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3、4、5部分,共39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1日本尤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考点2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3美国巴西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2中国人文地理概况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2俄罗斯澳大利亚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2俄罗斯澳大利亚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长而寒冷,短而温暖,温带大陆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二 俄罗斯、澳大利亚
一、俄罗斯读俄罗斯简图,填写下列内容。
1.四大地形区:图中a____________,b西西伯利亚平原,c______
_____________,d东西伯利亚山地。2.四大河流:伏尔加河,e______河,叶尼塞河,f______河。发源于我国的是______河。3.气候(1)总体特点: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2)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_______________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______气候;太平洋沿岸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____________气候。
4.农业(1)生产条件优势:__________________。劣势: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2)主要农业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主要农产品:______、______、向日葵、亚麻。5.资源与工业(1)自然资源:森林、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____________铁矿,______油田,____________煤矿。
(2)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比较
1.位置和范围(1)位置:主要位于10°S与40°S之间,及115°E与150°E之间,_________和130°E穿过本区中部。东临甲_______,西临乙________。(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__________________及附近的一些岛屿。(3)重要性: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会处,因此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与河流(1)三大地形区(2)河流、湖泊:C_________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______状。4.经济发展状况(1)发达的农牧业——“_______________的国家”。(2)发达的工矿业——“_______________的国家”。5.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研析考题 · 明方向
(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当年4~10月”的时间尺度,考查气候环境及其变化对水文、土壤、生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作答时,首先可根据“土壤湿度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表,不易扬沙”“沙尘暴多发源于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等基本地理事实,判断此处所谓“气候异常”应指气候的异常干旱,反映在气象要素指标上就是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其次,应明确“气候异常” 与“沙尘量创纪录”之间的联系,即这种气候异常为沙尘暴贡献了“超额”的沙尘。具体而言,“超额”的沙尘并非源于原本就是沙漠的地带,而是源自原本覆盖有一定植被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正是因为这场干旱引起的
蒸散量增加,河流干涸、土壤水分丧失,进而导致植被死亡、地表裸露面积扩大,使得更大范围的地表具备了起沙的条件。事实上,在2002—2003年期间发生、2002年6月发展至最强的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所致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下,2002年4~10月间,澳大利亚68%的地区的降水量相比历史同期平均偏低一成以上,主要覆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降水少,澳大利亚日最高温度的平均值在此期间相比往年偏高1.6 ℃以上。这一系列变化导致蒸散率异常偏高,进而造成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壤水分严重丧失、河流干涸,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面积增大。第(2)题,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基于“10月23日4时”的时间尺度,考查运
用天气图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在某一瞬时的自然现象。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通常是由锋面气旋的强气压梯度导致的强风所引起。这些强风会将大量沙尘卷入大气,并可能将其输送到数百乃至数千千米之外。作答时,首先应明确判断依据。结合上题,气候条件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天气系统为将这些沙尘扬起至空中提供了关键动力。要将地表沙尘扬起至空中并能远距离输送形成沙尘暴,必须具备上升运动和高风速两个条件。依据这两个条件,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进行判断。由图可知,只有丙地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第一,丙地的等压线相对而言最为密集,表示该处风速最大,起沙、挟
沙能力强;第二,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冷锋锋后,对流运动能将沙尘输送至高空。本题中对于冷锋的判定方法为:图中低压槽对应的低压中心位置位于40°S以南,可判断其为温带气旋天气系统,南半球的低压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在中纬度的盛行西风带中,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也随之自西向东移动;自气旋中心向北引出的低压槽线两侧的气流幅合运动,形成锋面。槽线东侧的锋前区域为弱的偏北风,属暖性气团;槽线西侧的锋后区域为较强的西南风,属冷性气团,故该锋面为冷锋。事实上,2002年10月22日,受到自位于55°S附近的中纬度气旋中心向北延伸的冷锋天气系统影响,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自西南向东北
扩散、侵袭了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沙尘带长达2 400千米,宽400千米,高处达1.5~2.5千米,沙尘质量据估算可能超过400万吨。第(3)题,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基于“10月22~23日”的时间尺度,考查运用天气图推演天气现象的变化过程。根据材料“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可知在这两天内经历沙尘暴的地区从冷锋锋前到了冷锋锋后。作答时,只需根据锋面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天气现象作答:在南半球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风或西南风。因此,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在这两日内由偏北风转为偏西风或西南风,气温降低。此外,也
可直接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分析图中时刻丙地周边的风场特征。槽线对应的低压系统为中纬度气旋,大致遵从自西向东的移动规律,并且较强的天气系统在前后两天时间范围内基本上只是位置、强度有所变化,大的气压场形势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那么,10月22~23日丙地天气特征应类似于图中时刻丁地→丙地→乙地的天气特征,如此也能得到正确的结论。第(4)题,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基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考查辩证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题属开放性问题,作答时既可以选择“不干预”,又可以选择“应适度干预”,只需所述理由与所持观点相对应即可。若选择“不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人类与地
理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过程对于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形成演化的重要意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某些新风险和新问题的不可预见性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等。若选择“应适度干预”的观点,则应侧重从沙尘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威胁(包括对人类健康、环境以及国家的一些关键经济部门具有破坏性影响)、人类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类合理改善地理环境的经验措施等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等。
[答案] (1)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2)丙地。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尘能力强。(3)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4)观点一:不干预。理由: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观点二:应适度干预。理由: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1.图解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形成原因(1)位于高纬地区,大部分地区在50°N以北,太阳高度角小,接收到的太阳光照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2)地处亚欧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气候更加寒冷。
(3)东部、南部地势较高,有一系列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俄罗斯的地形区分布(4)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些地方,如奥伊米亚康,位于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很多,又有从山上滑下来的新鲜冷空气的补充,使得这里成为酷寒之地,成为“北半球的寒极”所在地。
3.图解俄罗斯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4.澳大利亚的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地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分布与成因见右图:
(2020·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③地势南高北低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解析] 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下垫面、人类活动等。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第(2)题,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3美国巴西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范围和位置,中纬度,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大西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考点2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温带落叶阔叶,常绿硬叶,阿尔卑斯,人文地理特征,负增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1日本尤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北海道,亚热带季风,濑户内海,热带季风,德干高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