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基础检查]
1.下列不属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的是 ( )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
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适应是环境作用的结果
解析:适应是生物自身的一种能力,环境起选择作用,这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不相符,D项错误。
答案:D
2.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局限性的是 ( )
A.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
B.从个体水平解释生物的进化
C.不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仅从个体水平解释了生物的进化。
答案:D
3.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不定向的变异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
D.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是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
解析:环境变化直接导致变异的发生,以适应新的环境,属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A项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环境选择的结果,B项错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环境的变异是有利变异,不适应环境的变异是不利变异,并不是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C项错误;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动物的变异是由动物本身的意愿决定的,但没有说变异是不定向的,D项错误。
答案:A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是 (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否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A、B两项错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C项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研究的对象是个体,D项错误。
答案:C
5.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认为是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下列可体现其进步性的是( )
A.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B.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C.摒弃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D.论证了生物是进化的,并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解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这是它的局限性,A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没有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科学的解释,B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接受了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观点,C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论证了生物是进化的,并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还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D项正确。
答案:D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拉马克科学地解释了进化的原因
B.达尔文从丰富的事实出发,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C.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抗生素可刺激细菌,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解析:拉马克否定了物种不变论,但其进化学说并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A项错误;达尔文通过环球航行,从丰富的事实出发,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B项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不会使细菌发生定向变异,只是对变异起选择作用,C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D项错误。
答案:B
7.(2021·广东东莞)下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进化形成过程的解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鹿祖先过度繁殖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各异,这表明生物变异是 。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 。
(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食物而存活,有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称为 ,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争是指 。
(3)适应有双重含义:一是生物体的 的现象,二是指生物 的过程,适应是 ____________的结果。
解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各种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总是选择有利于生存的变异,淘汰不利于生存的变异,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适应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主要是指生物的性状与环境相适合,适应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生物改造自己形成适合环境的性状的过程,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1)后代数目超过环境承受的能力 不定向的 原材料 (2)自然选择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3)性状与环境相适应 改造自己形成适合环境的性状 自然选择
[拓展应用]
8.下图中甲~丁、a~d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下列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BCD
解析: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经过不同自然条件的选择,从而进化成现在的众多物种。
答案:C
9.用草履虫进行pH变化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结果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
B.该实验结果表明草履虫种群中有不同方向变异的个体
C.该实验结果表明草履虫种群中的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D.若pH由9变为5仍有少量个体存活,说明这些个体的pH耐受范围广
解析:据题图分析,大多数草履虫在pH=7的环境下能够正常生活,少数草履虫在pH=5的环境下能够正常生活,但从pH=5转入pH=9的环境,草履虫不能正常生活,说明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A项正确;不同环境下,生存的草履虫数量不同,说明草履虫种群中有不同方向变异的个体,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B项正确;本实验只能证明草履虫存在变异,但是不能证明其变异的原因,C项错误;若pH由9变为5仍有少量个体存活,说明这些个体的pH耐受范围广,D项正确。
答案:C
10.某昆虫(性别决定为XY型)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同学将一只长翅雄性昆虫与一只残翅雌性昆虫杂交,子代均为长翅。(不考虑该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1)该同学据此得出结论:控制该昆虫长翅与残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分析该实验可知,该昆虫的长翅对残翅为 性,基因位于 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该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正常环境中,该昆虫残翅比较少见,但在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该昆虫残翅较常见,原因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残翅个体在适应环境方面占 _________(填“优势”或“劣势”),说明不同环境中 的方向可能不同。
解析:(1)将一只长翅雄性昆虫与一只残翅雌性昆虫杂交,子代均为长翅。若基因位于细胞质,则子代应均为残翅(与母本相同),但与实验结果不符,所以控制该昆虫长翅与残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细胞质。(2)长翅雄性昆虫与残翅雌性昆虫杂交,子代均为长翅,说明该昆虫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长翅雄性昆虫与残翅雌性昆虫的基因型分别为XAY、XaXa,则子代雌性(XAXa)都为长翅,雄性(XaY)都为残翅,与实验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在正常环境中,该昆虫残翅比较少见,但在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该昆虫残翅较常见,是因为在正常环境中残翅昆虫在捕食、避害和繁殖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而海岛风较大,长翅昆虫处于劣势,残翅较有优势,这是不同环境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1)子代翅型性状不与母本相同(或若基因位于细胞质,则子代应均为残翅,与实验结果不符) (2)显 常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雌性都为长翅,雄性都为残翅,与实验结果不符 (3)优势 自然选择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