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能说出不同社会阶段人地关系的差异,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2.认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分析其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能说出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容,理解绿色发展的模式;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教材初探|1.不同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1)采集渔猎时代。
2.人地关系演变的特点。(1)对照表格比较不同社会阶段的主导产业、资源基础、环境问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差异。(2)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导因素:每一个新的社会阶段的出现,都源于 的进步和 的变革。
(3)阅读下面两幅漫画,说出人地关系思想的转变。
答案:人类从征服自然到谋求人地协调。
3.现阶段人类应如何调整自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认识的转变: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 方式和 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 转变。(2)认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 ,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①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②明确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迁移应用|读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经济资源分别是:甲 ; 乙 ;丙 。(填写数码)①矿产、能源、水资源 ②土地、牲畜、劳动力 ③信息资源(2)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 。(3)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过程评价| 我国于1956年发行《东汉画像砖》特种邮票,下图所示为其中一枚“射猎农作”。邮票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弯弓瞄射疾飞的群鸟;下半部是收获图,描绘农夫们收割、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完成1~2题。
1.邮票“射猎农作”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人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
解析:第1题,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结合图中人们从事收割、挑运的农业活动,可以判断此时期人类主要通过耕作、灌溉等技术手段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第2题,这一时期,人类已经能通过一定的生产活动改造自然,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答案:1.B 2.C
(2021·全国)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环境质量的改善C.科技的进步 D.资源质量的提高4.对工业文明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量减少B.因资源量减少,环境质量下降C.环境质量的下降引发了人口的快速增长D.资源量的减少刺激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解析:第3题,在生态文明时期,科技创新与进步使人类在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有很大提升,使人们利用资源的潜力变大,原来不能利用的一些资源现在可以使用,因此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读图可知,人口数量并没有下降,环境质量改善对资源潜力没直接联系;资源质量提高,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第4题,工业文明阶段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资源消耗加快,资源量减少;因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答案:3.C 4.A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教材初探|1.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观点和具体内容。(1)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观点:人与自然 。(2)具体内容。①本质: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 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a.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 和 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b.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 、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2.应该如何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1)根本上: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 为目标,变革 。(2)具体要求。
构建科技含量高、 、 的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 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形成勤俭节约 、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迁移应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试从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角度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答案: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就是经济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效益,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有哪些实践价值?答案:①推进绿色发展;②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③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④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过程评价| (2022·全国)近年来,“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绿色GDP”是指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 来实现B.“绿色GDP”强调的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只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下列经济活动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是( )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②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③实现清洁生产,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收益 ④砍伐森林出售林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解析:第1题,“绿色GDP”是指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因此“绿色GDP”是GDP、环境质量等的统一,其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不一定能够提高
“绿色GDP”;“绿色GDP”强调的是在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对环境资源成本的控制,故“绿色GDP”的提高不一定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第2题,传统工业是高耗能工业,且很多传统工业污染严重,不符合“绿色GDP”理念;发展绿色农业和实现清洁生产,既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GDP”理念;砍伐森林出售林木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绿色GDP”理念。 答案:1.D 2.C
探究点一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例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 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的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 下图为局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
(1)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过度索取自然资源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太低 ③自然环境本身演变太快 ④人类排放废弃物过多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2)图中a、b、c分别代表( )A.环境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B.文明消费、环境污染、清洁生产C.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污染D.环境污染、文明消费、清洁生产
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1)D (2)A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方法(1)关键环节法。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厘清逻辑关系。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2)代入尝试法。①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②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对相关环节进行正确和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③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越少就越容易填出,填空时最好采用试填法。④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米地带C.2 500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米地带2.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原因及其趋势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第1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小表明人地关系越紧张。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说明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小,结合图中2000年和2008年的数据,可看出该系数明显变小的是1 300米以下地带。第2题,图中显示,在 1 900米以上地带,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较2000年变大,说明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答案:1.A 2.B
探究点二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例2】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表达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B.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对外开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从源头上改变能源来源C.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D.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会制约经济发展
(2)下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举措,不合理的是( )A.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B.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C.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D.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提高
答案:(1)A (2)D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为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读图,完成1~2题。
1.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构调整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条件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2.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第1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2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该农业模式稻鱼共生,水稻害虫成为鱼的饵料,鱼粪成为水稻的肥料,鱼类起到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增肥的作用,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施用,保护了环境。 答案:1.C 2.D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不高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某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与传统林业比较,说明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2)指出并说明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需要完善的环节。(3)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分析该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请就该国有林场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直接获取图中信息,可看出围绕林业可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时还能减少废弃物排放。第(2)题,注意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既要延长产业链,还要有利于环境保护。第(3)题,可从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材料在生产、使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角度分析。第(4)题,可从林木品质、附加值提升、环境保护、开拓市场及创新运营模式等角度分析。
答案:(1)高效利用森林资源,推进造纸业、家具制造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大增值;对“三剩物”回收再利用,物尽其用,减少浪费;推广清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森林氧吧和优美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森林环境中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推进与养殖业、种植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2)利用禽畜类粪便、植物枯枝落叶和草被植物生产沼气,解决林场生活用能问题,减少林木樵采;采伐区应划分轮采区,及时进行抚育更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要把好环保关,发展绿色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减少
环境污染。 (3)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这些能源和资源大多为非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其环境效益较差。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速生优质树种,缩短木材的生长周期;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林业+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创新自主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一)人地关系思想演变1.不同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借助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阶段掌握主要的人地关系思想。
★(二)生态文明建设1.对生态文明的理解。(1)重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3)基本内涵: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关系。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1)整体部署。①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示范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探究走向生态文明,图2安吉县水泥厂,安吉竹工艺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新知突破•储素养,生产力,生态文明,可持续,区域稳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素养培优•提技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教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