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等2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出生率没有影响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
    A.无节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资源紧张
    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
    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3.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4.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层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A.①②④ B.⑥⑦
    C.③⑤⑦ D.②⑤⑦
    5.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CO2、SO2、氟氯烃
    B.SO2、CO2、氟氯烃
    C.氮氧化物、CO2、SO2
    D.CO2、氮氧化物、SO2
    6.科学家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A、B,在缺乏A、B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组实验所用的培养基均需灭菌处理
    B.菌株A、B混合后能在上述培养基上生长
    C.U型管实验证明菌株A、B释放的代谢产物形成了互补
    D.推测菌株A、B通过接触发生了遗传物质重新组合
    7.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未突变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着β-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菌落,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都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C.在进行③的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进行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8.耐辐射球菌对射线具有超强耐受力,其P基因突变株受射线照射后生存率显著降低。研究者利用P基因成功转化不耐辐射的酵母菌,经射线照射后检测发现,与非转基因酵母菌相比,转基因酵母菌三种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加。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采用划线法将酵母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B.酵母菌的接种、培养等操作需保证无杂菌污染
    C.耐辐射球菌对射线的耐受力与P基因密切相关
    D.P基因通过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使细胞具有耐受力
    9.荷兰学者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约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尖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10.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1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鲍森·詹森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
    B.拜尔实验的结论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D.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B.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
    C.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13.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1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5.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分离定律
    B.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D.人体的精细胞内都含有Y染色体
    16.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17.假定某致病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且隐性致死(使受精卵胚胎致死)。一正常男子与一女性携带者结婚,理论上分析,这对夫妇所生的小孩性别比例(男孩:女孩)是(    )
    A.1∶1 B.1∶0 C.3∶1 D.1∶2
    18.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红果×黄果
    492
    501

    红果×黄果
    997
    0

    红果×红果
    1511
    508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或AA
    19.男性红绿色盲患者(XbY)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的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C.红绿色盲基因(Xb)数目比值为1:1
    D.核内DNA数目比值为4:1
    20.从如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正确答案为(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
    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e、g图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f图

    二、综合题
    21.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1回答。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为 ,C为 。
    (2)B主要是指 。
    (3) 和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 、 (填字母)。
    据图2回答。
    (5)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6)鹰占有 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
    (7)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理由是 。

    三、实验题
    22.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均给予右侧的单侧光照射。

    (1)单侧光照射时,仍直立生长的有 。
    (2)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有 。
    (3)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不弯曲的有 。
    (4)如把⑤放在匀速转盘的中央并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 。
    (5)以上实验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 ,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四、综合题
    23.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0
    42.30
    88.90
    95.90
    总初级生产量[t/(hm2·a)]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t/(hm2·a)]
    1.50
    14.52
    23.88
    26.00
    (提示: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 。从数据推测,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 。
    (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 。
    (3)请在甲图上绘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

    (4)乙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 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情况,以研究群落的 。
    (6)研究发现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主要是砍伐成树)可能会增加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
    (7)为什么重度人工干扰的森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

    参考答案:
    1.C
    【分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口生育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详解】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在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错误;
    BC、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B错误、C正确;
    D、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在加大,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越发严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2、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住房紧张、大气污染、环境恶化、资源减少、供水不足等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详解】A、人口增多,用水量无节制增多,造成水资源紧张,A错误;
    B、外来物种的入侵,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B正确;
    C、人口增长,会导致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C错误;
    D、乱排工业废气,和人口增长有着密切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睛】
    3.B
    【详解】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可以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①正确;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于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②正确;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③错误;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又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导致洪涝灾害等问题,④错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可以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⑤正确。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B
    【分析】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详解】①温室效应是因为大量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二氧化碳过多,与环境污染有关,①不符合题意;
    ②赤潮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②不符合题意;
    ③酸雨是因为汽车尾气即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引起的,与环境污染有关,③不符合题意;
    ④光化学污染是因为新型技术中造成对人类生存的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④不符合题意;
    ⑤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而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与环境污染有关,⑤不符合题意;
    ⑥潮汐是大海中的自然现象还可以被人类利用发电,与环境污染无关,⑥符合题意;
    ⑦大脖子病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与环境污染无关,⑦符合题意。
    故选B。
    5.A
    【分析】温室效应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有关。
    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氮氧化物及氟氯烃类等污染有关。
    【详解】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引起酸雨主要是和二氧化硫等污染有关;引起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氟氯烃。
    故选A。
    6.C
    【分析】菌株A、B单独培养都不能生长,用U型管也不能生长,说明菌株A、B释放的代谢产物没有形成互补;但混合培养长成了菌落,可能是菌株A、B通过接触发生了遗传物质重新组合。
    【详解】A、微生物培养需要给培养基灭菌,A正确;
    B、如图:菌株A、B混合后能在上述培养基上长成菌落,B正确;
    C、在U型管不能生长,但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滤板,说明菌株A、B释放的代谢产物没有形成互补,C错误;
    D、混合培养长成了菌落,但在U型管不能生长,说明可能是菌株A、B通过接触发生了遗传物质重新组合,D正确。
    故选C。
    【点睛】
    7.B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有2种,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育种方法。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详解】A、要得到乙培养基中的分布均匀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接种操作,然后培养,A正确;
    B、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经①过程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可能都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B错误;
    CD、根据题干可知,未突变的三孢布拉霉负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因此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乙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随着β-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较大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C正确;D正确。
    故选B。
    8.A
    【分析】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足够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菌落。
    题意分析,耐辐射球菌对射线具有超强耐受力,其P基因突变株受射线照射后生存率显著降低,显然P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增强球菌对射线的耐受力,然后研究者用P基因成功转化不耐辐射的酵母菌,经射线照射后检测发现,与非转基因酵母菌相比,转基因酵母菌三种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加,从而更进一步证明P基因与球菌对射线的超强耐受力有关,且对射线的耐受力是通过抗氧化酶来实现的。
    【详解】A、采用划线法只能将酵母菌接种到固体体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
    B、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技术,酵母菌的接种、培养等操作过程也不例外,需保证无杂菌污染,B正确;
    C、题意显示,耐辐射球菌对射线具有超强耐受力,其P基因突变株受射线照射后生存率显著降低据此可推测,耐辐射球菌对射线的耐受力与P基因密切相关,C正确;
    D、成功导入P基因的酵母菌三种抗氧化酶含量显著增加,显然P基因通过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使细胞具有耐受力,D正确。
    故选A。
    9.D
    【分析】温特实验能证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从顶端向下运输,运输到下部并能促进下面部分的生长。
    【详解】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10.A
    【解析】1、拜尔的实验过程: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然后将其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都弯曲生长,且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
    【详解】A、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
    B、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B错误;
    C、对照组应为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正上,胚芽鞘直立生长,C错误;
    D、该实验能说明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但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反过来运输,D错误。
    故选A。
    【点睛】
    11.D
    【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直立生长
    ④用锡箔罩住尖端下面的伸长区+单侧光→向光弯曲生长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
    詹森
    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温特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胚芽鞘弯向对侧。
    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并命名为“生长素”。

    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详解】A、鲍森·詹森实验是: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生长,A错误;
    B、拜尔实验的结论是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B错误;
    C、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但并没有证明生长素是吲哚乙酸,C错误;
    D、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D正确。
    故选D。
    12.C
    【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调解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
    【详解】A、激素是一种调节代谢的物质,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A正确;
    B、植物激素不是由专门的分泌器官产生,而是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B正确;
    C、植物激素调节代谢,不直接参与代谢,C错误;
    D、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产生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C。
    【点睛】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激素不能参与新陈代谢,只能对新陈代谢活动进行调节。
    13.B
    【详解】A、根据题意,加入的菌剂中含有多种微生物,故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
    B、该菌剂的作用是分解农田中残留的农药导致的有机物污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
    故选B。
    14.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这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分析】分析图示:

    (1)Ⅰ片段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Ⅱ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
    (3)Ⅲ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Y遗传。
    【详解】A、人类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上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
    B、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B错误;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即男性可以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女性可以将致病基因传给儿子,C正确;
    D、人体既可以产生含X染色体的精子,也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精子,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16.C
    【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首先在减一间期需要进行DNA的复制,使DNA含量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含量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DNA含量又减半。
    【详解】A、该曲线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A错误;
    B、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DNA数量的变化曲线或一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B错误;
    C、该曲线中通过复制使DNA加倍,两次分裂后最终使细胞中的DNA含量减半,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含量变化,C正确;
    D、该曲线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D错误。
    故选C。
    17.D
    【分析】根据题意,致病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且隐性致死(使受精卵胚胎致死),所以XbXb和XbY的个体致死。
    【详解】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XBY,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子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致死)=1:1:1:1(致死),所以男性:女性=1: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出致死个体的基因型。
    18.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实验①:红果×黄果→红果∶黄果=1∶1,相当于测交实验,亲本基因型是Aa×aa;实验③:红果×红果→红果∶黄果=3∶1,说明红果对黄果想显性性状,且亲本基因型是Aa×Aa;实验②:红果×黄果→红果,说明红果对黄果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aa。
    【详解】A、根据实验②,亲本表现型为红果和黄果,但杂交后代只有红果,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实验①的亲本红果为Aa,黄果为aa,B错误;
    C、实验②F1均为红果,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因此后代均为杂合子,C正确;
    D、实验③的F1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D错误。
    故选C。
    19.A
    【解析】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平均分向细胞两极;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而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男性红绿色盲患者(XbY)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2条X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的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含1条X染色体,故上述两细胞X染色体数目的比值为2∶1,A正确;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0,B错误;
    C、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色盲基因数目为2,女性携带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色盲基因数目为0或者2,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核DNA数目92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核DNA数目46个,故两个细胞中核DNA数目比值为2∶1,D错误。
    故选A。
    20.C
    【分析】染色体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分析图示,细胞a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细胞b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细胞c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细胞d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细胞e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细胞f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细胞g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细胞h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详解】A、由分析可知,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图和g图,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c图和h图,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图和b图,C正确;
    D、由分析可知,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e图和f图,D错误;
    故选C。
    21.(1)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 D B
    (4) D A
    (5)8/八
    (6) 4/四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7) 食虫昆虫 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分析】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图2中共有8条食物链。
    【详解】(1)由图可知,D有三个箭头指出,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则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
    (2)B是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生产者和B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4)生态系统中D生产者是最主要的成分,A消费者是最活跃的成分。
    (5)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
    (6)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四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即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食虫鸟)→蛇→鹰。
    (7)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22. ①②⑦⑧ ③⑤ ④⑥⑨ 直立生长 尖端
    【分析】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照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一段的伸长区是胚芽鞘生长的部位.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结果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单侧光照射时,①(锡箔套在了尖端)②(处在暗盒中)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直立生长;⑦⑧虽没有尖端,但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可以提供给尖端下部,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因此⑦⑧直立生长,综上可知,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②⑦⑧。
    (2)单侧光照射时,③虽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部,尖端仍然可以感受光刺激,⑤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透过琼脂块运输到下部,故③⑤胚芽鞘均向光弯曲生长。
    (3)④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发生不均匀分布,但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向下运输,下部得不到生长素,故不生长、不弯曲;胚芽鞘⑥⑦⑧⑨没有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⑥⑨也没有外源生长素,故不生长、不弯曲,综上可知,不生长、不弯曲的有④⑥⑨。
    (4)如把⑤放在匀速转盘的中央并给予右侧光照,则它的各部位照光均匀,故其生直立生长。
    (5)以上实验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的相关实验,较为基础。
    23. 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样方 垂直结构 适度砍伐成树,既可以增加防护林物种的丰富度而提高其稳定性,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重度人工干扰,导致防护林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弱,就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 这提示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好绿水青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析】1、根据表格分析,叶面积指数增加,光能截获率、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都增加,而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也逐渐增加。
    2、根据柱形图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
    【详解】(1)该地区生物群落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所以为次生演替;由表格可知,该演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增加,光能截获率、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都增加,说明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2)从光能的截获率可以看出,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合色素相对含量增多,光能截获率升高,两者呈正相关。
    (3)生产者的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由表格可计算出,1953年的呼吸量为17.43-1.5=15.93[t/(hm2·a)],1973年的呼吸量为55.50-14.52=40.983[t/(hm2·a)],1984年的呼吸量为116.61-23.88=92.733[t/(hm2·a)],1996年的呼吸量为150.81-26.00=124.813[t/(hm2·a)],通过描点并连线得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如下:

    (4)通过分析柱状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
    (5)对于植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分层)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6)适度的人工干扰(主要是砍伐成树)可以增加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这给我们启示是适度砍伐成树,既可以增加防护林物种的丰富度而提高其稳定性,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7)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重度人工干扰会适得其反,重度人工干扰,导致防护林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弱,就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这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好绿水青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进行比较,平时善于总结记忆;具有一定的曲线表格的分析能力,能够从图中获得有效解题信息.

    相关试卷

    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一模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一模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共12页。

    2023届河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一中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一中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