业用水直接排放;上游布局自来水厂;有污染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地区。
5.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下图为该流域协调系统图及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某年份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
(1)结合材料一,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2)结合材料二,分析长江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可从气候、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回答。第(2)题,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降水、河道弯曲度、流域面积等方面分析。第(3)题,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可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如加强管理,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疏浚河道等。
答案:(1)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流域内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3)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业。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381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课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知识概览,人水矛盾突出,二黄河的调沙减淤,水土流失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381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教学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怎么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说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章概述•明要求,〔生涯规划〕,自主梳理•探新知,知识点,分水岭,水质保护,工程技术,水源地,水土保持,经济补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