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提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提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基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提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维持了秩序和周天子的尊严。孟子认为管仲不行仁政,最终未能统一天下。荀子更为直接地指出“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为天子大夫”。这反映了( )
A.儒家道义观的发展 B.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C.新的社会秩序已建立 D.华夏一体观念的形成
2.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百家的①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②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③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④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①②③④处应依次填入( )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3.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 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 D.格物致知
4.下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中的注解。这主要反映了(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5.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6.有学者指出,就文化层面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的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似的愿望。这种愿望( )
A.突破“夷夏之防”有利于变革 B.以西方文化全面改造中华文化
C.扭转了晚清政权的统治危机 D.迟滞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步伐
7. 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
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 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
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8.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
A.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 B.民族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C.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 D.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末)传教士来华与西学的输入······在部分中国士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为西学所吸引,为耶稣会士的博学所倾倒,以至“士大夫视与利玛窦订交为荣”,“投刺交欢,倒屣推重,倾一时名流”。在这一基础上,一批主张全面接受西学的士人脱颖而出。他们明确提出“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的主张,“以为五经之外,冠冕之表,别自有人,不必华宗夏土,亦不必八索九丘(《八索》《九丘》指古代文化典籍)”。他们还充分意识到吸收西方文化对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加速度的推动力,即“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孔子认为管仲维持了秩序和周天子的尊严,许其为“仁”,孟子认为管仲不行仁政,荀子认为管仲缺乏仁义,所以从仁到仁政到仁义,体现了儒家道义观的发展,故选A项;据材料内容可知孔子、孟子、荀子对管仲的态度是不同的,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新的社会秩序没有建立,排除C项;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材料不涉及,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亡。材料中的①为儒家;②为法家;③为道家;④为墨家;故D项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据题干中李约瑟所肯定的庄子的“通天下一气耳”“阐发宇宙”可知,他认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是整体思维,故选C项;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是指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融性,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指通过接触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汉字中“王”“父”“夫”“族”均为象形文字,注重象形而非注重意境,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文解字》对相关汉字的注解中只是“父”和“夫”体现了父系血缘关系,但是“王”和“族”并非强调父系血缘,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述的是相关汉字的象形特征,体现了相应的含义,不能说明中华文化的内聚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讲述的是汉字中“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中的注解含义,其中均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父系血缘和宗法制以及君主制的相关特点,所以是反映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故D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汉字的文化凝聚力,故A项错误;各地文字并非完全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并非是语言的多样性而是文字的多样性,故C项错误;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故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抵御外辱,而学习西方有利于突破“夷夏之防”,故选A项;两者只是借鉴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以西方文化全面改造中华文化,排除B项;这种愿望没有扭转晚清政权的统治危机,排除C项;这种思想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救国救民的尝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儒家强调等级名分,并未涉及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据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可知儒家思想强调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且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儒家强调等级名分,并未涉及君臣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引用“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重点不是强调中华文化圈而是强调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材料“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和“北方民族妇女”说明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故选A项;“北方民族妇女”不代表就是北方女性,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北朝不是民族融合的开始,排除C项;“词兼胡汉”并未涉及儒家思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特点: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连续性;注重把外来文化中国化,具有本土性。
【解析】根据两个材料中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们可以得知其特点有以下几个。第一,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第二,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连续性;第三,注重把外来文化中国化,具有本土性。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优秀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庄子》曰,孔子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精品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精品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庄子》曰,孔子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