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分层作业(解析版+原卷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诗歌)(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诗歌)(解析版+原卷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文件包含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诗歌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外对比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外对比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诗歌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春日即事(其二)
耿湋
【注】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
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耿湋(wéi)于唐宝应二年(763)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尉,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此诗大约就写于其罢居在家时。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园田居(其一)》前八句写诗人因鄙弃仕途而归田。后十二句写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的愉快心情。
B.《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既无华丽的词藻,也无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当时习用的语言,如“方宅”“草屋”“狗吠”“鸡鸣”等,语言朴素自然,真切地表现了田园风光。
C.《春日即事(其二)》颈联写诗人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的美酒,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书。
D.以隐居为题材的诗歌往往着重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恬静,但《春日即事(其二)》这首诗可谓大异其趣。
2.同样是归隐田园,《春日即事(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试作简要比较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空囊①
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②,吾道属艰难。
不爨③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②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③爨:烧火做饭。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食“翠柏”“晨霞”来表现自己乱世中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节。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是诗人坚守“吾道”。
C.颈联描写了百姓晨炊无米、夜寒难御的贫状,传达出对百姓的同情。
D.尾联诗人说自己已是身无分文,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
4.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汇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5.对这两首诗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颖师弹琴》起调轻柔细碎,音调缠绵婉转,用一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做比,让人联想到他们在切切私语、谈笑、倾诉。
B.“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写声音舒缓、悠扬,好像那白云悠然于碧空,也像那柳絮随风癫狂、飘荡,使人也为之神游四方。
C.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时,诗人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
D.李诗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故而使人难以把握诗中描写的音乐美。
6.试比较《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曾入罗浮山炼丹。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
8.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两首词都作于被贬黄州期间。
9.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怀古》从长江入笔,用“浪淘尽”将滔滔江水与已然消逝的“千古风流人物”相联系,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悠远的时空背景。
B.《赤壁怀古》善用衬托手法,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正面衬托周郎,又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
C.《夜归临皋》起笔就用“醒复醉”三字,淋漓精致地表现了诗人纵情饮酒的豪兴,又以“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D.《夜归临皋》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滔滔江声,以有声衬无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烘托出历经宦海沉浮的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情。
10.入世从政和出世隐退是中国文人面临的人生课题,苏轼这两首词都体现了其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请结合诗句分析。
(六)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①,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②。
【注】①鲸饮未吞海: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②扶头;指饮酒。
11.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B.上阕中词人用“冰雪”“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吞海”“剑气”寄寓着壮志。
C.下阕中“浮”“迥”“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动人。
1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1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简要赏析辛弃疾的词风。
(七)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④,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李德裕任滁州刺史时,建“怀嵩楼”,后来终于回故乡嵩山。④华胥梦:《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
14.下列对这首朱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登楼词,开篇没有直接写登楼所见,而是通过行客的口吻从侧而烘托山奠枕楼的雄奇高峻。
B.“征埃成阵”“车马如流”等描写句点出了奠枕楼附近行客、车马往来不绝的热闹、太平的景象。
C.“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与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的情感一致。
D.“从今”以下运用虚写的手法,写出了词人美好的生活愿景,祝愿百姓年年过上宁静和平的生活。
15.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和遣词造句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第三单元专项练习(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春日即事(其二)
耿湋
【注】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
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耿湋(wéi)于唐宝应二年(763)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尉,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此诗大约就写于其罢居在家时。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园田居(其一)》前八句写诗人因鄙弃仕途而归田。后十二句写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的愉快心情。
B.《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既无华丽的词藻,也无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当时习用的语言,如“方宅”“草屋”“狗吠”“鸡鸣”等,语言朴素自然,真切地表现了田园风光。
C.《春日即事(其二)》颈联写诗人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的美酒,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书。
D.以隐居为题材的诗歌往往着重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恬静,但《春日即事(其二)》这首诗可谓大异其趣。
2.同样是归隐田园,《春日即事(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试作简要比较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空囊①
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②,吾道属艰难。
不爨③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②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③爨:烧火做饭。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食“翠柏”“晨霞”来表现自己乱世中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节。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是诗人坚守“吾道”。
C.颈联描写了百姓晨炊无米、夜寒难御的贫状,传达出对百姓的同情。
D.尾联诗人说自己已是身无分文,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
4.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汇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5.对这两首诗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颖师弹琴》起调轻柔细碎,音调缠绵婉转,用一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做比,让人联想到他们在切切私语、谈笑、倾诉。
B.“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写声音舒缓、悠扬,好像那白云悠然于碧空,也像那柳絮随风癫狂、飘荡,使人也为之神游四方。
C.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时,诗人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
D.李诗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故而使人难以把握诗中描写的音乐美。
6.试比较《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曾入罗浮山炼丹。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
8.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苏轼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两首词都作于被贬黄州期间。
9.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怀古》从长江入笔,用“浪淘尽”将滔滔江水与已然消逝的“千古风流人物”相联系,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悠远的时空背景。
B.《赤壁怀古》善用衬托手法,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正面衬托周郎,又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
C.《夜归临皋》起笔就用“醒复醉”三字,淋漓精致地表现了诗人纵情饮酒的豪兴,又以“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D.《夜归临皋》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滔滔江声,以有声衬无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烘托出历经宦海沉浮的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情。
10.入世从政和出世隐退是中国文人面临的人生课题,苏轼这两首词都体现了其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请结合诗句分析。
(六)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①,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②。
【注】①鲸饮未吞海: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②扶头;指饮酒。
11.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B.上阕中词人用“冰雪”“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吞海”“剑气”寄寓着壮志。
C.下阕中“浮”“迥”“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动人。
1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1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简要赏析辛弃疾的词风。
(七)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④,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李德裕任滁州刺史时,建“怀嵩楼”,后来终于回故乡嵩山。④华胥梦:《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
14.下列对这首朱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登楼词,开篇没有直接写登楼所见,而是通过行客的口吻从侧而烘托山奠枕楼的雄奇高峻。
B.“征埃成阵”“车马如流”等描写句点出了奠枕楼附近行客、车马往来不绝的热闹、太平的景象。
C.“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与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的情感一致。
D.“从今”以下运用虚写的手法,写出了词人美好的生活愿景,祝愿百姓年年过上宁静和平的生活。
15.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和遣词造句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